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979
|
一跌不振
|
一
|
yī diē bù zhèn
|
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
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房次律为宰相,当中原始乱时,虽无大功,亦无甚显过,罢黜盖非其罪。一跌不 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房次律为宰相,当中原始乱时,虽无大功,亦无甚显过,罢黜盖非其罪。一跌不振,遂至于死。”...
|
YDB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蹶不振
|
|
./MzE2MA==.html
|
yi die bu zhen
|
|
24738
|
一路平安
|
一
|
yī lù píng ān
|
旅途上平安顺利。
|
明 范受益《寻亲记》:“大王爷,保佑弟子一路平安,脚轻手健。”
|
YLP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路顺风、安然无恙、安如泰山
|
艰难险阻、风尘仆仆、饱经风霜
|
./Mm1sMA==.html
|
yi lu ping an
|
|
24907
|
一路福星
|
一
|
yī lù fú xīng
|
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 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话。...
|
清 范寅《越谚》上卷:“一路福星,又一路顺风,送远行语。”
|
YLF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路顺风、福星高照
|
|
./Mm9qaw==.html
|
yi lu fu xing
|
|
25395
|
一路货色
|
一
|
yī lù huò sè
|
一路:同一类。货色:货物。比喻同一类丑货。
|
郭澄清《大刀记》第七章:“叫我看,一进了他们这个大染缸,就全变成一路货色了。”
|
YLH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物以类聚、一丘之貉
|
截然不同
|
./NW5mbQ==.html
|
yi lu huo se
|
|
25018
|
一路顺风
|
一
|
yī lù shùn fēng
|
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
|
清 俞万春《荡寇志》第122回:“更喜云陈两处亦无动静,一路顺风无些毫打叉之事。”
|
YLSF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一路平安、一帆风顺
|
|
./MnB3cQ==.html
|
yi lu shun feng
|
|
24900
|
一蹴而就
|
一
|
yī cù ér jiù
|
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可以成功。形容轻易地取得成功。也作“一蹴而成”。
|
宋 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
YCE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蹴即至、一举成功、迎刃而解
|
一事无成、一蹶不振、欲速不达
|
./Mm9naQ==.html
|
yi cu er jiu
|
|
24918
|
一蹶不振
|
一
|
yī jué bù zhèn
|
蹶:跌倒;振:振作。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到失败;挫折;就再也不能振作起来。
|
西汉 刘向《说苑 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
YJB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败涂地、一败如水
|
东山再起、死灰复燃、方兴未艾
|
./Mm9vYQ==.html
|
yi jue bu zhen
|
|
25733
|
一身两任
|
一
|
yī shēn liǎng rèn
|
指一个人担任两个职务
|
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
YSL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身而二任
|
|
./NnRudw==.html
|
yi shen liang ren
|
|
25431
|
一身两头
|
一
|
yī shēn liǎng tóu
|
一个人同时有两个主张。比喻无所适从。
|
汉 焦延寿《易林》卷八:“一身两头,近适二家,乱不可治。”
|
YSL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9pOA==.html
|
yi shen liang tou
|
|
25920
|
一身五心
|
一
|
yī shēn wǔ xīn
|
比喻杂念很多。
|
汉·焦延寿《易林》卷一:“三人异趋,反复迷惑。一身五心,乱无所得。”
|
YSW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5raw==.html
|
yi shen wu xin
|
|
24757
|
一身是胆
|
一
|
yī shēn shì dǎn
|
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
YSS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浑身是胆
|
胆小如鼠
|
./Mm10bQ==.html
|
yi shen shi dan
|
|
25959
|
一辞莫赞
|
一
|
yī cí mò zàn
|
赞:赞美。没有一句妥贴的赞美话能表达。形容诗文写得极好。
|
《史记 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
YCMZ
|
一般成语
|
|
|
|
./Mnl4Ng==.html
|
yi ci mo zan
|
|
25452
|
一通百通
|
一
|
yī tōng bǎi tōng
|
一个主要的弄通了;其他的自然也都会弄通。通:通晓;懂得。
|
明 吴承恩《西游记》:“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习自练,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 明 吴承恩《西游记》:“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习自练,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
|
YTB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畅通无阻
|
一窍不通、一筹莫展、一事无成
|
./NXAyOA==.html
|
yi tong bai tong
|
|
25491
|
一针一线
|
一
|
yī zhēn yī xiàn
|
一根针;一条线。比喻极细小的或不值钱的东西。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4回:“一针一线,他们也没得收藏。”
|
YZ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草一木
|
斗牛车薪
|
./NXFlYQ==.html
|
yi zhen yi xian
|
|
24911
|
一针见血
|
一
|
yī zhēn jiàn xiě
|
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一针即瘥。”
|
YZJ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语道破、一语破的、言必有中
|
言不及义、言之无物、空洞无物
|
./Mm9saQ==.html
|
yi zhen jian xie
|
|
24802
|
一钱不值
|
一
|
yī qián bù zhí
|
一个铜钱都不值。比喻毫无价值。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咕嗫耳语。”
|
YQB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文不值
|
价值连城
|
./Mm5ibw==.html
|
yi qian bu zhi
|
|
25737
|
一钱太守
|
一
|
yī qián tài shǒu
|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
|
清·李渔《无声戏》第二回:“成都有个知府,做官极其清正,有一钱太守之名。”
|
YQT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R0cQ==.html
|
yi qian tai shou
|
|
24908
|
一钱如命
|
一
|
yī qián rú mìng
|
一个钱看得象性命那样重。比喻极端吝啬。
|
清 钱泳《履园丛话 报应 刻薄》:“其治家也,事事亲裁,不经奴婢,而一钱如命,恐人侵蚀,不利于己也。 清 钱泳《履园丛话 报应 刻薄》:“其治家也,事事亲裁,不经奴婢,而一钱如命,恐人侵蚀,不利于己也。”...
|
YQR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爱财如命
|
挥金如土
|
./Mm9qdQ==.html
|
yi qian ru ming
|
|
24578
|
一锤定音
|
一
|
yī chuí dìng yīn
|
比喻做事干脆,说了算数。
|
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他不声不响,却是一家之主;女儿中意,老伴点头,也还得听他一锤定音。”
|
YC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槌定音
|
犹豫不决、犹犹豫豫
|
./Mmlpdw==.html
|
yi chui ding yin
|
|
24825
|
一长一短
|
一
|
yī cháng yī duǎn
|
形容说话絮叨。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王夫人便一长一短问他今日是那几位堂客,戏文好歹,酒席如何。”
|
YCY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唠唠叨叨
|
|
./Mm5seQ==.html
|
yi chang yi duan
|
|
24632
|
一长两短
|
一
|
yī cháng liǎng duǎn
|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06回:“娘娘倘有一长两短,小尼岂肯独活。”
|
YCL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长二短、三长两短
|
|
./MmtraQ==.html
|
yi chang liang duan
|
|
25350
|
一长二短
|
一
|
yī cháng èr duǎn
|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
清 李渔《凰求凤 假病》:“若有一长二短,叫我怎生舍得。”
|
YCE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三长两短
|
|
./NWxvaw==.html
|
yi chang er duan
|
|
25402
|
一门心思
|
一
|
yī mén xīn sī
|
一心一意。
|
孙华炳《重赏之下》:“他自己又到图书馆借来关于数控的书,什么也不顾了,一门心思钻研起来。”
|
YMX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一心一意
|
三心二意
|
./NW5vOA==.html
|
yi men xin si
|
|
25097
|
一隅之地
|
一
|
yī yú zhī dì
|
隅:角落。形容地域狭小。
|
《南史·王弘传论》:“晋自中原沸腾,介居江左,以一隅之地,抗衡上国。”
|
YY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席之地
|
|
./MnI0Mg==.html
|
yi yu zhi di
|
|
24692
|
一隅之见
|
一
|
yī yú zhī jiàn
|
隅:角落。在很狭小的角度里所看见的。比喻片面的见解和主张。
|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
|
YY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孔之见、管见所及、以偏概全
|
真知灼见、远见卓识
|
./Mmx1Yw==.html
|
yi yu zhi jian
|
|
25926
|
一雷二闪
|
一
|
yī léi èr shǎn
|
形容躲避迅速。
|
|
YLES
|
一般成语
|
|
|
|
./Mm9scw==.html
|
yi lei er shan
|
|
25030
|
一面之交
|
一
|
yī miàn zhī jiāo
|
只见过一面的交情。表示交情不深。
|
汉 崔寔《本论》:“且观世人之相论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决。”
|
YM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萍水相逢
|
莫逆之交、情深谊厚、一见钟情
|
./MnEzbw==.html
|
yi mian zhi jiao
|
|
25404
|
一面之缘
|
一
|
yī miàn zhī yuán
|
见一面的缘分。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
|
YM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面之交、点头之交
|
生死之交、患难之交、刎颈之交
|
./NW5wdw==.html
|
yi mian zhi yuan
|
|
25403
|
一面之识
|
一
|
yī miàn zhī shí
|
谓只见过一面,略有认识。
|
《宋史·范纯仁传》:“范纯仁,得一面识足矣。”
|
YMZ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面之交、萍水相逢
|
莫逆之交
|
./NW5wYw==.html
|
yi mian zhi shi
|
|
24636
|
一面之词
|
一
|
yī miàn zhī cí
|
单方面的言辞;即某一个方面的意见。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
|
YM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偏听偏信、一面之辞
|
兼听则明
|
./Mmtsdw==.html
|
yi mian zhi ci
|
|
25741
|
一面儿理
|
一
|
yī miàn ér lǐ
|
|
|
YME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nUwbw==.html
|
yi mian er li
|
|
24801
|
一面如旧
|
一
|
yī miàn rú jiù
|
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
|
《晋书 张华传》:“初入洛,不推中国人士,见华一面如旧,钦华德范,如师资之礼焉。”
|
YMR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见如故
|
|
./Mm5iZQ==.html
|
yi mian ru jiu
|
|
25745
|
一顾之荣
|
一
|
yī gù zhī róng
|
顾:看。指被有才学的人看一下就立即抬高了身价
|
|
YGZ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VheQ==.html
|
yi gu zhi rong
|
|
25413
|
一颦一笑
|
一
|
yī pín yī xiào
|
颦:皱眉。指忧和喜的表情。
|
《韩非子 内储说左上》:“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
|
YP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笑一颦
|
|
./NW55cw==.html
|
yi pin yi xiao
|
|
25367
|
一飞冲天
|
一
|
yī fēi chōng tiān
|
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做出了惊人之举。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YFC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鸣惊人
|
|
./NW03Zw==.html
|
yi fei chong tian
|
|
25364
|
一饭之德
|
一
|
yī fàn zhī dé
|
喻微小的恩德。
|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厄者。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厄者。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
YF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滴水之恩
|
大恩大德
|
./NW02Mg==.html
|
yi fan zhi de
|
|
25747
|
一饭之恩
|
一
|
yī fàn zhī ēn
|
一餐饭的恩德。指小恩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世上如此之人,就是至亲切友,尚且反面无情,何况一饭之恩,一面之识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世上如此之人,就是至亲切友,尚且反面无情,何况一饭之恩,一面之识?”...
|
YFZ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饭之德
|
大恩大德
|
./NnVlaw==.html
|
yi fan zhi en
|
|
25363
|
一饭千金
|
一
|
yī fàn qiān jīn
|
比喻重重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
YF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饭之恩
|
|
./NW01aQ==.html
|
yi fan qian jin
|
|
25485
|
一饮一啄
|
一
|
yī yǐn yī zhuó
|
原指鸟类随心饮食,后也指人的饮食。
|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
YY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XEydw==.html
|
yi yin yi zhuo
|
|
25723
|
一饮而尽
|
一
|
yī yǐn ér jìn
|
饮:喝。一口气就喝完了。形容喝得非常爽快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鸨儿只道他敬客,却自家一饮而尽。”
|
YYE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干而尽
|
|
./NnQ1dQ==.html
|
yi yin er jin
|
|
24846
|
一马平川
|
一
|
yī mǎ píng chuān
|
能纵马奔驰的广阔平坦的地面。
|
宋 苏轼《东坡诗 卷二十三 游径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
YMPC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一望无际、无边无际、漫无边际
|
羊肠小道、崎岖不平、坑坑洼洼
|
./Mm52NA==.html
|
yi ma ping chuan
|
|
24690
|
一马当先
|
一
|
yī mǎ dāng xiān
|
策马走在最前头。比喻走在领先位置;起带头作用。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6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雷震等将簇拥左右。”
|
YMD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遥遥领先、争先恐后
|
后来居上、后起之秀、慢条斯理
|
./Mmx0OA==.html
|
yi ma dang xian
|
|
24678
|
一鳞一爪
|
一
|
yī lín yī zhǎo
|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
YL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鳞半爪
|
|
./MmxsZw==.html
|
yi lin yi zhao
|
|
24886
|
一鳞半爪
|
一
|
yī lín bàn zhǎo
|
鳞:鱼类的鳞片。爪:鸟兽的脚趾。指绘画中龙飞腾于云雾中;只显露出部分鳞片和几只爪。
|
唐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唐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
YLB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支离破碎、残缺不全
|
完美无缺、十全十美
|
./Mm9hbw==.html
|
yi lin ban zhao
|
|
24848
|
一鸣惊人
|
一
|
yī míng jīng rén
|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YMJ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举成名、一步登天、名满天下
|
身败名裂、臭名远扬、丢人现眼
|
./Mm52bw==.html
|
yi ming jing ren
|
|
24831
|
一鼓作气
|
一
|
yī gǔ zuò qì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YGZ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一气呵成、趁热打铁
|
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偃旗息鼓
|
./Mm5vZw==.html
|
yi gu zuo qi
|
|
25348
|
一鼻子灰
|
一
|
yī bí zǐ huī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YBZ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xnOA==.html
|
yi bi zi hui
|
|
25394
|
一龙一猪
|
一
|
yī lóng yī zhū
|
比喻两个人高下相差极大。
|
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三十骨胳成,乃一龙一猪。”
|
YLY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天壤之别
|
|
./NW5lcw==.html
|
yi long yi zhu
|
|
24675
|
一龙一蛇
|
一
|
yī lóng yī shé
|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
先秦 管仲《管子 枢言》:“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
|
YL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或隐或显
|
|
./MmxrMg==.html
|
yi long yi she
|
|
6954
|
丁一卯二
|
丁
|
dīng yī mǎo èr
|
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
|
DYME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丁是丁,卯是卯
|
藕断丝连
|
./d3U4.html
|
ding yi mao 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