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22
|
斗牙拌齿
|
斗
|
dòu yá bàn chǐ
|
犹言斗口齿。以戏言相挑逗。斗,通“逗”。
|
《醒世姻缘传》第一回:“众人虽俱是珍哥的旧日相知,只因从良以后便也不好十分斗牙拌齿,说了几句正经话, 《醒世姻缘传》第一回:“众人虽俱是珍哥的旧日相知,只因从良以后便也不好十分斗牙拌齿,说了几句正经话,吃了几杯壮行酒。”...
|
DYB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hjOA==.html
|
dou ya ban chi
|
|
7423
|
斗艳争芳
|
斗
|
dòu yàn zhēng fāng
|
竞相比赛艳丽、散发芳香。
|
《白雪遗音·玉蜻蜓·游庵》:“斗艳争芳惟粉黛,当年大小慕乔公。”
|
DYZ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争芳斗艳、斗媚争妍、斗艳争辉
|
|
./M2hjaQ==.html
|
dou yan zheng fang
|
|
7424
|
斗艳争辉
|
斗
|
dòu yàn zhēng huī
|
竞相比赛美丽、焕发容光。
|
《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只趁事持夸窈窕,斗艳争辉呈面峭(俏)。”
|
DYZ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斗艳争芳、斗艳争妍
|
|
./M2hjcw==.html
|
dou yan zheng hui
|
|
7425
|
斗艳争妍
|
斗
|
dòu yàn zhēng yán
|
见“斗艳争妍”。
|
清·归庄《看寒花记》:“因思春夏秋之花,斗艳争妍,逾旬则色衰态倦,甚且有一日半日而谢者。”
|
DY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斗艳争辉、斗艳争芳
|
|
./M2hkMg==.html
|
dou yan zheng yan
|
|
7543
|
斗美夸丽
|
斗
|
dòu měi kuā lì
|
指比赛美丽以争胜。
|
宋 吴自牧《梦梁录 民俗》:“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厅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 宋 吴自牧《梦梁录 民俗》:“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厅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
|
DMK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斗媚争妍
|
|
./Njlpdw==.html
|
dou mei kua li
|
|
7600
|
斗升之禄
|
斗
|
dǒu shēng zhī lù
|
斗升:古代容量单位,1斛=10斗,1斗=10升;禄:官员的俸给。微薄的薪俸
|
宋·苏轼《上枢密韩太尉书》:“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
|
DS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斗斛之禄
|
|
./NzVudQ==.html
|
dou sheng zhi lu
|
|
7601
|
斗筲之徒
|
斗
|
dǒu shāo zhī tú
|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
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刘田等传赞》:“斗筲之徒,何足选也。”
|
DSZ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斗筲之器、斗筲之人、斗筲之才
|
|
./NzVvNA==.html
|
dou shao zhi tu
|
|
7602
|
斗筲之才
|
斗
|
dǒu shāo zhī cái
|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
宋·苏轼《商鞅论》:“至于桑弘羊,斗筲之才,穿窬之智,无足言者。”
|
DSZ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斗筲之材、斗筲之辈、斗筲之人
|
|
./NzVvbw==.html
|
dou shao zhi cai
|
|
7603
|
斗筲之辈
|
斗
|
dǒu shāo zhī bèi
|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囊瓦乃斗筲之辈,贪功侥幸,今史皇小挫,未有亏损,今夜必来掩袭大寨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囊瓦乃斗筲之辈,贪功侥幸,今史皇小挫,未有亏损,今夜必来掩袭大寨,不可不备。”...
|
DSZB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斗筲之人、斗筲之才、斗筲之材
|
|
./NzVveQ==.html
|
dou shao zhi bei
|
|
7604
|
斗筲小人
|
斗
|
dǒu shāo xiǎo rén
|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
《剪灯余话·秋夕访琵琶亭记》:“委任臣僚,非才者众,如陈平章、姚平章,皆斗筲小人,而使之秉钧轴,握兵 《剪灯余话·秋夕访琵琶亭记》:“委任臣僚,非才者众,如陈平章、姚平章,皆斗筲小人,而使之秉钧轴,握兵符。”...
|
DSXR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斗筲之辈、斗筲之才、斗筲之材
|
|
./NzVwOA==.html
|
dou shao xiao ren
|
|
7605
|
斗斛之禄
|
斗
|
dǒu hú zhī lù
|
斗斛:古代容量单位,1斛=10斗,1斗=10升;禄:官员的俸给。微薄的薪俸
|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
DH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斗升之禄
|
|
./NzVwcw==.html
|
dou hu zhi lu
|
|
10176
|
料事如神
|
料
|
liào shì rú shén
|
料事:揣度事情的发展和结局。如神:形容极其奇妙灵验或预料事情非常准确。预料事情就如同神一样。形容对事 料事:揣度事情的发展和结局。如神:形容极其奇妙灵验或预料事情非常准确。预料事情就如同神一样。形容对事情的预料和事情发生的完全一样。...
|
宋 杨万里《提刑徽猷检正王公墓志铭》:“公器识宏深,襟度宽博,议论设施加人数等,料事如神,物无遁情。 宋 杨万里《提刑徽猷检正王公墓志铭》:“公器识宏深,襟度宽博,议论设施加人数等,料事如神,物无遁情。”...
|
LS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中有数、先见之明
|
鼠目寸光、目光如豆
|
./MW96aw==.html
|
liao shi ru shen
|
|
10506
|
料敌若神
|
料
|
liào dí ruò shén
|
形容对敌方活动预料非常准确。
|
《旧唐书·郭子仪传》:“故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尚父子仪,天降人杰,生知王佐,训师如子, 《旧唐书·郭子仪传》:“故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尚父子仪,天降人杰,生知王佐,训师如子,料敌如神。”...
|
LDR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料敌如神
|
|
./MXB1bw==.html
|
liao di ruo shen
|
|
10759
|
料敌如神
|
料
|
liào dí rū shén
|
料:预料。形容对敌方活动预料非常准确。
|
《旧唐书 郭子仪传》:“故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尚父子仪,天降人杰,生知王佐,训师如子, 《旧唐书 郭子仪传》:“故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尚父子仪,天降人杰,生知王佐,训师如子,料敌如神。”...
|
LDR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料事如神、先见之明
|
|
./NDl5cw==.html
|
liao di ru shen
|
|
11147
|
料远若近
|
料
|
liào yuǎn ruò jìn
|
料:揣度。预料未来的事态发展就像眼前一样清楚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昶传》:“谋虑渊深,料远若近,视昧而察,筹不虚适。”
|
LYR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瞻远瞩
|
|
./OGtuNA==.html
|
liao yuan ruo jin
|
|
11298
|
料峭春寒
|
料
|
liào qiào chūn hán
|
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
LQC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春寒料峭
|
|
./MW1ncQ==.html
|
liao qiao chun han
|
|
18345
|
斜风细雨
|
斜
|
xié fēng xì yǔ
|
形容小的风雨。斜风:旁侧吹来的小风;细雨:小雨。
|
唐 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XF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微风小雨
|
狂风暴雨
|
./NWZiZQ==.html
|
xie feng xi yu
|
|
18837
|
斜头歪脑
|
斜
|
xié tóu wāi nǎo
|
喻相貌不周正。
|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三部:“阎王爷叫你当穷汉,斜头歪脑还想把身翻。”
|
XTW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歪瓜裂枣
|
相貌堂堂、仪表堂堂、一表人才
|
./NWZoaQ==.html
|
xie tou wai nao
|
|
20950
|
斟酌损益
|
斟
|
zhēn zhuó sǔn yì
|
斟酌:考虑;损:减少;益:增加。仔细考虑,斟情酌理,掌握分寸
|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
ZZ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pkNA==.html
|
zhen zhuo sun yi
|
|
4049
|
斠然一概
|
斠
|
mí rán yī gài
|
持平一致。
|
|
MRY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Uzbw==.html
|
mi ran yi gai
|
|
14443
|
斠若画一
|
斠
|
huàn ruò huà yī
|
公平持正;整齐画一。
|
唐·程晏《萧何求继论》:“萧河为法,斠若画一。”
|
HRH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Vpbw==.html
|
huan ruo hua yi
|
|
14990
|
斤斤计较
|
斤
|
jīn jīn jì jiào
|
斤斤:明察细微;引申为琐细。计较细小的事物。现比喻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或琐细的小事。
|
《诗经 周颂 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
JJJ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锱铢必较
|
宽宏大量、毫不介意
|
./OWE2.html
|
jin jin ji jiao
|
|
16196
|
斤斤较量
|
斤
|
jīn jīn jiào liàng
|
谓在琐细的小事上过分计较。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至于文理浮泛些,或是用的典故不的当,他老人家却也不甚斤斤较量。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至于文理浮泛些,或是用的典故不的当,他老人家却也不甚斤斤较量。”...
|
JJJ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斤斤计较
|
宽宏大量
|
./NDA4OA==.html
|
jin jin jiao liang
|
|
5340
|
斧钺汤镬
|
斧
|
fǔ yuè tāng huò
|
斧钺:古代军中刑戮。汤:滚开的水。镬:古代的大锅。汤镬:古代一种酷刑,把犯人投入滚水中煮死。指各种酷 斧钺:古代军中刑戮。汤:滚开的水。镬:古代的大锅。汤镬:古代一种酷刑,把犯人投入滚水中煮死。指各种酷刑。...
|
《汉书·苏武传》:“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
FYT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MxYQ==.html
|
fu yue tang huo
|
|
5653
|
斧破斨缺
|
斧
|
fǔ pò miàn quē
|
谓武器破损残缺。语本《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
FPM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1mYQ==.html
|
fu po mian que
|
|
20220
|
斩尽杀绝
|
斩
|
zhǎn jìn shā jué
|
斩:砍断;尽、绝:完。全部杀掉;一个也不留。比喻做事不留余地。
|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四折:“将秦国二将活挟将来了,将众兵斩尽杀绝也。”
|
ZJ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斩草除根、除恶务尽
|
养虎遗患、放虎归山
|
./MnN6aw==.html
|
zhan jin sha jue
|
|
20256
|
斩钉截铁
|
斩
|
zhǎn dīng jié tiě
|
斩:砍断;截:切断。砍断钉子切断铁。比喻做事;说话坚决果断。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州云居道膺禅师》:“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
|
ZDJ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斩钢截铁
|
拖泥带水
|
./MnRtbQ==.html
|
zhan ding jie tie
|
|
20283
|
斩头去尾
|
斩
|
zhǎn tóu qù wěi
|
斩掉头部,除去尾部。指将整体分割。也指剩下中间部分。
|
叶剑英《伟大的战略决战》:“由于我军执行了上述方针,华北敌人即被我军斩头去尾,一截一截地被各个歼灭。 叶剑英《伟大的战略决战》:“由于我军执行了上述方针,华北敌人即被我军斩头去尾,一截一截地被各个歼灭。”...
|
ZTQ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掐头去尾
|
|
./MnU1OA==.html
|
zhan tou qu wei
|
|
20300
|
斩将搴旗
|
斩
|
zhǎn jiàng qiān qí
|
搴:拔取。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
|
ZJQ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斩将夺旗
|
|
./MnVleQ==.html
|
zhan jiang qian qi
|
|
20407
|
斩草除根
|
斩
|
zhǎn cǎo chú gēn
|
斩:砍断;斩草:割草;除:去掉。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
ZCC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剪草除根、削株掘根
|
放虎归山、养痈贻患
|
./MncwNg==.html
|
zhan cao chu gen
|
|
21068
|
斩钉切铁
|
斩
|
zhǎn dìng qiē tiě
|
同“斩钉截铁”。
|
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一章:“又是一声‘不许动!’那么斩钉切铁,比前几次严厉多了。?
|
ZDQ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斩钉截铁、斩钢截铁
|
拖泥带水
|
./NXlnMA==.html
|
zhan ding qie tie
|
|
21071
|
斩钢截铁
|
斩
|
zhǎn gāng jié tiě
|
比喻干脆利落,坚决果断。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邓九公看他作的这等斩钢截铁,心里想到昨日安老爷的话,真是大有见识,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邓九公看他作的这等斩钢截铁,心里想到昨日安老爷的话,真是大有见识,暗暗的佩服。”...
|
ZGJ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斩钉截铁、斩钉切铁
|
拖泥带水
|
./NXloeQ==.html
|
zhan gang jie tie
|
|
21072
|
斩关夺隘
|
斩
|
zhǎn guān duó ài
|
砍断门闩,攻破城门,夺取关隘。形容军队作战勇敢,势不可挡。
|
刘伯承《回顾长征》:“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
|
ZGDA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XlpOA==.html
|
zhan guan duo ai
|
|
21074
|
斩荆披棘
|
斩
|
zhǎn jīng pī jí
|
同“披荆斩棘”。
|
清·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吾民族以不挠不屈之气概,与外族战,与吐蕃战,与寒暑战,卒能斩荆 清·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吾民族以不挠不屈之气概,与外族战,与吐蕃战,与寒暑战,卒能斩荆披棘,蕃育子孙至数百万。”...
|
ZJP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披荆斩棘、劈荆斩棘
|
|
./NXlqbQ==.html
|
zhan jing pi ji
|
|
21525
|
斩将夺旗
|
斩
|
zhǎn jiàng duó qí
|
砍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勇猛善战。同“斩将搴旗”。
|
《群音类选 官腔类 八义记 拷问如姬》:“只消受得瘗粉埋香,索强似斩将夺旗。”
|
ZJD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斩将刈旗、斩将搴旗
|
|
./Nm1uNA==.html
|
zhan jiang duo qi
|
|
20355
|
斫轮老手
|
斫
|
zhuó lún lǎo shǒu
|
斫轮:斫木制造车轮。指对某种事情经验丰富的人。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
|
ZLL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
|
./MnY3dQ==.html
|
zhuo lun lao shou
|
|
21437
|
斫琱为朴
|
斫
|
zhuó diāo wéi pǔ
|
见“斫雕为朴”。
|
|
ZDWP
|
一般成语
|
|
|
|
./NjRpdw==.html
|
zhuo diao wei pu
|
|
6307
|
断壁残垣
|
断
|
duàn bì cán yuán
|
倒塌了的墙壁,形容残破的景象
|
《新民晚报》1987.2.8:“几年后,秦始皇驾崩,秦二世登极。朱贤始得返回家乡。可家里人不见,唯剩 《新民晚报》1987.2.8:“几年后,秦始皇驾崩,秦二世登极。朱贤始得返回家乡。可家里人不见,唯剩一片断壁残垣。”...
|
DBC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断壁颓垣
|
|
./NXZ5.html
|
duan bi can yuan
|
|
6308
|
断井颓垣
|
断
|
duàn jǐng tuí yuán
|
断裂的井栏;塌毁的院墙。形容田宅毁弃的破败荒凉景象。
|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
DJT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断垣残壁
|
|
./NXc4.html
|
duan jing tui yuan
|
|
6310
|
断线风筝
|
断
|
duàn xiàn fēng zhēng
|
比喻一去不返的人或事物
|
清 骆绮兰《春闺》诗:“何处风筝吹断线,飘来落在杏花枝。”
|
DXF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去不返
|
|
./NmY0.html
|
duan xian feng zheng
|
|
6311
|
断子绝孙
|
断
|
duàn zǐ jué sūn
|
指没有子孙后代。多用作诅咒语。
|
元 柯丹邱《荆钗记 执柯》:“你再不娶亲,我只愁你断子绝孙谁拜坟。”
|
DZJ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后继无人、孤家寡人
|
后继有人、承欢膝下、子孙满堂
|
./NmZl.html
|
duan zi jue sun
|
|
6636
|
断壁颓垣
|
断
|
duàn bì tuí yuán
|
颓垣:倒了的矮墙。坍塌的墙壁,残毁的矮墙。形容残败的景象。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8回:“抬头一看,只见断壁颓垣,荒凉满目,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8回:“抬头一看,只见断壁颓垣,荒凉满目,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
|
DBT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断壁残垣
|
|
./eTlt.html
|
duan bi tui yuan
|
|
6637
|
断编残简
|
断
|
duàn biān cán jiǎn
|
编:穿简的细长皮条;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文章。
|
宋·黄庭坚《读书呈几复》:“身入群经作蠹鱼,断编残简伴闲居。”
|
DBC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断简残编
|
|
./eTl3.html
|
duan bian can jian
|
|
6638
|
断根绝种
|
断
|
duàn gēn jué zhǒng
|
断绝后代,即断子绝孙。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八十一卷:“真人甲乙,上帝已徵,身佩玉符丹文金章,列名元图,三欲已忘,元始符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八十一卷:“真人甲乙,上帝已徵,身佩玉符丹文金章,列名元图,三欲已忘,元始符命,斩灭尸形,断根绝种,勿得飞扬。”...
|
DGJ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断子绝孙
|
儿孙满堂
|
./eWIw.html
|
duan gen jue zhong
|
|
6639
|
断简残编
|
断
|
duàn jiǎn cán biān
|
断、残:不完整的;简:古代用以写字的竹、木片;编:细长皮条;指用它串简而成的书。残缺不全的书或文章; 断、残:不完整的;简:古代用以写字的竹、木片;编:细长皮条;指用它串简而成的书。残缺不全的书或文章;尤指古代的书籍。...
|
宋 陆游《对酒》诗:“断简残编不策勋,东皋犹得肆微勤。”
|
DJC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片纸只字、片言之语
|
长篇大论、连篇累牍
|
./eWNl.html
|
duan jian can bian
|
|
6640
|
断无此理
|
断
|
duàn wú cǐ lǐ
|
断:绝对,一定。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一个少年妇女,独自在外,又无同伴,靠卖诗文过日子,恐怕世上断无此理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一个少年妇女,独自在外,又无同伴,靠卖诗文过日子,恐怕世上断无此理。”...
|
DWC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岂有此理
|
|
./eWUy.html
|
duan wu ci li
|
|
6641
|
断雁孤鸿
|
断
|
duàn yàn gū hóng
|
鸿:鸿雁。离了群的孤独大雁。比喻孤身独处,多指未成婚的男子。
|
明·张凤翼《红拂记·杨公完偶》:“徐生,你一向断雁孤鸿,可曾寻偶否?”
|
DYG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eWV3.html
|
duan yan gu hong
|
|
6642
|
断垣残壁
|
断
|
duàn yuán cán bì
|
形容房屋倒塌残破的景象。
|
徐迟《火中的凤凰》:“灰红的火焰渐渐熄灭,留下一片瓦砾场,断垣残壁。”
|
DYC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断井颓垣
|
|
./eWY2.html
|
duan yuan can bi
|
|
6643
|
断章摘句
|
断
|
duàn zhāng zhāi jù
|
裁断章节,取缀成文。亦有割裂全文,取其所需之意。
|
唐·李商隐《唐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其疾怒急击,快利劲果,出行万里,不见其敌;高歌酣颜,入 唐·李商隐《唐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其疾怒急击,快利劲果,出行万里,不见其敌;高歌酣颜,入饮于朝,断章摘句,如振如生。”...
|
DZ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断章截句
|
|
./eWZn.html
|
duan zhang zhai ju
|
|
6646
|
断章取义
|
断
|
duàn zhāng qǔ yì
|
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 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
DZQ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望文生义、穿凿附会
|
实事求是
|
./eWg0.html
|
duan zhang qu 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