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24644 一笔抹煞 yī bǐ mǒ shā 抹煞:涂抹掉;勾销。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也作“一笔抹杀”。 徐特立《研究历史的目的与方法》:“可是对于他们在某一个时候追求真理的热忱和老绩,我们现在是不该一笔抹 ... YBM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一概而论 生吞活剥 ./Mmt3cQ==.html yi bi mo sha
24827 一筹莫展 yī chóu mò zhǎn 筹:计策;办法;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宋史 蔡幼学传》:“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YCM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束手无策、束手待毙 神通广大、大显身手、大显神通 ./Mm5tcw==.html yi chou mo zhan
24881 一箭之地 yī jiàn zhī dì 一箭的射程。比喻不很远的距离。 元 无名氏《博望烧屯》:“放我一箭之地,埋锅造饭去。” YJZ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咫尺之隔、近在眼前 远在天边、天涯海角、遥遥相望 ./Mm84cQ==.html yi jian zhi di
25957 一箭之遥 yī jiàn zhī yáo 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 ... YJZY 一般成语 ./Mnl1bw==.html yi jian zhi yao
25260 一箭双雕 yī jiàn shuāng diāo 一支箭射中两只雕。比喻做一件事而达到两个目的。 《北史 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YJS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石二鸟、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事倍功半 ./MnllYQ==.html yi jian shuang diao
24794 一纸空文 yī zhǐ kōng wén 一张没有用处的空头公文;指没有用处不能兑现的文件。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近来又有了什么外销名目,说是筹了款项,只能办理本省之事;将来不过一纸空文 ... YZK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空头支票、纸上谈兵、虚无飘渺 有凭有据、有案可稽、货真价实 ./Mm44Mg==.html yi zhi kong wen
25707 一线希望 yī xiàn xī wàng 还有一点微弱的希望 丁玲《水》:“他们还留着一线希望,这希望使他们一天一天地瘦起来,然而却一天一天地清醒起来了。” YXX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线生机 穷途末路 ./NnM1Zw==.html yi xian xi wang
25466 一线生机 yī xiàn shēng jī 还有一点儿生存的希望(一线:极其细微;微少;生机:生存的机能;指生存)。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若借温太真之事,为小人开一线生路,借范尧夫之言,为君子忧后来之祸,则失之矣 ... YXS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线希望、一息尚存 一潭死水、一杯黄土、死气沉沉 ./NXBmaw==.html yi xian sheng ji
25281 一统天下 yī tǒng tiān xià 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常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关单位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可泛指少数人霸占的某一 ... 《公羊传 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YTT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独立王国 四分五裂、一盘散沙 ./MzFpOA==.html yi tong tian xia
24928 一网打尽 yī wǎng dǎ jìn 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四卷:“聊为相公一网打尽。” YWD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斩草除根、全军覆没 一介不取 ./Mm9ydw==.html yi wang da jin
24598 一股脑儿 yī gǔ nǎo er 通通。 曾朴《孽海花》第16回:“心中不知道是盐是醋是糖是姜,一股脑儿都倒翻了。” YGNE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mpwZQ==.html yi gu nao er
25398 一脉相传 yī mài xiāng chuán 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的继承关系。 明 汪廷讷《三祝记 叙别》:“纯仁今日将麦舟赈济曼卿,这才是一脉相传,何愁皇天不佑。” YMX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脉相承 ./NW5rbQ==.html yi mai xiang chuan
25397 一脉相承 yī mài xiāng chéng 一脉:同一血脉;指联络贯通而成的一个系统。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 ... 清 李绿园《歧路灯》:“如今这两个侄儿,虽分鸿胪、宜宾两派,毕竟一脉相承,所以一个模样。” YMX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脉相通 中西合璧 ./NW5rYw==.html yi mai xiang cheng
25736 一腔热血 yī qiāng rè xuè 腔:身体中空的部分。全身的热血,指生命 明·吾丘瑞《运甓记·问卜决疑》:“胡骑猖狂,中原无主,一腔热血,无以自效。” YQR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nR0Zw==.html yi qiang re xue
24837 一臂之力 yī bì zhī lì 臂:胳膊。比喻给一些力量不大的协助。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愁甚冤仇不报?” YBZ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助人为乐 落井下石 ./Mm5yOA==.html yi bi zhi li
25495 一至于此 yī zhì yú cǐ 竟到如此地步。 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笔札无情,任其摇礕。甚矣哉!文之横流,一至于此!” YZY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至于斯 ./NXFrNA==.html yi zhi yu ci
24797 一般见识 yī bān jiàn shí 平常的见识。表示不要跟知识低、修养差的人争论,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十三把钥匙都在我手里,我也不和你一般见识。” YBJ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Mm45Ng==.html yi ban jian shi
24719 一草一木 yī cǎo yī mù 一棵草;一棵树。比喻细小或平常的东西。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YCY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针一线 ./Mm1iaw==.html yi cao yi mu
24788 一落千丈 yī luò qiān zhàng 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唐 韩愈《听颖师弹琴》:“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YLQ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一泻千里、每况愈下、江河日下 一步登天、一往无前、突飞猛进 ./Mm41dQ==.html yi luo qian zhang
25721 一薰一莸 yī xūn yī yóu 薰:香草。莸:臭草。香臭夹杂,往往只闻其臭不闻其香。故用来比喻一善一恶之中,善易消而恶难除。有两个意 ... 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左传》 僖公四年: 一薰一莸, 十年尚犹有臭。先秦‧左丘明 ... YXY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nN2MA==.html yi xun yi you
25734 一蛇吞象 yī shé tūn xiàng 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 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YST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人心不足蛇吞象 知足常乐 ./NnRvNg==.html yi she tun xiang
24970 一衣带水 yī yī dài shuǐ 水道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比喻只隔一水;极其邻近。 《南史 陈纪下 后主》:“隋文帝谓仆射高颖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YYD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水之隔、近在咫尺、近在眉睫 天各一方、天涯海角、万水千山 ./MnBkYQ==.html yi yi dai shui
24694 一表人才 yī biǎo rén cái 形容人的相貌;仪表都很出色。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夫人,放着你这一表人物,怕没有中意的丈夫嫁一个么!” YBR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表非凡、仪表堂堂、飒爽英姿 呆头呆脑、其貌不扬、獐头鼠目 ./Mmx2Ng==.html yi biao ren cai
24663 一表非凡 yī biǎo fēi fán 仪表和普通人不一样。形容人的外表英俊;气度不凡;气宇轩昂。 明 吴承恩《西游记》:“适才有东土大唐差来拜佛取经的一个和尚,倒换关文,却一表非凡。” YBF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表人才、仪表堂堂、飒爽英姿 其貌不扬、獐头鼠目、形销骨立 ./MmxiZw==.html yi biao fei fan
24784 一见倾心 yī jiàn qīng xīn 倾心:一心向往。初次相见便完全被对方吸引住了。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晋孝武帝太元九年》:“主上与将军风殊类别,一见倾心,亲如宗戚。” YJQ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见钟情、一见如故、一往情深 一刀两断、三心二意、无动于衷 ./Mm40Zw==.html yi jian qing xin
24832 一见如故 yī jiàn rú gù 故:故人;老朋友。初次相见就像老朋友一样。形容彼此一接触就情投意合。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 “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 YJR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见钟情、一见倾心、一拍即合 行同陌路、视同路人 ./Mm5vcQ==.html yi jian ru gu
24745 一见如旧 yī jiàn rú jiù 初次见面就情投意合,如同老朋友一样。 《新唐书·房玄龄传》:“太宗以敦煌公徇渭北,策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 YJR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见如故 行同陌路 ./Mm1vdw==.html yi jian ru jiu
24633 一见钟情 yī jiàn zhōng qíng 钟:集中;专注。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很深的感情。 清 墨浪子《西湖佳话》:“乃蒙郎君一见钟情,故贱妾有感于心。” YJZ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见倾心、一见如故、一拍即合 无动于衷、行同陌路、视同路人 ./Mmtrcw==.html yi jian zhong qing
24740 一视同仁 yī shì tóng rén 视:看待;仁:仁爱。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亲疏。 唐 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YST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天公地道、等量齐观、相提并论 另眼相看、厚此薄彼 ./Mm1sdQ==.html yi shi tong ren
25056 一览无余 yī lǎn wú yú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 ... YLW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目了然、一览而尽、尽收眼底 一鳞半爪、目不暇接、管中窥豹 ./MnFmMg==.html yi lan wu yu
24672 一触即发 yī chù jí fā 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 ... 宋 张咏《乖崖集》:“鯸鯣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 YCJ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箭在弦上、剑拔弩张、千钧一发 引而不发 ./MmxpNA==.html yi chu ji fa
24799 一触即溃 yī chù jí kuì 一碰就崩溃。形容极脆弱;经不起一碰。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奕山与奕经同样,经过轻举妄动,一触即溃、丧胆、乞降三个程序,结束了 ... YCJK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堪一击、外强中干 坚不可摧、稳如泰山、牢不可破 ./Mm5hMA==.html yi chu ji kui
25477 一言一行 yī yán yī xíng 每句话,每个行动。 清 冯景《今世说序》:“则夫一言一行,传其人之神,何以异是。” YYY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举一动、一言一动 ./NXB1dQ==.html yi yan yi xing
25676 一言不发 yī yán bù fā 一句话也不说。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三巧儿听说丈夫把她休了,一言不发,啼哭起来。” YYB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声不响 侃侃而谈、絮絮叨叨、喋喋不休 ./NmtzZw==.html yi yan bu fa
25475 一言丧邦 yī yán sàng bāng 谓一句话可以亡国。 《论语·子路》:“一言而丧邦,有诸?”《旧唐书·孙伏伽传》:“周,隋之季,忠臣结舌,一言丧邦,谅足深 ... YYS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言兴邦 ./NXB0Ng==.html yi yan sang bang
24803 一言为定 yī yán wéi dìng 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 清 曹雪芹《红楼梦》:“贾琏笑道:‘你我一言为定。只是我信不过二弟,你是萍踪浪迹,倘然去了不来,岂不 ... YYW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诺千金、说一不二、言而有信 背信弃义、自食其言、言而无信 ./Mm5ieQ==.html yi yan wei ding
24914 一言九鼎 yī yán jiǔ dǐng 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YYJ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字千钧、一言为定、金口玉言 人微言轻 ./Mm9tdw==.html yi yan jiu ding
25476 一言兴邦 yī yán xīng bāng 谓一句话可以兴国。 《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唐·刘禹鍚《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 ... YYX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言丧邦 ./NXB0cQ==.html yi yan xing bang
24996 一言半语 yī yán bàn yǔ 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公子列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YYB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只言片语 千言万语 ./MnBuMA==.html yi yan ban yu
24835 一言难尽 yī yán nán jìn 一句话难以把意思说尽。表示事情相当曲折复杂。 《京本通俗小说 志诚张主管》:“张主管道:‘小夫人如何在这里?’夫人道:‘一言难尽’。” YYN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说来话长 一言为定、一言九鼎、一言千金 ./Mm5wdQ==.html yi yan nan jin
25486 一语双关 yī yǔ shuāng guān 一个词或一句话关涉到两个意思;(即表面上是一个意思;暗中又含另一个意思)。 浩然《艳阳天》第86章:“又转脸看看弯弯绕这伙子人,一语双关地说:'我再宣布一声,谁想浑水摸 ... YYS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箭双雕、指桑骂槐、指鸡骂狗 单刀直入、快人快语、心直口快 ./NXE2OA==.html yi yu shuang guan
24893 一语破的 yī yǔ pò dì 一句话就说中要害。指说话简洁精练;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破的:射中箭靶)。 唐 李欣《放歌行答从弟墨卿》:“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 YYPD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一语道破、一针见血、正中要害 言不及义、言之无物、轻描淡写 ./Mm9kcQ==.html yi yu po di
24922 一语道破 yī yǔ dào pò 一句话就说穿(语:话;道:说)。比喻话说到了本质上或击中要害。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但这位姑娘,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此刻要一语道破,必弄到满盘皆空。” YYD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切中要害 言不及义、轻描淡写、言之无物 ./Mm9wbw==.html yi yu dao po
24944 一误再误 yī wù zài wù 一次错了;二次又错。形容不接受教训;屡犯错误。 《宋史 魏王廷美传》:“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 YWZ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知错不改 知错改错 ./Mm96eQ==.html yi wu zai wu
24698 一诺千金 yī nuò qiān jīn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YNQ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而有信 言而无信 ./Mmx6Mg==.html yi nuo qian jin
24614 一败如水 yī bài rú shuǐ 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像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形容失败惨重。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当第一时期,富农耳里听得的是所谓江西一败如水,蒋介石打伤了脚,坐飞 ... YBR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一败涂地、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出奇制胜、旗开得胜、捷报频传 ./Mms0ZQ==.html yi bai ru shui
24783 一败涂地 yī bài tú dì 一:一旦;涂地:“肝脑涂地”的省略。一旦失败就肝脑涂地。形容彻底失败;不可收拾。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 YBT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一蹶不振、望风披靡、落花流水 旗开得胜、不败之地、东山再起 ./Mm40Ng==.html yi bai tu di
25036 一贫如洗 yī pín rú xǐ 穷得像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元 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YPR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无所有、一寒如此、家徒四壁 荣华富贵、丰衣足食、腰缠万贯 ./MnE2Ng==.html yi pin ru xi
25978 一资半级 yī zī bàn jí 犹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唐 无名氏《玉泉子 裴晋公度》:“裴晋公度为门下侍郎,过吏部选人官,谓同过给事中曰:‘吾徒侥幸,至于 ... YZB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一官半职 ./MzB4eQ==.html yi zi ban ji
25504 一走了之 yī zǒu le zhī 谓不顾而去。 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我亦尚在看看人间世,不过总有一天,是终于要‘一走了之’的,现在是这样的世 ... YZL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绝尘而去、溜之大吉 ./NXFxaQ==.html yi zou le 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