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05
|
血流如注
|
血
|
xuè liú rú zhù
|
形容血流得急而多。
|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支诺皋中》:“其物匣刃而走,血流如注。”
|
XLR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血流成河
|
|
./NWh5NA==.html
|
xue liu ru zhu
|
|
18406
|
血染沙场
|
血
|
xuè rǎn shā chǎng
|
沙场:战场。鲜血染红了战场。指在战场上牺牲。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卷二:“设将军等今日不来,吾辈血染沙场早矣。”
|
XR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h5bw==.html
|
xue ran sha chang
|
|
18440
|
血光之灾
|
血
|
xuè guāng zhī zāi
|
迷信指有被杀的灾祸,
|
元 无名氏《盆儿鬼》楔子:“此卦洽谈室一百日内,有血光之灾,只怕躲不过去。”
|
XG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杀身之祸
|
|
./Nms1ZQ==.html
|
xue guang zhi zai
|
|
18441
|
血盆大口
|
血
|
xuè pén dà kǒu
|
指野兽凶残吞噬的大嘴。也比喻剥削者、侵略者蚕食鲸吞的巨大胃口。
|
唐 变文《叶净能诗》:“眼如悬镜,口若血盆,毒气成云。”
|
XPD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s1bw==.html
|
xue pen da kou
|
|
18442
|
血气之勇
|
血
|
xuè qì zhī yǒng
|
指凭一时感情冲动产生的勇气。
|
《孟子 公孙丑上》:“夫子过孟贲远矣。”宋 朱熹集注:“孟贲血气之勇。”
|
XQZ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意气用事
|
|
./Nms1eQ==.html
|
xue qi zhi yong
|
|
18443
|
血肉模糊
|
血
|
xuè ròu mó hu
|
血流肉烂,无法辨认器官肢体。形容死亡或受伤的惨状。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4章:“弟兄们让不开路,被火车碾的断腰折骨,血肉模糊。”
|
XRM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s2OA==.html
|
xue rou mo hu
|
|
18444
|
血性男儿
|
血
|
xuè xìng nán ér
|
指刚强正直,勇敢热情的男子汉。
|
明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你小姐乃是闺阁中的须眉男子,我铁挺生也是个血性男儿。”
|
XXN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s2aQ==.html
|
xue xing nan er
|
|
18445
|
血战到底
|
血
|
xuè zhàn dào dǐ
|
血战:非常激烈地拼死地战斗。指激烈战斗到最后时刻。
|
唐 杜甫《送灵州李判官》诗:“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
|
XZ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s2cw==.html
|
xue zhan dao di
|
|
18498
|
血气方盛
|
血
|
xuè qì fāng shèng
|
血气:精力;方:正。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终传》:“黄门郎年幼,血气方盛,既无长君退让之风,而要结轻狡无行之客。”
|
XQF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血气方刚、气血方刚、血气方壮
|
老态龙钟、暮气沉沉
|
./N2dzZQ==.html
|
xue qi fang sheng
|
|
18499
|
血脉相通
|
血
|
xuè mài xiāng tōng
|
血脉:血统。指有血缘亲属关系。比喻关系极为亲密
|
唐·卢氏《逸史·治针道士》:“人血脉相通如江河,针灸在思其要津。”
|
XMX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血脉相连
|
|
./N2dzbw==.html
|
xue mai xiang tong
|
|
18500
|
血风肉雨
|
血
|
xuè fēng ròu yǔ
|
形容剧烈残酷的屠杀或性格刚强
|
梁启超《论权利思想》:“试一读欧美诸国法律发达史,如立宪政,废奴隶……等诸大法律,何一不自血风肉雨中 梁启超《论权利思想》:“试一读欧美诸国法律发达史,如立宪政,废奴隶……等诸大法律,何一不自血风肉雨中熏沐而来。”...
|
XFR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血雨腥风
|
|
./N2d1dw==.html
|
xue feng rou yu
|
|
19152
|
血肉相联
|
血
|
xuè ròu xiāng lián
|
联:关联。像血和肉一样相互联系着。比喻关系十分密切,不可分离
|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
XRX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血肉相连
|
|
./N2dyYQ==.html
|
xue rou xiang lian
|
|
19153
|
血肉淋漓
|
血
|
xuè ròu lín lí
|
淋漓:沾湿或流滴的样子。形容血肉流滴的惨相
|
宋·洪迈《夷坚甲志·髙俊入冥》:“狱卒割剔其股文,血肉淋漓,形容枯瘠不类人。”
|
XRL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血肉横飞
|
|
./N2dyaw==.html
|
xue rou lin li
|
|
19154
|
血气未动
|
血
|
xuè qì wèi dòng
|
血气:血性,指生命;动:变动。形容没有重病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瘠则甚矣,而血气未动。”
|
XQW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dydQ==.html
|
xue qi wei dong
|
|
19155
|
血气方壮
|
血
|
xuè qì fāng zhuàng
|
血气:精力;方:正。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
《新唐书·张嘉贞传》:“昔马周起徒步,谒人主,血气方壮,太宗用之,能尽其才,甫五十而没。”
|
XQF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血气方刚、气血方刚、血气方盛
|
老态龙钟、暮气沉沉
|
./N2dzNA==.html
|
xue qi fang zhuang
|
|
19156
|
血流成川
|
血
|
xuè liú chéng chuān
|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1回:“打进番营来,如入无人之境,打得尸如山积,血流成川。”
|
XLC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血流成河、血流成渠
|
|
./N2d0aQ==.html
|
xue liu cheng chuan
|
|
19157
|
血化为碧
|
血
|
xuè huà wéi bì
|
碧:碧玉。人死后血液凝固为碧玉。形容为正义而流的鲜血。比喻人的精诚所至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伍员流于江,苌弘藏其血,三年化为碧。”
|
XHW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苌弘化碧
|
|
./N2d1Mg==.html
|
xue hua wei bi
|
|
19158
|
血海冤仇
|
血
|
xuè hǎi yuān chóu
|
血海:形容杀人流血很多。形容仇恨极大、极深
|
清·陈天华《狮子吼》:“放着他血海冤仇三百载,鬼混了汉家疆宇十余传。”
|
XHY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血海深仇、深仇大恨
|
|
./N2d1Yw==.html
|
xue hai yuan chou
|
|
19159
|
血海尸山
|
血
|
xuè hǎi shī shān
|
血海:形容杀人很多。血流成海,尸积如山。形容伤亡十分惨重
|
明·无名氏《王马破曹》第二折:“杀的他血海尸山人马亡,似败叶,狂风荡。”
|
XH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d1bQ==.html
|
xue hai shi shan
|
|
13894
|
行家里手
|
行
|
háng jiā lǐ shǒu
|
精通这种业务的人。里手:内行人。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批评东西的毛病,说那东西的出处,着实是个行家。”
|
HJL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识途老马、大方之家
|
半路出家、一窍不通
|
./M3J4Yw==.html
|
hang jia li shou
|
|
14015
|
行伍出身
|
行
|
háng wǔ chū shēn
|
行伍:古代军队编制,1行25人,1伍5人,泛指士兵。指当兵出身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幸亏炮船上统带赵大人是行伍出身,天生海量。”
|
HW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x5aQ==.html
|
hang wu chu shen
|
|
14248
|
行行蛇蚓
|
行
|
háng háng shé yǐn
|
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
《晋书 王羲之传》:“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宋 利登《野农谣》诗:“行行蛇蚓字相续,野农不识 《晋书 王羲之传》:“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宋 利登《野农谣》诗:“行行蛇蚓字相续,野农不识何由读?”...
|
HHSY
|
一般成语
|
|
|
|
./M3J4Mg==.html
|
hang hang she yin
|
|
17946
|
行云流水
|
行
|
xíng yún liú shuǐ
|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
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 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
XYL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无拘无束、挥洒自如
|
矫柔造作
|
./Mmc0OA==.html
|
xing yun liu shui
|
|
18113
|
行将就木
|
行
|
xíng jiāng jiù mù
|
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行将:快要;木:棺材。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
XJJ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枯木朽株、气息奄奄
|
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
./Mmoydw==.html
|
xing jiang jiu mu
|
|
18128
|
行动坐卧
|
行
|
xíng dòng zuò wò
|
泛指人的举止和风度。
|
浩然《艳阳天》第52章:“把他这一程子的行动坐卧都摆出来看看,还不明白吗?”
|
XDZ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行举止
|
|
./MmphZQ==.html
|
xing dong zuo wo
|
|
18187
|
行若无事
|
行
|
xíng ruò wú shì
|
指人在紧急关头;态度镇静;毫不慌乱。有时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若:好像。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万太尊说罢,行若无事。”
|
XR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泰然自若、神色不惊
|
手忙脚乱、大惊小怪
|
./MmtpdQ==.html
|
xing ruo wu shi
|
|
18191
|
行尸走肉
|
行
|
xíng shī zǒu ròu
|
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行尸:会走动的尸体。
|
晋 王嘉《拾遗记 后汉》:“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XSZ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酒囊饭袋、行尸走骨
|
虽死犹生
|
./Mmtvbw==.html
|
xing shi zou rou
|
|
18218
|
行之有效
|
行
|
xíng zhī yǒu xiào
|
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
|
西晋 张华《博物志 方士》:“皇甫隆遇青牛道士,姓封名君达,其论养性法则可施用,大略云……武帝行之有 西晋 张华《博物志 方士》:“皇甫隆遇青牛道士,姓封名君达,其论养性法则可施用,大略云……武帝行之有效。”...
|
XZY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立竿见影、卓有成效
|
劳而无功、徒劳无益
|
./Mmw2cQ==.html
|
xing zhi you xiao
|
|
18372
|
行成于思
|
行
|
xíng chéng yú sī
|
品德的养成在于能思考。
|
唐 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XC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dscw==.html
|
xing cheng yu si
|
|
18384
|
行色匆匆
|
行
|
xíng sè cōng cōng
|
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
|
唐 牟融《送客之杭》:“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
XS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尘仆仆、行色仓皇
|
无所事事、悠哉游哉
|
./NWd5MA==.html
|
xing se cong cong
|
|
18503
|
行走如飞
|
行
|
xíng zǒu rú fēi
|
行:走路。走路的步子快捷如飞
|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第九卷:“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高视阔步,行走如飞。”
|
XZR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行步如飞、行步如风
|
|
./N2gwcQ==.html
|
xing zou ru fei
|
|
18504
|
行迹可疑
|
行
|
xíng jì kě yí
|
|
|
XJK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g3bw==.html
|
xing ji ke yi
|
|
18916
|
行不副言
|
行
|
xíng bù fù yán
|
谓言行不一。
|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天下之人行不副言者多矣,使夫子随听而遽信之,所失者岂特宰予邪!”
|
XBF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行不一
|
言行一致
|
./NWdrNA==.html
|
xing bu fu yan
|
|
18917
|
行不苟合
|
行
|
xíng bù gǒu hé
|
谓做事有主见,不随便附和别人。
|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
XBG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行不苟容
|
人云亦云
|
./NWdrZQ==.html
|
xing bu gou he
|
|
18918
|
行不履危
|
行
|
xíng bù lǚ wēi
|
不走有危险的地方。
|
《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万乘之主行不履危。”
|
XBL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drbw==.html
|
xing bu lu wei
|
|
18919
|
行不逾方
|
行
|
xíng bù yú fāng
|
谓行动不逾越法度。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彪传上论》:“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彪传上论》:“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
|
XBY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行不由径
|
|
./NWdsOA==.html
|
xing bu yu fang
|
|
18931
|
行奸卖俏
|
行
|
xíng jiān mài qiào
|
谓恣淫行邪,弄姿作态。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那张荩及风流子弟,只晓得三瓦两舍,行奸卖俏,是他的本等。”
|
XJM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卖俏行奸
|
|
./NWdydw==.html
|
xing jian mai qiao
|
|
18932
|
行间字里
|
行
|
xíng jiān zì lǐ
|
谓文章的字句中间。
|
南朝·梁·简文帝《答新渝侯和诗书》:“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清·平步青《霞外■(扌 南朝·梁·简文帝《答新渝侯和诗书》:“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清·平步青《霞外■(扌麕)屑·论文下·文章圈点》:“书有圈点勾勒,始自前明中叶选刻时文陋习。然行间字里,触眼特为爽豁,故仿而用之。”...
|
XJ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字里行间、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
|
./NWdzNg==.html
|
xing jian zi li
|
|
18938
|
行色怱怱
|
行
|
xíng sè é méi
|
见“行色匆匆”。
|
|
XSEM
|
一般成语
|
|
|
|
./NWd5YQ==.html
|
xing se e mei
|
|
18939
|
行思坐筹
|
行
|
xíng sī zuò chóu
|
见“行思坐想”。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生行思坐筹,无以为计。”
|
XSZ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行思坐想、行思坐忆
|
|
./NWd6eQ==.html
|
xing si zuo chou
|
|
18940
|
行思坐想
|
行
|
xíng sī zuò xiǎng
|
谓不停地思考。
|
宋·袁去华《金蕉叶》:“行思坐忆,知他是,怎生过日。”
|
XSZ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行思坐筹、行思坐忆
|
|
./NWgwOA==.html
|
xing si zuo xiang
|
|
18944
|
行侠好义
|
行
|
xíng xiá hǎo yì
|
谓讲义气,肯舍己助人。
|
|
XXHY
|
一般成语
|
|
|
|
./NWgyNg==.html
|
xing xia hao yi
|
|
18945
|
行险徼幸
|
行
|
xíng xiǎn jiǎo xìng
|
谓冒险行事以求利。语出《礼记·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
|
语出《礼记·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
|
XXJX
|
一般成语
|
|
|
|
./NWgyZw==.html
|
xing xian jiao xing
|
|
18946
|
行崄侥幸
|
行
|
xíng xiǎn yáo xìng
|
见“行险徼幸”。
|
|
XXYX
|
一般成语
|
|
|
|
./NWgycQ==.html
|
xing xian yao xing
|
|
18947
|
行香挂牌
|
行
|
xing xiang gua pai
|
学政到省后例行的仪式。行香:到孔丘庙烧香。挂牌:出牌公告考试地点、日期等。
|
|
XXGP
|
一般成语
|
|
|
|
./NWgzMA==.html
|
xing xiang gua pai
|
|
18953
|
行易知难
|
行
|
xíng yì zhī nán
|
孙中山的认识论命题,与古代流传下来的“知易行难”学说相对。也称知难行易。
|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二讲:“天下的事情,的确是行易知难。”
|
XYZ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g2Mg==.html
|
xing yi zhi nan
|
|
18958
|
行远升高
|
行
|
xíng yuǎn shēng gāo
|
《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 《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后遂以“行远升高”比喻为学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
《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 《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
XYS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g4dQ==.html
|
xing yuan sheng gao
|
|
18961
|
行者让路
|
行
|
xíng zhě ràng lù
|
行走的人相互让路。谓大家都谦逊有礼。
|
《孔子家语·好生》:“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
|
XZR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g5bw==.html
|
xing zhe rang lu
|
|
18962
|
行针步线
|
行
|
xíng zhēn bù xiàn
|
比喻设计划策。
|
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一折:“试看我行针步线,俺在这梁园城一交却又早二十年。”
|
XZB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g5eQ==.html
|
xing zhen bu xian
|
|
18965
|
行住坐卧
|
行
|
xíng zhù zuò wò
|
指一举一动。
|
《大承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行住坐卧,受诸苦恼。”
|
XZZ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行动坐卧
|
|
./NWhhcw==.html
|
xing zhu zuo w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