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647
|
丧家之狗
|
丧
|
sàng jiā zhī gǒu
|
失去靠山,无家可归者或丧失了主子、惶张惊恐,无处投奔者
|
《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 《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
|
SJZ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丧家之犬
|
耀武扬威
|
./NHRvaQ==.html
|
sang jia zhi gou
|
|
23648
|
丧天害理
|
丧
|
sàng tiān hài lǐ
|
做事凶狠残忍,全无道德。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急于做官,所以丧天害理,至于如此。”
|
STH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伤天害理
|
|
./NHRxZw==.html
|
sang tian hai li
|
|
23649
|
扫地俱尽
|
扫
|
sǎo dì jù jìn
|
谓彻底干净,毫无存留。《汉书 魏豹田儋等传赞》:“用于贬义。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晋书 谓彻底干净,毫无存留。《汉书 魏豹田儋等传赞》:“用于贬义。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晋书 儒林传序》:“惟怀逮愍,丧乱弘多,衣冠礼乐,扫地俱尽。”《隋书 高祖纪下》:“圣人遗训,扫地俱尽,制礼作乐,今也其时。”...
|
《汉书·魏豹田儋等传赞》:“用于贬义。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晋书·儒林传序》:“惟怀逮 《汉书·魏豹田儋等传赞》:“用于贬义。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晋书·儒林传序》:“惟怀逮愍,丧乱弘多,衣冠礼乐,扫地俱尽。”...
|
SD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扫地无余
|
|
./NHRzeQ==.html
|
sao di ju jin
|
|
23650
|
扫地无余
|
扫
|
sǎo dì wú yú
|
同“扫地俱尽”。
|
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笨秀才文》:“百王之敝,齐李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余。”
|
SD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扫地以尽、扫地俱尽
|
|
./NHR0aQ==.html
|
sao di wu yu
|
|
23651
|
嫂溺叔援
|
嫂
|
sǎo nì shū yuán
|
语出《孟子 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后以“嫂溺叔援”喻视实际情况而 语出《孟子 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后以“嫂溺叔援”喻视实际情况而变通做法。...
|
语出《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
SN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R1Yw==.html
|
sao ni shu yuan
|
|
23652
|
骚人雅士
|
骚
|
sāo rén yǎ shì
|
同“骚人墨客”。
|
老舍《骆驼祥子》:“公园里的牡丹芍药,邀来骚人雅士,缓步徘徊,摇着名贵的纸扇。”
|
SR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骚翁墨客、骚人墨士、骚人逸客
|
|
./NHR2Zw==.html
|
sao ren ya shi
|
|
23653
|
搔首踟蹰
|
搔
|
sāo shǒu chí chú
|
搔首:用手挠头。踟蹰:来回走动。形容心情焦急、惶惑或犹豫。亦作“搔首踟躇”。
|
《诗经·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SS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R3MA==.html
|
sao shou chi chu
|
|
23654
|
搔首弄姿
|
搔
|
sāo shǒu nòng zī
|
搔:用手指梳;弄:卖弄。原指修饰仪容。后形容装腔作势卖弄风情。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大行在殡,路人掩涕。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盘旋偃仰,从容冶步,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大行在殡,路人掩涕。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盘旋偃仰,从容冶步,曾无惨怛之心。”...
|
SSN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装腔作势、卖弄风骚、搔头弄姿
|
落落大方、神态自若
|
./NHR3YQ==.html
|
sao shou nong zi
|
|
23655
|
搔头抓耳
|
搔
|
sāo tóu zhuā ěr
|
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
|
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2回:“两个搔头摸耳,没有法想。”
|
STZ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抓耳挠腮、搔头摸耳
|
静若处子
|
./NHR3aw==.html
|
sao tou zhua er
|
|
23656
|
搔着痒处
|
搔
|
sāo zhe yǎng chù
|
比喻正合心意,痛快之至。
|
唐 杜牧《读韩杜集》诗:“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
SZ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搔到痒处
|
|
./NHR4bw==.html
|
sao zhe yang chu
|
|
23657
|
煞费心机
|
煞
|
shà fèi xīn jī
|
费尽心思。
|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14章:“这个怕死鬼,还真是煞费心机哪!”
|
SF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煞费苦心
|
|
./NHR6Yw==.html
|
sha fei xin ji
|
|
23658
|
杀鸡骇猴
|
杀
|
shā jī hài hóu
|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它人。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俗话说得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俗话说得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
SJH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杀鸡吓猴、杀一儆百
|
|
./NHR6dw==.html
|
sha ji hai hou
|
|
23659
|
杀人灭口
|
杀
|
shā rén miè kǒu
|
杀害证人以毁灭口供
|
《新唐书·王义方传》:“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不自主出。”
|
SRMK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HUxYQ==.html
|
sha ren mie kou
|
|
23660
|
杀人如草
|
杀
|
shā rén rú cǎo
|
形容杀人多,极轻视人命。
|
清·冒襄《影梅庵忆语》:“群横日劫,杀人如草。”
|
SRR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杀人如蒿、杀人如芥、草菅人命
|
|
./NHUxaw==.html
|
sha ren ru cao
|
|
23661
|
杀人盈野
|
杀
|
shā rén yíng yě
|
被杀死的人布满原野。形容杀人极多。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
SRY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杀人如麻
|
|
./NHUyZQ==.html
|
sha ren ying ye
|
|
23662
|
杀身之祸
|
杀
|
shā shēn zhī huò
|
自身性命遭杀害的大祸。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那知轻举妄动,却有杀身之祸!”
|
SSZ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灭门之灾
|
|
./NHUzOA==.html
|
sha shen zhi huo
|
|
23663
|
杀一警百
|
杀
|
shā yī jǐng bǎi
|
见“杀一儆百”。
|
郭沫若《孔雀胆》第三幕:“斩草除根,杀一警百,这正是根本的办法。”
|
SYJ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杀一儆百、绳一戒百
|
|
./NHUzaQ==.html
|
sha yi jing bai
|
|
23664
|
善罢甘休
|
善
|
shàn bà gān xiū
|
轻易地了结纠纷;心甘情愿地停止再闯。
|
清 曹雪芹《红楼梦》:“奶奶就是让着他,他见奶奶比他标致,又比他得人心儿,他就善罢甘休了?”
|
SBG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息事宁人、隐约其辞
|
寻事生非、无理取闹
|
./NHU1Ng==.html
|
shan ba gan xiu
|
|
23665
|
山崩海啸
|
山
|
shān bēng hǎi xiào
|
山岳崩塌,海水奔腾咆哮。
|
宋·周密《癸辛宋识前集·炮祸》:“诸炮并发,大声如山崩海啸,倾城骇恐,以为急兵至矣。”
|
SBH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U2dQ==.html
|
shan beng hai xiao
|
|
23666
|
山高水险
|
山
|
shān gāo shuǐ xiǎn
|
比喻前进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
|
明 吴承恩《西游记》:“上西天拜佛走一遭,怕什么山高路险,水阔波狂。”
|
SG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艰难险阻
|
一路顺风
|
./NHU5Mg==.html
|
shan gao shui xian
|
|
23667
|
善眉善眼
|
善
|
shàn méi shàn yǎn
|
形容容貌善良。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回:“虽是吊死……倒比活的时节去了那许多的杀气,反是善眉善眼的。”老舍《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回:“虽是吊死……倒比活的时节去了那许多的杀气,反是善眉善眼的。”老舍《老张的哲学》十一:“门房里坐着一个老人,善眉善眼象世传当仆人的样子。”...
|
SM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慈眉善眼
|
凶神恶煞
|
./NHVkOA==.html
|
shan mei shan yan
|
|
23668
|
山鸣谷应
|
山
|
shān míng gǔ yìng
|
形容回音响亮;也比喻此鸣彼应;互相配合。
|
宋 苏轼《后赤壁赋》:“戛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 宋 苏轼《后赤壁赋》:“戛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
SMG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声相应、遥相呼应
|
|
./NHVkcw==.html
|
shan ming gu ying
|
|
23669
|
山南海北
|
山
|
shān nán hǎi běi
|
指遥远不能确指的地方或指四面八方。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比如你姐妹两个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
|
SNH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南海北、四面八方
|
近在眼前
|
./NHVlMg==.html
|
shan nan hai bei
|
|
23670
|
潸然泪下
|
潸
|
shān rán lèi xià
|
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泪流不止。
|
宋 马廷鸾《题汪水云诗》:“余展读甲子初作,微有汗出,读至丙子诸作,潸然泪下。”
|
SRL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热泪盈眶、泪如雨下
|
捧腹大笑、眉开眼笑、喜笑颜开
|
./NHVmZw==.html
|
shan ran lei xia
|
|
23671
|
姗姗来迟
|
姗
|
shān shān lái chí
|
旧时形容女子走路迟缓从容的样子。形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
东汉 班固《汉书 外戚传上 孝武李夫人》:“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
SSL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缓不济急、蜗行牛步
|
争先恐后、捷足先登
|
./NHVnMA==.html
|
shan shan lai chi
|
|
23672
|
善有善报
|
善
|
shàn yǒu shàn bào
|
善:好的。报:报应。做好事必有好的报答。常与“恶有恶报”连用。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SYS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恶有恶报
|
./NHVqbQ==.html
|
shan you shan bao
|
|
23673
|
扇枕温被
|
扇
|
shān zhěn wēn chuáng
|
形容对父母十分尽心。
|
《晋书 王延传》:“延事亲色养,夏则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
|
SZ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扇枕温席、扇枕温衾
|
|
./NHVrNg==.html
|
shan zhen wen chuang
|
|
23674
|
山重水复
|
山
|
shān zhòng shuǐ fù
|
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
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SZ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Vsaw==.html
|
shan zhong shui fu
|
|
23675
|
上当学乖
|
上
|
shàng dāng xué guāi
|
吃过亏下次就不会上当
|
《泾谚汇录》:“上当学乖,言吃亏处,即是长见识处也。”
|
SDX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Vucw==.html
|
shang dang xue guai
|
|
23676
|
赏罚不明
|
赏
|
shǎng fá bù míng
|
赏罚不清楚不明白。该奖赏的不奖赏,该惩罚的不惩罚。
|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赏罚》:“夫将专恃生杀之威,必生可杀,必杀可生,忿怒不详,赏罚不明,教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赏罚》:“夫将专恃生杀之威,必生可杀,必杀可生,忿怒不详,赏罚不明,教令不常,以私为公,此国之五危也。”...
|
SFB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赏罚不当
|
赏罚分明
|
./NHVvMg==.html
|
shang fa bu ming
|
|
23677
|
赏罚严明
|
赏
|
shǎng fá yán míng
|
同“赏罚分明”。
|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
SFY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赏罚分明、赏罚信明、赏罚分审
|
赏罚不明
|
./NHVvbQ==.html
|
shang fa yan ming
|
|
23678
|
上方宝剑
|
上
|
shàng fāng bǎo jiàn
|
见“上方剑”。
|
刘心武《钟鼓楼》第一章:“乃至坐着小轿车来‘御驾亲征’、拿着‘上方宝剑’(某大人物开的条子)来当场‘ 刘心武《钟鼓楼》第一章:“乃至坐着小轿车来‘御驾亲征’、拿着‘上方宝剑’(某大人物开的条子)来当场‘宣谕’。”...
|
SF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尚方宝剑
|
|
./NHVvdw==.html
|
shang fang bao jian
|
|
23679
|
上和下睦
|
上
|
shàng hé xià mù
|
谓长幼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相处得很好。
|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常则是户静门清,上和下睦,立计成家,众口流传。”
|
SHX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上下相安
|
|
./NHVxaw==.html
|
shang he xia mu
|
|
23680
|
赏善罚恶
|
赏
|
shǎng shàn fá è
|
谓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
|
汉·贡禹《赎罪》:“赏善罚恶,不阿亲戚。”
|
SSF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褒善惩恶、赏善罚否
|
|
./NHV0dw==.html
|
shang shan fa e
|
|
23681
|
上树拔梯
|
上
|
shàng shù bá tī
|
比喻引诱别人上前而断绝他的退路。
|
宋 晓莹《罗湖野录》第一卷引宋 黄庭坚与兴化海老手帖:“此事黄龙兴化亦当作助道之缘,共出一臂,莫送人 宋 晓莹《罗湖野录》第一卷引宋 黄庭坚与兴化海老手帖:“此事黄龙兴化亦当作助道之缘,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树拔却梯也。”...
|
SSB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过河拆桥、落井下石
|
|
./NHV1Zw==.html
|
shang shu ba ti
|
|
23682
|
上天入地
|
上
|
shàng tiān rù dì
|
①升上天空,钻入地下。形容神通广大。②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
|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卢仆射从史》:“吾已得炼形之术也,其术自无形成而炼成三尺之形,则上天入地,乘云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卢仆射从史》:“吾已得炼形之术也,其术自无形成而炼成三尺之形,则上天入地,乘云驾鹤,千变万化,无不可也。”...
|
STR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神通广大
|
|
./NHV2MA==.html
|
shang tian ru di
|
|
23683
|
赏贤使能
|
赏
|
shǎng xián shǐ néng
|
尊崇并重用贤能之士。赏,通“尚”。
|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致忠心以爱之,赏贤使能以次之。”
|
SXS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V3eQ==.html
|
shang xian shi neng
|
|
23684
|
少安无躁
|
少
|
shǎo ān wú zào
|
稍稍安静,不要急躁。
|
唐·韩愈《答吕医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
|
SA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少安毋躁、少安勿躁
|
|
./NHV6Zw==.html
|
shao an wu zao
|
|
23685
|
少见多怪
|
少
|
shǎo jiàn duō guài
|
少见:见识少。见识太少;遇到事情就以为奇怪。多形容见闻浅陋。
|
汉 牟融《理惑论》:“谚云:'少所见,多所怪,睹骆驼,言马肿背。”
|
SJD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管见所及
|
见多识广、多见少怪
|
./NHYwaw==.html
|
shao jian duo guai
|
|
23686
|
烧眉之急
|
烧
|
shāo méi zhī jí
|
比喻非常迫切。
|
《水浒传》第三五回:“既是天教我知了,正是度日如年,烧眉之急。我马也不要,从人也不带一个,连夜自赶回 《水浒传》第三五回:“既是天教我知了,正是度日如年,烧眉之急。我马也不要,从人也不带一个,连夜自赶回家。”...
|
SM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燃眉之急
|
|
./NHYwdQ==.html
|
shao mei zhi ji
|
|
23687
|
少言寡语
|
少
|
shǎo yán guǎ yǔ
|
谓平时说话不多。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一章:“少言寡语的赵庆田,是和他一起参的军,一起入的党。”
|
SYG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沉默寡言
|
口若悬河
|
./NHYycw==.html
|
shao yan gua yu
|
|
23688
|
摄魄钩魂
|
摄
|
shè pò gōu hún
|
摄:收取。旧时传说,妖魔鬼怪或某种迷信邪术,能钩取人的魂魄,来祸害人。
|
明·朱权《冲漠人》第二折:“你三个自今日,当远离,再休要咏月吟风,摄魄钩魂,把人狐魅。”
|
SPG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勾魂摄魄
|
|
./NHY3cw==.html
|
she po gou hun
|
|
23689
|
舍死忘生
|
舍
|
shě sǐ wàng shēng
|
舍死:舍得牺牲;忘生:忘掉性命。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
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
SS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舍生忘死、忘生舍死
|
贪生怕死
|
./NHY4dw==.html
|
she si wang sheng
|
|
23690
|
蛇蝎心肠
|
蛇
|
shé xiē xīn cháng
|
蝎:一种毒虫。有蛇蝎一样狠毒的心肠。形容人心狠毒。亦作“蛇蝎为心”。
|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
SX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狼心狗肺
|
菩萨心肠
|
./NHZhMA==.html
|
she xie xin chang
|
|
23691
|
舌战群儒
|
舌
|
shé zhàn qún rú
|
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 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
SZQ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Zibw==.html
|
she zhan qun ru
|
|
23692
|
神不守舍
|
神
|
shén bù shǒu shè
|
神:精神;心神;舍:本为房屋;这里指人的躯体。精神不守在躯体里。形容精神不集中;心神极不安定。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疲乏之极,神不守舍。”
|
SBS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魂不守舍、魂飞魄散、丧魂失魄
|
泰然自若、专心致志
|
./NHZlNg==.html
|
shen bu shou she
|
|
23693
|
神采焕发
|
神
|
shén cǎi huàn fā
|
精神焕发,风采动人。
|
《宋史·赵孟頫传》:“孟頫才气英迈,神采焕发,如神仙中人。”
|
SCHF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神采飞扬、神采焕然
|
萎靡不振
|
./NHZmYQ==.html
|
shen cai huan fa
|
|
23694
|
身单力薄
|
身
|
shēn dān lì báo
|
人少力量不大。
|
柯云路《衰与荣》:“嗳,年轻人,你们怎幺瞎挤?夏平站在后面护他,身单力薄,也护不住。”
|
SDL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形单影只、势单力薄
|
人多势众、身强力壮
|
./NHZqZw==.html
|
shen dan li bao
|
|
23695
|
神到之笔
|
神
|
shén dào zhī bǐ
|
犹言神来之笔。
|
清·龚炜《巢林笔谈续编·梅花主人传》:“沈启南先生为作《梅花主人图》,世称神到之笔,惜未及见。”
|
SD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神至之笔
|
|
./NHZrYQ==.html
|
shen dao zhi bi
|
|
23696
|
身非木石
|
身
|
shēn fēi mù shí
|
谓自身并不是毫无感情的人。
|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
SFM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非木石
|
|
./NHZseQ==.html
|
shen fei mu 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