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9
|
不荤不素
|
不
|
bù hūn bù sù
|
荤:指鱼肉类食品。形容不上不下,不成样子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6回:“教他奴才好藉口,你放在家里,不荤不素,当做甚么人儿看成?”
|
BH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Z5OA==.html
|
bu hun bu su
|
|
1276
|
帮虎吃食
|
帮
|
bāng hǔ chī shí
|
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4回:“先着了几个赖皮帮虎吃食的生员,在文庙行香的时节,出力讲了一讲。”
|
BH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帮狗吃食
|
|
./aWFj.html
|
bang hu chi shi
|
|
2211
|
抱火厝薪
|
抱
|
bào huǒ cuò xīn
|
厝:同“措”,置放。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
语出《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
BHCX
|
一般成语
|
|
|
|
./MzJ5cQ==.html
|
bao huo cuo xin
|
|
954
|
白黑颠倒
|
白
|
bái hēi diān dǎo
|
颠倒:错乱。指白黑不分、是非颠倒
|
西汉 刘向《列女传 楚成郑瞀》:“王不明察,遂辜无罪,是白黑颠倒,上下错谬也。”
|
BH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白黑不分
|
黑白分明
|
./cGE=.html
|
bai hei dian dao
|
|
1376
|
变化多端
|
变
|
biàn huà duō duān
|
端:头绪;方面。形容变化很多、很大;没有头绪。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陈从善梅岭失浑家》:“这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变化多端。”
|
BH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再接再厉、变化莫测
|
一成不变、强弩之末、一如既往
|
./anZr.html
|
bian hua duo duan
|
|
1475
|
不寒而栗
|
不
|
bù hán ér lì
|
寒:寒冷;栗:发抖。不是因为寒冷而发抖。形容恐惧到了极点。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馀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
BHE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毛骨悚然、提心吊胆、胆战心惊
|
无所畏惧、临危不惧
|
./bGxz.html
|
bu han er li
|
|
1478
|
不欢而散
|
不
|
bù huān ér sàn
|
欢:高兴;愉快;散:分开;分手。很不愉快地分手。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众客咸不欢而散。”
|
BHE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妻离子散、一哄而散
|
济济一堂、欢聚一堂
|
./bG1t.html
|
bu huan er san
|
|
1202
|
白黑分明
|
白
|
bái hēi fēn míng
|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
东汉 班固《汉书 薛宣传》:“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由是知名。”
|
BHF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黑白分明
|
黑白不分
|
./aDl5.html
|
bai hei fen ming
|
|
1629
|
跋扈飞扬
|
跋
|
bá hù fēi yáng
|
指骄横放肆。
|
宋 王安石《辞拜相表》:“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而未免流离饿莩;四夷以衰弱仅存之势,而犹能跋扈飞扬。”
|
BHF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飞扬跋扈
|
平易近人
|
./MzBtYQ==.html
|
ba hu fei yang
|
|
2083
|
抱恨黄泉
|
抱
|
bào hèn huáng quán
|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
唐·李贤等引注《邕别传》:“臣所在孤危,悬命锋镝,湮灭土灰,呼吸无期。诚恐所怀随躯腐朽,抱恨黄泉。”
|
BHH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死不瞑目
|
死而无憾
|
./aWt3.html
|
bao hen huang quan
|
|
2234
|
碧鬟红袖
|
碧
|
bì huán hóng xiù
|
指代年轻貌美的女子。
|
|
BHHX
|
一般成语
|
|
|
|
./MzNyMg==.html
|
bi huan hong xiu
|
|
1832
|
不怀好意
|
不
|
bù huái hào yì
|
怀:包藏。没安好心。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武松听了这话,自家肚里寻思道:‘这妇人不怀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武松听了这话,自家肚里寻思道:‘这妇人不怀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
BH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居心不良、居心叵测
|
与人为善、诚心诚意
|
./Njd6Mg==.html
|
bu huai hao yi
|
|
1956
|
百卉含英
|
百
|
bǎi huì hán yīng
|
卉:草的总称;英:花。指各种鲜花同时盛开,万紫千红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
|
BH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花盛开
|
|
./N251MA==.html
|
bai hui han ying
|
|
1372
|
避祸就福
|
避
|
bì huò jiù fú
|
避开凶险,趋向幸福。
|
先秦 商鞅《商君书 定分》:“万民皆知所避就,避祸就福,而皆以自治也。”
|
BHJ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避祸求福
|
|
./anJv.html
|
bi huo jiu fu
|
|
2175
|
便还就孤
|
便
|
bian huan jiu gu
|
就撤回到我这里.
|
|
BHJG
|
一般成语
|
|
|
|
./MnY2cQ==.html
|
bian huan jiu gu
|
|
2098
|
避害就利
|
避
|
bì hài jiù lì
|
就:接近、走向。躲开有害的,接近有利的条件。
|
《吴子·图国第一》:“谋者,所以避害就利。”
|
BHJ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趋利避害
|
|
./anJl.html
|
bi hai jiu li
|
|
2008
|
悲欢聚散
|
悲
|
bēi huān jù sàn
|
悲:悲哀;欢:欢乐;聚:团聚;散:离散。泛指人世间悲与欢、聚与散的遭遇和心情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且痛饮琼浆百盏,何苦惜分离,这悲欢聚散,元无定期。”
|
BH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悲欢合散、悲欢离合
|
平淡无奇
|
./OHowbQ==.html
|
bei huan ju san
|
|
1939
|
白鹤晾翅
|
白
|
bái hè liàng chì
|
太极拳的一个拳式,动作像站定的白鹤张开翅膀晾着
|
|
BHL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白鹤展翅
|
|
./N2RlcQ==.html
|
bai he liang chi
|
|
1317
|
悲欢离合
|
悲
|
bēi huān lí hé
|
悲:悲哀;欢:欢乐;离:离散;合:团聚。指生活中的悲哀与欢乐;分离与团聚的不同遭遇。
|
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杯子由》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杯子由》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
BHL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
平淡无奇
|
./aXcw.html
|
bei huan li he
|
|
1734
|
别鹤离鸾
|
别
|
bié hè lí luán
|
比喻离散的夫妻。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四》:“君百计营求,归吾妻子,恒耿耿不忘。今君别鹤离鸾,自合为君料理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四》:“君百计营求,归吾妻子,恒耿耿不忘。今君别鹤离鸾,自合为君料理。”...
|
BHL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鹤孤鸾
|
|
./MzRxdw==.html
|
bie he li luan
|
|
1829
|
笔酣墨饱
|
笔
|
bǐ hān mò bǎo
|
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
秦牧《艺海拾贝 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节骨眼上,没有真正做到笔酣墨饱,因此,便不能获得预期的作用 秦牧《艺海拾贝 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节骨眼上,没有真正做到笔酣墨饱,因此,便不能获得预期的作用了。”...
|
BHM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笔饱墨酣
|
|
./NjdwbQ==.html
|
bi han mo bao
|
|
1007
|
变幻莫测
|
变
|
biàn huàn mò cè
|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莫测:无法推测。变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王天君曰:吾‘红水阵’内夺壬癸之精,藏天工之妙,变幻莫测。”
|
BHM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变化多端、瞬息万变、千变万化、变幻不测
|
依然如故、一成不变
|
./MWRx.html
|
bian huan mo ce
|
|
1377
|
变化莫测
|
变
|
biàn huà mò cè
|
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
明 焦竑《玉堂丛语 文学》:“其为文数百千言,援笔立就,雄浑高古,变化莫测。”
|
BHM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变化无常、变化不测
|
一成不变
|
./anZ1.html
|
bian hua mo ce
|
|
2351
|
不遑枚举
|
不
|
bù huáng méi jǔ
|
犹不胜枚举。
|
梁启超《噶苏士传》第四节:“凡一切开民智增公益之事,无不尽力,设民会以通声气,立高等学校以养人材…… 梁启超《噶苏士传》第四节:“凡一切开民智增公益之事,无不尽力,设民会以通声气,立高等学校以养人材……凡兹文明之事业,不遑枚举。”...
|
BHM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胜枚举、举不胜举
|
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
./MzVyMA==.html
|
bu huang mei ju
|
|
1411
|
兵荒马乱
|
兵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
BHM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兵连祸结、内忧外患、鸡犬不宁、兵慌马乱
|
太平盛世、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
./a2Vx.html
|
bing huang ma luan
|
|
2282
|
兵慌马乱
|
兵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明 陆华甫《双凤记》第二一折:“乱纷纷东逃西窜,闹烘烘兵慌马乱,一路奔回气尚喘。”
|
BHM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兵荒马乱
|
国泰民安
|
./MzR5bw==.html
|
bing huang ma luan
|
|
1782
|
百喙难辞
|
百
|
bǎi huì nán cí
|
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百口也很难解释。
|
清 夏燮《中西纪事 江上议款》:“江自以卖城之罪百喙难辞,因乘间自尽。”
|
BHN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喙莫辩
|
|
./NjZ6OA==.html
|
bai hui nan ci
|
|
1227
|
百花齐放
|
百
|
bǎi huā qí fàng
|
百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①各种各样的花卉同时开花。②现常比喻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 百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①各种各样的花卉同时开花。②现常比喻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也形容文化艺术和各行业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哪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
BHQ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万紫千红、姹紫嫣红
|
残花败柳、一花独放
|
./aG9v.html
|
bai hua qi fang
|
|
1708
|
避祸求福
|
避
|
bì huò qiú fù
|
指避开灾祸而求取幸福。
|
《后汉书 袁绍传》:“臣不敢畏惮强御,避祸求福,与进(何进)合图,事无违异。”
|
BHQ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避祸就福
|
|
./MzNyYw==.html
|
bi huo qiu fu
|
|
1228
|
百卉千葩
|
百
|
bǎi huì qiān pā
|
常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景象繁荣兴盛。
|
明 无名氏《紫微宫》第二折:“仲冬佳节景堪褒,百卉千葩逞艳妖。”
|
BHQ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aHA4.html
|
bai hui qian pa
|
|
1367
|
碧海青天
|
碧
|
bì hǎi qīng tiān
|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
唐 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BHQ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碧海兰天
|
./anA2.html
|
bi hai qing tian
|
|
2212
|
抱火寝薪
|
抱
|
bào huǒ qǐn xīn
|
抱火:捧着火种;寝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危机潜伏,人安于险境而不自知。也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
汉 贾谊《上陈政事疏》:“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
|
BHQ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抱火卧薪
|
|
./MzJ6MA==.html
|
bao huo qin xin
|
|
1783
|
百喙如一
|
百
|
bǎi huì rú yī
|
犹言众口一辞。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
清 王夫之《孝烈传》:“唯习闻湘人之言,百喙如一者若此。”
|
BH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喙一词
|
众说纷纭
|
./NjZ6aQ==.html
|
bai hui ru yi
|
|
2207
|
仿徨失措
|
仿
|
báng huáng shī cuò
|
指心神不宁,举动失常。
|
?
|
BHSC
|
一般成语
|
|
|
|
./MzJ1aw==.html
|
bang huang shi cuo
|
|
2072
|
百花生日
|
百
|
bǎi huā shēng rì
|
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
清·秦味芸《月令粹编》卷五:“《陶朱公书》:‘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
|
BHS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aG95.html
|
bai hua sheng ri
|
|
1476
|
不合时宜
|
不
|
bù hé shí yí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东汉 班固《汉书 哀帝纪》:“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
BH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合时尚、陈词滥调
|
因时制宜
|
./bG0y.html
|
bu he shi yi
|
|
1008
|
变幻无常
|
变
|
biàn huàn wú cháng
|
变幻:不规则的变化;常:常规。事物经常变化;没有一定规律。又作“变化无常”。
|
明 蔡羽《辽阳海神传》:“气候悉如江南二三月,琪花宝树,仙音法曲,变幻无常,耳目应接不暇。”
|
BH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白云苍狗、变化多端、云谲波诡
|
一成不变、依然如故、原封不动
|
./MWUw.html
|
bian huan wu chang
|
|
1378
|
变化无常
|
变
|
biàn huà wú cháng
|
常:常规;准则。形容事物任意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则。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忽漠无形,变化无常。”
|
BH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变幻莫测
|
一成不变、原封不动、依然如故
|
./anc0.html
|
bian hua wu chang
|
|
1973
|
变化无方
|
变
|
biàn huà wú fāng
|
方:方向,引申为准则。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变化多端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小,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
|
BHW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变化无常、变幻莫测
|
一成不变
|
./ODVpeQ==.html
|
bian hua wu fang
|
|
1379
|
变化无穷
|
变
|
biàn huà wú qióng
|
穷:尽;完;结束。变化多种多样;没有止境。
|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
BHW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变化莫测、变化多端
|
一成不变、原封不动
|
./andl.html
|
bian hua wu qiong
|
|
2037
|
变幻无穷
|
变
|
biàn huàn wú qióng
|
变幻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
鲁迅《书信集 致杨霁云》:“但是‘作家’之变幻无穷,一面固觉是文坛之不幸,一面也使真相更分明。”
|
BHW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变万化、变幻无常
|
一成不变
|
./MWNt.html
|
bian huan wu qiong
|
|
2034
|
抱火卧薪
|
抱
|
bào huǒ wò xīn
|
抱火:捧着火种;卧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处境险恶
|
汉 贾谊《新书 数宁》:“夫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
|
BHW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抱火寝薪
|
|
./MTA0.html
|
bao huo wo xin
|
|
2109
|
冰魂雪魄
|
冰
|
bīng hún xuě pò
|
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海叙不遇》:“诗曰:‘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海叙不遇》:“诗曰:‘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销。’”...
|
BHX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冰清玉洁、冰壶秋月
|
|
./azdz.html
|
bing hun xue po
|
|
1784
|
百喙一词
|
百
|
bǎi huì yī cí
|
犹言众口一辞。同“百喙如一”。
|
清 龚自珍《大誓答问第一》:“儒者百喙一词,言伏生《尚书》二十八篇。”
|
BH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喙如一、众口一词
|
众说纷纭
|
./NjZ6cw==.html
|
bai hui yi ci
|
|
1399
|
冰寒于水
|
冰
|
bīng hán yú shuǐ
|
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BH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来居上、青胜于蓝
|
|
./azc4.html
|
bing han yu shui
|
|
1744
|
不好意思
|
不
|
bù hǎo yì sī
|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
?
|
BH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以为情
|
|
./MzVxZw==.html
|
bu hao yi si
|
|
2352
|
不讳之朝
|
不
|
bù huì zhī cháo
|
可直言不讳的朝代。指政治清明之世。
|
汉 扬雄《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
|
BHZC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
|
./MzVydQ==.html
|
bu hui zhi chao
|
|
1057
|
璧合珠连
|
璧
|
bì hé zhū lián
|
璧:玉器;璧合:指两个半璧成一个;连:连接。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古人认为是一种显示祥瑞的天象。也 璧:玉器;璧合:指两个半璧成一个;连:连接。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古人认为是一种显示祥瑞的天象。也比喻众美毕集,相得益彰...
|
唐 杨炯《公卿以下冕服义》:“然则皇王受命,天地兴符,仰观则璧合珠连,俯察则银黄玉紫。”
|
BH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璧合珠联
|
|
./MXlh.html
|
bi he zhu lian
|
|
2353
|
不讳之路
|
不
|
bù huì zhī lù
|
指忠言直谏之路。
|
《后汉书 安帝纪》:“间令公卿郡国举贤良方正,远求博选,开不讳之路,冀得至谋,以鉴不逮。”
|
BH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讳之门
|
|
./MzVzNA==.html
|
bu hui zhi lu
|
|
1479
|
不惑之年
|
不
|
bù huò zhī nián
|
惑:迷惑;年:年龄。不迷惑的年龄;人到四十岁;称“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时已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而 惑:迷惑;年:年龄。不迷惑的年龄;人到四十岁;称“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时已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四十而不惑。”
|
BHZ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到中年
|
豆蔻年华
|
./bG42.html
|
bu huo zhi n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