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77
|
须髯如戟
|
须
|
xū rán rú jǐ
|
髯:两颊上的胡子。戟:古代的一种兵器,长杆头上附有月牙状的利刃。胡须又长又硬,一根根像戟似的怒张着。 髯:两颊上的胡子。戟:古代的一种兵器,长杆头上附有月牙状的利刃。胡须又长又硬,一根根像戟似的怒张着。旧时形容丈夫气概。...
|
《南史 褚彦回传》:“君须髯如戟,何无丈夫意?”
|
XRR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紫髯如戟、苍髯如戟
|
|
./Nmsxcw==.html
|
xu ran ru ji
|
|
19253
|
须臾之间
|
须
|
xū yú zhī jiān
|
须臾:片刻。指极短的时间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须臾之间,只见戴宗舒眉展眼,便爬起来。”
|
XY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顷刻之间
|
|
./ODdqNg==.html
|
xu yu zhi jian
|
|
19254
|
须眉巾帼
|
须
|
xū méi jīn guó
|
须眉:男子;巾帼:女子。称女子而有丈夫气概者
|
柳亚子《长松山房歌》:“放毫谁写长松图?须眉巾帼南海何。”
|
XMJ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巾帼英雄、巾帼须眉
|
|
./ODdqZw==.html
|
xu mei jin guo
|
|
26023
|
顽石点头
|
顽
|
wán shí diǎn tóu
|
形容道理说得透彻,使人心服。
|
晋 《莲社高贤传 道生法师》:“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为点头,旬日学众云集。”
|
WSDT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
顽固不化
|
./Mjg1MA==.html
|
wan shi dian tou
|
|
26189
|
顽梗不化
|
顽
|
wán gěng bù huà
|
形容非常顽固。
|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第一场:“你往年同严仲子做过朋友,他的顽梗不化,你是明白的。”
|
WGB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顽固不化
|
|
./MmU1bw==.html
|
wan geng bu hua
|
|
26379
|
顽固不化
|
顽
|
wán gù bù huà
|
化:改变。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卑府从前在那府里,也做过一任知县,地方上的百姓,极其顽固不化。”
|
WGB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墨守陈规
|
迷途知返
|
./NTd2Mg==.html
|
wan gu bu hua
|
|
26609
|
顽固堡垒
|
顽
|
wán gù bǎo lěi
|
比喻顽固不化的人
|
|
WGB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Gh5Ng==.html
|
wan gu bao lei
|
|
26687
|
顽皮赖骨
|
顽
|
wán pí lài gǔ
|
①谓品行不端、无赖狡诈。②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的人。
|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这等顽皮赖骨,不打如何肯招?”
|
WPLG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顽皮赖肉、顽皮贼骨
|
|
./NTd5NA==.html
|
wan pi lai gu
|
|
26688
|
顽皮赖肉
|
顽
|
wán pí lài ròu
|
见“顽皮赖骨”。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棚、扒、吊、拷,备受苦楚。这些顽皮赖肉只不肯招。”
|
WPLR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顽皮赖骨、顽皮贼骨
|
|
./NTd5ZQ==.html
|
wan pi lai rou
|
|
26689
|
顽皮贼骨
|
顽
|
wán pí zéi gǔ
|
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的人。
|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这顽皮贼骨,不打不招。左右,与我采下去,着实打呀!”
|
WPZG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顽皮赖肉、顽皮赖骨
|
|
./NTd5bw==.html
|
wan pi zei gu
|
|
27147
|
顽铁生辉
|
顽
|
wán tiě shēng huī
|
硬铁放出光辉。比喻人遇到好的机会就会大为改观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运去黄金失色,时来顽铁生辉。”
|
WTS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顽铁生光
|
|
./OGh4bQ==.html
|
wan tie sheng hui
|
|
27148
|
顽铁生光
|
顽
|
wán tiě shēng guāng
|
硬铁放出光辉。比喻人遇到好的机会就会大为改观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4回:“俗语道得好:运去黄金减价,时来顽铁生光。”
|
WTS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顽铁生辉
|
|
./OGh4dw==.html
|
wan tie sheng guang
|
|
27185
|
顽父嚚母
|
顽
|
wán fù yín mǔ
|
指愚顽暴虐的家长。
|
《尚书 尧典》:“父顽,母嚚,象傲。”
|
WFYM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mFhOA==.html
|
wan fu yin mu
|
|
27229
|
顽廉懦立
|
顽
|
wán lián nuò lì
|
使贪婪的人能够廉洁,使怯弱的人能够自立。旧时形容感化力量之大。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
WLNL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廉顽立懦
|
|
./MmViaQ==.html
|
wan lian nuo li
|
|
11539
|
顾名思义
|
顾
|
gù míng sī yì
|
顾:看;名:指人或事物的称呼;义:意义;含义。看到名称就可联想到它的含义。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昶传》:“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
GM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望文生义
|
|
./MTZndw==.html
|
gu ming si yi
|
|
11551
|
顾虑重重
|
顾
|
gù lǜ chóng chóng
|
重重: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的顾虑。形容顾虑极多,难于放手行事。
|
孙犁《文事琐谈》:“目前为文,总是思前想后,顾虑重重。”
|
GL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瞻前顾后
|
无忧无虑
|
./MTZycQ==.html
|
gu lu chong chong
|
|
11552
|
顾盼自雄
|
顾
|
gù pàn zì xióng
|
左看右看,自以为了不起。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
《宋书 范晔传》:“跃马顾盼,自以为一世之雄。”
|
GP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顾盼自豪
|
|
./MTZzMA==.html
|
gu pan zi xiong
|
|
11569
|
顾全大局
|
顾
|
gù quán dà jú
|
顾全:顾及;使不受损害;大局:全盘或整体;多指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切言论、行动都要从全局出发; 顾全:顾及;使不受损害;大局:全盘或整体;多指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切言论、行动都要从全局出发;不使受到损害。...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总求大人格外赏他们个体面,堵堵他们的嘴。这是卑职顾全大局的意思。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总求大人格外赏他们个体面,堵堵他们的嘴。这是卑职顾全大局的意思。”...
|
GQD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顾大局,识大体
|
|
./MTcxNg==.html
|
gu quan da ju
|
|
11570
|
顾影自怜
|
顾
|
gù yǐng zì lián
|
看着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原形容孤独失意;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
|
晋 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
GYZ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孤苦伶仃、孤芳自赏、形单影只
|
自高自大、妄自尊大
|
./MTcxcQ==.html
|
gu ying zi lian
|
|
11624
|
顾此失彼
|
顾
|
gù cǐ shī bǐ
|
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繁多;无法兼顾全面。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王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王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
GCS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捉襟见肘
|
面面俱到
|
./MTgwNg==.html
|
gu ci shi bi
|
|
11708
|
顾而言他
|
顾
|
gù ér yán tā
|
见“顾左右而言他”。
|
《扫迷帚》第二一回:“那三人见话不投机,便顾而言他。”
|
GEY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顾左右而言他
|
|
./M3BiZw==.html
|
gu er yan ta
|
|
11717
|
顾小失大
|
顾
|
gù xiǎo shī dà
|
因贪图小利而损失大利。
|
汉·焦赣《易林·贲之蒙》:“戴盆望天,不见星辰,顾小失大,福逃墙外。”
|
GXS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贪小失大
|
|
./M3BwbQ==.html
|
gu xiao shi da
|
|
11878
|
顾盼自如
|
顾
|
gù pàn zì rú
|
顾盼:左顾右盼;自如: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很灵活左顾右盼
|
|
GPZ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xxYQ==.html
|
gu pan zi ru
|
|
11993
|
顾盼生辉
|
顾
|
gù pàn shēng huī
|
形容眉目传神,姿态动人。同“顾盼生姿”。
|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士有馀粮,马多剩草。一呼百诺,顾盼生辉。此送彼迎,尊荣莫并。”
|
GPS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顾盼生姿
|
|
./Mnp5bw==.html
|
gu pan sheng hui
|
|
12196
|
顾后瞻前
|
顾
|
gù hòu zhān qián
|
同“瞻前顾后”。
|
《封神演义》第五三回:“你往我来,遭着兵刃命随倾;顾后瞻前,错了心神身不保。”
|
GHZ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瞻前顾后
|
斩钉截铁
|
./M3Bjaw==.html
|
gu hou zhan qian
|
|
12207
|
顾盼多姿
|
顾
|
gù pàn duō zī
|
见“顾盼生姿”。
|
曹禺《王昭君》第一幕:“王昭君,十九岁……一双秋水似的眼睛,神采清明,顾盼多姿。”
|
GPDZ
|
一般成语
|
|
|
|
./M3Bqcw==.html
|
gu pan duo zi
|
|
12208
|
顾盼神飞
|
顾
|
gù pàn shén fēi
|
左右顾视,目光炯炯,神采飞扬。
|
《红楼梦》第三回:“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鹅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
GPS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BrMg==.html
|
gu pan shen fei
|
|
12209
|
顾盼自豪
|
顾
|
gù pàn zì háo
|
见“顾盼自雄”。
|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六回:“袁总统得此奇袭,未免顾盼自豪。”
|
GPZ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顾盼自雄
|
|
./M3BrYw==.html
|
gu pan zi hao
|
|
12361
|
顾影惭形
|
顾
|
gù yǐng cán xíng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指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晋 傅咸《申怀赋》:“芬芳并发,我秽其馨;德音光宣,我累厥声;岂伊不愧,顾影惭形。”
|
GYC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顾景惭形
|
|
./NmIxdw==.html
|
gu ying can xing
|
|
12527
|
顾盼自得
|
顾
|
gù pàn zì dé
|
顾盼:左顾右盼;自得:自己很得意。环顾四周,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形容得意忘形
|
王朔《无人喝彩》:“犹如脚底抹油,犹如乘风滑翔,钱康神采奕奕,顾盼自得,仿佛他是天下自我感觉最好的人 王朔《无人喝彩》:“犹如脚底抹油,犹如乘风滑翔,钱康神采奕奕,顾盼自得,仿佛他是天下自我感觉最好的人。”...
|
GPZ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得意忘形
|
|
./OGxxaw==.html
|
gu pan zi de
|
|
12528
|
顾内之忧
|
顾
|
gù nèi zhī yōu
|
顾:照管,照顾。指对后方的忧虑、担心
|
《宋史·李处耘传》:“赏厚则人无顾内之忧,恩深则士有效死之志。”
|
GN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顾之忧
|
|
./OGxxdQ==.html
|
gu nei zhi you
|
|
12529
|
顾彼失此
|
顾
|
gù bǐ shī cǐ
|
顾:照顾,照管。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不能全面照顾
|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16卷:“若彼声西击东,而我军出大同,未免顾彼失此。”
|
GBS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顾此失彼
|
面面俱到
|
./OGxyZQ==.html
|
gu bi shi ci
|
|
12708
|
顾盼生姿
|
顾
|
gù pàn shēng zī
|
姿:姿色,姿态。回首抬眼之间就有美妙的姿色。形容眉目传神,姿态动人。
|
三国·魏·嵇康《赠秀才入军》:“风驰电逝,蹑景追风;凌历中原,顾盼生姿。”
|
GPS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眉目传神、顾盼生辉
|
|
./MTYzYQ==.html
|
gu pan sheng zi
|
|
12722
|
顾曲周郎
|
顾
|
gù qǔ zhōu láng
|
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
GQZ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ZoNg==.html
|
gu qu zhou lang
|
|
12723
|
顾犬补牢
|
顾
|
gù quǎn bǔ láo
|
比喻事情出了差错,宜及时设法补救。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GQB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亡羊补牢
|
|
./MTZoZw==.html
|
gu quan bu lao
|
|
12753
|
顾影弄姿
|
顾
|
gù yǐng nòng zī
|
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二姊葛氏,为人狡黠善辨,顾影弄姿,貌不及江城,而悍妒忌与埒。姊妹相逢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二姊葛氏,为人狡黠善辨,顾影弄姿,貌不及江城,而悍妒忌与埒。姊妹相逢无他语,惟各以阃威自鸣得意。”...
|
GYNZ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搔首弄姿
|
|
./MTcxZw==.html
|
gu ying nong zi
|
|
6651
|
顿开茅塞
|
顿
|
dùn kāi máo sè
|
头脑本来像被茅草堵塞住;忽然被打开了。比喻因受启发而忽然心思开朗;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团。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
DKM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
大惑不解、一窍不通、冥顽不灵
|
./eWpj.html
|
dun kai mao se
|
|
6652
|
顿口无言
|
顿
|
dùn kǒu wú yán
|
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3回:“骂得王庆顿口无言,插烛也似磕头求方便。”
|
DK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张口结舌、哑口无言
|
伶牙俐齿
|
./eWpt.html
|
dun kou wu yan
|
|
6653
|
顿足不前
|
顿
|
dùn zú bù qián
|
停顿下来不前进。
|
|
DZ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停滞不前、裹足不前
|
快步流星
|
./eWtx.html
|
dun zu bu qian
|
|
6654
|
顿足捶胸
|
顿
|
dùn zú chuí xiōng
|
用脚跺地,以拳捶胸。形容极度悲痛或恼怒,到了极点。
|
明·吴元泰《东游记》第七回:“只见杨子哀号哽咽,顿足捶胸,抚棺长恨,欲拔剑自刎。”
|
DZC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呼天抢地
|
手舞足蹈
|
./eWww.html
|
dun zu chui xiong
|
|
6711
|
顿足搓手
|
顿
|
dùn zú cuō shǒu
|
着急惋惜的样子。
|
梁启超《变法通义·论科举》:“不怀顾犬补牢之义,徒效渊鱼丛爵之愚,犹复顿足搓手。”
|
DZC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抓耳挠腮
|
镇定自若
|
./M2k5YQ==.html
|
dun zu cuo shou
|
|
7013
|
顿口拙腮
|
顿
|
dùn kǒu zhuō sāi
|
比喻嘴笨,不善于说话。
|
|
DKZS
|
一般成语
|
|
|
|
./eWp3.html
|
dun kou zhuo sai
|
|
7014
|
顿学累功
|
顿
|
dùn xué lěi gōng
|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
DXLG
|
一般成语
|
|
|
|
./eWtn.html
|
dun xue lei gong
|
|
7026
|
顿挫抑扬
|
顿
|
dùn cuò yì yáng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 靖节 休斋论〈归去来辞〉》:“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 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 靖节 休斋论〈归去来辞〉》:“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
|
DCY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抑扬顿挫
|
平铺直叙
|
./Mnd1Ng==.html
|
dun cuo yi yang
|
|
7479
|
顿腹之言
|
顿
|
dùn fù zhī yán
|
犹言肺腑之言。
|
《金瓶梅词话》第二五回:“常言酒发顿腹之言。”
|
DF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肺腑之言
|
|
./M2kxOA==.html
|
dun fu zhi yan
|
|
7480
|
顿纲振纪
|
顿
|
dùn gāng zhèn jì
|
整顿朝纲,重振法纪。
|
《资治通鉴·周显王四十八年》:“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胡三省注:“顿,谓整顿 《资治通鉴·周显王四十八年》:“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胡三省注:“顿,谓整顿。”...
|
DG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kxaQ==.html
|
dun gang zhen ji
|
|
7487
|
顿脚捶胸
|
顿
|
dùn jiǎo chuī xiōng
|
同“顿足搥胸”。
|
《中国民间故事选·打碎的碗》:“可是国王顿脚捶胸地骂道:‘没用的东西们,如果发现碗上有一道裂纹,就反 《中国民间故事选·打碎的碗》:“可是国王顿脚捶胸地骂道:‘没用的东西们,如果发现碗上有一道裂纹,就反你们每本个中绞死一个!’”...
|
DJC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顿足捶胸
|
|
./M2kzcQ==.html
|
dun jiao chui xiong
|
|
7497
|
顿足搥胸
|
顿
|
dùn zú píng xiōng
|
边跺脚边击打胸脯。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
|
《水浒传》第一○二回:“王砉顿足搥胸道:‘是我不该来看那逆种!’”
|
DZPX
|
一般成语
|
|
|
|
./M2k5dQ==.html
|
dun zu ping xiong
|
|
7558
|
顿足失色
|
顿
|
dùn zú shī sè
|
顿足:跺脚。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形容十分惊慌。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促织》:“成仓猝莫如所救,顿足失色。”
|
DZSS
|
一般成语
|
|
|
|
./Njlxbw==.html
|
dun zu shi se
|
|
23894
|
颂古非今
|
颂
|
sòng gǔ fēi jīn
|
颂:颂扬;非:非难;反对;今:现代。颂扬古代的;非难和反对现代的。
|
汉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
SGF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是古非今
|
后今薄古
|
./NTJyNg==.html
|
song gu fei j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