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5
|
百计千方
|
百
|
bǎi jì qiān fāng
|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
宋 辛弃疾《一枝花》:“百计千方久,似斗草儿童,赢箇他家偏有。”
|
BJQ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方百计
|
束手无策
|
./NjcwMg==.html
|
bai ji qian fang
|
|
1786
|
百计千谋
|
百
|
bǎi jì qiān móu
|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同“千方百计”。
|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据着他全忠尽孝真良将,怎肯做背义忘恩那死囚,干费了百计千谋。”
|
BJQ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方百计、想方设法
|
|
./NjcwYw==.html
|
bai ji qian mou
|
|
1418
|
并驾齐驱
|
并
|
bìng jià qí qū
|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指并排套着几匹马一齐快跑。形容齐步前进;不分先后;也可指力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指并排套着几匹马一齐快跑。形容齐步前进;不分先后;也可指力量、水平、才能、程度等不相上下。...
|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附会》:“是以驷牡异力,而六辔如琴;并驾齐驱,而一毂统福。”
|
BJQ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并肩前进、齐头并进
|
背道而驰、迥然不同
|
./a2hp.html
|
bing jia qi qu
|
|
1092
|
不计其数
|
不
|
bù jì qí shù
|
计:计算。没法子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襄阳始末》:“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
BJ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胜枚举、不可胜数、不一而足
|
屈指可数、寥寥无几、凤毛麟角
|
./MmZp.html
|
bu ji qi shu
|
|
2365
|
不绝如带
|
不
|
bù jué rú dài
|
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儿就要断掉的带子一样。
|
《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
|
BJR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绝如线、不断如带
|
|
./MzV3MA==.html
|
bu jue ru dai
|
|
2237
|
避井入坎
|
避
|
bì jǐng rù kǎn
|
见“避坑落井”。
|
|
BJRK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避坑落井
|
|
./MzN0dQ==.html
|
bi jing ru kan
|
|
2238
|
避穽入坑
|
避
|
bì jǐng rù kēng
|
见“避坑落井”。
|
|
BJRK
|
一般成语
|
|
|
|
./MzN1ZQ==.html
|
bi jing ru keng
|
|
1490
|
不绝如缕
|
不
|
bù jué rú lǚ
|
绝:断;缕:细线。似断未断;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比喻情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 绝:断;缕:细线。似断未断;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比喻情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声音微弱;但未中断。原作“不绝若线”。...
|
宋 苏轼《前赤壁赋》:“馀音袅袅,不绝如缕。”
|
BJR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危如累卵、岌岌可危
|
牢不可破、安如泰山
|
./bHNn.html
|
bu jue ru lu
|
|
1486
|
不近人情
|
不
|
bù jìn rén qíng
|
近:接近。不合乎人的常情。后指性情或言行怪僻;不合情理。也作“不近情理”。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
BJR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冷若冰霜、拒人千里
|
通情达理、合情合理
|
./bHFz.html
|
bu jin ren qing
|
|
1267
|
半截入土
|
半
|
bàn jié rù tǔ
|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
宋 苏轼《东坡志林》第12卷:“桃符仰视艾人而骂曰:‘汝何等草芥,辄居我上!’艾人俯而应曰:‘汝已半 宋 苏轼《东坡志林》第12卷:“桃符仰视艾人而骂曰:‘汝何等草芥,辄居我上!’艾人俯而应曰:‘汝已半截入土,犹争高下乎!’”...
|
BJR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近黄昏
|
|
./aTd1.html
|
ban jie ru tu
|
|
1108
|
不绝如线
|
不
|
bù jué rú xian
|
绝:断。形容局势危急,像差点要断掉的线一样;也形容声音思绪微弱
|
《公羊传 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何休注:“线,缝帛缕,以喻微也。”
|
BJR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危如累卵、岌岌可危
|
牢不可破、安如泰山
|
./Mm51.html
|
bu jue ru xian
|
|
2366
|
不绝若线
|
不
|
bù jué ruò xiàn
|
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
|
《公羊传 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何休注:“线,缝帛缕,以喻微也。”
|
BJR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绝如线
|
|
./MzV3YQ==.html
|
bu jue ruo xian
|
|
2273
|
宾饯日月
|
宾
|
bīn jiàn rì yuè
|
迎送。多指岁月流逝。宾,通“傧”,指迎接。饯,指送别。
|
语出《书 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昜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又:“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 语出《书 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昜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又:“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
|
BJRY
|
一般成语
|
|
|
|
./MzR2Yw==.html
|
bin jian ri yue
|
|
1678
|
饱经世变
|
饱
|
bǎo jīng shì biàn
|
指经历了许多人世变故。
|
瞿秋白《饿乡纪程》三:“我这位表姊,本是家乡的名美人,现在他饱经世变,家庭生活的苦痛已经如狂风骤雨扫 瞿秋白《饿乡纪程》三:“我这位表姊,本是家乡的名美人,现在他饱经世变,家庭生活的苦痛已经如狂风骤雨扫净了春意。”...
|
BJS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饱经世故
|
|
./MzJ6dQ==.html
|
bao jing shi bian
|
|
1105
|
不经世故
|
不
|
bù jīng shì gù
|
经:经历;世故:人情世事的变故。形容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
|
鲁迅《花边文学 序言》:“然而他们不经世故,偶尔‘忘其所以’也就大碰其钉子。”
|
BJS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饱经世故
|
./Mm02.html
|
bu jing shi gu
|
|
1679
|
饱经世故
|
饱
|
bǎo jīng shì gù
|
指阅历多,积累了丰富的处世经验。
|
宋 陆游《书兴》诗:“占得溪山卜数椽,饱经世故气犹全。”
|
BJS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饱经世变
|
|
./MzMwNA==.html
|
bao jing shi gu
|
|
1050
|
避君三舍
|
避
|
bì jūn sān shě
|
舍:古代计量单位,1舍=30里。指退让和回避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
BJ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退避三舍
|
针锋相对
|
./MXZz.html
|
bi jun san she
|
|
1094
|
不加思索
|
不
|
bù jiā sī suǒ
|
思索:思考探求。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办事敏捷迅速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5回:“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只见不加思索,援笔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5回:“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只见不加思索,援笔立就,呈上。”...
|
BJ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假思索
|
冥思苦想
|
./Mmcy.html
|
bu jia si suo
|
|
1482
|
不假思索
|
不
|
bù jiǎ sī suǒ
|
假:借助;依靠;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 假:借助;依靠;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也指不认真地随便乱说。...
|
宋 黄榦《黄勉斋文籍 复黄会卿》:“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
BJ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挥而就、脱口而出、一目十行
|
慢条斯理、深思熟虑、搜索枯肠
|
./bG9r.html
|
bu jia si suo
|
|
976
|
饱经霜雪
|
饱
|
bǎo jīng shuāng xuě
|
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孤吟》:“鸡皮瘦损,看饱经霜雪,丝鬓如银。”
|
BJ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饱经风霜
|
风调雨顺
|
./eHc=.html
|
bao jing shuang xue
|
|
2266
|
别具手眼
|
别
|
bié jù shǒu yǎn
|
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
|
清 钱谦益《序》:“德水于杜,别具手眼。”
|
BJS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出手眼
|
|
./MzRycQ==.html
|
bie ju shou yan
|
|
1483
|
不见天日
|
不
|
bù jiàn tiān rì
|
比喻社会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
|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八卷:“福州之人,以为终世不见天日也,岂料端公赐问。”
|
BJT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暗无天日
|
大放光明
|
./bHA0.html
|
bu jian tian ri
|
|
1648
|
败井颓垣
|
败
|
bài jǐng tuí yuán
|
犹言房毁墙坍。形容村舍荒凉。
|
鲁迅《集外集 诗》:“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
BJT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残垣断壁
|
|
./MzJlcQ==.html
|
bai jing tui yuan
|
|
2213
|
保家卫国
|
保
|
bǎo jiā wèi guó
|
保卫家乡和祖国。
|
冰心《跟小朋友谈访埃观感》:“在保家卫国的强烈感情里,我们两国人民是血肉相连的!”
|
BJW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卖国求荣
|
./MzJ6YQ==.html
|
bao jia wei guo
|
|
1347
|
彼竭我盈
|
彼
|
bǐ jié wǒ yíng
|
竭:枯竭;衰落;盈:充盈;旺盛。对方的士气已衰竭;我方的斗志正旺盛。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
BJ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敌疲我扰
|
迎风而行
|
./amNv.html
|
bi jie wo ying
|
|
1735
|
别具心肠
|
别
|
bié jù xīn cháng
|
指另有打算和企图。
|
周恩来《在延安各界举行的“双十二”纪念会上的讲演》:“全国抗日高潮必然要走向抗战。……唯独蒋介石先生 周恩来《在延安各界举行的“双十二”纪念会上的讲演》:“全国抗日高潮必然要走向抗战。……唯独蒋介石先生别具心肠,硬要在日寇进攻绥东之际,拒绝东北军请缨抗日,强迫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继续进行内战。”...
|
BJ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有肺肠
|
|
./MzRzMA==.html
|
bie ju xin chang
|
|
1489
|
不拘小节
|
不
|
bù jū xiǎo jié
|
不拘:不拘泥;不限制;小节:琐碎的生活小事。不拘泥于生活琐事。指人在生活小事上不大在乎。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虞延传》:“(延)性敦朴,不拘小节,又无乡曲之誉。”
|
BJ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拘形迹、洒脱不拘
|
缩手缩脚、谨小慎微
|
./bHJ3.html
|
bu ju xiao jie
|
|
2362
|
不拘细节
|
不
|
bù jū xì jié
|
犹不拘小节。
|
《旧唐书 文苑传中 元万顷》:“万顷属文敏速,然性疏旷,不拘细节,无儒者之风。”
|
BJX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拘小节、不拘细行
|
谨小慎微
|
./MzV2Ng==.html
|
bu ju xi jie
|
|
2364
|
不拘形迹
|
不
|
bù jū xíng jī
|
形容言谈举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
茅盾《子夜》四:“曾沧海回头一看,认得是土贩李四;在某一点上,他这李四是不拘形迹的密友。”
|
BJX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放浪不羁
|
|
./MzV2cQ==.html
|
bu ju xing ji
|
|
2131
|
补苴罅漏
|
补
|
bǔ jū xià lòu
|
补苴:补缀;弥缝;罅:孔隙。修补好裂缝和漏洞。原指弥补儒家学说的缺欠和不足。后泛指弥补文章、理论中的 补苴:补缀;弥缝;罅:孔隙。修补好裂缝和漏洞。原指弥补儒家学说的缺欠和不足。后泛指弥补文章、理论中的缺陷和漏洞。...
|
唐 韩愈《进学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
BJX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补偏救弊、刊谬补缺
|
|
./a3ln.html
|
bu ju xia lou
|
|
2358
|
不矜细行
|
不
|
bù jīn xì xíng
|
指不注重小事小节。
|
语出《书 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
BJX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护细行
|
谨小慎微
|
./MzV1Mg==.html
|
bu jin xi xing
|
|
2363
|
不拘细行
|
不
|
bù jū xì xíng
|
犹不拘小节。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庚即送直,然后得还,经此数四”刘孝标注引《中兴书》:“峤有俊朗之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庚即送直,然后得还,经此数四”刘孝标注引《中兴书》:“峤有俊朗之目而不拘细行。”...
|
BJX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矜细行、不拘小节
|
谨小慎微
|
./MzV2Zw==.html
|
bu ju xi xing
|
|
2267
|
别居异财
|
别
|
bié jū yì cái
|
指另立门户,各蓄家产。
|
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 光绪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子既娶妇,与父母别居异财,甚者不相闻问。”
|
BJY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籍异财、别籍异居
|
|
./MzRzYQ==.html
|
bie ju yi cai
|
|
1897
|
不解衣带
|
不
|
bù jiě yī dài
|
解:脱去,解下。不脱衣服就休息,形容非常忙碌和辛劳
|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阳朔中,世父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
BJ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衣不解带
|
|
./NzZ3YQ==.html
|
bu jie yi dai
|
|
2157
|
不绝于耳
|
不
|
bù jué yú ěr
|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
BJYE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余音绕梁
|
|
./bHNx.html
|
bu jue yu er
|
|
1012
|
冰肌玉骨
|
冰
|
bīng jī yù gǔ
|
像冰一样的肌肤;像玉一样的骨骼。形容女性肌肤洁白细腻。也形容梅、水仙、荷花等鲜艳洁净。
|
后蜀 孟昶《避暑摩诃池上作》诗:“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
BJ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玉骨冰肌、冰姿玉骨
|
|
./MWZ5.html
|
bing ji yu gu
|
|
1107
|
不拘一格
|
不
|
bù jū yī gé
|
不拘:不拘泥;不限制;格:规格;标准。指不限定于一种规格和方式。
|
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第125首:“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BJ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
如出一辙、千篇一律
|
./Mm5h.html
|
bu ju yi ge
|
|
1390
|
别具一格
|
别
|
bié jù yī gé
|
格:格式;风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形容别致、新颖;与众不同的样子、风度等。
|
清 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
BJ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标新立异、别开生面、别有风味
|
如出一辙、千篇一律、依样葫芦
|
./azNj.html
|
bie ju yi ge
|
|
2045
|
波谲云诡
|
波
|
bō jué yún guǐ
|
谲:变化多端。比喻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也比喻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料
|
汉 扬雄《甘泉赋》:“于是大厦云谲波诡,摧嶉而成观。”
|
BJY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变化多端、难以捉摸
|
一成不变
|
./MjVp.html
|
bo jue yun gui
|
|
977
|
饱经忧患
|
饱
|
bǎo jīng yōu huàn
|
饱:充分;经:经历。长期、多次经历过忧愁、困苦;社会经验丰富。
|
郭沫若《司徒 司马 司空》:“饱经忧患的中国人上了好些次大当,并没有再给予地雷手以立即抽身的机会。”
|
BJ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饱经风霜、饱经沧桑
|
未经沧桑、入世未深
|
./eTY=.html
|
bao jing you huan
|
|
2087
|
杯酒言欢
|
杯
|
bēi jiǔ yán huān
|
相聚饮酒,欢快地交谈。
|
鲁迅《伪自由书·观斗》:“忽而误会消释了,忽而杯酒言欢了,忽而共同御侮了,忽而立誓报国了。”
|
BJY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杯酒解怨
|
|
./aXUy.html
|
bei jiu yan huan
|
|
2080
|
包举宇内
|
包
|
bāo jǔ yǔ nèi
|
包举:统括;宇内:天地之间,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
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
BJY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aWQ0.html
|
bao ju yu nei
|
|
2156
|
不拘于时
|
不
|
bu ju yu shi
|
不受耻于从师的时俗限制。
|
|
BJYS
|
一般成语
|
|
|
|
./bHM2.html
|
bu ju yu shi
|
|
1898
|
不见舆薪
|
不
|
bù jiàn yú xīn
|
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BJ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Z4NA==.html
|
bu jian yu xin
|
|
1896
|
不进油盐
|
不
|
bù jìn yóu yán
|
|
|
BJY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zZ3MA==.html
|
bu jin you yan
|
|
2226
|
被甲执兵
|
被
|
bèi jiǎ zhí bīng
|
甲:古代打仗时军人穿的护身衣服。兵:兵器。身穿护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装。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吾见今非昔比世士大夫,才有气干,便倚赖之,不能被甲执兵,以卫社稷,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吾见今非昔比世士大夫,才有气干,便倚赖之,不能被甲执兵,以卫社稷,但微行险服,逞弄拳腕。”...
|
BJZ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被甲持兵、被甲载兵
|
|
./MzNjbQ==.html
|
bei jia zhi bing
|
|
1745
|
不解之仇
|
不
|
bù jiě zhī chóu
|
解除不了的仇恨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又见张权买房开店,料道是丈人暗地与他的银子,越加忿怒,成了个不解之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又见张权买房开店,料道是丈人暗地与他的银子,越加忿怒,成了个不解之仇。”...
|
BJ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深仇大恨
|
|
./MzV0OA==.html
|
bu jie zhi chou
|
|
2153
|
不羁之才
|
不
|
bù jī zhī cái
|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
《汉书·司马迁传》:“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
|
BJZ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bG5n.html
|
bu ji zhi cai
|
|
2154
|
不及之法
|
不
|
bù jí zhī fǎ
|
指不适用的法规。
|
《庄子·拼拇》:“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
|
BJZF
|
一般成语
|
|
|
|
./bG5x.html
|
bu ji zhi fa
|
|
1256
|
败军之将
|
败
|
bài jūn zhī jiàng
|
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
BJ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手下败将
|
常胜将军
|
./aTFx.html
|
bai jun zhi j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