|
17197
|
气吞宇宙
|
气
|
qì tūn yǔ zhòu
|
犹气吞山河。
|
《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李太原喘喘余息,犹气吞宇宙,可诟骂之。”
|
QTY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气吞万里
|
|
./NGwxNA==.html
|
qi tun yu zhou
|
|
16995
|
倾吐衷肠
|
倾
|
qīng tǔ zhōng cháng
|
完全吐露出内心的真实思想或心理状态
|
|
QT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倾心吐胆
|
|
./OGl4cQ==.html
|
qing tu zhong chang
|
|
16631
|
巧同造化
|
巧
|
qiǎo tóng zào huà
|
巧:技巧,技艺;同:一样;造化:指宇宙的造物能力。形容人的能力很大,可与宇宙的造物能力相比。
|
《列子·汤问》:“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
|
QTZ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oydw==.html
|
qiao tong zao hua
|
|
17778
|
去梯之言
|
去
|
qù tī zhī yán
|
除去梯子后说的话。比喻绝密的话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表传》:“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
|
QT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ltYw==.html
|
qu ti zhi yan
|
|
16827
|
擎天之柱
|
擎
|
qíng tiān zhī zhù
|
支撑天的柱子。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有八柱擎天,后用以比喻能担负重任的人。亦作“擎天玉柱”。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三:“擎天之柱著功勋,包罗大海佐明君。”
|
QTZ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擎天柱、擎天玉柱
|
|
./NG9zZQ==.html
|
qing tian zhi zhu
|
|
17202
|
七窝八代
|
七
|
qī wō bā dài
|
詈词。指全部眷属家族。
|
明·吴承恩《西游记》:“却只怕那水里有甚么眷族老小,七窝八代的都来,我就弄他不过。”
|
QWB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wzYw==.html
|
qi wo ba dai
|
|
16755
|
七弯八拐
|
七
|
qī wān bā guǎi
|
见“七湾八拐”。
|
《十月》1981年第1期:“过了一岗又一岗,一坡又一坡,上上下下,七弯八拐,又走了十多里才真正到了狼 《十月》1981年第1期:“过了一岗又一岗,一坡又一坡,上上下下,七弯八拐,又走了十多里才真正到了狼牙山脚下、我们要住下的村子。”...
|
QWB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七湾八拐、七弯八曲
|
笔笔直直
|
./NGwxbw==.html
|
qi wan ba guai
|
|
16756
|
七湾八拐
|
七
|
qī wān bā guǎi
|
亦作“七弯八拐”。①多处弯曲,不断转变方向。②形容做事不直截了当。
|
郭沫若《孔雀胆》第四幕第一场:“好啦,好啦,不要太自负了,被你七湾八拐的几下子,连我都拿不定主意来了 郭沫若《孔雀胆》第四幕第一场:“好啦,好啦,不要太自负了,被你七湾八拐的几下子,连我都拿不定主意来了。”...
|
QWB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七弯八拐
|
|
./NGwxeQ==.html
|
qi wan ba guai
|
|
17526
|
情文并茂
|
情
|
qíng wén bìng mào
|
形容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文字都很美。
|
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二汤》:“桐邑杨米人曾为二姬作《双珠记传奇》,情文并茂。惜尚秘之枕函,余未 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二汤》:“桐邑杨米人曾为二姬作《双珠记传奇》,情文并茂。惜尚秘之枕函,余未得而读之。”...
|
QWB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枯燥乏味
|
./NG92Ng==.html
|
qing wen bing mao
|
|
16754
|
七歪八扭
|
七
|
qī wāi bā niǔ
|
形容歪斜不正。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八十四回:“一路冲浸之处,不可胜数,慢说房屋四分五落,连树木也是七歪八扭。”
|
QWB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歪歪扭扭
|
整整齐齐、整齐划一
|
./NGwxZQ==.html
|
qi wai ba niu
|
|
17198
|
七湾八扭
|
七
|
qī wān bā niǔ
|
同“七湾八拐”。
|
|
QWBN
|
一般成语
|
|
|
|
./NGwyOA==.html
|
qi wan ba niu
|
|
16933
|
迄未成功
|
迄
|
qì wèi chéng gōng
|
迄:毕竟,终究。最终也没有成功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个,迄未成功。”
|
QWC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pobQ==.html
|
qi wei cheng gong
|
|
17776
|
去芜存精
|
去
|
qù wú cún jīng
|
芜:芜杂。除去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华
|
《人民日报》:“上海京剧院将这样一出冷了多年的老戏,经过去芜存精加以重新编排,使其重放麟派艺术的光彩 《人民日报》:“上海京剧院将这样一出冷了多年的老戏,经过去芜存精加以重新编排,使其重放麟派艺术的光彩。”...
|
QWC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去粗取精、去芜存菁
|
|
./Nzlscw==.html
|
qu wu cun jing
|
|
17777
|
去芜存菁
|
去
|
qù wú cún jīng
|
芜:芜杂。除去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华
|
|
QWC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去芜存精、去粗取精
|
|
./NzltMg==.html
|
qu wu cun jing
|
|
16521
|
去伪存真
|
去
|
qù wěi cún zhēn
|
去:除掉。伪:虚假。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权衡在手,明镜当台,可以摧邪辅正,可以去伪存真。”
|
QWC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去粗取精、本来面目
|
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
./MXgxaw==.html
|
qu wei cun zhen
|
|
17099
|
弃文存质
|
弃
|
qì wén cún zhì
|
指不加文饰,保留本旨。
|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他们首创了弃文存质,保存经意,照原本直译的方法,因而为后来译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他们首创了弃文存质,保存经意,照原本直译的方法,因而为后来译家所遵守。”...
|
QWC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pzMA==.html
|
qi wen cun zhi
|
|
17201
|
弃伪从真
|
弃
|
qì wěi cóng zhēn
|
丢弃虚伪而追从真理。
|
太平天国·洪仁玕《军次实录》:“非我真圣主不恤操劳,诚恐其诱惑人心,紊乱真道,故不得不亟于弃伪从真, 太平天国·洪仁玕《军次实录》:“非我真圣主不恤操劳,诚恐其诱惑人心,紊乱真道,故不得不亟于弃伪从真,去浮存实,使人人共知虚文之不足尚,而真理自在人心也。”...
|
QWC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wzMg==.html
|
qi wei cong zhen
|
|
17524
|
清微淡远
|
清
|
qīng wēi dàn yuǎn
|
清雅微妙,淡泊深远。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小时跟着你们雨村先生念书,也曾看过。内中也有近情尽理的,也有清微淡远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小时跟着你们雨村先生念书,也曾看过。内中也有近情尽理的,也有清微淡远的。”...
|
QWD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91bQ==.html
|
qing wei dan yuan
|
|
16421
|
奇文瑰句
|
奇
|
qí wén guī jù
|
瑰:珍奇。优美的文章。
|
《元史·胡长孺传》:“卓行危论,奇文瑰句。”
|
QWG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废话连篇
|
./MXVjYw==.html
|
qi wen gui ju
|
|
16465
|
前无古人
|
前
|
qián wú gǔ rén
|
以前从来没人做过的;即空前未有的。
|
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QWG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所未有
|
司空见惯
|
./MXZqbw==.html
|
qian wu gu ren
|
|
17326
|
牵五挂四
|
牵
|
qiān wǔ guà sì
|
谓接连不断。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
QWG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接二连三
|
|
./NG1qdQ==.html
|
qian wu gua si
|
|
17072
|
前挽后推
|
前
|
qián wǎn hòu tuī
|
形容前后都有人帮助。
|
《左传·襄公十四年》:“卫君必入,夫二子者,或挽之,或推之,欲无入得乎?”
|
QWH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左右逢源
|
孤立无援
|
./MjA0ZQ==.html
|
qian wan hou tui
|
|
17593
|
去危就安
|
去
|
qù wēi jiù ān
|
离开危险,达到平安。
|
《北齐书·文襄帝纪》:“去危就安,今归正朔;转祸为福,已脱罗网。”
|
QWJA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危为安
|
|
./NHBvdw==.html
|
qu wei jiu an
|
|
17385
|
强文浉醋
|
强
|
qiáng wén jiǎ cù
|
同“强文假醋”。
|
|
QWJC
|
一般成语
|
|
|
|
./NG42dw==.html
|
qiang wen jia cu
|
|
17403
|
乔文假醋
|
乔
|
qiáo wén jiǎ cù
|
假斯文;假道学。
|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兄弟,我见这会稽城市中的人,有穿着那宽衫大袖的乔文假醋,诗云子曰,可不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兄弟,我见这会稽城市中的人,有穿着那宽衫大袖的乔文假醋,诗云子曰,可不知他读书也不曾。”...
|
QWJC
|
一般成语
|
|
|
|
./NG5nbQ==.html
|
qiao wen jia cu
|
|
17786
|
全无忌惮
|
全
|
quán wú jì dàn
|
忌惮:顾忌和畏惧。一点没有顾忌和畏惧
|
宋·朱熹《申尚书省状》:“其人凶暴贪婪,全无忌惮。”
|
QWJ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肆无忌惮
|
|
./N2piaQ==.html
|
quan wu ji dan
|
|
17056
|
穷亡解沮
|
穷
|
qing wang jie ju
|
困窘逃亡,瓦解丧败。
|
|
QWJJ
|
一般成语
|
|
|
|
./MXllNg==.html
|
qing wang jie ju
|
|
17100
|
弃文就武
|
弃
|
qì wén jiù wǔ
|
放弃文业,改从武事。
|
元 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吾闻诗礼传家,此子弃文就武,亦各言其志也,曾读《武经七书》么?”
|
QWJ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笔从戎
|
弃武修文
|
./MnpzYQ==.html
|
qi wen jiu wu
|
|
17199
|
齐纨鲁缟
|
齐
|
qí wán lǔ gǎo
|
古代齐国和鲁国出产的白色绢。后亦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
唐·杜甫《忆昔》:“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
QWL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wyaQ==.html
|
qi wan lu gao
|
|
16717
|
群威群胆
|
群
|
qún wēi qún dǎn
|
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
毛泽东《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大家出力量,不怕牺牲,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 毛泽东《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大家出力量,不怕牺牲,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英勇杀敌。”...
|
QWQ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仇敌忾、同心协力
|
孤家寡人
|
./MjJjZQ==.html
|
qun wei qun dan
|
|
16998
|
悄无人声
|
悄
|
qiǎo wú rén shēng
|
悄:静。静悄悄的,听不到人的声音。指非常寂静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6回:“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
|
QW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悄无声息
|
|
./OGo1cw==.html
|
qiao wu ren sheng
|
|
17594
|
阒无人声
|
阒
|
qù wú rén shēng
|
谓静寂得没有一点人声。
|
清·东轩主人《述异记·僵尸鬼》:“趋至,则破屋前后二间,阒无人声。”
|
QWR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阒若无人
|
|
./NHBwNg==.html
|
qu wu ren sheng
|
|
16930
|
全无人性
|
全
|
quán wú rén xìng
|
指丝毫没有人性
|
|
QWR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毫无人性、猪狗不如
|
|
./N2piOA==.html
|
quan wu ren xing
|
|
16487
|
窃位素餐
|
窃
|
qiè wèi sù cān
|
素:空;餐:吃饭,指俸禄。窃居高位,无功受禄。旧指高级官员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后也用作谦词。
|
《汉书·杨恽传》:“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
|
QWS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饱食终日
|
|
./MXczbw==.html
|
qie wei su can
|
|
17200
|
齐王舍牛
|
齐
|
qí wáng shě niú
|
《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 《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后以“齐王舍牛”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
《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 《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
QWS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wycw==.html
|
qi wang she niu
|
|
16997
|
悄无声息
|
悄
|
qiǎo wú shēng xī
|
悄:静。静悄悄的,听不到任何声音。指非常寂静
|
曾朴《孽海花》第34回:“此时再听,就悄无声息了。”
|
QW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悄无人声
|
|
./OGo1aQ==.html
|
qiao wu sheng xi
|
|
16409
|
其味无穷
|
其
|
qí wèi wú qióng
|
味:回味;玩味;穷:尽。形容含义深刻;让人回味不尽。
|
宋 朱熹《四书集注 中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
QWW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意味深长、回味无穷
|
味同嚼蜡
|
./MXNzcw==.html
|
qi wei wu qiong
|
|
16687
|
气味相投
|
气
|
qì wèi xiāng tóu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宋 葛长庚《水调歌头》:“天下云游客,气味偶相投。暂时相聚,忽然云散水空流。”
|
QWX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情投意合、志同道合
|
格格不入、针锋相对
|
./MjBibQ==.html
|
qi wei xiang tou
|
|
17872
|
弃武修文
|
弃
|
qì wǔ xiū wén
|
修文:修明文教。放弃武事改习文教
|
老舍《离婚》:“吴先生的‘先生’永远不离口,仿佛是拿这个字证明自己已弃武修文了。”
|
QWX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弃武就文
|
弃文就武、投笔从戎
|
./N3MzMg==.html
|
qi wu xiu wen
|
|
17525
|
清渭浊泾
|
清
|
qīng wèi zhuó jīng
|
《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泾水以有渭,故见其浊。”古以为渭水清,泾水浊 《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泾水以有渭,故见其浊。”古以为渭水清,泾水浊,后因称“清渭浊泾”。亦以喻两相比较,是非好坏分明。...
|
《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泾水以有渭,故见其浊。”
|
QW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泾渭分明、浊泾清渭
|
|
./NG91dw==.html
|
qing wei zhuo jing
|
|
17596
|
曲学阿世
|
曲
|
qǔ xué ā shì
|
歪曲自己的学术,以投世俗之好。
|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务正说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
QXA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BxYQ==.html
|
qu xue a shi
|
|
17722
|
千辛百苦
|
千
|
qiān xīn bǎi kǔ
|
辛:劳苦。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如今说一个妓家故事,虽比不得李亚仙、梁夫人恁般大才,却也在千辛百苦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如今说一个妓家故事,虽比不得李亚仙、梁夫人恁般大才,却也在千辛百苦中熬炼过来,助夫成家。”...
|
QXB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辛万苦、千难万苦
|
|
./Nnhjbw==.html
|
qian xin bai ku
|
|
17212
|
齐心并力
|
齐
|
qí xīn bìng lì
|
众人一心,共同努力。亦作“齐心同力”、“朋心合力”、“齐心协力”、“齐心合力”。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上托兄长虎威,深感众头领之德,齐心并力,救拔贱体,肝胆涂地,难以报答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上托兄长虎威,深感众头领之德,齐心并力,救拔贱体,肝胆涂地,难以报答。”...
|
QXB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齐心同力、齐心协力
|
|
./NGw2eQ==.html
|
qi xin bing li
|
|
17649
|
齐心併力
|
齐
|
qí xīn bìng lì
|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同“齐心协力”。
|
|
QXBL
|
一般成语
|
|
|
|
./NmVjOA==.html
|
qi xin bing li
|
|
17529
|
青霄白日
|
青
|
qīng xiāo bái rì
|
犹言青天白日。比喻心地光明。
|
明·李贽《复邓石阳书》:“苟一毫衷赤不尽,尚有纤芥为名作诳语之,青霄白日,照耀我心。”
|
QXB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青天白日
|
|
./NG93YQ==.html
|
qing xiao bai ri
|
|
17647
|
七郤八手
|
七
|
qī xì bā shǒu
|
亦作“七足八手”。形容动作忙乱,许多人一齐动手。
|
|
QXBS
|
一般成语
|
|
|
|
./NmViZQ==.html
|
qi xi ba shou
|
|
16537
|
青鞋布袜
|
青
|
qīng xié bù wà
|
原指平民的服装。旧时比喻隐士的生活。
|
唐 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
QXB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青衣乌帽
|
|
./MXg4aQ==.html
|
qing xie bu wa
|
|
17211
|
弃邪从正
|
弃
|
qì xié cóng zhèng
|
谓抛弃邪行,归向正道。
|
三国·蜀·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三国·蜀·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
QXC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弃邪归正
|
|
./NGw2ZQ==.html
|
qi xie cong zheng
|
|
17210
|
气消胆夺
|
气
|
qì xiāo dǎn duó
|
形容畏惧到极点。
|
《南史·贼臣传·侯景》:“初,景之围台城,援军三十万,兵士望青袍则气消胆夺。”
|
QXD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气冲牛斗
|
./NGw1dQ==.html
|
qi xiao dan duo
|
|
17531
|
清虚洞府
|
清
|
qīng xū dòng fǔ
|
指月宫。
|
清·洪昇《长生殿·骂贼》:“除却了清虚洞府,只有那沉香亭院。”
|
QXD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94NA==.html
|
qing xu dong f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