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6457 情投意合 qíng tóu yì hé 投:契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决不肯放。” QTY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心心相印、情同手足、志同道合 同床异梦、貌合神离 ./MXZleQ==.html qing tou yi he
16476 情不自禁 qíng bù zì jīn 禁:抑制。感情激动;无法抑制自己。 南朝 梁 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QBZ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由自主、身不由己 不露声色、无动于衷 ./MXZ2bQ==.html qing bu zi jin
16556 情窦初开 qíng dòu chū kāi 指刚刚懂得爱情(多指少女)。 清 李渔《蜃中楼 耳卜》:“我和你自情窦初开之际,就等到如今了。” QDC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少女怀春 ./MXhqMg==.html qing dou chu kai
16577 情同骨肉 qíng tóng gǔ ròu 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7回:“我与公覆,情同骨肉,径来为献密书,未知丞相肯容纳否?” QTG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情逾骨肉、亲如手足、情同手足 势如冰炭、势不两立 ./MXh1Ng==.html qing tong gu rou
16588 情不可却 qíng bù kě què 情面上不能推却。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回:“闺臣、红蕖众姊妹也再再相留,紫菱情不可却,只得应允。” QBK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碍于情面 ./MXkwMA==.html qing bu ke que
16590 情景交融 qíng jǐng jiāo róng 内心的感情和客观的景物相互融合在一起。一般指文艺作品中对景物的描写与抒发作者的感情紧密联系在一起。 宋 张炎《词源》:“离情当如此作,全在情景交炼,得言外意。” QJJ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触景生情、情文并茂 格格不入 ./MXkyOA==.html qing jing jiao rong
16654 情至意尽 qíng zhì yì jìn 指对人的情谊已经到极点。 唐 孔颖达疏《诗 大雅 板》:“我老夫教谏汝,其意乃款款然,情至意尽,何为汝等而未知?” QZY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仁至义尽 ./MXpoYw==.html qing zhi yi jin
16658 情有可原 qíng yǒu kě yuán 原:原谅。从情理上说;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霍谞传》:“光之所至,情既可原,守阙连年而终不见理。” QYK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合情合理、无可非议 情理难容、不可思议 ./MXpvMA==.html qing you ke yuan
16694 情随事迁 qíng suí shì qiān 情:心情、感情;迁:变化。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变化。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QSS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事过境迁 始终不渝、一如既往 ./MjBndw==.html qing sui shi qian
16708 情同手足 qíng tóng shǒu zú 情:交谊;交情;手足:喻指兄弟。比喻感情很好;像亲兄弟一样。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1回:“辛环曰:‘名虽各姓,情同手足。’” QTS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情逾骨肉、亲如手足、情同骨肉 势如冰炭、势不两立 ./MjE1Yw==.html qing tong shou zu
16816 情非得已 qíng fēi dé yǐ 情况出于不得已。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适才躲避桌下,自知失仪露丑,实系情非得已,诸位姐姐莫要发笑。” QFD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自觉自愿 ./NG81bQ==.html qing fei de yi
16820 情理难容 qíng lǐ nán róng 容:容忍,宽恕。指无论在人情与事理两方面都难以容忍。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孩儿每万千死罪犯公徒,那厮每情理难容。” QLNR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法理难容 天经地义 ./NG9mYw==.html qing li nan rong
16823 情深似海 qíng shēn sì hǎi 形容情爱像海一样深厚。亦作“情深如海”。 明·崔时佩《西厢记》:“春闷好难捱,毕竟情深似海。” QSS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情深如海 ./NG9tYQ==.html qing shen si hai
16828 情同一家 qíng tóng yī jiā 比喻情谊深厚,如同一家。 《梁书·萧子恪》:“我与卿兄弟,便是情同一家。” QTY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情同手足、情同骨肉 不共戴天 ./NG9zbw==.html qing tong yi jia
16833 情真意切 qíng zhēn yì qiē 谓情意十分真切。 清·吴乔《答万季埜诗问》:“六朝体宽无粘,韵得叶用,粘缀但情真意切,得句即佳。故‘城上草’一篇,止十 ... QZY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真心实意 虚情假意 ./NHAyNA==.html qing zhen yi qie
16867 情意绵绵 qíng yì mián mián 情意:对人的感情。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形容情意深长,不能解脱。 周恩来《别李愚如并示述弟》:“何况情意绵绵,‘藕断丝不断’。” QYM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jgxdQ==.html qing yi mian mian
17001 情有独钟 qíng yǒu dú zhōng 钟:汇聚,专注。对某一事物特别喜欢 季羡林《大觉寺》:“我为什么对大觉寺情有独钟呢?” QYD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屑一顾 ./OHFqMg==.html qing you du zhong
17002 情同鱼水 qíng tóng yú shuǐ 情谊像鱼离不开水。形容彼此深情相依,不可分离 宋·无名氏《异闻总录·房州理男》:“郎君幽婚,情同鱼水。岂不念父母追悼乎?” QT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OHFqYw==.html qing tong yu shui
17003 情趣横生 qíng qù héng shēng 指在举止、礼貌和外表上表现得得体、风雅、有风趣 QQH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妙趣横生 ./OHFsaw==.html qing qu heng sheng
17054 情见乎辞 qíng xiàn hū cí 见:通“现”;乎:于。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 《易·系辞下》:“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QXH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情见乎词 ./MXkzdw==.html qing xian hu ci
17059 情见乎辞 qíng xiàn hū cí 见:通“现”;乎:于。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 《易·系辞下》:“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QXH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情见乎词 ./MXlraw==.html qing xian hu ci
17088 情在骏奔 qing zhai jun ben 一心急着去奔丧。 QZJB 一般成语 ./MjFkbw==.html qing zhai jun ben
17092 情深潭水 qíng shēn tán shuǐ 比喻友情深厚。 唐·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QSTS 一般成语 ./MjF1Yw==.html qing shen tan shui
17440 情不自已 qíng bù zì yǐ 犹情不自禁。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瑞云》:“过一二日,情不自已,修贽复往。” QBZ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情不自禁 ./NG56cw==.html qing bu zi yi
17477 情见乎词 qíng jiàn hū cí 见“情见乎辞”。 清·钱谦益《读杜小笺下》:“故国旧臣,俯仰上下,情见乎词矣。” QJH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情见乎辞、情见乎言 ./NG9icQ==.html qing jian hu ci
17478 情见乎言 qíng jiàn hū yán 同“情见乎辞”。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谓为信然”裴松之注:“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 ... QJH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情见乎辞 ./NG9jMA==.html qing jian hu yan
17479 情见于色 qíng jiàn yú sè 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生甚怒之,情见于色。” QJY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喜形于色 ./NG9jYQ==.html qing jian yu se
17480 情见埶竭 qíng jiàn zhōu jié 同“情见势屈”。 QJZJ 一般成语 ./NG9jaw==.html qing jian zhou jie
17493 情凄意切 qíng qī yì qiē 谓心境十分悲伤。 明·康海《王兰卿》第二折:“他那里肉跳心惊,你这里情凄意切。” QQY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G9pbw==.html qing qi yi qie
17501 情深骨肉 qíng shēn gǔ ròu 骨肉:比喻至亲。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比亲人还要深厚。亦作“情逾骨肉”、“情愈骨肉”。 《周书·于谨传》:“夙蒙丞相殊眷,情深骨肉。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 QSG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情逾骨肉 ./NG9scQ==.html qing shen gu rou
17505 情深义重 qíng shēn yì zhòng 指情感深远、恩义厚重。 晋 温峤《重与陶侃书》:“且自顷之顾,绸缪往来,情深义重,着于人士之口。” QSY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情深意重 ./NG9uZQ==.html qing shen yi zhong
17506 情深意重 qíng shēn yì zhòng 情意深重。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 ... QSY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情深义重 薄情寡意 ./NG9ubw==.html qing shen yi zhong
17519 情投契合 qíng tóu qì hé 同“情投意合”。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两下挑灯对坐,彼此倾心吐胆,各道生平志愿,情投契合,遂为至交。” QTQ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情投意合 貌合神离 ./NG9zeQ==.html qing tou qi he
17520 情投谊合 qíng tóu yì hé 同“情投意合”。 清·徐大椿《洄溪道情·祭顾碧筠》:“我天生顽鲁,狂放粗豪。性别形殊,一冰一炭,情投谊合,如漆如胶。” QTY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情投意合 ./NG90OA==.html qing tou yi he
17521 情投意和 qíng tóu yì hé 投:契合。形容双方感情融洽,心意完全一致。亦作“情孚意合”、“意同情合”、“情投意洽”、“情亲意合” ... QTYH 一般成语 ./NG90aQ==.html qing tou yi he
17522 情投意洽 qíng tóu yì qià 谓双方思想感情很融洽。 明·刘璋《飞花艳想》第一回:“三人谈笑饮酒,正说得情投意洽,忽见抱琴进来道:‘外面刘相公来访。’三人 ... QTY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情投意和、情投意忺 ./NG90cw==.html qing tou yi qia
17526 情文并茂 qíng wén bìng mào 形容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文字都很美。 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二汤》:“桐邑杨米人曾为二姬作《双珠记传奇》,情文并茂。惜尚秘之枕函,余未 ... QWB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枯燥乏味 ./NG92Ng==.html qing wen bing mao
17528 情见力屈 qíng xiàn lì qū 情:真实情况;见:通“现”,暴露。指在军事上情况暴露而又处在劣势的地位。 《汉书 韩信传》:“今足下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情见力屈,欲战不拔,旷日持久,粮食单竭。” QXL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情见势屈、情见势竭 ./NG92cQ==.html qing xian li qu
17544 情重姜肱 qíng zhòng jiāng gōng 《后汉书·姜肱传》:“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着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 ... 《后汉书·姜肱传》:“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着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 ... QZJG 一般成语 ./NHAybw==.html qing zhong jiang gong
17546 情逐事迁 qíng zhú shì qiān 见“情随事迁”。 宋·孙惟信《风流子》词:“奈情逐事迁,心随春老,梦和香冷,欢与花残。” QZS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情随事迁 ./NHAzaQ==.html qing zhu shi qian
17679 情面难却 qíng miàn nán què 由于面子、情分的关系,很难推却。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六回:“湍制台情面难却,第二天就把话传给了藩台,不到三天,牌已挂出去了 ... QMN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抹不下脸 ./NmV2ZQ==.html qing mian nan que
17697 情长纸短 qíng cháng zhǐ duǎn 简短的信纸无法写完深长的情意。形容情意深长。同“纸短情长”。 冰心《寄小读者 通讯七》:“情长纸短,不尽欲言,祝你们三好!” QCZD 一般成语 ./NmY0MA==.html qing chang zhi duan
15054 惊惶失措 jīng huáng shī cuò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唐 李百药《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JHS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惊慌失措、手足无措、心慌意乱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不动声色 ./YTI4.html jing huang shi cuo
15055 惊魂动魄 jīng hún dòng pò 形容十分恐惧 清 陈确《示儿帖》:“《易》曰:‘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罪大而不可解。’每读《易》至此,未尝不 ... JHDP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惊心动魄 ./YTJp.html jing hun dong po
15056 惊喜交集 jīng xǐ jiāo jí 交集:不同感情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又吃惊;又高兴。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此刻忽然的骨肉团圆,惊喜交加。” JXJ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惊喜若狂 悲痛欲绝 ./YTJz.html jing xi jiao ji
15328 惊天动地 jīng tān dòng dì 惊:惊动;动:震撼。惊动上天;震动大地。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 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JTD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震天动地、震天撼地 万籁俱寂 ./MWdibQ==.html jing tan dong di
15372 惊恐万状 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万状:各种样子。惊慌恐惧得表现出各种形态。形容惊慌恐惧到了极点。 宋 陈亮《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 JKW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胆战心惊、心惊胆战 不动声色、处之泰然 ./MWgxNg==.html jing kong wan zhuang
15395 惊涛骇浪 jīng tāo hài làng 惊:惊异;涛:大波浪;骇:惊吓。令人惊惧的大波浪。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或艰难的考验。 唐 田颖《玉山常文集 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此所经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JTH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风大浪 风平浪静 ./MWhsZw==.html jing tao hai lang
15429 惊慌失措 jīng huāng shī cuò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JHS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惊惶失措、张皇失措 泰然自若、谈笑自若、处处泰然 ./MWk5Yw==.html jing huang shi cuo
15438 惊弓之鸟 jīng gōng zhī niǎo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情况就惶恐不安。也作“伤弓之鸟。” 《晋书 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JGZ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伤弓之鸟、漏网之鱼 初生牛犊 ./MWlndQ==.html jing gong zhi n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