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00
|
一口咬定
|
一
|
yī kǒu yǎo dìng
|
一口咬住不放。比喻坚持一个廉洁,再不改口。
|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回:“先把住持僧慧修,严行审讯,问他将李国斌藏在何处,慧修一口咬定不认得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回:“先把住持僧慧修,严行审讯,问他将李国斌藏在何处,慧修一口咬定不认得李国斌。”...
|
YKY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不置可否
|
./MnBveQ==.html
|
yi kou yao ding
|
|
25480
|
一叶报秋
|
一
|
yī yè bào qiū
|
同“一叶知秋”。
|
唐·鲍溶《始见二毛》诗:“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唐·柳氏《杨柳枝》词:“一叶随风忽报秋, 唐·鲍溶《始见二毛》诗:“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唐·柳氏《杨柳枝》词:“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
YY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叶知秋
|
|
./NXB3cw==.html
|
yi ye bao qiu
|
|
24891
|
一叶知秋
|
一
|
yī yè zhī qiū
|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川》:“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
YYZ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微知著、落叶知秋
|
|
./Mm9kNg==.html
|
yi ye zhi qiu
|
|
25725
|
一叶障目
|
一
|
yī yè zhàng mù
|
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
毛泽东《论持久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
YY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
./NnQ3aQ==.html
|
yi ye zhang mu
|
|
25453
|
一吐为快
|
一
|
yī tǔ wéi kuài
|
尽情说出要说的话而感到畅快。
|
谌容《真真假假》:“仿佛全是他积郁在胸中多时的由衷之言,今日终于得以一吐为快。”
|
YTW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吐不快
|
|
./NXAzMg==.html
|
yi tu wei kuai
|
|
24679
|
一吟一咏
|
一
|
yī yīn yī yǒng
|
指吟诗作赋。
|
《晋书·孙绰传》:“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吟一咏,许将北面矣。”
|
YY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xtMA==.html
|
yi yin yi yong
|
|
24921
|
一呼百应
|
一
|
yì hū bǎi yìng
|
呼:召唤。应:响应。一人发出号召;众人纷纷响应。
|
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因是爪牙四布,一呼百应,远近闻名,人人畏惧,是一个公行大盗,通天神棍。”
|
YH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呼百诺、应者云集、响应风从
|
孤立无援、孤家寡人、孤掌难鸣
|
./Mm9wZQ==.html
|
yi hu bai ying
|
|
24863
|
一呼百诺
|
一
|
yī hū bǎi nuò
|
诺:答应的声音。一声呼唤就有许多人答应。形容权势显赫;仆从很多。
|
唐 拾得《诗》:“人生浮世中,个个愿富贵;高堂车马多,一呼百诺至。”
|
YHB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呼百应
|
孤立无援、孤掌难鸣
|
./Mm8yYw==.html
|
yi hu bai nuo
|
|
24654
|
一命呜呼
|
一
|
yī mìng wū hū
|
指人死亡。呜呼:古汉语叹词;旧时常用于祭文;后来借指死亡。
|
清 刘鹗《老残游记》:“谁知这个女婿,去年七月感了时气,到了八月边,就一命呜呼哀哉死了。”
|
YMW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与世长辞、命赴黄泉、葬玉埋香
|
长命百岁
|
./Mmw1bQ==.html
|
yi ming wu hu
|
|
25405
|
一命归西
|
一
|
yī mìng guī xī
|
见“一命归阴”。
|
老舍《四世同堂》:“不留神?好,噗哧一下儿,我不就一命归西了吗!”
|
YMG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命呜呼
|
长命百岁
|
./NW5xcQ==.html
|
yi ming gui xi
|
|
25406
|
一命归阴
|
一
|
yī mìng guī yīn
|
指死亡。
|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99回:“兰生一铜人横扫过去,打着穆春腰肋,一命归阴。”
|
YMG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命呜呼、一命归西
|
长命百岁
|
./NW5yMA==.html
|
yi ming gui yin
|
|
25381
|
一哄而上
|
一
|
yī hǒng ér shàng
|
同“一哄而起”。
|
《人民日报》1983.10.31:“在发展新‘三大件’和其他有前途的轻工行业时,决不能再像发展老‘三 《人民日报》1983.10.31:“在发展新‘三大件’和其他有前途的轻工行业时,决不能再像发展老‘三大件’那样,一见有利可图,便一哄而上。”...
|
YHE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哄而起
|
|
./NW1xdw==.html
|
yi hong er shang
|
|
24864
|
一哄而散
|
一
|
yī hòng ér sàn
|
经过一阵喧闹后马上就散开了。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看的人见没得买了,一哄而散。”
|
YHE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作鸟兽散
|
一哄而起、源源而来、接踵而至
|
./Mm8ydw==.html
|
yi hong er san
|
|
25380
|
一哄而起
|
一
|
yī hòng ér qǐ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一哄而起。”
|
YHE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应而起
|
一哄而散
|
./NW1xYw==.html
|
yi hong er qi
|
|
24815
|
一唱一和
|
一
|
yī chàng yī hè
|
和:应和;附和。跟着别人唱和;比喻双方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
宋 陈叔方《颖川语小》下卷:“句法有正有奇,有呼有应。呼应者一唱一和,律吕相宜以成文也。”
|
YC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遥相呼应、亦步亦趋、一拍即合
|
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各持己见
|
./Mm5nbw==.html
|
yi chang yi he
|
|
24611
|
一唱三叹
|
一
|
yī chàng sān tàn
|
原指宗庙的乐曲;一个人唱;三个人赞叹应和。
|
先秦 荀况《荀子 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
YCS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字正腔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
|
驴鸣狗吠
|
./MmsxYw==.html
|
yi chang san tan
|
|
25083
|
一团和气
|
一
|
yī tuán hé qì
|
本指态度和蔼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
宋 朱熹《伊洛渊源录》引《上蔡语录》:“明道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
YTH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和蔼可亲、和颜悦色、平易近人
|
凶神恶煞、凶相毕露
|
./MnF1dw==.html
|
yi tuan he qi
|
|
24734
|
一团漆黑
|
一
|
yī tuán qī hēi
|
全部都是黑的。比喻没有一点好的地方。
|
陈登科《破壁记》:“这时候,突然狂风大作,一片乌云飞也似地扑来,把月亮吞没了,山冲里顿时一团漆黑。”
|
YTQ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无是处、一无可取、暗无天日
|
光彩夺目、光辉灿烂、光天化日
|
./Mm1oeQ==.html
|
yi tuan qi hei
|
|
24798
|
一国三公
|
一
|
yī guó sān gōng
|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
YGS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政出多门
|
|
./Mm45Zw==.html
|
yi guo san gong
|
|
25013
|
一场春梦
|
一
|
yī chǎng chūn mèng
|
比喻过去的一切转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落了空。
|
唐 卢延让《哭李郢端公》:“诗侣酒徒销散尽,一场春梦越王城。”
|
YCC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过眼烟云
|
|
./MnB1aQ==.html
|
yi chang chun meng
|
|
25751
|
一场误会
|
一
|
yī chǎng wù huì
|
指一次错怪别人
|
王朔《人莫予毒》:“单立人和曲强开始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场误会,但也得问下去。”
|
YCW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VrNA==.html
|
yi chang wu hui
|
|
24967
|
一塌糊涂
|
一
|
yī tā hú tú
|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清 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清 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
YTH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乱七八糟、一团漆黑
|
条理井然、井然有序
|
./MnBiYw==.html
|
yi ta hu tu
|
|
25732
|
一声不吭
|
一
|
yī shēng bù kēng
|
一句话也不说
|
梁实秋《废话》:“犹如两人见面不免说说一句‘今天天气……’之类的话,聊胜于两个人都绷着脸一声不吭而已 梁实秋《废话》:“犹如两人见面不免说说一句‘今天天气……’之类的话,聊胜于两个人都绷着脸一声不吭而已。”...
|
YSB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声不响、一言不发
|
喋喋不休
|
./NnRuMg==.html
|
yi sheng bu keng
|
|
25704
|
一声不响
|
一
|
yī shēng bù xiǎng
|
指不发出一点声音
|
曾朴《孽海花》第31回:“仿佛菊笑一声不响的闪了进来,像猫儿戏蝶一般,擒擒纵纵地把自己搏弄。”
|
YS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鸦雀无声
|
沸反盈天
|
./NnM0Yw==.html
|
yi sheng bu xiang
|
|
25724
|
一夜十起
|
一
|
yī yè shí qǐ
|
心里惦挂事情,一晚上起来十次,不得安睡
|
|
YYS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Q2ZQ==.html
|
yi ye shi qi
|
|
24866
|
一天星斗
|
一
|
yī tiān xīng dǒu
|
比喻事情多而杂乱。
|
唐 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
|
YT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满天星斗
|
|
./Mm8zZw==.html
|
yi tian xing dou
|
|
24871
|
一如既往
|
一
|
yī rú jì wǎng
|
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一:完全;如:像;既往:从前。
|
《第二次握手 六》:“清末以来,到海外求学的中国人何止千百,在学业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中国又 《第二次握手 六》:“清末以来,到海外求学的中国人何止千百,在学业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中国又穷又弱的现状一如既往,丝毫无所改变。”...
|
YRJ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始终如一、自始至终
|
一反常态、一改故辙、改头换面
|
./Mm81NA==.html
|
yi ru ji wang
|
|
24963
|
一孔之见
|
一
|
yī kǒng zhī jiàn
|
孔:小窟窿。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
汉 桓宽《盐铁论 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
|
YKZ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得之见、坐井观天、管见所及
|
高瞻远瞩
|
./MnA5bw==.html
|
yi kong zhi jian
|
|
25501
|
一字一句
|
一
|
yī zì yī jù
|
①每字每句。②形容说话清楚从容。
|
林兰《红棉袄》:“三婶子一点一点撕着那发了黑的棉花,一字一句地说:‘老三那孩子言不出语不进的,写不上 林兰《红棉袄》:“三婶子一点一点撕着那发了黑的棉花,一字一句地说:‘老三那孩子言不出语不进的,写不上,算不上,工作团咋派上他这个老实疙瘩。’”...
|
YZ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一板
|
|
./NXFwbw==.html
|
yi zi yi ju
|
|
24722
|
一字一板
|
一
|
yī zì yī bǎn
|
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
老舍《二马》:“温都太太把房钱,吃饭的时间,晚上锁门的时候,和一切的规矩,都当着伊牧师一字一板的交待 老舍《二马》:“温都太太把房钱,吃饭的时间,晚上锁门的时候,和一切的规矩,都当着伊牧师一字一板的交待明白了。”...
|
YZY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一句
|
|
./Mm1jZQ==.html
|
yi zi yi ban
|
|
25502
|
一字一泪
|
一
|
yī zì yī lèi
|
一个字就仿佛是一滴眼泪。形容文字写得凄楚感人。亦作“一言一泪”。
|
明·李贽《焚书·书答·与焦漪园》:“写至此,一字一泪,不知当向何人道,当与何人读,想当照旧剃发归山去 明·李贽《焚书·书答·与焦漪园》:“写至此,一字一泪,不知当向何人道,当与何人读,想当照旧剃发归山去矣!”...
|
YZY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XFweQ==.html
|
yi zi yi lei
|
|
25503
|
一字一珠
|
一
|
yī zì yī zhū
|
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
唐 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
YZ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千金
|
|
./NXFxOA==.html
|
yi zi yi zhu
|
|
25722
|
一字不差
|
一
|
yī zì bù chā
|
一个字也没有更改,与原文雷同。也指一个字也不错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7回:“春香把香盒送与了他,把楚楚吩咐言语一字不差传与老孔。”
|
YZB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不易、一字不爽
|
|
./NnQxZQ==.html
|
yi zi bu cha
|
|
24716
|
一字不易
|
一
|
yī zì bù yi
|
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
《新唐书 文艺传中 孙逖》:“而逖尤精密,张九龄视其草,欲易一字,卒不能也。”
|
YZ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未改
|
|
./Mm1hNg==.html
|
yi zi bu yi
|
|
25041
|
一字不苟
|
一
|
yī zì bù gǒu
|
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6卷:“杜子美改罢长吟,一字不苟。”
|
YZB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字斟句酌
|
|
./MnE3dQ==.html
|
yi zi bu gou
|
|
25709
|
一字不识
|
一
|
yī zì bù shí
|
一个字也不认识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那主儿或是年老的,或是貌丑的,或是一字不识的村牛,你却不肮脏了一世。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那主儿或是年老的,或是貌丑的,或是一字不识的村牛,你却不肮脏了一世。”...
|
YZB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不识丁
|
学富五车
|
./NnM2MA==.html
|
yi zi bu shi
|
|
24867
|
一字之师
|
一
|
yī zì zhī shī
|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指改正别人诗文中的一个字或纠正一个误读、误写的字。
|
明 张岱《与周伯戬之书》:“张乖崖以萧楚才为一字之师。”
|
YZ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师
|
|
./Mm8zcQ==.html
|
yi zi zhi shi
|
|
25499
|
一字千金
|
一
|
yī zì qiān jīn
|
增损一字;赏以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 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YZ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千钧、一字一珠、字字珠玑
|
一文不值
|
./NXFvYQ==.html
|
yi zi qian jin
|
|
25500
|
一字千钧
|
一
|
yī zì qiān jūn
|
一个字有千钧重(钧: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形容文字很有分量。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 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YZ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千金、字字千钧
|
|
./NXFvaw==.html
|
yi zi qian jun
|
|
25497
|
一字褒贬
|
一
|
yī zì bāo biǎn
|
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作文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
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
YZ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XFuNg==.html
|
yi zi bao bian
|
|
24707
|
一字连城
|
一
|
yī zì lián chéng
|
极言文辞的精妙。
|
《魏书·彭城王勰传》:“黄门侍郎崔光读暮春群臣应诏诗。至勰诗,高祖仍为之改一字……勰曰:‘臣闻《诗》 《魏书·彭城王勰传》:“黄门侍郎崔光读暮春群臣应诏诗。至勰诗,高祖仍为之改一字……勰曰:‘臣闻《诗》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赐刊一字,足以价等连城。’”...
|
YZL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字千金
|
|
./Mm0zOA==.html
|
yi zi lian cheng
|
|
25498
|
一字长城
|
一
|
yī zì cháng chéng
|
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也指一言奏效,可比长城。
|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折寇》:“仗恩台一字长城,借寒儒八面威风。”
|
YZ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XFuZw==.html
|
yi zi chang cheng
|
|
24590
|
一官半职
|
一
|
yī guān bàn zhí
|
一定的官衔职位。多指比较低微的头衔职称。
|
元 王实甫《西厢记》:“都则为一官半职,阻隔得千山万水。”
|
YGB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官小吏、有职有权
|
黎民百姓、父老兄弟
|
./Mmpncw==.html
|
yi guan ban zhi
|
|
24995
|
一定不易
|
一
|
yī dìng bù yì
|
易:改变。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
|
YDB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成不变、一定不移
|
|
./MnBtcQ==.html
|
yi ding bu yi
|
|
25360
|
一定之规
|
一
|
yī dìng zhī guī
|
一定的规律或规则。比喻已打定的主意。
|
郭小川《新路歌》:“历史的发展,有它新陈代谢的一定之规。”
|
YDZ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0yZw==.html
|
yi ding zhi gui
|
|
24732
|
一室生春
|
一
|
yī shì shēng chūn
|
整个房间里充满了愉快欢乐的气氛。
|
|
YS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蓬荜生辉
|
|
./Mm1oZQ==.html
|
yi shi sheng chun
|
|
25703
|
一家之主
|
一
|
yī jiā zhī zhǔ
|
家庭的当家人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秦重道:‘妈妈是一家之主,有甚烦难?’”
|
YJ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家之长
|
|
./NnMzcw==.html
|
yi jia zhi zhu
|
|
25385
|
一家之作
|
一
|
yī jiā zhī zuò
|
自成一家的著作。
|
《宋书·范晔传》:“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
|
YJ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15eQ==.html
|
yi jia zhi zuo
|
|
25384
|
一家之言
|
一
|
yī jiā zhī yán
|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着。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YJ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家之辞
|
|
./NW15bw==.html
|
yi jia zhi yan
|
|
25910
|
一家之计
|
一
|
yī jiā zhī jì
|
指一夫一妻的家庭。
|
|
YJZJ
|
一般成语
|
|
|
|
./MmxpZQ==.html
|
yi jia zhi 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