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18
|
横拖竖拉
|
横
|
héng tuō shù lā
|
犹横拖倒拽。
|
陆文夫《荣誉》:“可是文教委员是个大块头,打篮球的一等好手,横拖竖拉地就把方巧珍顶到大礼堂门口。”
|
HTS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横拖倒拽、横拖倒扯
|
|
./M3N6ZQ==.html
|
heng tuo shu la
|
|
13569
|
虎头蛇尾
|
虎
|
hǔ tóu shé wěi
|
头大像老虎一样;尾巴像蛇一样细。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
|
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
HTS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为德不卒、有始无终
|
全始全终、善始善终、持之以恒
|
./MThtbw==.html
|
hu tou she wei
|
|
13915
|
横躺竖卧
|
横
|
héng tǎng shù wò
|
竖,亦作“竖”。躺卧凌乱貌。
|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两个和尚反倒横躺竖卧血流满面的倒在地下丧了残生。”
|
HTS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横倒竖卧
|
|
./M3N5aw==.html
|
heng tang shu wo
|
|
14721
|
虎头鼠尾
|
虎
|
hǔ tóu shǔ wěi
|
头大如虎,尾细如老鼠。比喻做事起始时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
明·谢榛《四溟诗话》:“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
|
HTS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虎头蛇尾
|
有始有终
|
./ODJ6aw==.html
|
hu tou shu wei
|
|
14101
|
横拖竖曳
|
横
|
héng tuō shù yè
|
用暴力强拉硬拖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9回:“那差役便横拖竖曳,把他抓到轿前。”
|
HT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横拖竖拉、横拖倒拽
|
|
./OTV2dQ==.html
|
heng tuo shu ye
|
|
13992
|
号啕痛哭
|
号
|
háo táo tòng kū
|
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6回:“却说那和尚把袈裟骗到手,拿在后房灯下,对袈裟号啕痛哭。”
|
HTT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号咷大哭
|
开怀大笑
|
./N2JncQ==.html
|
hao tao tong ku
|
|
13944
|
灰头土脸
|
灰
|
huī tóu tǔ liǎn
|
谓面容污秽。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4回:“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监,自己讨了保,灰头土脸,瘸狼渴疾,走到家中。”
|
HTT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灰头土面、灰头草面
|
|
./M3Y2aw==.html
|
hui tou tu lian
|
|
13755
|
灰头土面
|
灰
|
huī tóu tǔ miàn
|
满头满脸沾满尘土的样子。也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
|
《碧岩录》第五卷:“曹洞下有出世不出世,有垂手不垂手。若不出世,则自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
|
HTT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灰头土脸
|
|
./MWJndw==.html
|
hui tou tu mian
|
|
13940
|
荒唐无稽
|
荒
|
huāng táng wú jī
|
稽:考查。十分荒唐,不可凭信。
|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那个神字,原是野蛮世界拿出来哄着愚人的话,如今科学大明,这些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那个神字,原是野蛮世界拿出来哄着愚人的话,如今科学大明,这些荒诞无稽的谬说,那里还能立足呢?”...
|
HT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荒诞无稽
|
有根有据
|
./M3VyMA==.html
|
huang tang wu ji
|
|
14004
|
红头文件
|
红
|
hóng tóu wén jiàn
|
党、政机关下发的文件,刊头的名称常印成红字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四章:“这是中央的‘红头文件’,还是田专员的信口开河?”
|
HT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xqcw==.html
|
hong tou wen jian
|
|
13943
|
回天无力
|
回
|
huí tiān wú lì
|
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无力:没有力量。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
清 冯起凤《昔柳摭谈 秋风自悼》:“后探得的耗,万箭攒心,脏腑欲裂。但木已成舟,回天乏术。”
|
HTW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回天乏术
|
|
./M3Y1cQ==.html
|
hui tian wu li
|
|
14491
|
回天挽日
|
回
|
huí tiān wǎn rì
|
见“回天倒日”。
|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禀贴赘说》:“则回天挽日之功,皆出宪台起死嘘枯之赐矣。”
|
HTW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回天转日、回天倒日、回天转地
|
|
./M3Y1Zw==.html
|
hui tian wan ri
|
|
13573
|
欢天喜地
|
欢
|
huān tiān xǐ dì
|
形容非常高兴、快乐。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
HTX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欢欣鼓舞
|
切肤之痛、哀痛欲绝、愁眉苦脸
|
./MThucw==.html
|
huan tian xi di
|
|
14693
|
花腿闲汉
|
花
|
huā tuǐ xián hàn
|
|
|
HTX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3U4MA==.html
|
hua tui xian han
|
|
13727
|
烘托渲染
|
烘
|
hōng tuō xuàn rǎn
|
用衬托和夸张的艺术手法,突出主题。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自然还须加一番烘托渲染,才完得这一篇造因结果的文章。”
|
HTX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渲染烘托
|
|
./MWF5MA==.html
|
hong tuo xuan ran
|
|
13803
|
虎体熊腰
|
虎
|
hǔ tǐ xióng yāo
|
形容身材魁梧,体格健壮。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乃孙武子之后。”...
|
HT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虎背熊腰
|
|
./MWM5cw==.html
|
hu ti xiong yao
|
|
14397
|
呼天钥地
|
呼
|
hū tiān yào dì
|
谓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
|
HTYD
|
一般成语
|
|
|
|
./M3R3Ng==.html
|
hu tian yao di
|
|
14492
|
回天运斗
|
回
|
huí tiān yùn dòu
|
犹言旋转乾坤。
|
唐·张鼎《邺城引》:“荡海吞江制中国,回天运斗应南面。”
|
HTY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回天挽日、回天转地
|
|
./M3Y2MA==.html
|
hui tian yun dou
|
|
14577
|
呼天吁地
|
呼
|
hū tiān yù dì
|
指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马介甫》:“[异史氏曰]恶乎哉!呼天吁地,忽尔披发向银床。”
|
HTY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呼天喊地
|
|
./NmJjZw==.html
|
hu tian yu di
|
|
14720
|
虎头燕额
|
虎
|
hǔ tóu yàn é
|
形容王侯的贵相或相貌的威武
|
明·无心子《金雀记·掷果》:“我虎头燕额,羞杀他脸似桃花。”
|
HTYE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虎头燕颔
|
|
./ODJ6YQ==.html
|
hu tou yan e
|
|
13812
|
虎头燕颔
|
虎
|
hǔ tóu yàn hàn
|
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
|
元 揭傒斯《妻齐国夫人宋氏进封济南王夫人制》:“尚服异恩于永世;虎头燕颔,从怀旧将于当年。”
|
HT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虎头燕额
|
|
./MWNnNg==.html
|
hu tou yan han
|
|
14534
|
昏头晕脑
|
昏
|
hūn tóu yūn nǎo
|
见“昏头昏脑”。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每日骑着这个驴上县下乡,跑得昏头晕脑。”
|
HTYN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昏头昏脑、昏头打脑、昏头搭恼
|
|
./M3ZuaQ==.html
|
hun tou yun nao
|
|
13750
|
互通有无
|
互
|
hù tōng yǒu wú
|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
唐 韩愈《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
HTY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桃报李、有无相通、取长补短
|
|
./MWJlNA==.html
|
hu tong you wu
|
|
13957
|
活天冤枉
|
活
|
huó tiān yuān wǎng
|
形容冤枉之极。
|
郭沫若《屈原》第四幕:“你们都说三闾大夫发了疯,其实真是活天冤枉。”
|
HTY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白之冤
|
|
./M3cxZQ==.html
|
huo tian yuan wang
|
|
14741
|
皇天有眼
|
皇
|
huáng tiān yǒu yǎn
|
皇天:上天。老天爷长着眼睛公正对待世事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一回:“想皇天有眼,自作自受。”
|
HTY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苍天有眼
|
皇天无老眼
|
./OGR2aQ==.html
|
huang tian you yan
|
|
13739
|
狐兔之悲
|
狐
|
hú tù zhī bēi
|
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黄叔度二诬辨》:“因视国家将倾,诸贤就戮,上之不能如孙登之污埋,次之不能如皇甫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黄叔度二诬辨》:“因视国家将倾,诸贤就戮,上之不能如孙登之污埋,次之不能如皇甫规之不与,下之不能兴狐兔之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志之死以为名高,是诚何忍哉。”...
|
HT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狐死兔泣
|
|
./MWI5NA==.html
|
hu tu zhi bei
|
|
13891
|
撼天震地
|
撼
|
hàn tiān zhèn dì
|
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
《三国志 魏志 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水经注 《三国志 魏志 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水经注 河水》:“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
|
HT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天动地
|
|
./M3Jycw==.html
|
han tian zhen di
|
|
14493
|
回天转地
|
回
|
huí tiān zhuǎn dì
|
犹言旋转乾坤。比喻改变君王的情绪或态度。
|
唐·刘肃《大唐新语·刚正》:“挟山超海之力,望此犹轻;回天转地之威,方斯更烈。”
|
HTZ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回天转日、回天倒日、回天挽日
|
|
./M3Y2YQ==.html
|
hui tian zhuan di
|
|
13774
|
黄台之瓜
|
黄
|
huáng tái zhī guā
|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新唐书·承天皇帝倓传》:“贤终日忧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乐章,使工歌之。其言曰:‘种瓜黄台下, 《新唐书·承天皇帝倓传》:“贤终日忧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乐章,使工歌之。其言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云可,四摘抱蔓归。’”...
|
HTZ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Jvbw==.html
|
huang tai zhi gua
|
|
13785
|
回天之力
|
回
|
huí tiān zhī lì
|
回天:能够扭转难以挽回的局势。原指论证有力;能挽回局势;现比喻力量巨大;能挽回很难挽回的局势。
|
《新唐书 张玄素传》:“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哉。”
|
HT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旋转乾坤
|
回天乏术
|
./MWJ0eQ==.html
|
hui tian zhi li
|
|
14645
|
回天转日
|
回
|
huí tiān zhuǎn rì
|
回:旋转。比喻权势力量极大,能扭转极难挽回的局势
|
《旧唐书·王义方传》:“虽挟山超海之力,望此犹轻;回天转日之威,方斯更劣。”
|
HTZ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回天转地、回天挽日、回天倒日
|
|
./N2w4ZQ==.html
|
hui tian zhuan ri
|
|
14398
|
狐听之声
|
狐
|
hú tīng zhī shēng
|
《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盟津、河津忄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 《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盟津、河津忄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声,然后敢渡。”后因以“狐听...
|
《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 《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声,然後敢渡。”...
|
HT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R3Zw==.html
|
hu ting zhi sheng
|
|
13946
|
昏头转向
|
昏
|
hūn tóu zhuǎn xiàng
|
头脑发昏,迷失方向。
|
《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智破六合城》:“逃啊,逃啊,昏头转向,一头冲到个塘里,淹死了。”
|
HT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晕头转向
|
|
./M3Zucw==.html
|
hun tou zhuan xiang
|
|
14045
|
荒唐之言
|
荒
|
huāng táng zhī yán
|
指荒诞无稽的言论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篇》:“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戃。”
|
HTZ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GR3dw==.html
|
huang tang zhi yan
|
|
14639
|
互为标榜
|
互
|
hù wéi biāo bǎng
|
标榜:夸耀。彼此之间互相吹嘘、颂扬
|
清·朱彝尊《王礼部诗序》:“间或肆志风雅,率求名位相埒者,互为标榜,不复商榷于布衣之贱。”
|
HWB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互相标榜
|
|
./NzQ3bQ==.html
|
hu wei biao bang
|
|
13651
|
互为表里
|
互
|
hù wéi biǎo lǐ
|
甲为乙的外表;乙为甲的内里;乙为甲的外表;甲为乙的内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
|
晋 陈寿《三国志 董允传》:“陈祗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为表里。”
|
HW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唇亡齿寒、唇齿相依、难解难分
|
互不干涉、行同陌路
|
./MTl5Ng==.html
|
hu wei biao li
|
|
14371
|
厚往薄来
|
厚
|
hòu wǎng báo lái
|
在交往中施予丰厚而纳受微薄。
|
《礼记·中庸》:“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孔颖达疏:“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 《礼记·中庸》:“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孔颖达疏:“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如此,则诸侯归服。”...
|
HWB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RqeQ==.html
|
hou wang bao lai
|
|
14399
|
怙顽不悛
|
怙
|
hù wán bù quān
|
犹言顽固不化。
|
《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帝曰:‘蛮人怙顽不悛,终必取祸,姑待之。’”
|
HWB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顽固不化
|
|
./M3R3cQ==.html
|
hu wan bu quan
|
|
14015
|
行伍出身
|
行
|
háng wǔ chū shēn
|
行伍:古代军队编制,1行25人,1伍5人,泛指士兵。指当兵出身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幸亏炮船上统带赵大人是行伍出身,天生海量。”
|
HW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x5aQ==.html
|
hang wu chu shen
|
|
13704
|
毫无二致
|
毫
|
háo wú èr zhì
|
二致:两样。丝毫没有什么两样。指完全一样。
|
郭沫若《断断集 屈原时代》:“那时候的文体的变革和近代的文学革命,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的,实在是毫无二 郭沫若《断断集 屈原时代》:“那时候的文体的变革和近代的文学革命,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的,实在是毫无二致。”...
|
HWE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模一样
|
天差地别
|
./MWFreQ==.html
|
hao wu er zhi
|
|
14634
|
海外扶余
|
海
|
hǎi wài fú yú
|
指遥远的外国
|
清·张岱《与王白岳》:“海外扶余,隐然复有世界。”
|
HWF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扶余海外
|
|
./NnFsMg==.html
|
hai wai fu yu
|
|
14076
|
毫无顾忌
|
毫
|
háo wú gù jì
|
对违反道德的行为丝毫没有反感或犹豫,或不考虑对人对事情的利害关系,没有顾虑
|
明·醒世居士《八段锦》第七段:“以假作真,毫无顾忌,致我割破恩爱,妻子逃亡。”
|
HWG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毫不顾忌
|
|
./OHNvdQ==.html
|
hao wu gu ji
|
|
14075
|
毫无顾虑
|
毫
|
háo wú gù lǜ
|
丝毫没有后顾之忧
|
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使我们的红军毫无顾虑地在将来顺利的条件下去打南昌,打九江。”
|
HWG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毫无顾忌
|
顾虑重重、瞻前顾后
|
./OHNvaw==.html
|
hao wu gu lu
|
|
14719
|
虎威狐假
|
虎
|
hǔ wēi hú jiǎ
|
假:假借,凭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
|
北周·庾信《哀江南诗》:“或以集翼鷃披,虎威狐假。”
|
HWH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狐假虎威
|
|
./ODJ6MA==.html
|
hu wei hu jia
|
|
13664
|
还我河山
|
还
|
huán wǒ hé shān
|
表示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本属于自己的国土。
|
宋·赵与时《宾退录》第五卷:“徽宗尝梦吴越钱王引徽宗御衣云:‘我好来朝,便终于还我河山。’”
|
HWH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还我山河
|
|
./MWE0MA==.html
|
huan wo he shan
|
|
14329
|
横无忌惮
|
横
|
héng wú jì dàn
|
任意妄为,无所顾忌。
|
郭沫若《羽书集·告国际友人书》:“这种狂暴的行为,就是未开化的蛮人都是不能做出的,而日本军部横无忌惮 郭沫若《羽书集·告国际友人书》:“这种狂暴的行为,就是未开化的蛮人都是不能做出的,而日本军部横无忌惮地,在二十世纪开明的今日,不惜一演再演地引以为快意了。”...
|
HWJ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肆无忌惮
|
|
./M3N6bw==.html
|
heng wu ji dan
|
|
13500
|
淮王鸡狗
|
淮
|
huái wáng jī gǒu
|
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
|
晋 葛洪《神仙传 刘安》:“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
|
HWJ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鸡犬升天、淮王鸡犬、淮南鸡犬
|
|
./ODJh.html
|
huai wang ji gou
|
|
14788
|
淮王鸡犬
|
淮
|
huái wáng jī quǎn
|
淮王:西汉淮南王刘安。淮南王家的鸡和狗。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
|
清·吴伟业《过淮阴有感》:“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
|
HWJ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淮王鸡狗、淮南鸡犬
|
|
./OHNqYQ==.html
|
huai wang ji quan
|
|
14752
|
侯王将相
|
侯
|
hóu wáng jiàng xiàng
|
王侯、武将和文臣。指古代统治阶级的上层代表势力
|
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
HWJ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王侯将相
|
平民百姓
|
./OGUzaw==.html
|
hou wang jiang xiang
|
|
14119
|
好问决疑
|
好
|
hào wèn jué yí
|
喜欢向别人请教,以解决自己的疑问。
|
|
HWJY
|
一般成语
|
|
|
|
./MTh0Mg==.html
|
hao wen jue 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