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91
|
故步自画
|
故
|
gù bù zì huà
|
犹故步自封。
|
郭沫若《文艺论集·论中德文化书》:“我国自印度思想输入以后,几千年来溺佛者遁世无营,避佛者亦故步自画 郭沫若《文艺论集·论中德文化书》:“我国自印度思想输入以后,几千年来溺佛者遁世无营,避佛者亦故步自画。”...
|
GBZ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故步自封、因循守旧、故步不离
|
标新立异
|
./M3A5OA==.html
|
gu bu zi hua
|
|
12199
|
故家乔木
|
故
|
gù jiā qiáo mù
|
①谓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众。②喻指乡贤。
|
《儒林外史》第四回:“余大先生道:‘自古说:“故家乔木。”果然不差。就如尊府这灯,我县里没不第二副。 《儒林外史》第四回:“余大先生道:‘自古说:“故家乔木。”果然不差。就如尊府这灯,我县里没不第二副。’”...
|
GJQ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Bkbw==.html
|
gu jia qiao mu
|
|
12206
|
故弄虚玄
|
故
|
gù nòng xū xuán
|
犹故弄玄虚。
|
沙汀《困兽记》十一:“他既不满意吕康的故弄虚玄,对于吴楣也有一点讨厌,觉得他太张巴,太繁琐。”
|
GNX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故弄玄虚
|
|
./M3BqaQ==.html
|
gu nong xu xuan
|
|
12216
|
故态复还
|
故
|
gù tai fù hái
|
见“故态复萌”。
|
唐·刘禹锡《砥石赋》:“故态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
|
GTF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故态复萌、故态复作
|
脱胎换骨
|
./M3BuZQ==.html
|
gu tai fu hai
|
|
12360
|
故态复作
|
故
|
gù tài fù zuò
|
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同“故态复萌”。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八大王》:“今老将就木,潦倒不能横飞,故态复作,我自不懈耳。”
|
GTF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故态复萌、故态复还
|
|
./NmIxbQ==.html
|
gu tai fu zuo
|
|
12516
|
故作镇静
|
故
|
gù zuò zhèn jìng
|
指故意装做心情安定
|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六章:“小齐自知不妙,却故作镇定:‘怎么,我说的不合适么?’”
|
GZ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镇定自若
|
|
./OGVlZQ==.html
|
gu zuo zhen jing
|
|
12517
|
故步不离
|
故
|
gù bù bù lí
|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
清·张履祥《与陈乾初书》:“学者凡事执一时之偶见,信一己之偏私,沾沾自得,吝不肯舍者,率因无所进步, 清·张履祥《与陈乾初书》:“学者凡事执一时之偶见,信一己之偏私,沾沾自得,吝不肯舍者,率因无所进步,是以故步不离耳。”...
|
GBB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故步自封、因循守旧
|
推陈出新
|
./OGVmcw==.html
|
gu bu bu li
|
|
12707
|
故我依然
|
故
|
gù wǒ yī rán
|
故我:旧日的我。仍旧是过去的我。指自己的境况和从前一样,没有变化。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说这次必要高中了。究竟到了出榜还是个依然故我,也无味的很。”
|
GWYR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依然故我
|
|
./MTYycQ==.html
|
gu wo yi ran
|
|
12720
|
故宫禾黍
|
故
|
gù gōng hé shǔ
|
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
|
《诗经 王风 黍离序》:“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
|
GGH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故宫离黍
|
|
./MTZlZQ==.html
|
gu gong he shu
|
|
12721
|
故剑情深
|
故
|
gù jiàn qíng shēn
|
故剑:比喻结发之妻。结发夫妻情意浓厚。指不喜新厌旧。
|
《汉书·外戚传上》:“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白立许倢 《汉书·外戚传上》:“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白立许倢伃为皇后。”...
|
GJQ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深情故剑
|
喜新厌旧
|
./MTZnYw==.html
|
gu jian qing shen
|
|
12752
|
故旧不弃
|
故
|
gù jiù bù qì
|
故旧:旧交,旧部下;弃:抛弃。不轻易抛弃老朋友、老部下。
|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
GJB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喜新厌旧
|
./MTcwdw==.html
|
gu jiu bu qi
|
|
18332
|
效犬马力
|
效
|
xiào quǎn mǎ lì
|
效劳的谦词。意思是效犬马之劳。
|
《水浒传》第八二回:“臣旧岁统率大军前去征进,非不效犬马力,奈缘暑热,军士不伏水土。”
|
XQM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V5Yw==.html
|
xiao quan ma li
|
|
19054
|
效死疆场
|
效
|
xiào sǐ jiāng chǎng
|
到边疆拼死报效国家。
|
明 张居正《再乞休致疏》:“虽执殳荷戈,效死疆场,亦所弗避。”
|
XSJ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效命疆场
|
|
./NmpvZw==.html
|
xiao si jiang chang
|
|
19322
|
效命疆场
|
效
|
xiào mìng jiāng chǎng
|
疆场:战场。到边疆拼死报效国家
|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清士官学校的学生蓝天蔚、方声涛二人来教练军事,想学点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清士官学校的学生蓝天蔚、方声涛二人来教练军事,想学点真实的本领,将来好直接效命疆场。”...
|
XMJ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效死疆场
|
|
./OGhuMg==.html
|
xiao ming jiang chang
|
|
6233
|
敌众我寡
|
敌
|
dí zhòng wǒ guǎ
|
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多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
DZW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寡悬殊、寡不敌众
|
势均力敌、旗鼓相当、棋逢对手
|
./NTI4.html
|
di zhong wo gua
|
|
7218
|
敌不可假
|
敌
|
dí bù kě jiǎ
|
谓不可宽容敌人。
|
《史记·春申君列传》:“臣闻之,敌不可假,时不可失。臣恐韩魏卑辞除患而实欲欺大国也。”
|
DBK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放虎归山
|
./M2V4aw==.html
|
di bu ke jia
|
|
7219
|
敌不可纵
|
敌
|
dí bù kě zòng
|
对敌人不能放纵。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
DBK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V4dQ==.html
|
di bu ke zong
|
|
7224
|
敌国通舟
|
敌
|
dí guó tōng zhōu
|
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
清·黄遵宪《由轮舟抵天津作》诗:“敌国通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
|
DGT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叛亲离
|
|
./M2YwbQ==.html
|
di guo tong zhou
|
|
7225
|
敌国外患
|
敌
|
dí guó wai huàn
|
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
|
《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DGW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Ywdw==.html
|
di guo wai huan
|
|
7228
|
敌惠敌怨
|
敌
|
dí huì dí yuàn
|
犹言报德报怨。
|
《左传·文公六年》:“夷之蒐,贾季戮臾骈,臾骈之人欲尽杀贾氏以报焉,臾骈曰:‘不可,吾闻前志有之曰: 《左传·文公六年》:“夷之蒐,贾季戮臾骈,臾骈之人欲尽杀贾氏以报焉,臾骈曰:‘不可,吾闻前志有之曰:敌惠敌怨,不在后嗣,忠之道也。’”...
|
DHD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YxcQ==.html
|
di hui di yuan
|
|
7233
|
敌力角气
|
敌
|
dí lì jiǎo qì
|
以力气相斗。
|
汉·王充《论衡·譋时》:“敌力角气,能以小胜大者希,争强量功,能以寡胜众者鲜。”
|
DLJ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Yzbw==.html
|
di li jiao qi
|
|
3895
|
敏而好学
|
敏
|
mǐn ér hǎo xué
|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
《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MEH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VqMg==.html
|
min er hao xue
|
|
15073
|
救困扶危
|
救
|
jiù kùn fú wēi
|
救济扶助陷于困境危难中的人
|
元 刘君锡《来生债》第四折:“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
JKFW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救苦救难
|
|
./YTk2.html
|
jiu kun fu wei
|
|
15074
|
救民水火
|
救
|
jiù mín shuǐ huǒ
|
救:拯救;水火:水深火热。从水深火热中拯救老百姓。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
|
JM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救世济民
|
烧杀抢掠
|
./YTln.html
|
jiu min shui huo
|
|
15115
|
救焚投薪
|
救
|
jiù fén tóu xīn
|
焚:火灾;薪:柴草。投进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
《邓析子 无厚》:“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锤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
|
JFT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救焚益薪
|
|
./YmE0.html
|
jiu fen tou xin
|
|
15116
|
救焚益薪
|
救
|
jiù fén yì xīn
|
焚:火灾;薪:柴草。添加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
清 刘坤一《复李少荃制军》:“所派之营务处何道台,则人更阴狡,以之自辅,是犹救焚而益薪。”
|
JFY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火上浇油、救焚投薪
|
|
./YmFl.html
|
jiu fen yi xin
|
|
15117
|
救急扶伤
|
救
|
jiù jí fú shāng
|
救济危急,扶助伤病
|
鲁迅《南腔北调集 经验》:“救急扶伤,一不小心,向来就很容易被人所诬陷。”
|
JJF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救死扶伤
|
|
./YmF5.html
|
jiu ji fu shang
|
|
15432
|
救苦救难
|
救
|
jiù kǔ jiù nàn
|
解救众人的痛苦和灾难。
|
元 王实甫《西厢记》:“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救难观世音。”
|
JKJN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助人为乐、救困扶危
|
杀人放火、投井下石、嫁祸于人
|
./MWljNA==.html
|
jiu ku jiu nan
|
|
15454
|
救过补阙
|
救
|
jiù guò bǔ quē
|
阙:同“缺”,不足,缺点。挽救过错,弥补不足。
|
《晋书·潘岳传》:“故箴规之兴,将以救过补阙,然犹依违讽喻,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诫。”
|
JG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lyZQ==.html
|
jiu guo bu que
|
|
15478
|
救火投薪
|
救
|
jiù huò tóu xīn
|
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
《邓析子·无厚篇》:“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
JHT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救焚投薪
|
|
./MWpibw==.html
|
jiu huo tou xin
|
|
15495
|
救死扶伤
|
救
|
jiù sǐ fú shāng
|
扶:扶助。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
|
JSF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治病救人
|
落井下石
|
./MWpxZQ==.html
|
jiu si fu shang
|
|
15542
|
救亡图存
|
救
|
jiù wáng tú cún
|
拯救祖国的危亡;谋求民族的生存。
|
《鬼谷子 中经》:“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
|
JWT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存亡断绝、吊民伐罪、拨乱反正
|
闭关自守
|
./MW14NA==.html
|
jiu wang tu cun
|
|
15622
|
救饥拯溺
|
救
|
jiù jī zhěng nì
|
谓拯救饥饿和危急中的人。
|
罗正纬《滦州革命纪实初稿》:“除暴安良,乃革命真谛;救饥拯溺,实吾辈天职。”
|
JJZ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JheQ==.html
|
jiu ji zheng ni
|
|
15739
|
救命稻草
|
救
|
jiù mìng dào cǎo
|
借以活命的稻草。指人在困境时希望抓住借以活命的微小的东西
|
王朔《永失我爱》:“我可知道人抓住救命稻草是什么手劲儿了。”
|
JMD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HJzYw==.html
|
jiu ming dao cao
|
|
15784
|
救焚拯溺
|
救
|
jiù fén zhěng nì
|
焚:火灾;溺:水灾。救人于水火之中。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
汉 王充《论衡 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
JFZ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救火拯溺
|
水深火热
|
./YmFv.html
|
jiu fen zheng ni
|
|
16332
|
救过不暇
|
救
|
jiù guò bù xiá
|
见“救过不赡”。
|
宋·苏舜钦《上三司副使段公书》:“符檄督责,终日憔悴,而救过不暇,惘然自疑。”
|
JGB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救过不给、救过不遑
|
|
./NDI4Zw==.html
|
jiu guo bu xia
|
|
16337
|
救火拯溺
|
救
|
jiù huǒ zhěng nì
|
见“救焚拯溺”。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将以迎王师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将以迎王师。”...
|
JHZ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救焚拯溺
|
|
./NDJhbw==.html
|
jiu huo zheng ni
|
|
16346
|
救难解危
|
救
|
jiù nán jiě wēi
|
帮助陷入困境的人解除危难。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4回:“这两个女子,便都有些盗贼意思,不比前边这几个报仇雪耻,救难解危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4回:“这两个女子,便都有些盗贼意思,不比前边这几个报仇雪耻,救难解危,方是修仙正路。”...
|
JNJ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JldQ==.html
|
jiu nan jie wei
|
|
16348
|
救偏补弊
|
救
|
jiù piān bǔ bì
|
纠正偏向,补救弊端。
|
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与其高谈性命,而无益于用,不如救偏补弊,随事干蛊,为有实效也。”
|
JPB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Jmbw==.html
|
jiu pian bu bi
|
|
16354
|
救灾恤患
|
救
|
jiù zāi xù huàn
|
谓救济抚恤灾患中的人。
|
明·李贽《焚书·杂述·寒灯小话》:“今得人钱财,视同粪土,岂为谋王图霸,用之以结客乎?抑救灾恤患,而 明·李贽《焚书·杂述·寒灯小话》:“今得人钱财,视同粪土,岂为谋王图霸,用之以结客乎?抑救灾恤患,而激于义之不能以已也?”...
|
JZX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Jscw==.html
|
jiu zai xu huan
|
|
527
|
敖世轻物
|
敖
|
áo shì qīng wù
|
敖,通“傲”。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淮南子·齐俗训》:“敖世轻物,不污于俗。”
|
《淮南子·齐俗训》:“敖世轻物,不污于俗。”
|
ASQW
|
一般成语
|
|
|
|
./MzF5Yw==.html
|
ao shi qing wu
|
|
569
|
敖不可长
|
敖
|
ào bù kě zhǎng
|
敖:通“傲”,傲慢。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
ABK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欲不可从
|
|
./Z28=.html
|
ao bu ke zhang
|
|
15291
|
教学相长
|
教
|
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
教学:教和学;长:促进;增加。教和学互相促进。
|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
JXX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互教互学
|
兼容并包
|
./MWZyYw==.html
|
jiao xue xiang zhang
|
|
15744
|
教条主义
|
教
|
jiào tiáo zhǔ yì
|
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
|
毛泽东《矛盾论》:“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就是,一方面,不懂得必须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认 毛泽东《矛盾论》:“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就是,一方面,不懂得必须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各别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
JTZ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本本主义
|
|
./OHJ4Yw==.html
|
jiao tiao zhu yi
|
|
15851
|
教一识百
|
教
|
jiāo yī shí bǎi
|
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智慧。
|
汉·刘向《列女传·母仪》:“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
|
JYS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lnMA==.html
|
jiao yi shi bai
|
|
9883
|
敛色屏气
|
敛
|
liǎn sè bǐng qì
|
收起笑容,屏住呼吸。形容谨慎畏惧,不敢放肆
|
宋 欧阳修《江宁府句容县令赠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县之奸豪,皆敛色屏气,指权相戒,不可犯公法 宋 欧阳修《江宁府句容县令赠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县之奸豪,皆敛色屏气,指权相戒,不可犯公法。”...
|
LS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敛声屏气
|
嬉皮笑脸
|
./Y2wy.html
|
lian se bing qi
|
|
10057
|
敛声屏气
|
敛
|
liǎn shēng bǐng qì
|
敛:收入束;屏:抑止。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
|
LS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敛色屏气
|
|
./MW1yMA==.html
|
lian sheng bing qi
|
|
10291
|
敛声屏息
|
敛
|
liǎn shēng píng xī
|
见“敛声屏气”。
|
周立波《李大贵观礼》:“三十万军民敛声屏息地倾听领袖庄严洪亮的宣告。”
|
LSP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敛声屏气
|
|
./NDlrbQ==.html
|
lian sheng ping xi
|
|
10709
|
敛后疏前
|
敛
|
liǎn hòu shū qián
|
语本《司马法·定爵》:“凡陈,行惟疏,战则密。”《尉缭子·兵令上》:“陈以密则固,锋以疏则达”。谓列 语本《司马法·定爵》:“凡陈,行惟疏,战则密。”《尉缭子·兵令上》:“陈以密则固,锋以疏则达”。谓列阵周密则牢固,前锋队形疏朗则利于战斗。后世将我国古代这一陆战列阵原则概括成“敛后疏前”四字。...
|
语出《司马法·定爵》:“凡陈,行惟疏,战则密。”《尉缭子·兵令上》:“陈以密则固,锋以疏则达”。
|
LHS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lhbQ==.html
|
lian hou shu qian
|
|
10726
|
敛声匿迹
|
敛
|
liǎn shēng nì jì
|
不声张,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公开出现。
|
《解放日报》1944.8.18:“这样,识时务的就不得不敛声匿迹。”
|
LSN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lrYw==.html
|
lian sheng ni 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