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21587 自觉形秽 zì jué xíng huì 本指羞愧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后也泛指与人相比,自愧不如。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 ... ZJX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自惭形秽 ./Nm51Zw==.html zi jue xing hui
21588 自弃自暴 zì qì zì bào 指自甘堕落,不求进取。同“自暴自弃”。 《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凡为血气所移者,皆是自弃自暴之人耳。” ZQZ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自暴自弃、自甘暴弃 ./Nm52dQ==.html zi qi zi bao
21589 自取咎戾 zì qǔ jiù lì 指自招罪过。同“自取罪戾”。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目下大敌当前,万不可再事疏忽,自取咎戾!” ZQJ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自取罪戾 ./Nm53NA==.html zi qu jiu li
21590 自取其祸 zì qǔ qí huò 取:取得;祸:祸事。自己招来祸事。 宋 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卷下:“故门高之弑,乐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祸也。” ZQQ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自取其殃 ./Nm53ZQ==.html zi qu qi huo
21591 自取罪戾 zì qǔ zuì lì 指自招罪过。亦作“自取咎戾”。 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岂不知元帅虎威,马到成功?焉敢复生贰心,自取罪戾。” ZQZ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自取咎戾 ./Nm53bw==.html zi qu zui li
21592 自树一帜 zì shù yī zhì 比喻单独建立一种风格、体制、派别或力量等。 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率皆攻排诋呵,自树一帜,殊可笑也。” ZSY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独树一帜 ./Nm53eQ==.html zi shu yi zhi
21593 自相残害 zì xiāng cán hài 残:伤害。自己人互相杀害。 《晋书 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ZXCH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自相残杀、自相鱼肉、自相戕贼 同仇敌忾、同舟共济、戮力同心 ./Nm54OA==.html zi xiang can hai
21594 自新之路 zì xīn zhī lù 罪犯自己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的出路。 《三国志 魏志 田豫传》:“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 ZXZ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m54cw==.html zi xin zhi lu
21621 自做自当 zì zuò zì dāng 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受累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8卷:“任珪道:‘不必缚我,我自做自当,并不连累你们。’” ZZZ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自作自受、自受自作 ./N2RoOA==.html zi zuo zi dang
21622 自作之孽 zì zuò zhī niè 孽:罪恶,灾祸。指自己招来的罪孽或灾祸是逃不脱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44章:“与卖国者言救国,与毁法者言护法……尽王揖唐等自作之草,如何 ... ZZZN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自作孽,不可活 ./N2RoaQ==.html zi zuo zhi nie
21623 自在逍遥 zì zài xiāo yáo 逍遥:放任不羁,悠然自得的样子。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金·王丹桂《武陵春·寄乐亭刘嗣昌》词:“自在逍遥随分过,兀兀养天真。” ZZX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逍遥自在 ./N2RpbQ==.html zi zai xiao yao
21624 自有肺肠 zì yǒu fèi cháng 肺肠:比喻心思。指做事有自己的用心 《诗经·大雅·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ZYFC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别有肺肠 ./N2Rpdw==.html zi you fei chang
21625 自相践踏 zì xiāng jiàn tà 自己人互相踩。形容军队溃败时各自仓皇逃命的狼狈情况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军士自相践踏,死者无数。” ZXJ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2RtaQ==.html zi xiang jian ta
21626 自投于地 zì tóu yú dì 投:抛掷。自己一下子仆伏在地上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寔传》:“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顺归罪。” ZTY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2RxNA==.html zi tou yu di
21627 自投虎口 zì tóu hǔ kǒu 投:进入;虎口:比喻十分危险的处所。比喻自己进入危险的场所送死 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20回:“这薛刚真正胆大包天,不想生法报仇,反来祭扫铁丘坟,是自投虎口。” ZTHK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自投罗网 ./N2Rxbw==.html zi tou hu kou
21628 自同寒蝉 zì tóng hán chán 寒蝉:冬天的蝉不叫。自己同寒天的蝉一样,比喻闭口不说话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 ... ZTH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2RxeQ==.html zi tong han chan
21629 自受自作 zì shòu zì zuò 受:承受。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受累 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二折:“岂不闻天网恢恢,也是我自受自作。” ZSZ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自作自受、自做自当 ./N2RyaQ==.html zi shou zi zuo
21630 自恃其才 zì shì qí cái 侍:依赖;其:他的。自己仗着有才能。形容高傲,自负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2卷:“他也自恃其才,没有一个人看得入眼,所以缙绅之门,绝不去走,文字之交 ... ZSQC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N2RzMg==.html zi shi qi cai
21631 自视不明 zì shì bù míng 自视:单靠自己眼睛看事物;不明:看不清楚。指单靠自己眼睛看事物则看不清楚 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经》第24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ZSB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2RzYw==.html zi shi bu ming
21632 自胜者强 zì shèng zhě qiáng 自胜:战胜自己;强:刚,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算刚强 春秋·楚·李耳《老子·道德经》第33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ZSZ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2RzbQ==.html zi sheng zhe qiang
21952 臭不可闻 chòu bù kě wén 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声极坏。 唐·柳宗元《东海若》:“刳而振其犀以嬉,取海水杂粪壤蛲 而实之,臭不可当也。” CBKW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臭不可当 ./cXhn.html chou bu ke wen
21953 臭名远扬 chòu míng yuǎn yáng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宋书 刘义真传》:“案车骑将军义真,凶恶之性,爰自稚弱,咸阳之酷,臭声远播。” CMY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臭名昭著、声名狼藉、臭不可当 驰名中外、名扬四海 ./cXhx.html chou ming yuan yang
21954 臭名昭著 chòu míng zhāo zhù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CMZ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声名狼藉、臭名远扬 大名鼎鼎、赫赫有名 ./cXkw.html chou ming zhao zhu
21955 臭味相投 chòu wèi xiāng tóu 坏味道互相投合。比喻有同样坏毛病、恶劣习气的人很合得来。 宋 牟献《木兰花慢》:“不妨无蟹有监州,臭味喜相投。” CWX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沆瀣一气、同气相求、狼狈为奸 格格不入、水火不容 ./cXlr.html chou wei xiang tou
22747 臭名昭彰 chòu míng zhāo zhāng 昭:显着。形容坏名声尽人皆知。亦作“臭名昭著”。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一章:“北洋派是中国近代史上继往开来、臭名昭彰的一个封建军事政治集团 ... CMZ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臭名昭著 ./M2FnZw==.html chou ming zhao zhang
22748 臭名昭着 chòu míng zhāo zhe 坏名声人人都知道 CMZZ 一般成语 ./M2FncQ==.html chou ming zhao zhe
20237 至死不变 zhì sǐ bù biàn 至:到。到死都不变。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ZSB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成不变、始终不渝、死不改悔 反复无常 ./MnRheQ==.html zhi si bu bian
20277 至大至刚 zhì dà zhì gāng 至:最,极。极其正大、刚强。 《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ZDZ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nUwaQ==.html zhi da zhi gang
20336 至高无上 zhì gāo wú shàng 形容高于一切。至:最。 西汉 刘安《淮南子 缪称训》:“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 ZGW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高高在上、无出其右、登峰造极 等而下之 ./MnV3Ng==.html zhi gao wu shang
20382 至理名言 zhì lǐ míng yán 至理:最正确的道理;名言:精辟;有价值的话。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清 李绿园《歧路灯》:“俗语云‘揭债要忍,还债要狠。’这两句话不是圣经传贤,却是至理名言。” ZLM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金玉良言、良药苦口 奇谈怪论、无知妄说、无稽之谈 ./MnZtdQ==.html zhi li ming yan
20427 至死不悟 zhì sǐ bù wù 到死都不觉悟。形容顽固不化。悟:醒悟。 晋 葛洪《抱朴子》:“求乞福愿,冀其必得,至死不悟,不亦哀哉?” ZSBW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执迷不悟、至死不渝、死心塌地 见风使舵、随风转舵、随波逐流 ./Mnc5bQ==.html zhi si bu wu
20459 至亲骨肉 zhì qīn gǔ ròu 至亲:关系最近的亲戚;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最亲近的亲属。一般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除是至亲骨肉,终日在面前的,用意体察,才看得出来。” ZQG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至亲好友 ./MndvbQ==.html zhi qin gu rou
20669 至亲好友 zhì qīn hǎo yǒu 关系至深的亲戚;感情最好的朋友。指关系最密切的亲人、朋友。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就中有引礼赞礼的人,叫做'傧相',都不是以下人做,都是 ... ZQH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至爱亲朋 对头冤家 ./NjFidw==.html zhi qin hao you
20673 至善至美 zhì shàn zhì měi 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茅盾《三人行》七:“他渴望着震撼着宇宙的大风暴,而且他又把这个理解作为翻掌间便立现了至善至美世界的‘ ... ZSZ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十全十美 ./NjFndw==.html zhi shan zhi mei
20677 至死不渝 zhì sǐ bù yú 至:到;渝:改变。到死都不改变。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ZSB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至死不悟、始终不渝、死心塌地 虎头蛇尾、有头无尾、随风转舵 ./NjFrcw==.html zhi si bu yu
20853 至死不屈 zhì sǐ bù qū 至:到。到死也不屈服。形容英勇顽强,视死如归 宋·周密《齐东野语·二张援襄》:“贵身被数十创,力不支,遂为生得,至死不屈。” ZSB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视死如归 贪生怕死 ./N2VucQ==.html zhi si bu qu
20854 至关重要 zhì guān zhòng yào 指具有特别重大影响或后果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3章:“这次命运的大决战不仅对她是至关重要的,对所有的同学都一样。” ZG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N2VxOA==.html zhi guan zhong yao
20855 至公无私 zhì gōng wú sī 至:极,最;公:无私。公正到极点,丝毫没有私心 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ZGW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公无私、至公无我 损公肥私 ./N2Vxcw==.html zhi gong wu si
21201 至诚高节 zhì chéng gāo jié 至:最。最忠诚,最高尚的节操。形容人品高尚。 《魏书·儒林传·徐遵明传》:“至诚高节,堙没无闻,朝野人士,相与嗟悼。” ZCGJ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NjBsaQ==.html zhi cheng gao jie
21251 至圣先师 zhì shèng xiān shī 至:最。旧时特指孔子。 《礼记 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联盟睿知,足以有临也。《礼记 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 ... ZSXS 一般成语 ./NjFpMA==.html zhi sheng xian shi
21257 至死靡它 zhì sǐ mǐ tā 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诗经 墉风 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ZSMT 一般成语 ./NjFsdw==.html zhi si mi ta
21279 至尊至贵 zhì zūn zhì guì 至:极。极其尊贵。 汉·荀悦《前汉纪·宣帝纪三》:“出门则乘骈辎,下堂则从傅母,进退则鸣佩玉,内饰则结纫绸缪。此则至尊至 ... ZZZ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jIxNg==.html zhi zun zhi gui
21271 致远任重 zhì yuǎn rèn zhàng 指担负重任而行于远方。常比喻人的才干卓越,可任大事。亦作“任重致远”。 《墨子 亲士》:“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ZYR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任重致远 ./NjF2Yw==.html zhi yuan ren zhang
23186 舌剑唇枪 shé jiàn chún qiāng 舌如剑,唇象枪。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元 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平日之间,别无甚么买卖,全凭着舌剑唇枪,说嘴儿哄人的钱使。” SJC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唇枪舌剑 ./MjJ6Ng==.html she jian chun qiang
23691 舌战群儒 shé zhàn qún rú 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SZQ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HZibw==.html she zhan qun ru
24256 舌锋如火 shé fēng rú huǒ 比喻话说得十分尖锐。 SFR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jQ2cw==.html she feng ru huo
24271 舌挢不下 shé jiǎo bù xià 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 《史记·扁鹊苍公列传》:“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 SJB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jVtZw==.html she jiao bu xia
24459 舌尖口快 shé jiān kǒu kuài 尖:尖锐,锋利。快:锐利,爽快。形容口舌伶俐,说话爽快。也指说话尖刻,不肯让人。 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二折:“山海也似冤仇,我和他劈什么排,不是我舌尖口快。” SJKK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伶牙俐齿、尖嘴快舌、舌尖嘴快 笨嘴拙舌 ./NHY2NA==.html she jian kou kuai
24462 舌桥不下 shé qiáo bù xià 形容惊讶的神态。 SQBX 一般成语 ./NHY4Mg==.html she qiao bu xia
23174 舍己为人 shě jǐ wèi rén 舍弃自己的利益而去帮助别人。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吾与点也。”朱熹集注:“初无舍己为人意,而其胸次悠然。” SJWR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舍己救人、助人为乐 损人利己、假公济私 ./MjJvbQ==.html she ji wei 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