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04
|
画土分疆
|
画
|
huà tǔ fēn jiāng
|
指划分疆域而治。
|
清 鲁一同《正统论》:“高光崛起,李赵彷徨,魏晋盗窃,秦隋强梁,偏安割据,画土分疆,无所拘滞,安所纷 清 鲁一同《正统论》:“高光崛起,李赵彷徨,魏晋盗窃,秦隋强梁,偏安割据,画土分疆,无所拘滞,安所纷扰哉。”...
|
HTF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画野分疆
|
|
./NmJtcQ==.html
|
hua tu fen jiang
|
|
14605
|
画一之法
|
画
|
huà yī zhī fǎ
|
指全体遵行、无一例外的法令政策。
|
《后汉书 王充王符等传论》:“太叔致猛政之褒,国子流遗爱之娣,宣孟改冬日之和,平阳循画一之法。”
|
HYZ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JuYQ==.html
|
hua yi zhi fa
|
|
14606
|
画意诗情
|
画
|
huà yì shī qíng
|
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
宋 周密《清平乐 横玉亭秋倚》词:“诗情画意,只在阑杆外,雨露天低生爽气,一片吴山越水。”
|
HYS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诗情画意
|
|
./NmJuaw==.html
|
hua yi shi qing
|
|
14607
|
画蚓涂鸦
|
画
|
huà yǐn tú yā
|
形容书法或文字拙劣。多用作谦词。
|
明 宋濂《赠会稽韩伯时序》:“顾余不敏,操无用之学,徒以空文出应时须,画蚓涂鸦,日不暇给。”
|
HYT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mJudQ==.html
|
hua yin tu ya
|
|
14620
|
画虎刻鹄
|
画
|
huà hǔ kè hú
|
①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
《东观汉记 马援传》:“与兄子严敦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饬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 《东观汉记 马援传》:“与兄子严敦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饬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
HHK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画龙刻鹄
|
|
./NmJ1aQ==.html
|
hua hu ke hu
|
|
14621
|
画疆墨守
|
画
|
huà jiāng mò shǒu
|
比喻树立门户或固守门户之见。
|
清 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唐初比偶……继以李杜代兴,杯酒论文,雅称同调,而李不袭杜,杜不谋李,未 清 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唐初比偶……继以李杜代兴,杯酒论文,雅称同调,而李不袭杜,杜不谋李,未尝党同伐异,画疆墨守。”...
|
HJM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画疆自守
|
|
./NmJ1cw==.html
|
hua jiang mo shou
|
|
14622
|
画龙刻鹄
|
画
|
huà lóng kè hú
|
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同“画虎刻鹄”。
|
清 唐孙华《送吴振西北游》诗:“东箭南金谁国士,画龙刻鹄半虚名。”
|
HLK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画虎刻鹄
|
|
./NmJ2Yw==.html
|
hua long ke hu
|
|
14623
|
画卵雕薪
|
画
|
huà luǎn diāo xīn
|
在鸡蛋、薪木上雕画图形。是古代富豪生活穷奢极侈的一种表现。
|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法云寺》:“晋室石崇乃是庶姓,犹能雉头狐腋,画卵雕薪,况我大魏天王,不为华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法云寺》:“晋室石崇乃是庶姓,犹能雉头狐腋,画卵雕薪,况我大魏天王,不为华侈?”...
|
HLD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J2bQ==.html
|
hua luan diao xin
|
|
14624
|
画沙聚米
|
画
|
huà shā jù mǐ
|
在沙上画地图,聚米为山谷,指画军事形势,运筹决策。
|
清 钱谦益《李秀东六十寿序》:“[余]与之规舆图,讲战守,画沙聚米,方略井然。”
|
HSJ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J2dw==.html
|
hua sha ju mi
|
|
14625
|
画蛇著足
|
画
|
huà shé zhuó zú
|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
唐 韩愈《感春》诗之四:“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埃尘。”
|
HSZ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画蛇添足
|
|
./NmJ3Ng==.html
|
hua she zhuo zu
|
|
14709
|
画疆自守
|
画
|
huà jiāng zì shǒu
|
疆:境界,边界。按照已确定下来的区域驻守。比喻树立门户或固守门户之见
|
孙中山《和平统一之通电》:“在统一未成之前,四派各画疆自守……先守和平之约,以企统一之成。”
|
HJZ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画疆墨守
|
|
./ODJ1dQ==.html
|
hua jiang zi shou
|
|
14710
|
画策设谋
|
画
|
huà cè shè móu
|
画:谋划,筹划;设:筹划。筹划办法,图谋计策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6回:“凤姨见有功效,一发贴心贴意,替他画策设谋。”
|
HCS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出谋划策
|
|
./ODJ3OA==.html
|
hua ce she mou
|
|
14928
|
画地刻木
|
画
|
huà dì kè mù
|
比喻进监狱,受审讯。
|
《梁书 王僧儒传》:“盖画地刻木,昔人所恶,丛棘既累,于何可闻,所以握手恋恋,离别珍重。”
|
HDKM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画地为牢,刻木为吏
|
|
./MWE4cQ==.html
|
hua di ke mu
|
|
21650
|
畅所欲为
|
畅
|
chàng suǒ yù wéi
|
痛痛快快地做想做的事
|
清 李渔《奈何天 总评》:“使之生于贵族,早历宦途,畅所欲为,更不知作何竖立。”
|
CSY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畅所欲言
|
|
./M2Jx.html
|
chang suo yu wei
|
|
21857
|
畅所欲言
|
畅
|
chàng suǒ yù yán
|
畅:尽情;痛快;欲:想要。把心里要讲的话痛快地全部讲出来。也作“尽所欲言”。
|
清 方苞《游丰台记》:“少长不序,卧起坐立,惟所便人,畅所欲言,举酒相属,向夕犹不能归。”
|
CSY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言无不尽、和盘托出
|
言不尽意、隐约其辞、吞吞吐吐
|
./b3px.html
|
chang suo yu yan
|
|
21858
|
畅通无阻
|
畅
|
chàng tōng wú zǔ
|
畅:不停滞;畅利地。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运。多指事情能顺利地进行。
|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打通了安合公路,使北路的进军畅通无阻。”
|
CT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畅行无碍
|
寸步难行
|
./cDAw.html
|
chang tong wu zu
|
|
22562
|
畅行无碍
|
畅
|
chàng xíng wú ài
|
毫无阻碍地通行或流通。多指事情能顺利地进行。亦作“畅通无阻”。
|
|
CXWA
|
一般成语
|
|
|
|
./Mzgydw==.html
|
chang xing wu ai
|
|
22563
|
畅行无阻
|
畅
|
chàng xíng wú zǔ
|
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
|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铲除这两方面的祸根,才能使党在团结全党同志和团结全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中畅行无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铲除这两方面的祸根,才能使党在团结全党同志和团结全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中畅行无阻。”...
|
CXW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畅通无阻
|
|
./MzgzNg==.html
|
chang xing wu zu
|
|
23109
|
畅叙幽情
|
畅
|
chàng xù yōu qíng
|
畅:尽情;叙:叙谈。尽情地叙谈倾诉
|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CXY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畅叙衷肠
|
有苦难言
|
./ODVicQ==.html
|
chang xu you qing
|
|
26087
|
畏敌如虎
|
畏
|
wèi dí rú hǔ
|
害怕敌人如同怕虎一般。
|
明·徐光启《谨申一得以保万全疏》:“自然人贾勇,何至如今畏敌如虎,视营伍如蹈阱乎?”
|
WDR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畏之如虎
|
英勇无畏
|
./MmNhcQ==.html
|
wei di ru hu
|
|
26145
|
畏缩不前
|
畏
|
wèi suō bù qián
|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七卷:“唐子方始弹张尧佐,与谏官皆上疏。及弹文公,,则吴奎畏缩不前,当时谓拽动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七卷:“唐子方始弹张尧佐,与谏官皆上疏。及弹文公,,则吴奎畏缩不前,当时谓拽动阵脚。”...
|
WSB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望而却步、畏葸不前
|
奋勇向前、勇往直前
|
./MmRpMg==.html
|
wei suo bu qian
|
|
26284
|
畏首畏尾
|
畏
|
wèi shǒu wèi wěi
|
比喻作事胆子小;顾虑多。畏:畏惧;害怕。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云:‘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
WSW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
无所畏惧、当机立断
|
./MmZvNA==.html
|
wei shou wei wei
|
|
26321
|
畏葸不前
|
畏
|
wèi xǐ bù qián
|
不敢向前。葸:害怕。
|
《清史稿 高宗纪二》:“丁卯,以扈从行困畏葸不前,褫丰安公爵、田国思侯爵,阿里衮罢领侍卫内大臣。”
|
WXB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胆战心惊、望而却步
|
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
./MmdvaQ==.html
|
wei xi bu qian
|
|
26596
|
畏罪潜逃
|
畏
|
wèi zuì qián táo
|
潜:暗中。犯了罪怕受制裁而偷偷逃走
|
郭沫若《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方士侯生、卢生等骗了始皇几年,畏罪潜逃。”
|
WZQ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hvMA==.html
|
wei zui qian tao
|
|
26597
|
畏之如虎
|
畏
|
wèi zhī rú hǔ
|
畏:害怕。像怕老虎那样害怕。形容人很威严或凶狠
|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朱氏盛衰》:“有在仕途者,稍拂其意,则以违上命文致其罪,渐人畏之如虎。”
|
WZR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和蔼可亲
|
./ODhvYQ==.html
|
wei zhi ru hu
|
|
26784
|
畏影而走
|
畏
|
wèi yǐng ér zǒu
|
比喻庸人自扰。亦作“畏影恶迹”。
|
宋·欧阳修《六一居士传》:“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消畏影而走乎曰中者也。”
|
WYE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畏影避迹
|
|
./NTlrNg==.html
|
wei ying er zou
|
|
27135
|
畏头畏尾
|
畏
|
wèi tóu wèi wěi
|
畏:畏惧,害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除了朝廷治罪,没有砍头的,你不必畏头畏尾。”
|
WTW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
无所畏惧、当机立断
|
./ODhvaw==.html
|
wei tou wei wei
|
|
27136
|
畏死贪生
|
畏
|
wèi sǐ tān shēng
|
畏:害怕。害怕死亡,贪恋生存
|
明·陆采《明珠记·吐衷》:“古人然诺处,重丘山,我怎肯畏死贪生不向前。”
|
WST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贪生怕死
|
视死如归、临危不惧
|
./ODhweQ==.html
|
wei si tan sheng
|
|
27137
|
畏难苟安
|
畏
|
wèi nán gǒu ān
|
苟:苟且。害怕困难,苟且偷安
|
《清史稿·食货志》:“大学士倭仁疏陈黑地升科,州县畏难苟安,请申明赏罚。”
|
WNGA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DhxOA==.html
|
wei nan gou an
|
|
27138
|
畏口慎事
|
畏
|
wèi kǒu shèn shì
|
慎:谨慎。说话谨慎,做事小心
|
宋·苏轼《答吴子野书》:“近日始畏口慎事,虽已迟,犹胜不悛也。”
|
WK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谨言慎行
|
|
./ODhxaQ==.html
|
wei kou shen shi
|
|
27139
|
畏刀避箭
|
畏
|
wèi dāo bì jiàn
|
畏:害怕,畏惧。比喻遇战事退缩不前
|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都是些畏刀避箭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都是些畏刀避箭的。”...
|
WDB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隈刀避箭
|
冲锋陷阵
|
./ODhxcw==.html
|
wei dao bi jian
|
|
27207
|
畏威怀德
|
畏
|
wèi wēi huái dé
|
怀:思念。畏惧声威,感念德惠。
|
《国语 晋语八》:“民畏其威,而怀其德,莫能勿从。”
|
WWH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Qwaw==.html
|
wei wei huai de
|
|
27233
|
畏影恶迹
|
畏
|
wèi yǐng è jì
|
比喻为人愚蠢,不明事理。
|
《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
WYEJ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畏影避迹
|
|
./MmVldQ==.html
|
wei ying e ji
|
|
27357
|
畏影避迹
|
畏
|
wèi yǐng bì jì
|
比喻庸人自扰,不明事理。
|
先秦 庄周《庄子 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
WYBJ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畏影而走
|
|
./NTlqdw==.html
|
wei ying bi ji
|
|
3230
|
畔道离经
|
畔
|
pàn dào lí jīng
|
畔:通“叛”,违背。违背道德,脱离经典。指背离常规的思想或行为
|
清·洪昇《》序:“开人心狙诈之端,启风俗陵傲之习,不至于畔道离经不止。”
|
PDLJ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离经叛道
|
循规蹈矩
|
./OGp0bw==.html
|
pan dao li jing
|
|
9910
|
留有余地
|
留
|
liú yǒu yú dì
|
说话办事不走极端;留有回旋和变通的余地。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8章:“他们显然具有‘化大事为小事’的用心,为下一步‘打退堂鼓’留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8章:“他们显然具有‘化大事为小事’的用心,为下一步‘打退堂鼓’留有余地。”...
|
LY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留余地
|
不留余地
|
./Y3dx.html
|
liu you yu di
|
|
10299
|
留恋不舍
|
留
|
liú liàn bù shě
|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玄德曰:‘吾初见子龙,便有留恋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
|
LL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恋恋不舍
|
毫不留恋
|
./NGFvbQ==.html
|
liu lian bu she
|
|
10373
|
留芳百世
|
留
|
liú fāng bǎi shì
|
美好形象永不磨灭,不会被忘却
|
|
LFB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流芳百世
|
|
./OGtncQ==.html
|
liu fang bai shi
|
|
10572
|
留连不舍
|
留
|
liú lián bù shě
|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同“留恋不舍”。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九十二回:“杨大郎见他爱这粉头,留连不舍。”
|
LLBS
|
一般成语
|
|
|
|
./NDZ2bw==.html
|
liu lian bu she
|
|
11132
|
留中不下
|
留
|
liú zhōng bù xià
|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
西汉·司马迁《史记·三王世家》:“四月癸未,奏未央宫,留中不下。”
|
LZB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留中不发
|
|
./OGtkeQ==.html
|
liu zhong bu xia
|
|
11133
|
留中不发
|
留
|
liú zhōng bù fā
|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5回:“武后临朝,心中郁闷,曾三上封章,劝其谨守妇道,迎主还朝,武后俱留中不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5回:“武后临朝,心中郁闷,曾三上封章,劝其谨守妇道,迎主还朝,武后俱留中不发。”...
|
LZB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留中不下、留中不出
|
|
./OGtlOA==.html
|
liu zhong bu fa
|
|
11134
|
留中不出
|
留
|
liú zhōng bù chū
|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
唐·元稹《唐穆宗文惠皇帝戒励风俗德音文》:“留中不出之请,益发其阴私;公论不容之词,实生于朋党。”
|
LZB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留中不发、留中不下
|
|
./OGtlaQ==.html
|
liu zhong bu chu
|
|
11135
|
留连忘返
|
留
|
liú lián wàng fǎn
|
指喜欢一个地方或环境或伴随情况而延缓启程,舍不得离去
|
《南史·刘纡传》:“每游山泽,辄留连忘返。”
|
LLW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流连忘返
|
|
./OGtmdw==.html
|
liu lian wang fan
|
|
11136
|
留芳千古
|
留
|
liú fāng qiān gǔ
|
一个人在历史上享有声望或给后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62回:“要做几件别古绝今之事,也好留芳千古。”
|
LFQG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流芳千古、留芳百世
|
|
./OGtnZw==.html
|
liu fang qian gu
|
|
18275
|
畜妻养子
|
畜
|
xù qī yǎng zǐ
|
畜:养育。旧指维持妻子和儿女的生活。
|
《孟子 梁惠王上》:“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
XQ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养家糊口
|
|
./NDZmMA==.html
|
xu qi yang zi
|
|
9928
|
略见一斑
|
略
|
lüè jiàn yī bān
|
略:大致;斑:斑纹。大致可以看到(豹子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从见到的一点可以推知事物的全部。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方正》:“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
LJY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管中窥豹
|
一览无遗
|
./ZDNl.html
|
lüe jian yi ban
|
|
9929
|
略胜一筹
|
略
|
lüè shèng yī chóu
|
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指比较之下;稍强一点。
|
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哥哥虽稍胜一筹,而无告语则同,无戚友之助亦同,所幸者生为男子耳,结局纵胜妹 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哥哥虽稍胜一筹,而无告语则同,无戚友之助亦同,所幸者生为男子耳,结局纵胜妹十倍也。”...
|
LS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后来居上、棋高一着、青出于蓝
|
相形设色、略逊一筹、相形见绌
|
./ZDNv.html
|
lüe sheng yi chou
|
|
9930
|
略知皮毛
|
略
|
lüè zhī pí máo
|
比喻稍知表面的情况或稍有肤浅的知识。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7回:“才女才说学士大夫论及反切尚切瞠目无语,何况我们不过略知皮毛,岂敢乱谈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7回:“才女才说学士大夫论及反切尚切瞠目无语,何况我们不过略知皮毛,岂敢乱谈,贻笑大方!”...
|
LZP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略知一二、略识之无
|
|
./ZDN5.html
|
lüe zhi pi mao
|
|
9931
|
略知一二
|
略
|
lüè zhī yī èr
|
指稍微知道一些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5回:“我同骆府虽非本家,向有亲谊,他家之事,也略知一二。”
|
LZY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略知皮毛
|
|
./ZDQ4.html
|
lüe zhi yi er
|
|
10137
|
略高一筹
|
略
|
lüè gāo yī chóu
|
筹:筹码,记数用具。略微超过一个码。形容双方比较,稍强一些。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辛十四娘》:“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以起处数语,略高一筹耳。”
|
LG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略胜一筹
|
相形见绌
|
./MW83OA==.html
|
lüe gao yi ch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