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67
|
倔头倔脑
|
倔
|
juè tóu juè nǎo
|
形容说话、行动生硬的样子。多指说话不讲方式、直来直去的样子。
|
|
JTJ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倔头强脑
|
|
./NnN6Zw==.html
|
jue tou jue nao
|
|
16225
|
进退可否
|
进
|
jìn tuì kě fǒu
|
谓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
《魏书·郭祚传》:“陛下圣镜照临,论才授职,进退可否,黜陟幽明。”
|
JTK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BwZw==.html
|
jin tui ke fou
|
|
16226
|
进退狼狈
|
进
|
jìn tuì láng bèi
|
进退两难;陷于困境。
|
《三国志·蜀志·马超传》:“阜叙起于卤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 《三国志·蜀志·马超传》:“阜叙起于卤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
|
JTLB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进退狼跋
|
一帆风顺
|
./NDBwcQ==.html
|
jin tui lang bei
|
|
16227
|
进退两端
|
进
|
jìn tuì liǎng duān
|
进退两难,迟疑不决。
|
唐·张鷟《朝野佥载·张鷟》:“首鼠之士,进退两端。”
|
JTL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进退两难、进退为难
|
|
./NDBxMA==.html
|
jin tui liang duan
|
|
15313
|
焦头烂额
|
焦
|
jiāo tóu làn é
|
头部和额部被烧焦、灼烂。比喻受到严重打击而惨败。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非常狼狈窘迫。
|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令论功而清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
JTL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破血流、内外交困、狼狈不堪
|
万事亨通、称心如意
|
./MWczMA==.html
|
jiao tou lan e
|
|
16162
|
燋头烂额
|
燋
|
jiē tóu làn é
|
同“焦头烂额”。
|
|
JTLE
|
一般成语
|
|
|
|
./M3pyMA==.html
|
jie tou lan e
|
|
15443
|
进退两难
|
进
|
jìn tuì liǎng nán
|
进和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
|
元 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难为。”
|
JTL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进退维谷、进退为难
|
进退自如
|
./MWlrcQ==.html
|
jin tui liang nan
|
|
15966
|
激贪厉俗
|
激
|
jī tān lì sú
|
谓抑制贪婪之风,劝勉良好的世俗。
|
《梁书·萧颖达传》:“在于布衣,穷居介然之行,尚可以激贪厉俗,惇此薄夫。”
|
JTL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gzcQ==.html
|
ji tan li su
|
|
15538
|
九天揽月
|
九
|
jiǔ tiān lǎn yuè
|
揽:采摘。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
|
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
JTL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0wMg==.html
|
jiu tian lan yue
|
|
15284
|
假途灭虢
|
假
|
jiǎ tú miè guó
|
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取荆州。”
|
JTM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假道灭虢
|
|
./MWZuZw==.html
|
jia tu mie guo
|
|
16305
|
惊涛怒浪
|
惊
|
jīng tāo nù làng
|
同“惊涛骇浪”。
|
宋·韩拙《论观画别识》:“巅崖峻壁之间,一水飞出,如练千尺悬洒于万仞之下,有惊涛怒浪,涌竑腾沸,喷溅 宋·韩拙《论观画别识》:“巅崖峻壁之间,一水飞出,如练千尺悬洒于万仞之下,有惊涛怒浪,涌竑腾沸,喷溅漂流。”...
|
JTN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涛巨浪、惊涛骇浪、骇浪惊涛
|
|
./NDF1YQ==.html
|
jing tao nu lang
|
|
15967
|
嫉贪如雠
|
嫉
|
jí tān rú chóu
|
对贪污如同对仇敌一样痛恨。
|
清·周亮工《书影》第九卷:“吴南溪方伯生平洁介,嫉贪如仇。”
|
JTR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嫉贪如仇
|
|
./M3g0MA==.html
|
ji tan ru chou
|
|
15246
|
家徒四壁
|
家
|
jiā tú sì bì
|
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相如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
JTS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贫如洗
|
丰衣足食、家给人足、腰缠万贯
|
./MWYxOA==.html
|
jia tu si bi
|
|
15596
|
进退失措
|
进
|
jìn tuì shī cuò
|
见“进退无措”。
|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五:“昔之照壁后,訾相人物,指摘仪度,见其或被上官诋诃,进退失措者,莫不群笑,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五:“昔之照壁后,訾相人物,指摘仪度,见其或被上官诋诃,进退失措者,莫不群笑,声闻于外。”...
|
JTS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进退无措
|
|
./NDByNA==.html
|
jin tui shi cuo
|
|
15386
|
脚踏实地
|
脚
|
jiǎo tà shí dì
|
脚踏在实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认真、踏实、不虚浮;一步一个脚印。
|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8卷:“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
JTS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足履实地
|
好高骛远
|
./MWhiZw==.html
|
jiao ta shi di
|
|
15294
|
狡兔三窟
|
狡
|
jiǎo tù sān kū
|
窟:洞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原比喻藏身的地方特别多;用来躲避灾难祸患。现多比喻掩盖的方法多;隐身 窟:洞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原比喻藏身的地方特别多;用来躲避灾难祸患。现多比喻掩盖的方法多;隐身的计划周密。...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
JTS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移花接木、掩人耳目
|
瓮中之鳖、坐以待毙
|
./MWZzNg==.html
|
jiao tu san ku
|
|
16229
|
进退双难
|
进
|
jìn tuì shuāng nán
|
见“进退两难”。
|
明·孙柚《琴心记·家徒四壁》:“可怪进退双难,羝羊触藩偏困。”
|
JTSN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进退两难、进退为难
|
|
./NDBzaQ==.html
|
jin tui shuang nan
|
|
16228
|
进退首鼠
|
进
|
jìn tuì shǒu shǔ
|
进退不定;犹豫不决。首鼠,踌躇。
|
宋·陈亮《与应仲实书》:“又思此别相见定何时,进退首鼠,卒以其所欲求正于仲实者而寓之书。”
|
JTS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进退两端
|
|
./NDBzOA==.html
|
jin tui shou shu
|
|
16308
|
鲸吞蛇噬
|
鲸
|
jīng tūn shé shì
|
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
清·鲁一同《秦论》:“秦人一出其师以挠山东,诸侯莫能支,鲸吞蛇噬,不及百年,天下席卷而入于秦矣。”
|
JTS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鲸吞虎噬
|
|
./NDF2bw==.html
|
jing tun she shi
|
|
16130
|
狡兔三穴
|
狡
|
jiǎo tù sān xué
|
见“狡兔三窟”。
|
《宋史·河渠志》:“乃是狡兔三穴,自为潜身之计。”
|
JTS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狡兔三窟
|
|
./M3phYw==.html
|
jiao tu san xue
|
|
16230
|
进退损益
|
进
|
jìn tuì sǔn yì
|
增减变动。
|
南朝·宋·慧琳《武丘法纲法师诔》:“来不濡足,去不绝……进退损益。”
|
JTS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进退消息
|
|
./NDBzcw==.html
|
jin tui sun yi
|
|
16231
|
进退无措
|
进
|
jìn tuì wú cuò
|
谓进退两难而无法应付。
|
明·宋濂《元史·忠义列传二》:“会西南风急,贼舟数千,果扬帆顺流鼓噪而至,舟遇桩不得动,进退无措,黼 明·宋濂《元史·忠义列传二》:“会西南风急,贼舟数千,果扬帆顺流鼓噪而至,舟遇桩不得动,进退无措,黼帅将士奋击,发火翎箭射之,焚溺死者无算,余舟散走。”...
|
JTW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进退失措
|
|
./NDB2MA==.html
|
jin tui wu cuo
|
|
15508
|
经天纬地
|
经
|
jīng tiān wěi dì
|
经、纬:南北纵线为经;东西横线为纬;引申为治理、规划。比喻经营规划治理。形容人的才能极大。
|
《国语 周语》:“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北周 庾信《拟连珠》:“盖闻经天纬地之才 《国语 周语》:“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北周 庾信《拟连珠》:“盖闻经天纬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
|
JTW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治国安民、经纬天下
|
无所作为、才疏学浅
|
./MWswZQ==.html
|
jing tian wei di
|
|
15456
|
进退维谷
|
进
|
jìn tuì wéi gǔ
|
维:语气助词。谷:比喻困难处境。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
《诗经 大雅 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
JTW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进退两难
|
进退自如
|
./MWl0Yw==.html
|
jin tui wei gu
|
|
15597
|
进退维艰
|
进
|
jìn tuì wéi jiān
|
见“进退维亟”。
|
清·江忠源《条陈军务疏》:“欲留则违其归顺之心,欲去则恐膺不测之戮,低回无计,进退维艰。”
|
JTW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进退维亟
|
|
./NDB1Ng==.html
|
jin tui wei jian
|
|
15001
|
进退无路
|
进
|
jìn tuì wú lù
|
指前进后退均无路可走,处境困难
|
《陈书 萧摩诃传》:“今求战不得,进退无路,若潜军突围,未足为耻。”
|
JTW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进退无门
|
|
./OWZn.html
|
jin tui wu lu
|
|
15451
|
进退无门
|
进
|
jìn tuì wú mén
|
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形容处境十分困难,进退两难,无处容身。
|
宋·朱熹《答刘季章》:“吾道不幸遽失,此人馀子纷纷,才有毛发利害,便章皇失措,进退无门,亦何足为轩轾 宋·朱熹《答刘季章》:“吾道不幸遽失,此人馀子纷纷,才有毛发利害,便章皇失措,进退无门,亦何足为轩轾耶。”...
|
JTW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进退无路、走投无路、进退无所
|
前程似锦
|
./MWlxaw==.html
|
jin tui wu men
|
|
15598
|
进退为难
|
进
|
jìn tuì wéi nán
|
见“进退两难”。
|
《魏书·李冲传》:“若容舟楫,必须停滞,师老粮乏,进退为难。”
|
JTW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进退两难、进退两端
|
|
./NDB1cQ==.html
|
jin tui wei nan
|
|
16232
|
进退无途
|
进
|
jìn tuì wú tú
|
同“进退无路”。
|
《魏书·郦范传》:“腹背受敌,进退无途,虽有韩白,恐无全理。”
|
JTW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进退无路
|
|
./NDB2dQ==.html
|
jin tui wu tu
|
|
16233
|
进退无依
|
进
|
jìn tuì wú yī
|
谓前进、后退均无所凭依。
|
晋·道安《平心露布文》:“师旅困穷,城池陷露,君臣失色,进退无依。”
|
JTW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进退无据
|
|
./NDB3NA==.html
|
jin tui wu yi
|
|
16234
|
进退消长
|
进
|
jìn tuì xiāo cháng
|
见“进退消息”。
|
清·魏源《〈武进庄少宗伯遗书〉序》:“君在乾隆末,与大学士和珅同朝,郁郁不合,故与《诗》《易》君子小 清·魏源《〈武进庄少宗伯遗书〉序》:“君在乾隆末,与大学士和珅同朝,郁郁不合,故与《诗》《易》君子小人进退消长之际,往往发愤慷慨,流连太息,读其书可以悲其志云。”...
|
JTX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进退消息、进退损益
|
|
./NDB3ZQ==.html
|
jin tui xiao chang
|
|
15860
|
锦天绣地
|
锦
|
jǐn tiān xiù dì
|
形容房屋或其他环境布置得十分美观华丽。
|
宋·范成大《清明日试新火作牡丹会》:“那得青烟穿御柳,且将银烛照京花……锦天绣地春不散,任教檐雨卷泥 宋·范成大《清明日试新火作牡丹会》:“那得青烟穿御柳,且将银烛照京花……锦天绣地春不散,任教檐雨卷泥沙。”...
|
JTX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o3aQ==.html
|
jin tian xiu di
|
|
16163
|
街头巷底
|
街
|
jiē tóu xiàng dǐ
|
见“街头巷尾”。
|
刘大白《卖花女》诗:“杏花红了,梨花白了,街头巷底声声叫。”
|
JTX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头巷尾、街头巷口、巷尾街头
|
|
./M3pyYQ==.html
|
jie tou xiang di
|
|
15756
|
街头巷口
|
街
|
jiē tóu xiàng kǒu
|
巷:胡同。指大街小巷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以贩卖书报盛极一时的各街头巷口的小书摊也完全改变模样。”
|
JTX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头巷尾、街头巷底、巷尾街头
|
|
./OHhiOA==.html
|
jie tou xiang kou
|
|
15418
|
就汤下面
|
就
|
jiù tāng xià miàn
|
比喻趁机行事。
|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63回:“只说是这畜牲怎么这等作变,却不晓得是天师就汤下面,奉承他这一番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63回:“只说是这畜牲怎么这等作变,却不晓得是天师就汤下面,奉承他这一番。”...
|
JTX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趁机行事
|
|
./MWkwZw==.html
|
jiu tang xia mian
|
|
15071
|
九天仙女
|
九
|
jiǔ tiān xiān nǚ
|
指天上的仙女,比喻绝色美女
|
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你看此女非凡,真乃九天仙女也。”
|
JTX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色天香
|
|
./YTht.html
|
jiu tian xian nu
|
|
16159
|
街谈巷说
|
街
|
jiē tán xiàng shuō
|
见“街谈巷议”。
|
《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 《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
JT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谈市语、街谈巷谚、街谈巷议
|
|
./M3pwbQ==.html
|
jie tan xiang shuo
|
|
15228
|
街头巷尾
|
街
|
jiē tóu xiàng wěi
|
指大街小巷。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太子道一禅师》:“曰:‘如何是学人转身处?’师日:‘街头巷尾。’”
|
JTX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街小巷
|
|
./MWVxeQ==.html
|
jie tou xiang wei
|
|
16235
|
进退消息
|
进
|
jìn tuì xiāo xī
|
增减;变化。
|
清·魏源《圣武记》叙:“因以溯洄于民力物力之盛衰,人材风俗进退消息之本末。”
|
JTX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进退消长、进退损益
|
|
./NDB3bw==.html
|
jin tui xiao xi
|
|
15462
|
街谈巷议
|
街
|
jiē tán xiàng yì
|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谈论。
|
汉 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臧否。”
|
JT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说纷纭、交头接耳
|
|
./MWl4OA==.html
|
jie tan xiang yi
|
|
15588
|
街谈巷语
|
街
|
jiē tán xiàng yǔ
|
见“街谈巷议”。
|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
JT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谈巷谚、街谭巷议、街谈巷议
|
|
./M3pxZw==.html
|
jie tan xiang yu
|
|
16160
|
街谈巷谚
|
街
|
jiē tán xiàng yàn
|
见“街谈巷议”。
|
清·昭梿《啸亭杂录·松相公好理学》:“公于召见时,凡民间隐情,街谈巷谚,无不率口而出,毫无隐忌,故人 清·昭梿《啸亭杂录·松相公好理学》:“公于召见时,凡民间隐情,街谈巷谚,无不率口而出,毫无隐忌,故人多尼之。”...
|
JTX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谈巷说、街谈巷语、街谈巷议
|
|
./M3pwdw==.html
|
jie tan xiang yan
|
|
15787
|
鸡头鱼刺
|
鸡
|
jī tóu yú cì
|
比喻轻微而不被重视的的事物。
|
|
JTYC
|
一般成语
|
|
|
|
./MWJ2Mg==.html
|
ji tou yu ci
|
|
16237
|
进退有度
|
进
|
jìn tuì yǒu dù
|
谓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
|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进退有度,左右有局。”
|
JTY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进退可度、进退应矩
|
|
./NDB4aQ==.html
|
jin tui you du
|
|
16236
|
进退应矩
|
进
|
jìn tuì yīng jǔ
|
前进后退均合规矩。
|
《宋书·乐志》:“旄旍指麾,进退应矩。”
|
JTY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进退有度、进退可度、进退中度
|
|
./NDB3eQ==.html
|
jin tui ying ju
|
|
16238
|
进退有节
|
进
|
jìn tuì yǒu jié
|
谓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
|
唐·王起《昆明池习水战赋》:“观乎作军政,临武事,进退有节,沿回趋利。”
|
JTY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B4cw==.html
|
jin tui you jie
|
|
15465
|
金童玉女
|
金
|
jīn tóng yù nǚ
|
传说中服侍仙人;生有慧根的童男童女。泛指稚气无邪的男、女孩童。
|
唐 徐彦伯《幸白鹿观应制》诗:“金童擎紫药,玉女献青莲。”
|
JTY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才子佳人
|
|
./MWoxZQ==.html
|
jin tong yu nu
|
|
16239
|
进退裕如
|
进
|
jìn tuì yù rú
|
谓前进和后退均从容不费力。
|
宋·陈鹄《耆旧续闻》第三卷:“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须鞭勒,无不当人意。”
|
JTY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进退无途
|
./NDB5Mg==.html
|
jin tui yu ru
|
|
15376
|
江天一色
|
江
|
jiāng tiān yī sè
|
形容江面宽阔,水天相接。
|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JT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g1dw==.html
|
jiang tian yi se
|
|
16161
|
截铁斩钉
|
截
|
jié tiě zhǎn dìng
|
同“斩钉截铁”。比喻坚定不移,或果断干脆。佛教禅宗比喻截断妄想。
|
《古尊宿语录》第22卷:“有时截铁斩钉,纪干不可。”
|
JTZ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斩钉截铁
|
|
./M3pxcQ==.html
|
jie tie zhan 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