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45
|
积重难返
|
积
|
jī zhòng nán fǎn
|
积:长时间积累下来的;重:程度深;返:返回。指经过长时间形成的不良思想、作风或习惯;不容易革除、改变 积:长时间积累下来的;重:程度深;返:返回。指经过长时间形成的不良思想、作风或习惯;不容易革除、改变。...
|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第20卷:“掌禁兵,筦枢要,遂致积重难返,以至此极也哉。”
|
JZN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积性难改、根深蒂固
|
痛改前非、拨乱反正
|
./MWNicQ==.html
|
ji zhong nan fan
|
|
15989
|
极重难返
|
极
|
jí zhòng nán fǎn
|
犹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弊端或某种局面难以改变。用于消极方面。
|
清·顾炎武《日知录·苏松二府田赋之重》:“此固其极重难返之势,始于景定,讫于洪武,而征科之额,十倍于 清·顾炎武《日知录·苏松二府田赋之重》:“此固其极重难返之势,始于景定,讫于洪武,而征科之额,十倍于绍煕以前者也。”...
|
JZN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极重不反
|
|
./M3hldQ==.html
|
ji zhong nan fan
|
|
16266
|
禁中颇牧
|
禁
|
jìn zhōng pō mù
|
廉颇、李牧皆战国时赵国守边御敌之良将。唐宣宗时,党项扰河西,翰林学士毕諴上破羌条陈甚悉,帝大悦,曰: 廉颇、李牧皆战国时赵国守边御敌之良将。唐宣宗时,党项扰河西,翰林学士毕諴上破羌条陈甚悉,帝大悦,曰:“吾将择能帅者,孰谓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于是拜諴为邠宁节度使、河西供军安抚使。諴于任内多所建树。事见《新唐书·毕諴传》。后以“禁中颇牧”比喻宫廷侍...
|
廉颇、李牧皆战国时赵国守边御敌之良将。唐宣宗时,党项扰河西,翰林学士毕諴上破羌条陈甚悉,帝大悦,曰: 廉颇、李牧皆战国时赵国守边御敌之良将。唐宣宗时,党项扰河西,翰林学士毕諴上破羌条陈甚悉,帝大悦,曰:“吾将择能帅者,孰谓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于是拜諴为邠宁节度使、河西供军安抚使。諴于任内多所建树。事见《新唐书·毕諴传》。...
|
JZPM
|
一般成语
|
|
|
|
./NDFiZQ==.html
|
jin zhong po mu
|
|
15513
|
鸠占鹊巢
|
鸠
|
jiū zhàn què cháo
|
鸠性拙;不善营巢;而占居鹊所成之巢。
|
《诗经 召南 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
JZQ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坐享其成、渔人得利
|
|
./MWs2aQ==.html
|
jiu zhan que chao
|
|
15619
|
井中求火
|
井
|
jǐng zhōng qiú huǒ
|
在水井里去寻求火。比喻方法或方向不对,根本达不到目的。
|
|
JZQ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缘木求鱼
|
|
./NDI1ZQ==.html
|
jing zhong qiu huo
|
|
15518
|
举足轻重
|
举
|
jǔ zú qīng zhòng
|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
JZQ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至关重大
|
无足轻重、无关大局
|
./MWs5aw==.html
|
ju zu qing zhong
|
|
16356
|
九宗七祖
|
九
|
jiǔ zōng qī zǔ
|
泛指祖宗。
|
《冷眼观》第23回:“杀头固然是没有命吃饭,打屁股也是九宗七祖都不得超生的事。”
|
JZQ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Jtdw==.html
|
jiu zong qi zu
|
|
15489
|
举重若轻
|
举
|
jǔ zhòng ruò qīng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清 赵翼《瓯北诗话》:“坡诗不尚雄杰一派,其绝人处,在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 清 赵翼《瓯北诗话》:“坡诗不尚雄杰一派,其绝人处,在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
JZR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精明强干、轻而易举、游刃有余
|
心余力绌、力不胜任、力不从心
|
./MWpsZQ==.html
|
ju zhong ruo qing
|
|
15327
|
举止失措
|
举
|
jǔ zhǐ shī cuò
|
措:安放,放置。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睿闻知两处危急,举止失措,甚是惊慌。”
|
JZS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手足无措
|
举止大方
|
./MWdhcw==.html
|
ju zhi shi cuo
|
|
15767
|
静中思动
|
静
|
jìng zhōng sī dòng
|
静:平静,静止;动:变动。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一时忽然静中思动,因命牡丹、兰花众仙子看守洞府,去访百草仙子,不意适值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一时忽然静中思动,因命牡丹、兰花众仙子看守洞府,去访百草仙子,不意适值外出。”...
|
JZS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静极思动
|
|
./OTN5eQ==.html
|
jing zhong si dong
|
|
15630
|
九州四海
|
九
|
jiǔ zhōu sì hǎi
|
犹言天下。泛指全中国。
|
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九州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
JZ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五湖四海、神州赤县
|
|
./NDJtbQ==.html
|
jiu zhou si hai
|
|
15826
|
截趾适屦
|
截
|
jié zhǐ shì jù
|
切断脚趾去适合鞋子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迁就。
|
《后汉书·荀爽传》:“截趾适屦,敦云其愚。”
|
JZSJ
|
一般成语
|
|
|
|
./MWZ1NA==.html
|
jie zhi shi ju
|
|
16388
|
君子三戒
|
君
|
jūn zǐ sān jiè
|
戒:戒规。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美色;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
|
JZSJ
|
一般成语
|
|
|
|
./NDNkMA==.html
|
jun zi san jie
|
|
16267
|
谨终慎始
|
谨
|
jǐn zhōng shèn shǐ
|
见“谨终如始”。
|
明·解缙《瑞应歌辞序》:“谦恭抑畏,谨终慎始,巍巍蔼蔼,不可悉记。”
|
JZ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谨终如始
|
|
./NDFjOA==.html
|
jin zhong shen shi
|
|
16355
|
九蒸三熯
|
九
|
jiǔ zhēng sān shēng
|
热气上升为蒸,火干为熯。喻久经熬炼。
|
|
JZSS
|
一般成语
|
|
|
|
./NDJtYw==.html
|
jiu zheng san sheng
|
|
15149
|
急中生智
|
急
|
jí zhōng shēng zhì
|
智:智谋;对策。在紧急中猛然想出了应付的好办法。
|
唐 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长,过蒙见君,然敌则气生,急则智生。”
|
JZ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情急生智
|
无计可施、束手无策
|
./MWNyYQ==.html
|
ji zhong sheng zhi
|
|
16387
|
麇至沓来
|
麇
|
jūn zhì tà lái
|
犹言群集纷至。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回:“自登甲科、入仕版,蛇神牛鬼麇至沓来。”
|
JZT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纷至沓来
|
|
./NDNjcQ==.html
|
jun zhi ta lai
|
|
16022
|
加枝添叶
|
加
|
jiā zhī tiān yè
|
在叙事或转述时,于主要事件外,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
|
《金瓶梅传奇》第十三回:“汤裱褙道:‘不是奴才夸口,敢怕时日久时,便是王抒亲看,也难辨真伪。 ’遂又 《金瓶梅传奇》第十三回:“汤裱褙道:‘不是奴才夸口,敢怕时日久时,便是王抒亲看,也难辨真伪。 ’遂又加枝添叶,把如何拿王抒欺君误国罪唬她,唬得她当场晕死过去。”...
|
JZT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添枝加叶
|
|
./M3h4Ng==.html
|
jia zhi tian ye
|
|
15524
|
泾浊渭清
|
泾
|
jīng zhuó wèi qīng
|
泾水浊,渭水清。比喻人品的高下和事物的好坏,显而易见。
|
《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言泾水以有谓水清,故见泾水浊。”
|
JZW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泾渭分明
|
泾渭不分
|
./MWtwbw==.html
|
jing zhuo wei qing
|
|
14982
|
捷足先得
|
捷
|
jié zú xiān dé
|
捷:快;敏捷;足:脚步。跑得快先得到。指行动敏捷的人先达到目的。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迎驾》:“自古道:‘中原逐鹿,捷足先得。’我们不可落他人之后。”
|
JZ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捷足先登
|
|
./OTZr.html
|
jie zu xian de
|
|
14983
|
捷足先登
|
捷
|
jié zú xiān dēng
|
登:方言“得来”的合音。脚步快的先得到。比喻行动敏捷的人优先达到目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
JZ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捷足先得
|
姗姗来迟
|
./OTZ1.html
|
jie zu xian deng
|
|
15652
|
君子协定
|
君
|
jūn zǐ xié dìng
|
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 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后亦用为事先约定的套语。又称作“绅士协定”。...
|
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他事先征求了资产阶级的意见,和资产阶级订了君子协定,却没有向中央 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他事先征求了资产阶级的意见,和资产阶级订了君子协定,却没有向中央报告。”...
|
JZ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NkYQ==.html
|
jun zi xie ding
|
|
16354
|
救灾恤患
|
救
|
jiù zāi xù huàn
|
谓救济抚恤灾患中的人。
|
明·李贽《焚书·杂述·寒灯小话》:“今得人钱财,视同粪土,岂为谋王图霸,用之以结客乎?抑救灾恤患,而 明·李贽《焚书·杂述·寒灯小话》:“今得人钱财,视同粪土,岂为谋王图霸,用之以结客乎?抑救灾恤患,而激于义之不能以已也?”...
|
JZX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Jscw==.html
|
jiu zai xu huan
|
|
15882
|
辑志协力
|
辑
|
jí zhì xié lì
|
指同心合力。
|
|
JZXL
|
一般成语
|
|
|
|
./MzA5cw==.html
|
ji zhi xie li
|
|
16023
|
挟主行令
|
挟
|
jiā zhǔ xíng lìng
|
挟持君主,发布命令。参见“挟天子以令诸侯”。
|
《南齐书·刘善明传》:“魏挟主行令,实逾二纪。晋废立持权,遂历四世。”
|
JZX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挟天子以令诸侯
|
|
./M3h4Zw==.html
|
jia zhu xing ling
|
|
15249
|
箭在弦上
|
箭
|
jiàn zài xián shàng
|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情况紧急;采取某种行动已成为必然之势。
|
三国 魏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
JZ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得不发、矢在弦上、如箭在弦
|
|
./MWYydw==.html
|
jian zai xian shang
|
|
15473
|
举止娴雅
|
举
|
jǔ zhǐ xián yǎ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更是性格敏慧,举止娴雅,浅笑微颦,丰华入目;承颜顺意,婉娈快心。”
|
JZ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举止文雅
|
举止粗野
|
./MWo2bw==.html
|
ju zhi xian ya
|
|
15858
|
就正有道
|
就
|
jiù zhèng yǒu dào
|
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
《论语·学而》:“就有道而正焉。”
|
JZYD
|
一般成语
|
|
|
|
./MWo0Zw==.html
|
jiu zheng you dao
|
|
15036
|
降尊纡贵
|
降
|
jiàng zūn yū guì
|
纡:弯曲、屈抑。降抑尊贵的地位;谦以自处。
|
清 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乃实由纡尊降贵,自放弃其贵族之特权,以结欢于处士。”
|
JZ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降贵纡尊
|
趾高气扬
|
./OXVn.html
|
jiang zun yu gui
|
|
15810
|
价增一顾
|
价
|
jià zēng yī gù
|
原意是卖不出去的好马,被伯乐看中了,就增加了十倍的价钱。比喻本来默默无闻,遇到赏识的人而抬高了身价。
|
《战国策·燕策二》:“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十倍。”
|
JZYG
|
一般成语
|
|
|
|
./MWVkMg==.html
|
jia zeng yi gu
|
|
15564
|
击中要害
|
击
|
jī zhòng yào hài
|
要害:易于致命的部位,引伸为重要部门或问题的关键。正打中致命的部位。
|
《后汉书 来歙传》:“臣夜入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
|
JZ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正中要害
|
无的放矢
|
./M3hmNA==.html
|
ji zhong yao hai
|
|
16261
|
金章玉句
|
金
|
jīn zhāng yù jù
|
指华丽的诗文。
|
宋·杨万里《过白沙渡得长句呈澹庵先生》:“先生半酣染霜免,金章玉句诗空万古。”
|
JZY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E4dw==.html
|
jin zhang yu ju
|
|
15184
|
激浊扬清
|
激
|
jī zhuó yáng qīng
|
激:冲去;抨击;浊:不干净的水;清:清澈的水。冲去脏水;使清水涌流。比喻批评过错;表彰良善;扬善除恶 激:冲去;抨击;浊:不干净的水;清:清澈的水。冲去脏水;使清水涌流。比喻批评过错;表彰良善;扬善除恶。...
|
《尸子 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
JZY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彰善瘅恶、隐恶扬善
|
讳疾忌医
|
./MWRuOA==.html
|
ji zhuo yang qing
|
|
16171
|
洁浊扬清
|
洁
|
jié zhuó yáng qīng
|
犹激浊扬清。
|
《新唐书·王珪传》:“至洁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
|
JZY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激浊扬清
|
|
./M3p1bQ==.html
|
jie zhuo yang qing
|
|
16268
|
金紫银青
|
金
|
jīn zǐ yín qīng
|
金紫:金印章,紫绶带。银青:银印章,青绶带。指高官配带的印绶。借指达官显贵。
|
|
JZYQ
|
一般成语
|
|
|
|
./NDFjaQ==.html
|
jin zi yin qing
|
|
16372
|
居重驭轻
|
居
|
jū zhòng yù qīng
|
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
|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故自三代、秦、汉迄我朝,皆以兵得天下,人主皆亲历行阵,习知武事,知居重驭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故自三代、秦、汉迄我朝,皆以兵得天下,人主皆亲历行阵,习知武事,知居重驭轻之势。”...
|
JZY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J6bw==.html
|
ju zhong yu qing
|
|
15488
|
举止言谈
|
举
|
jǔ zhǐ yán tán
|
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
唐·杜牧《罪言》:“山东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沈酣 唐·杜牧《罪言》:“山东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沈酣入骨髓,无以为非者。”...
|
JZY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谈举止
|
|
./MWpsNA==.html
|
ju zhi yan tan
|
|
15502
|
金枝玉叶
|
金
|
jīn zhī yù yè
|
原形容花枝叶的美好。后借称帝王子孙。比喻人的身份及其尊贵。
|
唐 王建《宫中调笑》词:“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
|
JZ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皇亲国戚
|
蓬门荆布、赳赳武夫
|
./MWp1YQ==.html
|
jin zhi yu ye
|
|
15455
|
近在咫尺
|
近
|
jìn zài zhǐ chǐ
|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现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离。指近在眼前;很近。
|
宋 苏轼《杭州谢上表》:“臣猥以末技,日奉讲帷,凛然威光,近在咫尺。”
|
JZ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衣带水、天涯比邻
|
天涯海角、山南海北
|
./MWl0Mg==.html
|
jin zai zhi chi
|
|
15696
|
近朱者赤
|
近
|
jìn zhū zhě chì
|
朱:朱砂。靠近朱砂的变红。比喻接近好人容易使人变好。指外部环境具有很大影响
|
晋·傅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
JZ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潜移默化
|
近墨者黑
|
./N3R6eQ==.html
|
jin zhu zhe chi
|
|
15467
|
君子之交
|
君
|
jūn zǐ zhī jiāo
|
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
庄周《庄子 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
JZ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君子之交淡如水
|
小人之交
|
./MWoycw==.html
|
jun zi zhi jiao
|
|
15745
|
减灶之计
|
减
|
jiǎn zào zhī jì
|
在战争中隐瞒自己军队的实力来麻痹敌人
|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
JZ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MwNA==.html
|
jian zao zhi ji
|
|
15470
|
金字招牌
|
金
|
jīn zì zhāo pái
|
旧时商店用金粉涂字的招牌;也指商店资金雄厚;信誉卓著。现比喻人炫耀的名义或称号。也作“金字牌匾”。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总算一帆风顺,文武全才的金字招牌,还高高挂着。”
|
JZZ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臭名远扬
|
./MWo1MA==.html
|
jin zi zhao pai
|
|
15641
|
举止自若
|
举
|
jǔ zhǐ zì ruò
|
自若:象原来的样子。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
《资治通鉴 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将发,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
|
JZZ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举止自如、镇定自若
|
惊慌失措
|
./NDJ6ZQ==.html
|
ju zhi zi ruo
|
|
15126
|
聚众滋事
|
聚
|
jù zhòng zī shì
|
聚集了一伙人到处惹事;制造纠纷。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我生平最恨的就是这班刁民!动不动聚众滋事,挟制官长!”
|
JZ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聚众闹事
|
|
./YmVr.html
|
ju zhong zi shi
|
|
15192
|
急转直下
|
急
|
jí zhuǎn zhí xià
|
急:突然;转:转变。形容形势、情况等。突然转变;并且立刻顺势发展下去。
|
茅盾《子夜》十七:“伯韬!时局到底怎样,各人各有看法!也许会急转直下。”
|
JZ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势所趋
|
扶摇直下、相持不下
|
./MWRzOA==.html
|
ji zhuan zhi xia
|
|
13365
|
克爱克威
|
克
|
kè ài kè wēi
|
《书·胤征》:“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后因以“克爱克威”谓恩威得当而使人心悦诚服。
|
《书·胤征》:“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
|
KAKW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NtcQ==.html
|
ke ai ke wei
|
|
13262
|
跬步不离
|
跬
|
kuǐ bù bù lí
|
跬步:半步,极短的距离。半步也不离开。形容关系亲密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宝四宝又甚相爱,稍长即跬步不离,小家不知别嫌疑。”
|
KBB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寸步不离
|
若即若离
|
./OTFoOA==.html
|
kui bu bu li
|
|
12938
|
溃不成军
|
溃
|
kuì bù chéng jūn
|
溃:散乱。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败得不成样子。形容军队惨败。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害猛力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害猛力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
KBC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弃甲曳兵、一败涂地
|
旗开得胜
|
./MW1lcw==.html
|
kui bu cheng jun
|
|
13234
|
刻薄成家
|
刻
|
kè bó chéng jiā
|
刻薄:冷酷无情。用残忍刻薄的手段发家致富
|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
KBC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DI5Zw==.html
|
ke bo cheng j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