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0736 连枝并头 lián zhī bìng tóu 连理枝和并头莲。比喻美满的婚姻。 明·孙仁孺《东郭记·一妾》:“这一桩婚媾与卿卿可正是连枝并头。” LZB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连枝比翼 ./NDlwYw==.html lian zhi bing tou
10737 连枝带叶 lián zhī dài yè 见“连枝分叶”。 明·无名氏《龙门隐秀》第三折:“谁想俺嫂狠兄毒心意歹,全不想共根同蒂,连枝带叶,把我似乞儿般抢出门来 ... LZD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连枝分叶 ./NDlwbQ==.html lian zhi dai ye
10738 连枝分叶 lián zhī fēn yè 同根所生的枝叶。常喻兄弟之间的密切关系。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朕之于卿,兄弟非远,连枝分叶,兴灭相依。” LZF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连枝带叶、连枝同气 ./NDlwdw==.html lian zhi fen ye
10739 连枝同气 lián zhī tóng qì 《吕氏春秋·精通》:“故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旧题汉苏武《诗》之一: ... 《吕氏春秋·精通》:“故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旧题汉苏武《诗》之一: ... LZT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连枝分叶 ./NDlxZw==.html lian zhi tong qi
11089 连皮带骨 lián pí dài gǔ 连皮肤及骨头一起。比喻全部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我只愿这会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来你们瞧见了,然后连皮带骨一概都化成 ... LPD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3RlMA==.html lian pi dai gu
11090 连城之珍 lián chéng zhī zhēn 珍:珍贵的东西。价值很高的珍品 唐·王绩《与陈叔达重借隋纪书》:“岂连城之珍俟楚文而乃进?” LCZ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连城之璧 ./N3RmZQ==.html lian cheng zhi zhen
11091 连城之价 lián chéng zhī jià 连城:连成一片的城池;价:价格。形容物品极为珍贵,价值极高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 ... LCZ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价值连城 ./N3Rmbw==.html lian cheng zhi jia
11092 连朝接夕 lián zhāo jiē xī 朝:早晨;夕:晚上。早晨接晚上,不分白天黑夜地连续干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不自知其苦,非魔而何?” LZJ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夜以继日 ./N3RmeQ==.html lian zhao jie xi
11234 连车平斗 lián chē píng dǒu 形容冗员很多 唐 张鷟《朝野佥载》第四卷:“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 LCPD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车载斗量 ./ZDhl.html lian che ping dou
11235 连城之璧 lián chéng zhī bì 连城:连成一片的许多座城。后用来形容某种东西非常珍贵。璧:玉。非常珍贵的、非常值钱的美玉。也指价值极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遣赵王书,愿以十五城 ... LCZB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价值连城 一钱不值 ./ZDhv.html lian cheng zhi bi
21723 迟疑不决 chí yí bù jué 犹豫疑惑,不能决定 《隋书 段文振传》:“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CYB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犹豫不决 当机立断 ./NGhl.html chi yi bu jue
21924 迟暮之年 chí mù zhī nián 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三回:“年兄之论固正,但只是年兄迟暮之年,当此严冷之际,塞外驱驰,良不容易。 ... CMZ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桑榆暮年 ./cWQ2.html chi mu zhi nian
22132 迟疑不定 chí yí bù dìng 犹言迟疑不决。 《易·蒙》“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唐·孔颖达疏:“师若迟疑不定,或再或三,是亵渎,渎则不告。” CYB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迟疑不决 ./M2Ewdw==.html chi yi bu ding
22289 迟眉钝眼 chí méi dùn yǎn 指眼神呆滞,不灵活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六部分:“并且迟眉钝眼地,看着人憨痴痴地,比蔡兴顺精灵不到多少。” CMDY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聪明伶俐 ./NGg0.html chi mei dun yan
22432 迟疑不断 chí yí bù duàn 犹言迟疑不决。 唐 韩愈《沦淮西事宜状》:“迟疑不断,未有能成其事者也。” CYBD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犹豫不决 斩钉截铁 ./MzBxcQ==.html chi yi bu duan
22683 迟迟吾行 chí chí wú xíng 迟迟:慢慢地。原指慢慢考虑考虑再走。形容恋恋不舍地离开。 CCWX 一般成语 ./MzlpYQ==.html chi chi wu xing
22693 迟徊不决 chí huái bù jué 犹言迟疑不决。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为朝廷计,与其迟徊不决以启天下之疑,何如明示政纲以箝 ... CHB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迟疑不决 ./MzluMA==.html chi huai bu jue
22694 迟徊观望 chí huái guān wàng 犹言迟疑观望。 刘揆一《黄兴传记》:“主张国内军事当局,乘日本大隈内阁迟徊观望之时,及早自动,以武力收回青岛。” CHG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迟疑观望 ./MzluYQ==.html chi huai guan wang
22695 迟回观望 chí huí guān wàng 同“迟疑观望”。 《清史稿·李森先传》:“上孜孜图治,求言诏屡下,而诸臣迟回观望者,皆以从前言事诸葛亮臣,一经惩创,则 ... CHG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犹豫不决 ./Mzluaw==.html chi hui guan wang
22707 迟日旷久 chí rì kuàng jiǔ 犹言旷日持久。 《商君书·君臣》:“瞋目扼腕而语勇者得,垂衣裳而谈说者得,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 CRK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旷日持久 ./Mzl1cw==.html chi ri kuang jiu
22717 迟疑顾望 chí yí gù wàng 犹言迟疑观望。 唐·刘餗《惰唐嘉话》卷中:“[李勣]今若即发者,我死后可亲任之,如迟疑顾望,便当杀之。” CYG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迟疑观望 ./M2ExNg==.html chi yi gu wang
22718 迟疑观望 chí yí guān wàng 谓犹豫等待,不作决定。 清·李渔《比目鱼·肥遁》:“相公,俞旨既下,就该速速抽身,为什么还要迟疑观望?” CYGW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迟疑顾望、迟徊观望 ./M2ExZw==.html chi yi guan wang
22719 迟疑未决 chí yí wèi jué 形容拿不定主意。 《新五代史 前蜀世家 王建传》:“昭度迟疑未决,建遣军士擒昭度亲吏于军门,脔而食之。 CYWJ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迟疑不决、犹豫不定 斩钉截铁 ./M2EyMA==.html chi yi wei jue
9084 迢迢千里 tiáo tiáo qiān lǐ 迢迢:遥远的样子。形容路途遥远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金钏记》:“迢迢千里到燕都,教人跋涉多劳苦。” TTQL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千里迢迢 ./N3pkYQ==.html tiao tiao qian li
25842 迤逦不绝 yǐ lǐ bù jué 迤逦:曲折连续的样子。曲折连绵不断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3卷:“行十余里,忽见幢节幡盖,迤逦不绝。” YL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3k2OA==.html yi li bu jue
15063 迥然不同 jiǒng rán bù tóng 迥然:差距很大的样子。大不相同;相差太远。形容彼此完全不同。 宋 张戒《岁寒堂诗话》:“文章古今迥然不同。” JRB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截然不同、大相径庭 毫无二致、不相上下、一模一样 ./YTV1.html jiong ran bu tong
16326 迥乎不同 jiǒng hū bù tóng 见“迥然不同”。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我们所弹的曲子,一人弹与两人弹,迥乎不同。” JHB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迥然不同、截然不同 大同小异、不相上下 ./NDI1bw==.html jiong hu bu tong
904 迩安远至 ěr ān yuǎn zhì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EAYZ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近悦远来 ./NjBl.html er an yuan zhi
2447 迫不得已 pò bù dé yǐ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将为皇帝定立妃后,有司上名,公女为首,公深辞让,迫不得已,然后受诏。 ... PBD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无可奈何 自觉自愿、甘心情愿 ./MXQ4Yw==.html po bu de yi
2459 迫在眉睫 pò zài méi jié 迫:紧迫;睫:眉毛和眼睫毛。已经逼近眉毛和眼睫毛之间。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PZM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火烧眉毛、急如星火 远在天边、慢条斯理 ./MXR2bw==.html po zai mei jie
2534 迫不及待 pò bù jí dài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着急。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闻请旨。” PBJ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刻不容缓、急不可待 待机而动 ./MXlzMg==.html po bu ji dai
2821 迫不可待 pò bù kě dài 见“迫不及待”。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29回:“迫不可待者,即令官吏带银子,按户稽查,量其家大小人口若干,先与银若 ... PBK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迫不及待 ./NGo5OA==.html po bu ke dai
2850 迫于眉睫 pò yú méi jié 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急迫。 梁启超《论中国成文法编制之沿革得失》第五章:“于新法典编纂之必要迫于眉睫。” PYM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迫在眉睫 ./NGprbQ==.html po yu mei jie
2932 迫在眉尖 pò zài méi jiān 迫:紧迫;眉:眉毛。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8章:“因为他看见他的危险处境迫在眉尖。” PZM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迫在眉前、迫在眉睫 ./ODB3dQ==.html po zai mei jian
2933 迫切陈词 pò qiè chén cí 迫切:十分急切;陈:叙说。十分急切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倘蒙采纳施行,抗战幸甚,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幸甚。迫切陈词,愿闻明教。” PQC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ODB4NA==.html po qie chen ci
6953 迭床架屋 dié chuáng jià wū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複,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DCJW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叠床架屋 ./d3Q0.html die chuang jia wu
7312 迭矩重规 dié jǔ chóng guī 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三国志 蜀书 郄正传》:“君臣协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动若重规,静若迭矩。” DJCG 一般成语 ./M2Z6Mg==.html die ju chong gui
7315 迭嶂层峦 dié zhàng céng luán 嶂:形势高险像屏障的山。层:重。峦:就是连着的山。形容山峦重迭,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九:“迭嶂层峦,点点苍苔铺翡翠。” DZCL 一般成语 ./M2Z6dw==.html die zhang ceng luan
7647 迭为宾主 dié wéi bīn zhǔ 轮流做主人请客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有时迭为宾主,不过清茶寡饭,不设酒肴,以此为常。” DWB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迭为主宾 ./ODR4aw==.html die wei bin zhu
3330 迷而不反 mí ér bù fǎn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 MEB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迷而不返 迷途知返 ./ZWtn.html mi er bu fan
3331 迷而不返 mí ér bù fǎn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汉 王粲《为刘表与袁尚书》:“若使迷而不返,遂而不改,则戎狄蛮夷将有诮让之言。” MEB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迷而不反 迷途知返 ./ZWtx.html mi er bu fan
3332 迷而知反 mí ér zhī fǎn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MEZ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迷而知返 迷而不返 ./ZWww.html mi er zhi fan
3333 迷而知返 mí ér zhī fǎn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宋书 二凶传 元凶劭》:“所以淹霆缓电者,犹冀弟迷而知返耳。” MEZ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迷而知反、迷途知返 迷而不返 ./ZWxh.html mi er zhi fan
3334 迷天大谎 mí tiān dà huǎng 迷:通“弥”。极大的谎话 茅盾《子夜》:“她这临时诌起来的谎居然合式,她心里更加有把握了。她决定把这迷天大谎再推进一些。” MTD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弥天大谎 肺腑之言 ./ZW00.html mi tian da huang
3335 迷途知反 mí tú zhī fǎn 迷途:迷路;反:反回。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 《南史 陈伯之传》:“夫迷途知反,往哲是与。” MTZ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迷途知返、迷而知返 迷而不返 ./ZW1l.html mi tu zhi fan
3412 迷途知返 mí tú zhī fǎn 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失了道路;知道后改到正路上来。比喻犯了错误后;知道改正。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返,尚可以免。” MTZ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悬崖勒马 执迷不悟 ./MW5tZQ==.html mi tu zhi fan
3416 迷人眼目 mí rén yǎn mù 迷惑他人视线,使人分辨不清。指耍花招欺骗人。 毛泽东《质问国民党》:“这些人也是敌人的第五纵队,不过比前一种稍具形式上的区别,借以伪装自己,迷人眼 ... MRY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W8zYw==.html mi ren yan mu
3417 迷离扑朔 mí lí pū shuò 迷离:眼睛半闭半睁的样子;扑朔:脚乱蹬乱动。原指分辨不清雌雄、男女。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横吹曲辞五 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MLP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迷离恍惚、扑朔迷离 泾渭分明 ./MW8zbQ==.html mi li pu shuo
3435 迷离恍惚 mí lí huǎng hū 模糊闪烁;分辨不清;似有若无。 清 曾朴《孽海花》:“庭中一半似银海一般的白,一半却迷离惝恍,摇曳着桐叶的黑影。” MLH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扑朔迷离 一目了然 ./MXAyMg==.html mi li huang hu
3448 迷惑视听 mí huò shì tīng 使人耳目迷乱。比喻以错误的言论欺骗社会,毒害群众。 萧作霖《复兴社述略》:“这是因为当时我们毕竟还不敢公然承认我们主张实行法西斯主义,还是觉得抱着三民主 ... MHS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MXBzZw==.html mi huo shi 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