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80
|
油煎火燎
|
油
|
yóu jiān huǒ liáo
|
形容痛苦或焦灼。
|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他觉着,像有个什么东西,在胸口上剧烈地涌动,闹得血管里的血,也加快了流速。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他觉着,像有个什么东西,在胸口上剧烈地涌动,闹得血管里的血,也加快了流速。继而,心里又油煎火燎,阵阵剧疼。”...
|
YJH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火烧火燎
|
|
./NXN5OA==.html
|
you jian huo liao
|
|
25598
|
油头滑脑
|
油
|
yóu tóu huá nǎo
|
形容人轻浮油滑;不诚实。
|
鲁迅《书信集 550 致王志之》:“歌德派拉君之事,我未注意,此君盖法国礼拜六派,油头滑脑,其到中国 鲁迅《书信集 550 致王志之》:“歌德派拉君之事,我未注意,此君盖法国礼拜六派,油头滑脑,其到中国来,大概确是搜集小说材料。”...
|
YTH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油腔滑调
|
待人诚恳
|
./NXRjbw==.html
|
you tou hua nao
|
|
25602
|
油盐酱醋
|
油
|
yóu yán jiàng cù
|
①泛指烹调佐料。比喻另外添加的原来没有的内容。②指琐碎庸俗。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二回:“景翼便把阿良那节事写信给鸿甫,信里面总是加了些油盐酱醋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二回:“景翼便把阿良那节事写信给鸿甫,信里面总是加了些油盐酱醋。”...
|
YYJ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柴米油盐
|
|
./NXRqdw==.html
|
you yan jiang cu
|
|
20359
|
治病救人
|
治
|
zhì bìng jiù rén
|
治疗疾病;挽救病人。比喻真心诚意地帮助别人纠正错误缺点。
|
晋 葛洪《神仙传》:“沈羲,吴郡人,学道于蜀,能治病救人,甚有恩德。”
|
ZBJ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救死扶伤
|
落井下石、致人死地
|
./MnZhbQ==.html
|
zhi bing jiu ren
|
|
20538
|
治国安民
|
治
|
zhì guó ān mín
|
治:治理;安:使安定;这里指使人民各安其业的意思。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定。
|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之本也。”
|
ZGA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治国安邦
|
祸国殃民
|
./Mnh1dQ==.html
|
zhi guo an min
|
|
20890
|
治乱扶危
|
治
|
zhì luàn fú wēi
|
治:治理。治理乱世,扶持危局
|
|
ZLFW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旋乾转坤
|
|
./N3duaQ==.html
|
zhi luan fu wei
|
|
21221
|
治国安邦
|
治
|
zhì guó ān bāng
|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
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一折:“不能勾治国安邦朝帝阙,常只是披霜带月似檐中。”
|
ZGA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治郭安邦
|
|
./NjB6ZQ==.html
|
zhi guo an bang
|
|
11536
|
沽名钓誉
|
沽
|
gū míng diào yù
|
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极力谋取好名誉。沽:买;钓:喻用手段取得。
|
金 张建《高陵县张公去思碑》:“非若沽名钓誉之徒,内有所不足,急于人闻,而专苛察督责。”
|
GMD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盗名窃誉、好大喜功
|
实至名归、名不虚传
|
./MTZmaQ==.html
|
gu ming diao yu
|
|
11853
|
沽名邀誉
|
沽
|
gū míng yāo yù
|
沽:通“酤”,买;邀:求得。以不正当的手法博取名誉
|
《清史稿·迈柱传》:“若此税不当收,潢当请豁免,何得以公指代完,沽名邀誉?”
|
GMY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沽名钓誉、沽名要誉
|
|
./ODN6ZQ==.html
|
gu ming yao yu
|
|
12204
|
沽名卖直
|
沽
|
gū míng mài zhí
|
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
|
《明史·钱唐韩宜可等传赞》:“伯巨、敬心以缝掖诸生言天下至计,虽违于信而后谏之义,然原厥本心,由于忠 《明史·钱唐韩宜可等传赞》:“伯巨、敬心以缝掖诸生言天下至计,虽违于信而后谏之义,然原厥本心,由于忠爱,以视末季沽名卖直之流,有不可同日而语者也。”...
|
GMM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沽誉买直
|
|
./M3BpNA==.html
|
gu ming mai zhi
|
|
12205
|
沽名要誉
|
沽
|
gū míng yào yù
|
犹沽名钓誉。
|
《朱子语类》卷四二:“子张问闻与达一章,达是躬行实践做出来底,闻是沽名要誉底。”
|
GMY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沽名钓誉、沽名邀誉
|
|
./M3BpZQ==.html
|
gu ming yao yu
|
|
12229
|
沽誉钓名
|
沽
|
gū yù diào míng
|
同“沽名钓誉”。
|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并非沽誉钓名,不过稍尽棉力。”
|
GYD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沽名钓誉、沽名吊誉、沽名干誉
|
|
./M3Bzbw==.html
|
gu yu diao ming
|
|
12230
|
沽誉买直
|
沽
|
gū yù mǎi zhí
|
同“沽名卖直”。
|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若方其争论新法之际,便行窜黜,谓之立异好胜,谓之沽誉买直,谓之非上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若方其争论新法之际,便行窜黜,谓之立异好胜,谓之沽誉买直,谓之非上所建立,谓之不能体国,谓之不遵禀处分,言章交攻,命令切责,亦不能成其美矣。”...
|
GYM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沽名卖直
|
|
./M3BzeQ==.html
|
gu yu mai zhi
|
|
12486
|
沽激虚名
|
沽
|
gū jī xū míng
|
沽激:矫情求誉;虚名:名不副实。指以伪装骗取名誉
|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第22卷:“康节先公深达世务,不以沽激取虚名如此。”
|
GJX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DN6eQ==.html
|
gu ji xu ming
|
|
20189
|
沾亲带故
|
沾
|
zhān qīn dài gù
|
故:故人,老友。有亲戚朋友的关系。
|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这文书上写作见人,也只为沾亲带故。”
|
ZQD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沾亲带友
|
|
./MnJiMA==.html
|
zhan qin dai gu
|
|
20231
|
沾沾自喜
|
沾
|
zhān zhān zì xǐ
|
沾沾:轻浮的;自鸣得意的样子。形容自满得意的样子。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
|
ZZZ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自鸣得意、沾沾自满
|
垂头丧气、灰心丧气
|
./MnQ3dw==.html
|
zhan zhan zi xi
|
|
20623
|
沾花惹草
|
沾
|
zhān huā rě cǎo
|
犹言沾风惹草。
|
《花城》1981年第5期:“对了,说她是那种逗引男人去沾花惹草的妖冶,肯定百分之百的正确!”
|
ZHR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拈花惹草
|
|
./NXlpaQ==.html
|
zhan hua re cao
|
|
21070
|
沾风惹草
|
沾
|
zhān fēng rě cǎo
|
比喻卖弄风流,挑逗、勾引异性。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左右街坊,有几个奸诈浮浪子弟,晙见了武大这个老婆,打扮油样,沾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左右街坊,有几个奸诈浮浪子弟,晙见了武大这个老婆,打扮油样,沾风惹草,被这干人在街上,撒谜语,往来嘲戏。”...
|
ZFR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沾花惹草
|
|
./NXlnaw==.html
|
zhan feng re cao
|
|
21076
|
沾泥带水
|
沾
|
zhān ní dài shuǐ
|
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办事不干脆。
|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授曲》:“一有字迹,则沾泥带水,有不如无矣。”
|
ZND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拖泥带水
|
|
./NXlrNg==.html
|
zhan ni dai shui
|
|
21077
|
沾亲带友
|
沾
|
zhān qīn dài yǒu
|
见“沾亲带故”。
|
元·高文秀《黑旋风》第四折:“因此上装一个送饭的沾亲带友,那一个管牢的便不乱扯胡揪。”
|
ZQD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沾亲带故
|
|
./NXlrZw==.html
|
zhan qin dai you
|
|
21081
|
沾沾自衒
|
沾
|
zhān zhān zì hái
|
自以为美好而自我炫耀。
|
宋·陆游《南唐书·钟谟传》:“天资皆浮躁,沾沾自衒。”
|
ZZZ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沾沾自满、沾沾自喜
|
|
./NXlucw==.html
|
zhan zhan zi hai
|
|
21082
|
沾沾自满
|
沾
|
zhān zhān zì mǎn
|
犹言沾沾自喜。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九:“但文采正在沾沾自满于对江世荣的胜利的时候,他并不懂得这只是激动了群众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九:“但文采正在沾沾自满于对江世荣的胜利的时候,他并不懂得这只是激动了群众的情绪,这还不能说,群众已完全觉悟,形成了一个运动。”...
|
ZZZ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沾沾自好、沾沾自足、沾沾自喜
|
|
./NXlvYw==.html
|
zhan zhan zi man
|
|
24705
|
沿波讨源
|
沿
|
yán bō tǎo yuán
|
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后比 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
|
晋 陆机《文赋》:“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
|
YBT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顺藤摸瓜、追本溯源
|
|
./Mm0yNA==.html
|
yan bo tao yuan
|
|
24800
|
沿门托钵
|
沿
|
yán mén tuō bō
|
钵:和尚吃东西用的器具。原指僧徒化缘。比喻挨家乞讨。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你若借了这事向亲友各家不问交谊一概的沿门托钵摇尾乞怜起来就大不是我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你若借了这事向亲友各家不问交谊一概的沿门托钵摇尾乞怜起来就大不是我的意思了。”...
|
YMT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沿门持钵
|
|
./Mm5hdQ==.html
|
yan men tuo bo
|
|
18348
|
泄漏天机
|
泄
|
xiè lòu tiān jī
|
天机:旧指神秘不可知的天意。借指特别秘密的事。指向人透露了不应该让人知道的神秘天意(迷信)或重要秘密 天机:旧指神秘不可知的天意。借指特别秘密的事。指向人透露了不应该让人知道的神秘天意(迷信)或重要秘密。亦作“天机不可泄漏”、“漏泄天机”、“泄露天机”。...
|
元·王伯成《贬夜郎》第三折:“往常恐东风吹与外人知,怎样这里泄漏天机。”
|
XLT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泄露天机
|
|
./NWZmYQ==.html
|
xie lou tian ji
|
|
18349
|
泄露天机
|
泄
|
xiè lòu tiān jī
|
比喻泄露秘密。
|
宋 陆游《醉中草书因戏作此诗》:“临池勤苦今安有,漏壁工夫古亦稀;稚子问翁新悟处,欲言直恐泄天机。”
|
XLT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机泄露、泄漏天机
|
缄口不言、保守秘密
|
./NWZmaw==.html
|
xie lou tian ji
|
|
14838
|
泓峥萧瑟
|
泓
|
hóng zhēng xiāo sè
|
形容诗文意境深远,幽雅恬静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文,辄觉神超形越。”
|
HZX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Jt.html
|
hong zheng xiao se
|
|
4822
|
法不阿贵
|
法
|
fǎ bù ē guì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韩非《韩非子 有度》:“法不阿贵,强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 韩非《韩非子 有度》:“法不阿贵,强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
FBE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铁面无私、法网无情
|
徇私枉法、贪赃枉法
|
./enZl.html
|
fa bu e gui
|
|
4823
|
法力无边
|
法
|
fǎ lì wú biān
|
法力:佛教中指佛法的力量;后泛指神奇超人的力量。佛法的力量没有边际。比喻力量极大而不可估量。
|
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三折:“小圣我法力无边,通天达地,指山山崩,指水水跑。”
|
FLW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endp.html
|
fa li wu bian
|
|
4824
|
法外施仁
|
法
|
fǎ wài shī rén
|
旧时指宽大处理罪犯。
|
明 李清《三垣笔记 附识中》:“其驰驱通义一带,亦不无微劳可悯。乞皇上法外施仁,俯从部议。”
|
FWS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从宽发落、法外施恩
|
|
./engy.html
|
fa wai shi ren
|
|
5128
|
法出多门
|
法
|
fǎ chū duō mén
|
指各部门都自立禁令,法制繁苛,政令不一,使民不知所从。
|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刘贲传》:“或正刑于外则破律于中,法出多门,人无所措。”
|
FCD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政出多门
|
法出一门
|
./M2l1eQ==.html
|
fa chu duo men
|
|
5129
|
法出一门
|
法
|
fǎ chū yī mén
|
谓法律统一,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通。
|
《艺文类聚》卷五四引晋杜预《奏事》:“法出一门,然后人知恒禁,吏无淫巧,政明于上,民安于下。”
|
FCY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法无二门
|
法出多门
|
./M2l2OA==.html
|
fa chu yi men
|
|
5264
|
法外施恩
|
法
|
fǎ wài shī ēn
|
施:施行,给予。超越法律而给予恩惠。指宽大处理,免施刑罚
|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鳌拜》:“仍照皇祖所降谕旨,给予一等男爵,世袭罔替,已足以示国家法外施恩,旧勋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鳌拜》:“仍照皇祖所降谕旨,给予一等男爵,世袭罔替,已足以示国家法外施恩,旧勋之意矣。”...
|
FWS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法外施仁
|
|
./ODR2Yw==.html
|
fa wai shi en
|
|
5265
|
法贵必行
|
法
|
fǎ guì bì xíng
|
贵:崇高,可贵。法令贵在切实执行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德宗贞元十年》:“法贵必行,慎在深刻,裕其制以便俗,严其令以惩违微损有余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德宗贞元十年》:“法贵必行,慎在深刻,裕其制以便俗,严其令以惩违微损有余,稍忧不足。”...
|
FG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R2bQ==.html
|
fa gui bi xing
|
|
5266
|
法不责众
|
法
|
fǎ bù zé zhòng
|
责:责罚;众:多数人。指某种行为即使应受到法律的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惩罚了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38回:“大家一议论,法不责众,全走了。”
|
FB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罚不责众
|
|
./ODR3Ng==.html
|
fa bu ze zhong
|
|
5302
|
法不徇情
|
法
|
fǎ bù xùn qíng
|
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法律不徇私情。指执法公正,不讲私人感情。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直深戒。”
|
FBX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法不容情
|
|
./enZv.html
|
fa bu xun qing
|
|
5303
|
法海无边
|
法
|
fǎ hǎi wú biān
|
佛教中比喻佛法广大如大海,无边无际。
|
|
FHWB
|
一般成语
|
|
|
|
./enZ5.html
|
fa hai wu bian
|
|
5304
|
法轮常转
|
法
|
fǎ lún cháng zhuàn
|
法轮:佛家语,轮有二义,一为运转,一为摧碾,佛运转心中清净妙法以度人,且摧毁世俗一切邪惑之见。指佛法 法轮:佛家语,轮有二义,一为运转,一为摧碾,佛运转心中清净妙法以度人,且摧毁世俗一切邪惑之见。指佛法无边,普济众生。...
|
《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
|
FLC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endz.html
|
fa lun chang zhuan
|
|
5355
|
法灸神针
|
法
|
fǎ jiǔ shén zhēn
|
神奇的针灸技术。
|
元·王实甫《本厢记》第三本第四折:“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难观世音。”
|
FJS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l2aQ==.html
|
fa jiu shen zhen
|
|
5356
|
法脉准绳
|
法
|
fǎ mài zhǔn shéng
|
犹言法则标准。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授曲》:“尝怪天地之间,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
|
FM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l2cw==.html
|
fa mai zhun sheng
|
|
5357
|
法无二门
|
法
|
fǎ wú èr mén
|
见“法出一门”。
|
《金史·高德基传》:“有犯罪当死者,宰相欲从末减。德基曰:‘法无二门,失出犹失入也。’不从。”
|
FWE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法出一门
|
|
./M2l4Ng==.html
|
fa wu er men
|
|
5358
|
法无可贷
|
法
|
fǎ wú kě dài
|
谓按法律不可宽恕。
|
《清史稿·刑法志一》;“强盗分别法无可贷、情有可原,歼渠魁、赦胁从之义也。”
|
FWK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情有可原
|
./M2l4Zw==.html
|
fa wu ke dai
|
|
5966
|
法成令修
|
法
|
fǎ chéng lìng xiū
|
修:完善。法令完善
|
唐·韩愈《曹成王碑》:“法成令修,治出张施。”
|
FCL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R2dw==.html
|
fa cheng ling xiu
|
|
5967
|
法不容情
|
法
|
fǎ rù róng qíng
|
在法律面前不能容许人情宽容
|
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十回:“金学曾实不忍伤害这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但法不容情。”
|
FRR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法不徇情
|
|
./ODR3Zw==.html
|
fa ru rong qing
|
|
6105
|
法家拂士
|
法
|
fǎ jiā bì shì
|
拂:通“弼”。法家:明法度的大臣;拂士:辅弼之士。指忠臣贤士。
|
《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FJB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忠臣贤士
|
|
./enc4.html
|
fa jia bi shi
|
|
4752
|
泛泛之谈
|
泛
|
fàn fàn zhī tán
|
一般化地泛泛地谈谈(泛泛:浮浅不深入)。指讲话或写文章不深刻。
|
孙犁《澹定集·辟栏说明》:“一切泛泛之谈,故弄玄虚,自我吹嘘之作,虽名家不收。”
|
FFZ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泛泛其词、泛泛而论
|
一针见血、一语破的
|
./NjU0.html
|
fan fan zhi tan
|
|
4753
|
泛滥成灾
|
泛
|
fàn làn chéng zāi
|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四处溢出。指江河湖泊的水漫溢横流;造成灾害。也比喻有害的思想言行到处传播;成为祸患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四处溢出。指江河湖泊的水漫溢横流;造成灾害。也比喻有害的思想言行到处传播;成为祸患。...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
FLC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多如牛毛、洪水横流
|
绝无仅有
|
./NjVl.html
|
fan lan cheng zai
|
|
4868
|
泛泛而谈
|
泛
|
fàn fàn ér tán
|
泛泛:平常,不深入。一般地浮泛地谈谈。
|
茅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也由于时间关系,不能把《青春之歌》重读一遍然后执笔,故而只能泛泛而谈 茅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也由于时间关系,不能把《青春之歌》重读一遍然后执笔,故而只能泛泛而谈,不能引证原文作具体的分析。”...
|
FFE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泛泛其词
|
|
./MTBkNg==.html
|
fan fan er tan
|
|
4869
|
泛泛之交
|
泛
|
fàn fàn zhī jiāo
|
交情不深的朋友。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三十八卷:“朋友交游,固有深浅,若泛然之交,一一要周旋,也不可。”
|
FF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面之交
|
生死之交
|
./MTBkZw==.html
|
fan fan zhi jiao
|
|
4870
|
泛萍浮梗
|
泛
|
fàn píng fú gěng
|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
|
唐·徐夤《别》诗:“酒尽欲终问后期,泛萍浮梗不胜悲。”
|
FPF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浮梗泛萍
|
|
./MTBlMA==.html
|
fan ping fu g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