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53
|
愤不顾身
|
愤
|
fèn bù gù shēn
|
奋勇直前,不顾自身安危。
|
宋·乐史《绿珠传》:“盖一婢子,不知书,而能感主恩,愤不顾身,其志烈懔懔,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
|
FBG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忿不顾身
|
|
./M2s3YQ==.html
|
fen bu gu shen
|
|
5251
|
奋不顾生
|
奋
|
fèn bù gù shēng
|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
《旧唐书·田弘正传》:“常思奋不顾生,以身殉国。”
|
FBG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奋不顾身、奋不顾命、奋不虑身
|
|
./ODRpdQ==.html
|
fen bu gu sheng
|
|
5452
|
忿不顾身
|
忿
|
fèn bù gù shēn
|
同“奋不顾身”。
|
《镜花缘》第三七回:“林兄因感世子之情,唐兄只知惟义是趋,都是忿不顾身,竟将王宫内院视为儿戏。”
|
FBG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奋不顾身
|
贪生怕死
|
./M2s3MA==.html
|
fen bu gu shen
|
|
5604
|
拊背搤吭
|
拊
|
fǔ bèi hè kēng
|
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语本《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 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语本《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按,亢,同“吭”。...
|
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 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
FBHK
|
一般成语
|
|
|
|
./M2x1cQ==.html
|
fu bei he keng
|
|
4862
|
返本还原
|
返
|
fǎn běn huán yuán
|
本、原:根本,原来面貌。返回原来的地方。佛教说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或指贬谪 本、原:根本,原来面貌。返回原来的地方。佛教说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或指贬谪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
元·刘志渊《江神志令》:“返本还原真体现,魂魄聚,净无阴。”
|
FB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返本还源
|
|
./MTBiOA==.html
|
fan ben huan yuan
|
|
5131
|
返本还源
|
返
|
fǎn běn huán yuán
|
本、原:根本,原貌。返回原来的地方。佛教说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或指贬谪人世 本、原:根本,原貌。返回原来的地方。佛教说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或指贬谪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宝峰文禅师法嗣》:“一年将欲尽,万里未归人,大众总是他乡之客,还有返本还源者幺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宝峰文禅师法嗣》:“一年将欲尽,万里未归人,大众总是他乡之客,还有返本还源者幺?”...
|
FB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返本还源
|
面目全非
|
./M2l6bw==.html
|
fan ben huan yuan
|
|
5875
|
反本还原
|
反
|
fǎn běn huán yuán
|
反:同“返”,归,还。指回复到原来的状态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连服一二次,方才反本还原,知得人事。”
|
FBH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返本还原
|
|
./NzVtNg==.html
|
fan ben huan yuan
|
|
5312
|
防不及防
|
防
|
fáng bù jí fáng
|
防:防备。指想到防备却已来不及防备。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7回:“可见小人之伺君子,每于所忽,有防不及防者也。”
|
FBJ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防不胜防
|
应付自如
|
./MTBrbw==.html
|
fang bu ji fang
|
|
6023
|
腹背夹攻
|
腹
|
fù bèi jiā gōng
|
腹背:比喻前后两面。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1回:“进兵潍县西境,抄入青岛背后,以便腹背夹攻。”
|
FBJ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腹背受敌、腹背收敌
|
|
./OTI0YQ==.html
|
fu bei jia gong
|
|
5193
|
奋笔疾书
|
奋
|
fèn bǐ jí shū
|
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
宋 张克庄《题方汝一班师赞后》:“或隐匿未彰,而奋笔疾书;或一语之乖谬,或一行之谄曲,虽其人之骨已朽 宋 张克庄《题方汝一班师赞后》:“或隐匿未彰,而奋笔疾书;或一语之乖谬,或一行之谄曲,虽其人之骨已朽,必绳以《春秋》之法,读之使人汗出。”...
|
FB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秉笔直书
|
|
./NmE1bw==.html
|
fen bi ji shu
|
|
5978
|
罚不及嗣
|
罚
|
fá bù jí sì
|
嗣:后嗣,子孙。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
|
《新五代史·唐臣传·任圜》:“以子先人,固难容贷,然罚不及嗣,子可以轻。”
|
FBJ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罚弗及嗣
|
|
./OGVxYw==.html
|
fa bu ji si
|
|
5269
|
罚不及众
|
罚
|
fá bù jí zhòng
|
罚:惩罚;及:到达;众:大众。指处罚只对小部分人,不会处罚大众
|
|
FBJ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法不责众
|
|
./OGVxMg==.html
|
fa bu ji zhong
|
|
6180
|
锋不可当
|
锋
|
fēng bù kě dāng
|
锋:锋芒,指刀剑的刃和尖;当:阻挡、承受。锋芒纯利,没有东西可以承受。形容气势极盛,不可阻挡。
|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锋不可当。”
|
FBKD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势不可当、锐不可当
|
|
./MTI5cw==.html
|
feng bu ke dang
|
|
5505
|
炰鳖脍鲤
|
炰
|
fèng biē kuài lǐ
|
珍美的馔食。
|
|
FBKL
|
一般成语
|
|
|
|
./M2tyaw==.html
|
feng bie kuai li
|
|
5605
|
浮笔浪墨
|
浮
|
fú bǐ làng mò
|
谓多余累赘的文字。
|
清·恽敬《答来卿》:“禹之功德从何处赞扬?故止此数言唱叹之。知此,虽著述汗牛充栋,岂有浮笔浪墨耶?”
|
FBL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2x2MA==.html
|
fu bi lang mo
|
|
5507
|
凤泊鸾漂
|
凤
|
fèng bó luán piāo
|
飘、泊:随流飘荡。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
唐 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拏虎螭。”
|
FBL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凤泊鸾飘
|
|
./M2tzNA==.html
|
feng bo luan piao
|
|
6086
|
凤泊鸾飘
|
凤
|
fèng bó luán piāo
|
比喻有才之人不得志,飘泊无定
|
清 全祖望《序》:“然而凤泊鸾飘,漫漶怀中之刺。”
|
FBLP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鸾飘凤泊
|
|
./N2dj.html
|
feng bo luan piao
|
|
5944
|
奋不虑身
|
奋
|
fèn bù lǜ shēn
|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
《宋史·赵汝愚传论》:“汝愚独能奋不虑身,定大计于顷刻。”
|
FBL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奋不顾身、奋不虑命、奋身不顾
|
|
./ODRpaw==.html
|
fen bu lu shen
|
|
4961
|
分崩离析
|
分
|
fēn bēng lí xī
|
崩:倒塌崩裂;析:散开;解体。分裂崩溃;离散解体。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
FBL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土崩瓦解、四分五裂
|
坚如磐石、坚不可摧
|
./MTFudQ==.html
|
fen beng li xi
|
|
6085
|
凤表龙姿
|
凤
|
fèng biǎo lóng zī
|
形容英俊的仪表
|
明 张凤翼《红拂记 俊杰知时》:“瞥然一见,凤表龙姿自出群,雌雄胜负隐然分。”
|
FBL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cy.html
|
feng biao long zi
|
|
5450
|
分别门户
|
分
|
fēn bié mén hù
|
见“分门别户”。
|
清·戴名世《自序》:“其于古人之诗,多能议论长短,分别门户。”
|
FBM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分门别户
|
|
./M2s2Zw==.html
|
fen bie men hu
|
|
5741
|
粉白墨黑
|
粉
|
fěn bái mò hēi
|
以粉傅面、以黛画眉。谓女子修饰容颜。同“粉白黛黑”。
|
《战国策 楚策三》:“彼郑周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
|
FBM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粉白黛黑
|
|
./NmEzZw==.html
|
fen bai mo hei
|
|
6160
|
风不鸣条
|
风
|
fēng bù míng tiáo
|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西汉 桓宽《盐铁论 水旱》:“周公载纪而天下太平,国无夭伤,岁无荒年。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 西汉 桓宽《盐铁论 水旱》:“周公载纪而天下太平,国无夭伤,岁无荒年。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
|
FBMT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天下大乱
|
./MTFnbQ==.html
|
feng bu ming tiao
|
|
5929
|
拊髀雀跃
|
拊
|
fǔ bì què yuè
|
拊:拍击;髀:大腿。拍打着大腿,像雀儿欢跳一样。形容非常欣喜的样子
|
战国·宋·庄周《庄子·在宥》:“鸿蒙方将抚髀雀跃而游。”
|
FBQ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RiYw==.html
|
fu bi que yue
|
|
5125
|
腹背受敌
|
腹
|
fù bèi shòu dí
|
腹:肚子;指前面;背:背脊;指后面;受:遭到;受到。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处于被动不利的局面。
|
北齐 魏收《魏书 崔浩传》:“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
|
FBS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
金蝉脱壳、各个击破
|
./MTU3Mg==.html
|
fu bei shou di
|
|
4881
|
防不胜防
|
防
|
fáng bù shèng fáng
|
防:防备;胜:尽;完全。形容防备不过来。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这种小人,真是防不胜防。”
|
FB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猝不及防、突如其来
|
万无一失、料事如神
|
./MTBreQ==.html
|
fang bu sheng fang
|
|
5936
|
肤不生毛
|
肤
|
fū bù shēng máo
|
皮肤上长满了厚茧而长不出毛。形容十分劳苦
|
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文》:“心烦于虑,而身亲其劳。躬腠胝无胈,肤不生毛。”
|
FBS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DRkdQ==.html
|
fu bu sheng mao
|
|
5874
|
反本溯源
|
反
|
fǎn běn sù yuán
|
反:同“返”,归,还;溯:寻源。比喻追寻事情的根源
|
康有为《大同书》已部:“昔之人孔之乎,渊渊深思,盖知之矣,故反本溯源,立胎教之义,教之于未成形质以前 康有为《大同书》已部:“昔之人孔之乎,渊渊深思,盖知之矣,故反本溯源,立胎教之义,教之于未成形质以前。”...
|
FBS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追根溯源、溯流穷源、推本溯源
|
|
./NzVsdw==.html
|
fan ben su yuan
|
|
6035
|
福不徒来
|
福
|
fú bù tú lái
|
徒:徒然。幸福之事不会无故到来
|
西汉·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谏者福也,谀者贼也。人主听谀,是愚惑也。虽然,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西汉·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谏者福也,谀者贼也。人主听谀,是愚惑也。虽然,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
FBT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I5dQ==.html
|
fu bu tu lai
|
|
6009
|
富比陶卫
|
富
|
fù bǐ táo wèi
|
陶:陶朱公,春秋越国大夫范蠡;卫:商鞅。形容非常富有
|
西汉·刘向《战国策》:“裂地定封,富比陶卫。”
|
FBT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富比王侯
|
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
./OHkzYQ==.html
|
fu bi tao wei
|
|
6008
|
富比王侯
|
富
|
fù bǐ wáng hóu
|
王侯:王爵和侯爵,泛指显赫的爵位。形容非常富有
|
|
FBW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富比陶卫
|
一贫如洗、家徒四壁
|
./OHkzMA==.html
|
fu bi wang hou
|
|
4847
|
反败为胜
|
反
|
fǎn bài wéi shèng
|
扭转败局,变为胜利。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6回:“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6回:“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
|
FB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危为安、转败为胜、扭转乾坤
|
|
./MTA0aw==.html
|
fan bai wei sheng
|
|
5603
|
腹饱万言
|
腹
|
fù bǎo wàn yán
|
指学识渊博。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那秦观秀才字少游,他是扬州府高邮人,腹饱万言,眼空一世。”
|
FBW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满腹经纶
|
胸无点墨
|
./M2x1Zw==.html
|
fu bao wan yan
|
|
5910
|
抚髀兴嗟
|
抚
|
fǔ bì xīng jiē
|
髀:股部,大腿;嗟:嗟叹。抚摩大腿,发出长长的叹息。指久处安逸而无所作为发出的慨叹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96回:“急得宗祥抚髀兴嗟,非常侘傺。”
|
FBX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抚髀长叹
|
|
./N3V2Yw==.html
|
fu bi xing jie
|
|
5302
|
法不徇情
|
法
|
fǎ bù xùn qíng
|
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法律不徇私情。指执法公正,不讲私人感情。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直深戒。”
|
FBX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法不容情
|
|
./enZv.html
|
fa bu xun qing
|
|
6022
|
腹背相亲
|
腹
|
fù bèi xiāng qīn
|
相亲:彼此亲爱。比喻关系极为密切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黄门协邪,群辈相党,自冀兴盛,腹背相亲,朝夕图谋,其构奸轨。”
|
FBX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I0MA==.html
|
fu bei xiang qin
|
|
5945
|
奋臂一呼
|
奋
|
fèn bì yī hū
|
奋臂:高举手臂。高举手臂,大声呼喊
|
《魏书·卢玄传》:“洞庭、彭蠡,竟非殷固,奋臂一呼,或成汉业。”
|
FBY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奋臂大呼
|
|
./ODRqNA==.html
|
fen bi yi hu
|
|
4979
|
愤不欲生
|
愤
|
fèn bù yù shēng
|
悲愤或气愤行不愿再活下去了。形容极度气愤。
|
明·史可法《史忠正公集·四·祭庐州殉难官绅士民文》:“余闻报淮上,悲愤不欲生。”
|
FB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F1aQ==.html
|
fen bu yu sheng
|
|
4863
|
返哺之恩
|
返
|
fǎn bǔ zhī ēn
|
返哺:雏鸟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报答亲恩。
|
《春秋运斗枢》:“飞翔羽翮为阳,阳气仁,故乌反哺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君如念妾,还祈 《春秋运斗枢》:“飞翔羽翮为阳,阳气仁,故乌反哺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君如念妾,还祈以楼宅相假,使妾得以返哺之私。”...
|
FBZ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反哺之私
|
|
./MTBiaQ==.html
|
fan bu zhi en
|
|
4798
|
腹背之毛
|
腹
|
fù bèi zhī máo
|
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
|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六卷:“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飞不为加高,损一把飞不为加下。”
|
FB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足轻重
|
|
./NnIy.html
|
fu bei zhi mao
|
|
4874
|
方便之门
|
方
|
fāng biàn zhī mén
|
方便:本为佛教语;指用灵活的方式劝人信佛。后引申为给人以便利。便利的大门。
|
唐 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维摩见柄,盖伸方便之门;道安谢归,思远朝廷之事。”
|
FB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终南捷径
|
山穷水尽、走头无路
|
./MTBmeQ==.html
|
fang bian zhi men
|
|
5306
|
反哺之情
|
反
|
fǎn bǔ zhī qíng
|
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恩情。
|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慈鸟: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
|
FBZ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返哺之恩
|
|
./MTA0dQ==.html
|
fan bu zhi qing
|
|
5190
|
反哺之私
|
反
|
fǎn bǔ zhī sī
|
反哺:幼鸟长大后,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
晋 成公绥《乌赋》:“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
|
FB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反哺之情
|
|
./Njl6MA==.html
|
fan bu zhi si
|
|
5748
|
奋笔直书
|
奋
|
fèn bǐ zhí shū
|
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同“奋笔疾书”。
|
清 墨憨斋《醒名花》第十四回:“贤侄今日,奋笔直书,如行云流水,珠玑错落,俊爽之才,有同健鹰之摩秋汉 清 墨憨斋《醒名花》第十四回:“贤侄今日,奋笔直书,如行云流水,珠玑错落,俊爽之才,有同健鹰之摩秋汉,真命世杰也,与古人何多让焉,将来正未可量。”...
|
FBZS
|
一般成语
|
|
|
|
./NmE1eQ==.html
|
fen bi zhi shu
|
|
5928
|
返哺之私
|
返
|
fǎn bǔ zhī sī
|
返哺:雏鸟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报答亲恩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君如念妾,还祈以楼宅相假,使妾得以申返哺之私。”
|
FB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返哺之恩
|
|
./N3YyYQ==.html
|
fan bu zhi si
|
|
6036
|
福薄灾生
|
福
|
fú báo zāi shēng
|
薄:浅。福分浅了,灾祸便容易发生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门生想在这里报效老师,无奈门生福薄灾生,门生的母亲又生起病来,门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门生想在这里报效老师,无奈门生福薄灾生,门生的母亲又生起病来,门生不得不回去。”...
|
FB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JhNA==.html
|
fu bao zai sheng
|
|
4820
|
罚不责众
|
罚
|
fá bù zé zhòng
|
罚:惩罚;责:责罚;众:多数人。指某种行为即使应片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采取惩罚的办法去处 罚:惩罚;责:责罚;众:多数人。指某种行为即使应片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采取惩罚的办法去处理了。...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回:“况罚不责众,如果主意都不承旨,谅那世主亦难遽将群芳尽废。”
|
FB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法不责众
|
|
./enV1.html
|
fa bu ze zhong
|
|
5266
|
法不责众
|
法
|
fǎ bù zé zhòng
|
责:责罚;众:多数人。指某种行为即使应受到法律的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惩罚了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38回:“大家一议论,法不责众,全走了。”
|
FB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罚不责众
|
|
./ODR3Ng==.html
|
fa bu ze zhong
|
|
5606
|
负才傲物
|
负
|
fù cái ào wù
|
谓依恃才学,骄傲而看不起旁人。
|
清·许洽《眉叟年谱·康熙五十八年》:“王凤池彦章殂于龙游官署,貌癯猥琐;陈思洛殂于湖广学院署;张自服 清·许洽《眉叟年谱·康熙五十八年》:“王凤池彦章殂于龙游官署,貌癯猥琐;陈思洛殂于湖广学院署;张自服于徽州馆,皆负才傲物者也。”...
|
FCA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x2dQ==.html
|
fu cai ao wu
|
|
5514
|
风尘肮脏
|
风
|
feng chen ang zang
|
在污浊的人世间挣扎。风尘:指污浊,纷扰的生活。肮脏:高亢刚直的样子,引申为强项挣扎的意思。
|
|
FCAZ
|
一般成语
|
|
|
|
./M2t1bQ==.html
|
feng chen ang z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