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660
|
杀人如草
|
杀
|
shā rén rú cǎo
|
形容杀人多,极轻视人命。
|
清·冒襄《影梅庵忆语》:“群横日劫,杀人如草。”
|
SRR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杀人如蒿、杀人如芥、草菅人命
|
|
./NHUxaw==.html
|
sha ren ru cao
|
|
23661
|
杀人盈野
|
杀
|
shā rén yíng yě
|
被杀死的人布满原野。形容杀人极多。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
SRY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杀人如麻
|
|
./NHUyZQ==.html
|
sha ren ying ye
|
|
23662
|
杀身之祸
|
杀
|
shā shēn zhī huò
|
自身性命遭杀害的大祸。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那知轻举妄动,却有杀身之祸!”
|
SSZ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灭门之灾
|
|
./NHUzOA==.html
|
sha shen zhi huo
|
|
23663
|
杀一警百
|
杀
|
shā yī jǐng bǎi
|
见“杀一儆百”。
|
郭沫若《孔雀胆》第三幕:“斩草除根,杀一警百,这正是根本的办法。”
|
SYJ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杀一儆百、绳一戒百
|
|
./NHUzaQ==.html
|
sha yi jing bai
|
|
23938
|
杀人放火
|
杀
|
shā rén fàng huǒ
|
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
|
元 无名氏《黄花峪》第二折:“听的道杀人放火偏精细,显出我些英雄神威。”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五 元 无名氏《黄花峪》第二折:“听的道杀人放火偏精细,显出我些英雄神威。”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五回:“他本是杀人放火为生的主儿,被杨元帅收伏在麾下。”...
|
SRF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治病救人
|
./Nmc4dQ==.html
|
sha ren fang huo
|
|
24070
|
杀生之权
|
杀
|
shā shēng zhī quán
|
杀:杀戮;生:生存。执掌生死大权
|
东汉·班固《汉书·游侠传》:“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
|
SSZ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杀生之柄
|
|
./N2lxbw==.html
|
sha sheng zhi quan
|
|
24071
|
杀鸡扯脖
|
杀
|
shā jī chě bó
|
形容心里着急、发誓、赌咒的神态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跪在地上,杀鸡扯脖,口里姐姐长姐姐短。”
|
SJC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杀鸡抹脖、杀鸡扯腿
|
|
./N2l1MA==.html
|
sha ji che bo
|
|
24072
|
杀回马枪
|
杀
|
shā huí mǎ qiāng
|
比喻出其不意的回头一击
|
柯岗《逐鹿中原》第八章:“七连给他来了这么个回马枪,他却委实恼怒了。”
|
SHM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反戈一击
|
逃之夭夭
|
./N2l1YQ==.html
|
sha hui ma qiang
|
|
24380
|
杀鸡哧猴
|
杀
|
shā jī chī hóu
|
见“杀鸡骇猴”。
|
|
SJCH
|
一般成语
|
|
|
|
./NHR6bQ==.html
|
sha ji chi hou
|
|
24382
|
杀马毁车
|
杀
|
shā mǎ huǐ chē
|
《后汉书 周燮传》:“扞冯良呴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 《后汉书 周燮传》:“扞冯良呴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后以“杀马毁车”喻弃官归隐。...
|
《后汉书·周燮传》:“[冯良]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 《后汉书·周燮传》:“[冯良]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
|
SMH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毁车杀马
|
|
./NHUwcQ==.html
|
sha ma hui che
|
|
24384
|
杀人如蒿
|
杀
|
shā rén rú hāo
|
见“杀人如麻”。
|
宋·苏轼《朱亥墓志》:“世之勇夫,杀人如蒿,及其所难,或失其刀。”
|
SRR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杀人如草、杀人如芥
|
|
./NHUxdQ==.html
|
sha ren ru hao
|
|
24385
|
杀人如蓺
|
杀
|
shā rén rú tiě
|
见“杀人如麻”。
|
《新唐书·黄巢传》:“观察使韦岫战不胜,弃城遁,贼入之,焚室庐,杀人如蓺。”
|
SRR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杀人如草、杀人如艺
|
|
./NHUyNA==.html
|
sha ren ru tie
|
|
24386
|
杀身报国
|
杀
|
shā shēn bào guó
|
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亦作“杀身救国”。
|
唐·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杀身报国,致一人于尧舜。”
|
SSB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杀身救国
|
|
./NHUybw==.html
|
sha shen bao guo
|
|
24387
|
杀身成义
|
杀
|
shā shēn chéng yì
|
犹言杀身成仁。
|
《晋书·阎欑传》:“假令如今,吕后必谓昌已反,夷其三族,则谁敢复为杀身成义者哉。”
|
SSC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杀身成仁
|
|
./NHUyeQ==.html
|
sha shen cheng yi
|
|
24388
|
杀一利百
|
杀
|
shā yī lì bǎi
|
见“杀一砺百”。
|
《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 《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
SYL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杀一警百、杀一砺百
|
|
./NHUzcw==.html
|
sha yi li bai
|
|
24389
|
杀衣缩食
|
杀
|
shā yī suō shí
|
“杀”念shài。犹节衣缩食。明 宁濂《故丽水叶府君墓铭》:“家虽贫,杀衣缩食,葬宗党十余。”
|
明·宁濂《故丽水叶府君墓铭》:“家虽贫,杀衣缩食,葬宗党十余丧。”
|
SY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节衣缩食
|
|
./NHU0Yw==.html
|
sha yi suo shi
|
|
20190
|
杂乱无章
|
杂
|
zá luàn wú zhāng
|
杂乱:多而乱;无章:没有条理。混乱而没有条理。
|
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
|
ZL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乱七八糟、千头万绪
|
井井有条、有条不紊
|
./MnJidQ==.html
|
za luan wu zhang
|
|
20297
|
杂七杂八
|
杂
|
zá qī zá bā
|
形容东西非常混杂,或事情非常杂乱。
|
赵树理《三里湾》:“里面杂七杂八堆得满满的,实在找不下个腾的地方!”
|
ZQ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杂乱无章
|
井井有条、整整齐齐
|
./MnVkYQ==.html
|
za qi za ba
|
|
21518
|
杂乱无序
|
杂
|
zá luàn wú xù
|
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
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
|
ZLWX
|
一般成语
|
|
|
|
./Nm1qaQ==.html
|
za luan wu xu
|
|
16581
|
权衡轻重
|
权
|
quán héng qīng zhòng
|
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
|
《周书 王褒庾信传论》:“权衡轻重,斟酌古今,和而能壮,丽而能典。”
|
QHQ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权衡利弊
|
|
./MXh2dQ==.html
|
quan heng qing zhong
|
|
16643
|
权宜之计
|
权
|
quán yí zhī jì
|
权:姑且、暂且。宜:适宜。计:计谋、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王允传》:“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王允传》:“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
QY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缓兵之计、权宜之策
|
百年大计
|
./MXpiaQ==.html
|
quan yi zhi ji
|
|
16855
|
权衡利弊
|
权
|
quán héng lì bì
|
权:称砣。衡:称杆。权衡:比较,衡量。比较一下哪一个有利哪一个有害。
|
邓小平《贵州新区工作的策略》:“在处理杂色武装问题时,要依据不同对象,权衡利弊,审慎处理。”
|
QHL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权衡得失
|
|
./NHB2MA==.html
|
quan heng li bi
|
|
16861
|
权宜之策
|
权
|
quán yí zhī cè
|
见“权宜之计”。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前者老舅不知详细,故用权宜之策,今已明白,岂有是理。”
|
QY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权宜之计
|
|
./NHEzMg==.html
|
quan yi zhi ce
|
|
16928
|
权尊势重
|
权
|
quán zūn shì zhòng
|
尊:地位或辈分高。权位高,势力大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卷:“自己代为首相,权尊势重,朝野侧目。”
|
QZ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人微权轻
|
./N2phNA==.html
|
quan zun shi zhong
|
|
16929
|
权欲熏心
|
权
|
quán yù xūn xīn
|
权力的奢望迷住了心窍
|
|
QYX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官迷心窍
|
|
./N2phZQ==.html
|
quan yu xun xin
|
|
17603
|
权变锋出
|
权
|
quán biàn fēng chū
|
随机应变,锋芒毕露。形容言辞辩捷锐利。
|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朔对向响应,权变锋出,文章辞令横无穷,上颇倡优畜之。”
|
QBF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B0bQ==.html
|
quan bian feng chu
|
|
17605
|
权豪势要
|
权
|
quán háo shì yào
|
有权力的豪门;有势力的要人。
|
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只随朝小小的职名,被这大官人家子弟都占去了,赤紧的又有权豪势要之家, 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只随朝小小的职名,被这大官人家子弟都占去了,赤紧的又有权豪势要之家,三座衙门,把的水泄不通。”...
|
QHS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B1cQ==.html
|
quan hao shi yao
|
|
17606
|
权均力敌
|
权
|
quán jūn lì dí
|
见“权均力齐”。
|
宋·苏轼《代滕甫论西夏书》:“其有能以地与众降者,即以封之……不出一年必有权均力敌内自相疑者。”
|
QJL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权均力齐、势均力敌
|
|
./NHB2dQ==.html
|
quan jun li di
|
|
17607
|
权均力齐
|
权
|
quán jūn lì qí
|
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
|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不同心并力则不能自守,权均力齐又不相率,当推一人为将军,共全五郡,观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不同心并力则不能自守,权均力齐又不相率,当推一人为将军,共全五郡,观世变动。”...
|
QJL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权均力敌、权钧力齐
|
|
./NHB3NA==.html
|
quan jun li qi
|
|
17613
|
权倾天下
|
权
|
quán qīng tiān xià
|
权势压倒天下。形容权势极大。
|
宋·魏泰《东轩笔录·吕惠卿》:“熙宁八年,吕惠卿为参知政事,权倾天下。”
|
QQT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权倾中外
|
|
./NHB5bQ==.html
|
quan qing tian xia
|
|
17614
|
权倾中外
|
权
|
quán qīng zhōng wai
|
权势压倒朝廷内外。形容权势极大。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2回:“视秦王之丧,愈加众盛,正是‘权倾中外,威振诸侯’。”
|
QQZ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权倾天下
|
|
./NHB5dw==.html
|
quan qing zhong wai
|
|
17622
|
权时制宜
|
权
|
quán shí zhì yí
|
斟酌形势随机应变。
|
汉·王充《论衡·答佞》:“人操行无恒,权时制宜,信者欺人,直者曲挠。”
|
QS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因时制宜
|
|
./NHExNA==.html
|
quan shi zhi yi
|
|
17624
|
权移马鹿
|
权
|
quán yí mǎ lù
|
语本秦赵高指鹿为马事。谓恃权专横跋扈,任意颠倒是非。
|
语出秦·赵高指鹿为马事。
|
QYM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指鹿为马
|
|
./NHEycw==.html
|
quan yi ma lu
|
|
17626
|
权重望崇
|
权
|
quán zhòng wàng chóng
|
权力大而威望高。
|
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素骄贵,又以时乱,天下之权重望崇,莫我若也。”
|
QZW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E0Ng==.html
|
quan zhong wang chong
|
|
17627
|
权重秩卑
|
权
|
quán zhòng zhì bēi
|
权力大官品低。
|
清·俞樾《茶香室续钞·额外大学士》:“而后有殿阁大学士之设,官止五品,权重秩卑,殊不相称。”
|
QZZ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E0Zw==.html
|
quan zhong zhi bei
|
|
17785
|
权时救急
|
权
|
quán shí jiù jí
|
权:称量。正确分析形势,挽救危急局面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而浮秉征伐之任,欲权时救急,二者皆为国耳。”
|
QSJ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phbw==.html
|
quan shi jiu ji
|
|
10214
|
李代桃僵
|
李
|
lǐ dài táo jiāng
|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
LDT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代人受过
|
嫁祸于人
|
./MXE0bw==.html
|
li dai tao jiang
|
|
10286
|
李下瓜田
|
李
|
lǐ xià guā tián
|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
《北史 袁翻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
LXG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瓜田李下
|
|
./NDkyYQ==.html
|
li xia gua tian
|
|
10638
|
李白桃红
|
李
|
lǐ bái táo hóng
|
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
唐·羊士谔《山阁闻笛》诗:“李白桃红满城郭,马融闲卧望京师。”
|
LBT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hnYw==.html
|
li bai tao hong
|
|
10646
|
李广不侯
|
李
|
lǐ guǎng bù hòu
|
见“李广未封”。
|
徐夤《赠杨著》:“李广不侯身渐老,子山操赋恨何深!”
|
LGB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李广未封
|
|
./NDhsMg==.html
|
li guang bu hou
|
|
10647
|
李广难封
|
李
|
lǐ guǎng nán fēng
|
见“李广未封”。
|
唐·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
LGN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李广难封
|
|
./NDhsYw==.html
|
li guang nan feng
|
|
10648
|
李广未封
|
李
|
lǐ guǎng wèi fēng
|
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因以“李广未封”、“ 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因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
唐·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
LGW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李广难封
|
|
./NDhsbQ==.html
|
li guang wei feng
|
|
10650
|
李郭同船
|
李
|
lǐ guō tóng chuán
|
见“李郭同舟”。
|
宋·吕渭老《水调歌头·陈性孺不相见十年》词:“闻道山阴回棹,相去都无百里,李郭可同船。”
|
LGT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李郭同舟、李郭仙舟
|
|
./NDhtNg==.html
|
li guo tong chuan
|
|
10651
|
李郭同舟
|
李
|
lǐ guō tóng zhōu
|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因以“李郭同舟”、“李郭同船”比喻知已相处,不...
|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
LGT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李郭同船、李郭仙舟
|
|
./NDhtZw==.html
|
li guo tong zhou
|
|
18236
|
杏脸桃腮
|
杏
|
xìng liǎn táo sāi
|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杏脸桃腮,乘着月色,娇滴滴越显得红白。”
|
XLT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杏腮桃脸
|
|
./Mmx4NA==.html
|
xing lian tao sai
|
|
18510
|
杏林春满
|
杏
|
xìng lín chūn mǎn
|
满:充满。杏林春意盎然。赞扬医术高明
|
|
XLC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誉满杏林
|
|
./N3E0cw==.html
|
xing lin chun man
|
|
18930
|
杏花春雨
|
杏
|
xìng huā chūn yǔ
|
初春杏花遍地、细雨润泽的景象。
|
元·虞集《风入松》词:“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
XHC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dxcw==.html
|
xing hua chun yu
|
|
18937
|
杏腮桃脸
|
杏
|
xìng sāi táo liǎn
|
见“杏脸桃腮”。
|
宋·辛弃疾《西江月·赋丹桂》词:“杏腮桃脸费铅华,终惯秋蟾影下。”
|
XST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杏腮桃颊
|
|
./NWd4Zw==.html
|
xing sai tao lian
|
|
22301
|
材大难用
|
材
|
cái dà nán yòng
|
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
CDN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怀才不遇
|
|
./bmtt.html
|
cai da nan yong
|
|
22439
|
材薄质衰
|
材
|
cái bó zhì shuāi
|
指才情资质薄弱。有时用为谦词。
|
清 吴敏树《上曾侍郎书》:“敏树材薄质衰,不敢图附青云。”
|
CBZ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zZzOA==.html
|
cai bo zhi shu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