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047 背暗投明 bèi àn tóu míng 背:背弃;投:投奔。指背离黑暗,投向光明。比喻背离昏主,投向明君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楔子:“贤臣择明主而仕,背暗投明,古之常理也。” BAT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弃暗投明 明珠暗投 ./MXVv.html bei an tou ming
1048 倍道兼进 bèi dào jiān jìn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行进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22回:“迎二帝于沙漠,救生民于涂炭,尔其倍道兼进,以慰朕怀。” BDJ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倍道兼行 ./MXV5.html bei dao jian jin
1049 倍道兼行 bèi dào jiān xíng 道:行程,路程;兼:加倍,加速。指加倍速度行进 《孙膑兵法 善者》:“善者能使敌卷甲趋远,倍道兼行,倦病而不得息。” BDJ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倍道兼进 ./MXY4.html bei dao jian xing
1050 避君三舍 bì jūn sān shě 舍:古代计量单位,1舍=30里。指退让和回避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BJ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退避三舍 针锋相对 ./MXZz.html bi jun san she
1051 避难就易 bì nán jiù yì 避:躲开,回避。避开困难的拣容易的做 《元史 文宗纪四》:“大都总管刘原仁称疾,久不视事,及迁同知储政院事,即就职,侥幸巧宦,避难就易。” BNJ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难趋易 ./MXcy.html bi nan jiu yi
1052 避强击弱 bì qiáng jī ruò 指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打其疲弱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奔走之间,可以知其虚实强弱,然后避实击虚,避强击弱。” BQJ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实击虚、避强打弱 ./MXdj.html bi qiang ji ruo
1053 避实击虚 bì shí jī xū 虚:空虚。避开敌人的主力所在,攻击其防御薄弱之处 先秦 孙武《孙子 虚实》:“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BSJ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实就虚 以卵投石 ./MXdt.html bi shi ji xu
1054 避实就虚 bí shí jiù xū 实:实力;就:接近;趋向;虚:空虚;虚弱。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现也指办事先找容易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要略》:“击危乘势以为资,清静以为常,避实就虚,若驱群羊,此所以言兵也。” BSJ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重就轻、避难就易、声东击西 以卵击石、飞蛾投火 ./MXd3.html bi shi jiu xu
1055 避俗趋新 bì sú qū xīn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叶圣陶《未厌集 苦辛》:“‘拜年’有什么意义呢?无非是崇尚虚文的陋俗罢了。于是相率不‘拜年’,表示避 ... BSQ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Xhx.html bi su qu xin
1056 避凶趋吉 bì xiōng qū jí 避:避开;趋:奔赴。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 宋 王观国《学林 祠卜》:“以此知曾参不入胜母,汉祖不留柏人,避凶趋吉,所不可废。” BXQ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避祸就福 ./MXkw.html bi xiong qu ji
1057 璧合珠连 bì hé zhū lián 璧:玉器;璧合:指两个半璧成一个;连:连接。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古人认为是一种显示祥瑞的天象。也 ... 唐 杨炯《公卿以下冕服义》:“然则皇王受命,天地兴符,仰观则璧合珠连,俯察则银黄玉紫。” BHZ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璧合珠联 ./MXlh.html bi he zhu lian
1058 鞭不及腹 biān bù jí fù 及:到。指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力量达不到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BBJF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鞭长莫及 绰绰有余 ./MXo0.html bian bu ji fu
1059 鞭长不及 biān cháng bù jí 鞭:马鞭子;及:够得上。马鞭子虽长,也打不到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郭沫若《高渐离》第四幕:“楚国和秦国的仇恨最深,秦国的势力也有点鞭长不及,将来天下大乱的时候,一定从 ... BC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鞭长莫及 绰绰有余 ./MXpl.html bian chang bu ji
1060 标新立异 biāo xīn lì yì 标:揭举;立:树立。持不同的态度或看法。提出新奇的见解和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 ... BXL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独树一帜、另起炉灶、别出心裁 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人云亦云 ./MXpv.html biao xin li yi
1061 表里不一 biǎo lǐ bù yī 表面和内在不一样。 《逸周书 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BLB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虚有其表、名不副实、徒有虚名 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MjBp.html biao li bu yi
1062 表里相符 biǎo lǐ xiāng fú 表里:指内外;符:符合。指表里如一 明 方孝孺《王待制私谥议》:“惟三代之学,本诸身心,著于行事,发于文辞,表里相符,华质不爽。” BLX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表里如一 表里不一 ./MjBz.html biao li xiang fu
1063 表里一致 biǎo lǐ yī zhì 里外一致,指思想与言行完全一致 明 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 BL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表里如一 内外有别 ./MjFj.html biao li yi zhi
1064 别出新意 bié chū xīn yì 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宋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大抵所利不能补其所伤,所得不能偿其所亡,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 BCX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别出心裁 老生常谈、习以为常 ./MjF3.html bie chu xin yi
1065 别具慧眼 bié jù huì yǎn 慧:聪明;有才智。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 宋 叶寘《爱日斋丛钞》:“(杨万里)又有《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BJH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远见卓识、自出机杼 人云亦云、拾人牙慧 ./MjJn.html bie ju hui yan
1066 别来无恙 bié lái wú yàng 别:离别;恙:病。指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干曰:‘公瑾别来无恙!’” BLW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jJx.html bie lai wu yang
1067 别树一帜 bié shù yī zhì 别:另外;树:建立。另外立起一面旗帜。比喻开创新路另成一家。 清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中国士人,又有一种岸然道貌,根器特异,别树一帜,以号于众者。” BS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独树一帜、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别树一旗 亦步亦趋、千篇一律、如出一辙 ./MjMw.html bie shu yi zhi
1068 别无二致 bié wú èr zhì 别:分出。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郭沫若《海涛集 徐家埠》:“江西境内的风物,太平淡无奇了。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 BWE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完全一致 ./MjNh.html bie wu er zhi
1069 别有心肠 bié yǒu xīn cháng 别:另外。指另有打算和企图 鲁迅《朝花夕拾 》:“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BYX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别有肺肠、别有用心 ./MjNr.html bie you xin chang
1070 秉公无私 bǐng gōng wú sī 秉:掌握,主持。指做事公道不搀杂私念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73回:“以明天地鬼神,秉公无私,但有报应轻重远近之别耳。” BGWS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不偏不倚 ./MjN1.html bing gong wu si
1071 拨嘴撩牙 bō zuǐ liáo yá 撩:引逗,挑弄。指挑拨是非,胡言乱语 明 汤显祖《牡丹亭 围释》:“中间放着个蓼儿洼,明助着番家打汉家。通事中间,拨嘴撩牙。” BZL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挑拨是非 ./MjU4.html bo zui liao ya
1072 剥茧抽丝 bō jiǎn chōu sī 剥:去掉外层。比喻根据顺序寻求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朱光潜《艺文杂谈 谈对话体》:“疑难是思想的起点与核心,思想由此出发,根据有关事实资料,寻求关系条理 ... BJC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顺藤摸瓜、披沙拣金 本末倒置 ./MjZj.html bo jian chou si
1073 剥皮抽筋 bō pí chōu jīn 剥:去掉壳。形容对人恨之入骨或为人极端凶残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2回:“梅山猴头,焉敢弄术!拿住你定要剥皮抽筋!” BPC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MjZt.html bo pi chou jin
1074 伯仲叔季 bó zhòng shū jì 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BZS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甲乙丙丁 ./MjZ3.html bo zhong shu ji
1075 伯仲之间 bó zhòng zhī jiān 伯仲:兄弟长幼的顺序;老大、老二。就像弟兄们一样。比喻不相上下。 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BZZ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相上下 天渊之别、天壤之别 ./Mjc2.html bo zhong zhi jian
1076 博采众议 bó cǎi zhòng yì 博:广;议:建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登传》:“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 BC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博采群议 独断专行 ./Mjdn.html bo cai zhong yi
1077 博览古今 bó lǎn gǔ jīn 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形容学问渊博 东汉 班固《汉书 成帝纪赞》:“博览古今,容受直辞。” BLG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博古通今 ./Mjdx.html bo lan gu jin
1078 不差上下 bù chā shàng xià 不分高下,差不多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姊妹不差上下。” BCS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相上下 天差地别 ./Mjgw.html bu cha shang xia
1079 不打自招 bù dǎ zì zhāo 原指还没有用刑;就自己招供了。现比喻无意中透露了自己的过失或心计。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3卷:“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 BDZ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欲盖弥彰、图穷匕见、供认不讳 屈打成招、居心叵测 ./Mjlv.html bu da zi zhao
1080 不得人心 bù dé rén xīn 所作所为违反人的意愿;得不到别人的拥护和支持。 《太平经》:“十伤三者,不得人心。” BDR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众叛亲离 口碑载道、深得人心 ./MmFz.html bu de ren xin
1081 不懂装懂 bù dǒng zhuāng dǒng 自己不懂却装作很精通的样子 王朔《我是你爸爸》:“我妈也比他强呵,起码不像她不懂装懂。我最恨不懂装懂像她那样的老师。” BDZ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强不知以为知 ./MmJj.html bu dong zhuang dong
1082 不干不净 bù gān bù jìng 净:洁净。指粗俗,下流。淫乱的婉辞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回:“不知是那里附学的学生,倒欺负他,里头还有些不干不净的话。” BGB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偷鸡摸狗 光明正大 ./MmJ3.html bu gan bu jing
1083 不尴不尬 bù gān bù gà “不”是衬字;无实际意义;尴尬:不自然。形容事情或举动不正常、不三不四。也形容处境窘迫;办事被动;左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0回:“(薛蝌)及见了宝蟾这种鬼鬼祟祟不尴不尬的光景,也觉了几分。” BGB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骑虎难下、左右为难、进退两难 泰然自若、左右逢源 ./MmM2.html bu gan bu ga
1084 不敢高攀 bù gǎn gāo pān 攀:比喻结交依附他人。不敢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二 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BGG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高攀不上 巴高望上、攀龙附凤 ./MmNn.html bu gan gao pan
1085 不敢后人 bù gǎn hòu rén 后:落后。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邹韬奋《抗战以来》:“凡遇党政当局对抗战建国积极方面有所号召,亦无不竭诚响应,不敢后人。” BGHR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不甘落后 ./MmNx.html bu gan hou ren
1086 不敢造次 bù gǎn zào cì 造次:仓促、鲁莽轻率。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草率从事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9卷:“恁么即某甲不敢造次。” BGZ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慎重其事 轻率鲁莽 ./MmQw.html bu gan zao ci
1087 不攻自破 bù gōng zì pò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唐 顾德章《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是有都立庙之言,不攻而自破矣。” BGZ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理屈词穷、莫名其妙、岂有此理 无懈可击、久攻不下、坚如磐石 ./MmRr.html bu gong zi po
1088 不顾死活 bù gù sǐ huó 顾:顾惜,眷顾。不顾自己的生命,比喻拚命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这呆子不顾死活,闯上宫殿,一路钯,筑破门扇,打破桌椅,把些吃酒的家火 ... BGS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顾安危、不顾一切 ./MmR1.html bu gu si huo
1089 不顾一切 bù gù yī qiè 顾:顾惜,眷顾。什么都不顾 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BGY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置之度外 瞻前顾后 ./MmU0.html bu gu yi qie
1090 不慌不忙 bù huāng bù máng 不慌张;不忙乱。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BHB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从容不迫 惊惶失措、张皇失措 ./MmVv.html bu huang bu mang
1091 不羁之民 bù jī zhī mín 羁:束缚;民:百姓。不受束缚的百姓。指不甘就范的民众 汉 桓宽《盐铁论 论功》:“不牧之地,不羁之民。” BJZ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mV5.html bu ji zhi min
1092 不计其数 bù jì qí shù 计:计算。没法子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襄阳始末》:“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BJQ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胜枚举、不可胜数、不一而足 屈指可数、寥寥无几、凤毛麟角 ./MmZp.html bu ji qi shu
1093 不记前仇 bù jì qián chóu 指不计较以前的仇恨,任人唯贤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5回:“今不记前仇,不避祸患,又来苦口相劝。” BJQ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记前嫌 睚眦必报 ./MmZz.html bu ji qian chou
1094 不加思索 bù jiā sī suǒ 思索:思考探求。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办事敏捷迅速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5回:“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只见不加思索,援笔 ... BJ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假思索 冥思苦想 ./Mmcy.html bu jia si suo
1095 不稼不穑 bù jià bù sè 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诗经 魏风 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BJB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事稼穑 ./Mmdj.html bu jia bu se
1096 博览五车 bó lǎn wǔ chē 博:广博;五车:五车书。广泛阅读很多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才过子建,貌赛潘安。胸中博览五车,腹内广罗千古。” BLW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博见多闻 孤陋寡闻 ./Mmdt.html bo lan wu 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