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8
|
不差上下
|
不
|
bù chā shàng xià
|
不分高下,差不多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姊妹不差上下。”
|
BC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相上下
|
天差地别
|
./Mjgw.html
|
bu cha shang xia
|
|
2264
|
别出手眼
|
别
|
bié chū shǒu yǎn
|
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
|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六章二:“卓吾所着书,于上下数千年之间,别出手眼,在思想界上势力甚大。”
|
BCS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具手眼
|
|
./MzRxMg==.html
|
bie chu shou yan
|
|
1296
|
抱诚守真
|
抱
|
bào chéng shǒu zhēn
|
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
鲁迅《坟 摩罗诗力说》:“上述诸人,其为品性言行思惟,虽以种族有殊,外缘多别,因现种种状,而实统于一 鲁迅《坟 摩罗诗力说》:“上述诸人,其为品性言行思惟,虽以种族有殊,外缘多别,因现种种状,而实统于一宗;无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
|
BC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aWsy.html
|
bao cheng shou zhen
|
|
1446
|
不成体统
|
不
|
bù chéng tǐ tǒng
|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3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
BCT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拘小节
|
规行矩步、循规蹈矩
|
./bDRr.html
|
bu cheng ti tong
|
|
2030
|
鞭笞天下
|
鞭
|
biān chī tiān xià
|
鞭笞:鞭打;天下:指全国。驱使全国人们
|
汉·贾谊《过秦论》:“执棰附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
BCT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hudQ==.html
|
bian chi tian xia
|
|
1824
|
匕鬯无惊
|
匕
|
bǐ chàng wú jīng
|
形容法纪严明,无所惊扰。同“匕鬯不惊”。
|
黄远庸《弹劾案与新内阁》:“吾曹固甚望此震烁中外,匕鬯无惊之新阁出现者也。”
|
BC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匕鬯不惊、秋毫无犯
|
惊师动众
|
./NjdsNg==.html
|
bi chang wu jing
|
|
2279
|
兵出无名
|
兵
|
bīng chū wú míng
|
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亦泛指行事无正当理由。《汉书·高帝纪》:“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晋书·石勒传》: 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亦泛指行事无正当理由。《汉书·高帝纪》:“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晋书·石勒传》:“昔赤眉、黄巾横逆宇宙,所以一旦败亡者,正以兵出无名,聚而为乱。”亦作“师出无名”。南朝陈·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王书》:“辱告,承上党殿下及匹娄...
|
《汉书·高帝纪》:“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
BCW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师出无名
|
师出有名
|
./MzR4dQ==.html
|
bing chu wu ming
|
|
978
|
报仇雪耻
|
报
|
bào chóu xuě chǐ
|
雪:洗刷;除去。报冤仇;除耻辱;也作“报怨雪耻”。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若先王之报仇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
BC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报仇雪恨、报怨雪耻、复仇雪耻
|
忍辱负重、忍生吞声、逆来顺受
|
./eXE=.html
|
bao chou xue chi
|
|
1388
|
别出心裁
|
别
|
bié chū xīn cái
|
别: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出于个人内心的设计、构思、筹划。指另外想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主意、新办法 别: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出于个人内心的设计、构思、筹划。指另外想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主意、新办法。也作“别出新裁”、“自出心裁”。...
|
明 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彩于回中。”
|
BC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开生面、标新立异、独出心裁、与众不同
|
千篇一律、鹦鹉学舌、如法炮制
|
./azI4.html
|
bie chu xin cai
|
|
2265
|
别出新裁
|
别
|
bié chū xīn cái
|
指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
清 顾观光《武陵山人杂着 杂说》:“敖继公释《仪礼》,屏弃古注,别出新裁,于经文有难通处,不以为衍文 清 顾观光《武陵山人杂着 杂说》:“敖继公释《仪礼》,屏弃古注,别出新裁,于经文有难通处,不以为衍文,即以为脱简。”...
|
BCX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出心裁
|
|
./MzRxYw==.html
|
bie chu xin cai
|
|
2172
|
不曾序过
|
不
|
bu ceng xu guo
|
意思是没有宗族关系。序,指按宗族的谱系排辈分。
|
|
BCXG
|
一般成语
|
|
|
|
./bjFn.html
|
bu ceng xu guo
|
|
1294
|
报仇雪恨
|
报
|
bào chóu xuě hèn
|
雪;洗刷;除去;恨:怨恨。报冤仇;解怨恨。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滥官害民贼徒,把我全家诛戮,今日正好报仇雪恨!”
|
BCX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报仇雪耻、深仇大恨、以牙还牙
|
以德报怨、忍辱负重、忍气吞声
|
./aWo4.html
|
bao chou xue hen
|
|
1323
|
备尝辛苦
|
备
|
bèi cháng xīn kǔ
|
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唐 韩愈《顺宗实录》:“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
|
BCX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备尝艰苦
|
|
./aXp3.html
|
bei chang xin ku
|
|
1975
|
奔车朽索
|
奔
|
bēn chē xiǔ suǒ
|
朽:腐烂;索:绳子。用朽烂的绳索去套奔驰的马车。形容事情非常危险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
BC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钧一发
|
|
./ODVsNg==.html
|
ben che xiu suo
|
|
2121
|
拨草寻蛇
|
拨
|
bō cǎo xún shé
|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
明 汤显祖《牡丹亭 回生》:“咳,柳郎真信人也。亏杀你拨草寻蛇,亏杀你守株待兔。”
|
BC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找麻烦
|
|
./a2t1.html
|
bo cao xun she
|
|
2143
|
不耻相师
|
不
|
bu chi xiang shi
|
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
|
BCXS
|
一般成语
|
|
|
|
./bDY4.html
|
bu chi xiang shi
|
|
1448
|
不耻下问
|
不
|
bù chǐ xià wèn
|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
BCX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矜不伐、谦虚谨慎、功成不居
|
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
|
./bDV5.html
|
bu chi xia wen
|
|
1064
|
别出新意
|
别
|
bié chū xīn yì
|
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
宋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大抵所利不能补其所伤,所得不能偿其所亡,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
|
BC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出心裁
|
老生常谈、习以为常
|
./MjF3.html
|
bie chu xin yi
|
|
1840
|
饱餐一顿
|
饱
|
bǎo cān yī dùn
|
指大吃一顿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0回:“何千户又预备头脑小席,大盘大碗,齐齐整整,连手下人饱餐一顿。”
|
BC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饱口福
|
|
./Nm9xZQ==.html
|
bao can yi dun
|
|
1733
|
别创一格
|
别
|
bié chuàng yí gé
|
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杜甫与苏涣》:“仅存的三首,从内容来说,实在是别创一格。”
|
BC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别开一格、自成一家
|
|
./MzRxbQ==.html
|
bie chuang yi ge
|
|
2142
|
不齿于人
|
不
|
bù chǐ yú rén
|
指被人看不起。
|
宋 沈括《梦溪笔谈 杂志》:“以为士人不齿,放弃终身。”
|
BCY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狗彘不如
|
|
./bDVv.html
|
bu chi yu ren
|
|
979
|
抱成一团
|
抱
|
bào chéng yī tuán
|
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形容关系极为亲密
|
程树榛《大学时代》:“刘向明和另外两人,抱成一团,异想天开地搞什么科学研究,在同学中造成很坏的影响。 程树榛《大学时代》:“刘向明和另外两人,抱成一团,异想天开地搞什么科学研究,在同学中造成很坏的影响。”...
|
BCY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打成一片
|
一盘散沙
|
./ems=.html
|
bao cheng yi tuan
|
|
1327
|
背城一战
|
背
|
bèi chéng yī zhàn
|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
|
BC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背水一战、背城借一
|
|
./ajFr.html
|
bei cheng yi zhan
|
|
1430
|
博采众长
|
博
|
bó cǎi zhòng cháng
|
博:广泛;采:采纳;长:长处;优势。广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优点、长处。
|
北齐 魏收《魏书 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
BC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集思广益
|
刚愎自用、自以为是
|
./a3E0.html
|
bo cai zhong chang
|
|
1778
|
百城之富
|
百
|
bǎi chéng zhī fù
|
形容藏书极多,似拥有许多城市那样富有。
|
语出《魏书 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
BCZ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拥百城
|
|
./NjZ2Mg==.html
|
bai cheng zhi fu
|
|
2307
|
拨草瞻风
|
拨
|
bō cǎo zhān fēng
|
比喻善于观察事物。
|
《五灯会元 云岩晟禅法嗣 洞山良价禅师》:“沩曰:‘此去澧陵攸县,石室相连,有云岩道人,若能拨草瞻风 《五灯会元 云岩晟禅法嗣 洞山良价禅师》:“沩曰:‘此去澧陵攸县,石室相连,有云岩道人,若能拨草瞻风,必为子之所重。’”...
|
BCZ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VhYw==.html
|
bo cao zhan feng
|
|
1103
|
不测之祸
|
不
|
bù cè zhī huò
|
测:估计。估计不到的灾祸,多指死亡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秦始皇九年》:“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祸哉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秦始皇九年》:“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祸哉!”...
|
BCZ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飞来横祸
|
|
./Mmtz.html
|
bu ce zhi huo
|
|
2046
|
不耻最后
|
不
|
bù chǐ zuì hòu
|
不耻:不以为羞耻。不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
BCZ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不甘落后
|
./Mjhh.html
|
bu chi zui hou
|
|
1043
|
悲从中来
|
悲
|
bēi cóng zhōng lái
|
中:内心。指悲伤的感情从内心发出来
|
严秀《哀吴晗》:“我看了吴晗教授的那一段事迹,不禁废书而叹,悲从中来。”
|
BC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Qw.html
|
bei cong zhong lai
|
|
1453
|
不次之迁
|
不
|
bù cì zhī qiān
|
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
东汉 班固《汉书 东方朔传》:“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
|
BCZ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次之位、连升三级、破格提拔
|
|
./bDg2.html
|
bu ci zhi qian
|
|
2188
|
拜赐之师
|
拜
|
bài cì zhī shī
|
用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
|
《左传 文公二年》:“春秋时,秦晋殽之战,秦将孟明视被俘。获释时,孟谓晋君曰:‘三年将拜君赐。’后三 《左传 文公二年》:“春秋时,秦晋殽之战,秦将孟明视被俘。获释时,孟谓晋君曰:‘三年将拜君赐。’后三年,秦果然出兵伐晋复仇。又败,晋人讥之为“拜赐之师”。...
|
BCZS
|
一般成语
|
|
|
|
./MzJjcw==.html
|
bai ci zhi shi
|
|
1447
|
不逞之徒
|
不
|
bù chěng zhī tú
|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
BCZ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法之徒
|
|
./bDR1.html
|
bu cheng zhi tu
|
|
2139
|
不臣之心
|
不
|
bù chén zhī xīn
|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只说是他自己做的,中怀不臣之心,妄言污蔑妃后,要坐他族灭之罪。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只说是他自己做的,中怀不臣之心,妄言污蔑妃后,要坐他族灭之罪。”...
|
BCZ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赤胆忠心
|
./bDNx.html
|
bu chen zhi xin
|
|
1076
|
博采众议
|
博
|
bó cǎi zhòng yì
|
博:广;议:建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登传》:“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登传》:“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
BC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博采群议
|
独断专行
|
./Mjdn.html
|
bo cai zhong yi
|
|
2051
|
不测之忧
|
不
|
bù cè zhī yōu
|
测:预测;忧:忧患。指意外的祸患
|
宋 苏轼《田表圣奏议叙》:“而田公之言常若有不测之忧近在朝夕者,何哉?”
|
BC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测之祸
|
|
./Mmwy.html
|
bu ce zhi you
|
|
2333
|
不测之罪
|
不
|
bù cè zhī zuì
|
指大罪,死罪。
|
战国 乐毅《报燕惠王书》:“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
|
BCZ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迷天大罪
|
|
./MzVqcw==.html
|
bu ce zhi zui
|
|
1660
|
半懂不懂
|
半
|
bàn dǒng bù dǒng
|
不十分懂。
|
鲁迅《呐喊·孔乙己》:“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
BD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似懂非懂
|
简单明了
|
./MzJseQ==.html
|
ban dong bu dong
|
|
2048
|
不得不尔
|
不
|
bù dé bù ěr
|
得:能;尔:如此。不得不这样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司马芝传》:“今诸典农,各言‘留者为行者宗田计,课其力,势不得不尔。’”
|
BDBE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可奈何
|
|
./MmE4.html
|
bu de bu er
|
|
2199
|
半低不高
|
半
|
bàn dī bù gāo
|
中等;不高不矮。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我们行户人家,到是养成个半低不高的丫头。”
|
BDBG
|
一般成语
|
|
|
|
./MzJsbw==.html
|
ban di bu gao
|
|
1285
|
宝刀不老
|
宝
|
bǎo dāo bù lǎo
|
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
BDBL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老当益壮、宝刀未老
|
年老体衰
|
./aWYy.html
|
bao dao bu lao
|
|
2209
|
抱打不平
|
抱
|
bào dǎ bù píng
|
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
|
BDB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打抱不平
|
见死不救
|
./MzJ4dw==.html
|
bao da bu ping
|
|
1221
|
百读不厌
|
百
|
bǎi dú bù yàn
|
厌:厌烦;厌倦。反复阅读也不感到厌倦。形容诗文含义精深;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
宋 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
BD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闻不厌、手不释卷
|
味同嚼蜡、索然无味
|
./aG1x.html
|
bai du bu yan
|
|
1827
|
笔底春风
|
笔
|
bǐ dǐ chūn fēng
|
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
元 黄溍《瑶池春宴图》诗:“西飞青雀几时还,贝阙琳宫缥缈间,笔底春风殊未老,蟠桃积核已如山。”
|
BDC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dvcw==.html
|
bi di chun feng
|
|
1703
|
鼻端出火
|
鼻
|
bí duān chū huǒ
|
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
见“鼻头出火”。
|
BDC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鼻头出火
|
|
./MzNtdw==.html
|
bi duan chu huo
|
|
1756
|
拔地参天
|
拔
|
bá dì cān tiān
|
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
郭沫若《春天的信号》:“虽然只是一根嫩苗,只要它不遭遇斧斤,我们可以预言,它一定会拔地参天。”
|
BDC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拔地倚天
|
|
./NjZkYQ==.html
|
ba di can tian
|
|
1759
|
拔地参天
|
拔
|
bá dì cān tiān
|
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
郭沫若《春天的信号》:“虽然只是一根嫩苗,只要它不遭遇斧斤,我们可以预言,它一定会拔地参天。”
|
BDC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拔地倚天
|
|
./NjZraQ==.html
|
ba di can tian
|
|
1222
|
百端待举
|
百
|
bǎi duān dài jǔ
|
端:头;头绪;待:等待;举:举办;做。很多事情要兴办。
|
周恩来《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要点》:“经济建设是百端待举,但须有缓急轻重之分。”
|
BDD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废待举、千头万绪
|
井井有条、百废待兴
|
./aG5h.html
|
bai duan dai ju
|
|
1905
|
不大对头
|
不
|
bù dà duì tóu
|
有了问题,出了毛病,指有失调的迹象
|
老舍《正红旗下》:“他也许真是个职业的伶人吧?可又不大对头。”
|
BDD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大对劲
|
|
./Nzc1cQ==.html
|
bu da dui tou
|
|
2336
|
不登大雅
|
不
|
bù dēng dà yǎ
|
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
|
见“不登大雅之堂”。
|
BDD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登大雅之堂
|
|
./MzVrdw==.html
|
bu deng da ya
|
|
1328
|
背道而驰
|
背
|
bèi dào ér chí
|
背:背向;道:道路;方向;驰:奔跑。朝着相反的方向奔跑。比喻彼此方向不同;目的完全相反。
|
唐 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
|
BDE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南辕北辙、适得其反、北辕适楚
|
如出一辙、并驾齐驱
|
./ajF1.html
|
bei dao er 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