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8
|
不可企及
|
不
|
bù kě qǐ jí
|
企:踮起脚跟向前望;引申为盼望;及:达到;企及: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
唐 柳冕《答衢州郑使君》:“不可企而及之者,性也。”
|
BK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相形见绌、望尘莫及
|
青出于蓝、后来居上、指日可待
|
./bHpl.html
|
bu ke qi ji
|
|
2268
|
别开蹊径
|
别
|
bié kāi qī jìng
|
另辟新路;独创一格。
|
赵诚《中国古代韵书》第六章第一节:“惟其如此,他才更能重视实际,不为传统所因囿;同时也更富有革新精神 赵诚《中国古代韵书》第六章第一节:“惟其如此,他才更能重视实际,不为传统所因囿;同时也更富有革新精神,突破旧韵书的束缚,别开蹊径,编制了一部有革命意义的《中原音韵》。”...
|
BKQ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辟蹊径
|
墨守成规
|
./MzRzaw==.html
|
bie kai qi jing
|
|
1888
|
不可缺少
|
不
|
bù kě quē shǎo
|
必不可少的
|
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这些,造成了和造成着为中国最后胜利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条件。”
|
BK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必不可少
|
|
./NzZzbw==.html
|
bu ke que shao
|
|
1889
|
不可轻视
|
不
|
bù kě qīng shì
|
不能够小看
|
邓小平《根据地建设与群众运动》:“这些发展的政治意义是丝毫不可轻视的。”
|
BK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可忽视
|
|
./NzZzeQ==.html
|
bu ke qing shi
|
|
1493
|
不堪其忧
|
不
|
bù kān qí yōu
|
忧:愁苦。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
|
《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BKQ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bHR1.html
|
bu kan qi you
|
|
2283
|
冰壸秋月
|
冰
|
bīng kuì qiū yuè
|
喻人品德清白廉洁。宋·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宋史·李侗传》:“愿中 喻人品德清白廉洁。宋·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宋史·李侗传》:“愿中如~,莹彻无瑕,非吾曹所及。”...
|
宋·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
BKQY
|
一般成语
|
|
|
|
./MzUwdw==.html
|
bing kui qiu yue
|
|
1494
|
不堪入耳
|
不
|
bù kān rù ěr
|
堪:忍受;入耳:听进耳里。难以听下去。形容声音或语言非常难听;令人听着不舒服或起反感。
|
明 李开先《市井艳词序》:“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
BKRE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污言秽语、俗不可耐
|
珠圆玉润、娓娓动听
|
./bHU0.html
|
bu kan ru er
|
|
1495
|
不堪入目
|
不
|
bù kān rù mù
|
堪:忍受。形象或文字十分粗俗;使人看不下去。
|
清 李汝珍《镜花缘》:“酒保陪笑道:‘此数肴也,以先生视之,固不堪入目矣。’”
|
BKR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行同狗彘、卑鄙龌龊
|
赏心悦目
|
./bHVl.html
|
bu kan ru mu
|
|
1887
|
不可饶恕
|
不
|
bù kě ráo shù
|
饶恕:原谅过错、冒犯或失礼之处。指不能原谅
|
王朔《我是“狼”》:“特别是那时,这种发现都会被认为是不可饶恕的背叛。”
|
BK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ZzZQ==.html
|
bu ke rao shu
|
|
1396
|
宾客如云
|
宾
|
bīn kè rú yún
|
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月明和尚度柳翠》:“穿著布素,闭门念佛;虽宾客如云,此日断不接见,以此为常。”
|
BK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宾客盈门
|
|
./azY0.html
|
bin ke ru yun
|
|
1140
|
不可胜举
|
不
|
bù kě shèng jǔ
|
无法一一列举。形容数量、种类很多
|
明 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传世者虽不可胜举。”
|
BK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可枚举
|
屈指可数
|
./M2Zt.html
|
bu ke sheng ju
|
|
2371
|
不可胜记
|
不
|
bù kě shèng jì
|
不能逐一记述。极言其多。
|
南朝 宋 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功隐于视听,不可胜记。”
|
BKS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可胜纪
|
|
./MzV5aQ==.html
|
bu ke sheng ji
|
|
1391
|
别开生面
|
别
|
bié kāi shēng miàn
|
别:另外;开:开辟;开创;生面:新的面目。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 别:另外;开:开辟;开创;生面:新的面目。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造一种新的风格式样。...
|
唐 杜甫《丹青引》:“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赵次公注:“凌烟画像颜色已暗,而曹将军重为之 唐 杜甫《丹青引》:“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赵次公注:“凌烟画像颜色已暗,而曹将军重为之画,故云开生面。”...
|
BKS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目一新、别具一格
|
规行矩步、千篇一律
|
./azN3.html
|
bie kai sheng mian
|
|
1141
|
不可收拾
|
不
|
bù kě shōu shí
|
收拾:整理。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
|
唐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
BKS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可救药、土崩瓦解
|
旭日东升、蒸蒸日上
|
./M2Z3.html
|
bu ke shou shi
|
|
1509
|
不可胜数
|
不
|
bù kě shèng shǔ
|
胜:尽。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极多。也作“不可胜计”。
|
春秋 鲁 墨翟《墨子 非攻中》:“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
BK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胜枚举、多如牛毛、不计其数
|
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
./bHpv.html
|
bu ke sheng shu
|
|
1895
|
不堪收拾
|
不
|
bù kān shōu shí
|
堪:可;收拾:整理,整顿。无法整顿
|
孙荪《云赋》:“这时的乌云已经弹尽粮绝,几小时以前乌合起来的兵马,现在是丧魂失魄,溃不成军,大有不堪 孙荪《云赋》:“这时的乌云已经弹尽粮绝,几小时以前乌合起来的兵马,现在是丧魂失魄,溃不成军,大有不堪收拾之状了。”...
|
BK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可收拾
|
|
./NzZ2Zw==.html
|
bu kan shou shi
|
|
2372
|
不可胜算
|
不
|
bù kě shèng suàn
|
胜:尽。数量多得不可计算。形容数量极多。
|
《东观汉记 邓训传》:“太原吏民苦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溺死者不可胜算。”
|
BK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可胜数
|
屈指可数
|
./MzV6Mg==.html
|
bu ke sheng suan
|
|
1496
|
不堪设想
|
不
|
bù kān shè xiǎng
|
不堪:不能;设想:对未来情况的想象、推测。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
清 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内地膏脂,年年如些剥丧,岂堪设想!”
|
BKS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可思议、危如累卵、凶多吉少
|
相安无事、安然无恙
|
./bHVv.html
|
bu kan she xiang
|
|
1142
|
不可思议
|
不
|
bù kě sī yì
|
原是佛教用语;指神秘奥妙。不可用心意思忖;也不能用言语表达。后形容对事物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无法想象 原是佛教用语;指神秘奥妙。不可用心意思忖;也不能用言语表达。后形容对事物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
《维摩诘经 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慧远义记:“不思据心,不议就口,解脱真德,妙在 《维摩诘经 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慧远义记:“不思据心,不议就口,解脱真德,妙在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为不可思议。”...
|
BK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可捉摸、神乎其神、玄而又玄
|
一目了然、洞若观火、通俗易懂
|
./M2c2.html
|
bu ke si yi
|
|
2161
|
不愧屋漏
|
不
|
bù kuì wū lòu
|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
《诗经 大雅 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
BKW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光明磊落、不惭屋漏
|
暗室欺心
|
./bTMw.html
|
bu kui wu lou
|
|
1714
|
闭口无言
|
闭
|
bì kǒu wú yán
|
闭住嘴巴不言语。形容对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自己觉得理亏而无话可讲时的情态。参见“闭口不言”。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关胜连忙答礼,闭口无言,手脚无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关胜连忙答礼,闭口无言,手脚无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五回:“一席话说得朱博如闭口无言,只得别去。”...
|
BK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哑口无言
|
口若悬河
|
./MzN5aw==.html
|
bi kou wu yan
|
|
2373
|
不可乡迩
|
不
|
bù kě xiāng ěr
|
见“不可向迩”。
|
《左传·庄公十四年》:“君子曰:‘《商书》所谓“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者,其 《左传·庄公十四年》:“君子曰:‘《商书》所谓“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者,其如蔡哀侯乎。’”...
|
BKXE
|
一般成语
|
|
|
|
./MzV6Yw==.html
|
bu ke xiang er
|
|
1510
|
不可限量
|
不
|
bù kě xiàn liàng
|
限量:限定止境、数量。形容前程远大。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鲍文卿向知府着实赞这季少爷将来不可限量。”
|
BKX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途无量
|
|
./bTBp.html
|
bu ke xian liang
|
|
2375
|
不媿下学
|
不
|
bù kuì xià xué
|
犹言不耻下问。
|
《战国策 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媿下学。”
|
BKXX
|
一般成语
|
|
|
|
./MzV6dw==.html
|
bu kui xia xue
|
|
2374
|
不可言传
|
不
|
bù kě yán chuán
|
言:言语。指对某些事理只能揣摩领悟,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明 圆极居顶《续传灯录》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明 圆极居顶《续传灯录》卷二十四:“妙契不可以意到,真证不可以言传。...
|
BKY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言传身教
|
./MzV6bQ==.html
|
bu ke yan chuan
|
|
1498
|
不堪一击
|
不
|
bù kān yī jī
|
不堪:经不起。经不起一打。形容十分脆弱。有时也指文章的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
王安忆《命运交响曲》:“我太响,心里却在大声地嚷:你的想法太不堪一击了!”
|
BK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势单力薄、一触即溃
|
坚不可摧、无懈可击、固若金汤
|
./bHY4.html
|
bu kan yi ji
|
|
2039
|
宾客盈门
|
宾
|
bīn kè yíng mén
|
盈:充满。指来客很多
|
《旧唐书 窦威传》:“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
|
BKY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宾客如云
|
门可罗雀
|
./MWY0.html
|
bin ke ying men
|
|
2274
|
宾客迎门
|
宾
|
bīn kè yíng mén
|
盈门:满门。客人挤满门庭。形容家里客人非常多。
|
《梁书 王暕传》:“时文宪作宰,宾客盈门,见暕相谓曰:'公才公望,复在此矣。'
|
BKYM
|
一般成语
|
|
|
|
./MzR2bQ==.html
|
bin ke ying men
|
|
1512
|
不可一世
|
不
|
bù kě yī shì
|
可:许可;赞成。没有赞许过当时的任何人。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5卷:“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
|
BKY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空一切、惟我独尊、旁若无人
|
虚怀若谷、谦虚谨慎、妄自菲薄
|
./bTFt.html
|
bu ke yi shi
|
|
1144
|
不可逾越
|
不
|
bù kě yú yuè
|
逾:超过。不能超过或不能越过。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年》:“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
|
BK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可企及、望尘莫及
|
后来居上
|
./M2gw.html
|
bu ke yu yue
|
|
1511
|
不可言喻
|
不
|
bù kě yán yù
|
喻:说明,告知。不能用言语来说明。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江城》:“生于此时,欲去不忍,欲留不敢,心如乱丝,不可言喻。”
|
BK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堪言状
|
|
./bTFj.html
|
bu ke yan yu
|
|
1143
|
不可言状
|
不
|
bù kě yán zhuàng
|
状:形容。没法用言辞来形容
|
廖仲恺《再论钱币革命》:“其结果遂致钱币之购买力锐减,受契约上一定之月给以为生活者,窘苦不可言状。”
|
BK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堪言状、不可名状
|
绘声绘色
|
./M2dn.html
|
bu ke yan zhuang
|
|
1497
|
不堪言状
|
不
|
bù kān yán zhuàng
|
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2回:“然而我在南京住了几时,官场上面的举动,也见了许多,竟有不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2回:“然而我在南京住了几时,官场上面的举动,也见了许多,竟有不堪言状的。”...
|
BKY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可名状
|
|
./bHV5.html
|
bu kan yan zhuang
|
|
2159
|
不可造次
|
不
|
bù kě zào cì
|
造次:急遽,匆忙。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5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此事当深虑远议,不可造次。”
|
BKZ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草率从事
|
./bTF3.html
|
bu ke zao ci
|
|
2367
|
不刊之典
|
不
|
bù kān zhī diǎn
|
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
《梁书 萧子云传》:“伏以圣旨所定乐论钟律纬绪,文思深微,命世一出,方悬日月,不刊之典,礼乐之孝,致 《梁书 萧子云传》:“伏以圣旨所定乐论钟律纬绪,文思深微,命世一出,方悬日月,不刊之典,礼乐之孝,致治所成。”...
|
BKZ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刊之书
|
|
./MzV3aw==.html
|
bu kan zhi dian
|
|
1499
|
不堪造就
|
不
|
bù kān zào jiù
|
堪:能;造就:培养并使有成就。没有培养前途;不可能有所成就。
|
茅盾《蚀 追求》八:“第三是学生们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应当淘汰出去——这是清校。”
|
BKZ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宜深造、不成气候、不务正业
|
孺子可教、前途无量、鹏程万里
|
./bHZp.html
|
bu kan zao jiu
|
|
1491
|
不刊之论
|
不
|
bù kān zhī lùn
|
刊:消除;改正。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有错误时;或改动或剥去;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内容正确 刊:消除;改正。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有错误时;或改动或剥去;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内容正确;不能更改的论断。...
|
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论曹吴体法》第一卷:“况唐室已(以)上,未立曹吴,岂显释寡要之谈,乱爱宾不刊 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论曹吴体法》第一卷:“况唐室已(以)上,未立曹吴,岂显释寡要之谈,乱爱宾不刊之论。”...
|
BK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经地义、不易之论
|
不经之谈、无稽之谈
|
./bHRh.html
|
bu kan zhi lun
|
|
1514
|
不可捉摸
|
不
|
bù kě zhuō mō
|
捉摸:揣测;预料。指对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也指无法知道对方的用意。
|
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人部四》:“及一厕足,不能自返,而故为不可捉摸之言以掩之。”
|
BK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可思议、莫名其妙、不堪设想
|
一目了然、料事如神
|
./bTJn.html
|
bu ke zhuo mo
|
|
1513
|
不可终日
|
不
|
bù kě zhōng rì
|
终日:从早到晚;整天。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惶恐不安。
|
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终日。”
|
BKZ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寝食不安、忐忑不安
|
安如泰山、处之泰然
|
./bTI2.html
|
bu ke zhong ri
|
|
1841
|
笨口拙舌
|
笨
|
bèn kǒu zhuō shé
|
没有口才,不善言谈
|
秦兆阳《在田野上前进》第一章:“部队作风,说话又尖又硬,丝毫不留情面,又满有一套理论,笨口拙舌的大老 秦兆阳《在田野上前进》第一章:“部队作风,说话又尖又硬,丝毫不留情面,又满有一套理论,笨口拙舌的大老粗。”...
|
BKZ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笨嘴拙舌
|
伶牙俐齿
|
./Nm9yOA==.html
|
ben kou zhuo she
|
|
2368
|
不刊之书
|
不
|
bù kān zhī shū
|
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
汉 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
BK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刊之典
|
|
./MzV3dQ==.html
|
bu kan zhi shu
|
|
2369
|
不刊之说
|
不
|
bù kān zhī shuō
|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
BK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刊之论
|
无稽之谈
|
./MzV4NA==.html
|
bu kan zhi shuo
|
|
1886
|
不理不睬
|
不
|
bù lǐ bù cǎi
|
指对人或事物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那位金姨太太面罩重霜的不发一言,任凭这边赔尽小心,那边只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那位金姨太太面罩重霜的不发一言,任凭这边赔尽小心,那边只是不理不睬。”...
|
BLB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
|
./NzZwdw==.html
|
bu li bu cai
|
|
2378
|
不了不当
|
不
|
bù liǎo bù dàng
|
犹言拖泥带水,没有了结。
|
《古今小说 滕大尹鬼断家私》:“这老人忒没正经……知道五年十年在世,却去干这样不了不当的事!”
|
BLB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拖泥带水
|
|
./MzYwcQ==.html
|
bu liao bu dang
|
|
2382
|
不落边际
|
不
|
bù luò biān jì
|
指挨不上边,无着落。
|
张天翼《夏夜梦》二:“星星给搅得不安似地霎着眼,闪着白里带青的亮光,逗得人会不落边际地想开去,想到天 张天翼《夏夜梦》二:“星星给搅得不安似地霎着眼,闪着白里带青的亮光,逗得人会不落边际地想开去,想到天上,想到这人世。”...
|
BL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着边际
|
|
./MzYyNA==.html
|
bu luo bian ji
|
|
1148
|
不伦不类
|
不
|
bù lún bù lèi
|
伦:类。既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正派或不规范。也指将互不相关的事物拿来作比拟。
|
明 吴炳《疗妒羹 絮影》:“眼中人不伦不类,阱中人不伶不俐。”
|
BLB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三不四、非僧非俗、非驴非马
|
一本正经、正襟危坐
|
./M2lv.html
|
bu lun bu lei
|
|
1235
|
百伶百俐
|
百
|
bǎi líng bǎi lì
|
形容非常聪明乖巧。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那焦氏生得有六七分颜色,女工针指,却也百伶百俐,只是心肠有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那焦氏生得有六七分颜色,女工针指,却也百伶百俐,只是心肠有些狠毒。”...
|
BL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聪明伶俐
|
笨手笨脚
|
./aHJn.html
|
bai ling bai li
|
|
1803
|
不冷不热
|
不
|
bù lěng bù rè
|
指温度不高不低,冷热适中。亦比喻对人态度一般。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便见他一只手高高儿的举了一碗熬得透、得到不冷不热、温凉适中、可口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便见他一只手高高儿的举了一碗熬得透、得到不冷不热、温凉适中、可口儿的普洱茶来。”巴金《寒夜》三:“这一天是这个山城里少有的不冷不热的好天。”...
|
BLB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温不火
|
|
./Njc5OA==.html
|
bu leng bu re
|
|
2253
|
变脸变色
|
变
|
biàn liǎn biàn sè
|
因内心惊、惧、急、怒而改变面色。
|
《小说选刊》1981年第9期:“那知李尚尚一听,就变脸变色地发起脾气来。”
|
BLB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变颜变色
|
面不改色
|
./MzRpaw==.html
|
bian lian bian se
|
|
2377
|
不凉不酸
|
不
|
bù liáng bù suān
|
方言。形容态度冷漠。
|
|
BLBS
|
一般成语
|
|
|
|
./MzYwZw==.html
|
bu liang bu s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