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9125 心和气平 xīn hé qì píng 和:温和;平:平静。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身心安宁 宋·苏辙《既醉备五福论》:“醉而愈恭,和而有礼,心和气平,无悖逆暴戾之气干于其间。” XHQP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心平气和 ./NzBuMA==.html xin he qi ping
19126 心寒胆碎 xīn hán dǎn suì 寒:战栗。形容十分惊恐 《永乐大典戏文·无名氏》:“心寒胆碎,悔之作不是。” XHD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心寒胆落、心寒胆战 ./NzBuYQ==.html xin han dan sui
19127 心挂两头 xīn guà liǎng tóu 指人操心两头的事情 元·高明《琵琶记·再报佳期》:“媒婆,我去也不妨,只是一心挂两头,如何是好。” XGL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两头担心 ./NzBuaw==.html xin gua liang tou
19128 心高气硬 xīn gāo qì yìng 气:气势;硬:坚。心气高傲,自视不凡 明·王錂《春芜记·反目》:“你平日里心高气硬,笑伊家今日无计谋生!” XGQ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心高气傲、自命不凡 ./NzBudQ==.html xin gao qi ying
19129 心腹爪牙 xīn fù zhǎo yá 心腹:比喻亲信;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亲信羽翼 《魏书》:“尚自少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异姓,其犹骨肉,是以入为腹心,出当爪牙。” XFZ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心膂股肱 ./NzBvZQ==.html xin fu zhao ya
19130 心腹之害 xīn fù zhī hài 心腹:比喻要害。指体内致命的疾病。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患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 XFZ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心腹之患、心腹大患 ./NzBveQ==.html xin fu zhi hai
19131 心服情愿 xīn fú qíng yuàn 心里完全愿意,毫不勉强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6回:“如果心服情愿,叫他写个凭据来,银子早迟不要紧的。” XFQ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甘心情愿、心甘情愿 迫不得已、被逼无奈 ./NzBwOA==.html xin fu qing yuan
19132 心非木石 xīn fēi mù shí 木石:木头和石头。指人有思想感情,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周书·文帝纪》:“纵使木石为心,犹当知感;况在生灵,安能无愧!” XFM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人非木石 石心铁肠、铁石心肠 ./NzBwcw==.html xin fei mu shi
19133 心动神驰 xīn dòng shén chí 心神向往。形容思慕情深,难以自持 明·陆采《怀香记·兰闺复命》:“自从窥见韩生之后,心动神驰,眠思梦想。” XDS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心往神驰、心驰神往 ./NzBxMg==.html xin dong shen chi
19134 心胆皆碎 xīn dǎn jiē suì 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帝知事泄,心胆皆碎。” XDJ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心胆俱裂、心胆俱碎 ./NzBycQ==.html xin dan jie sui
19135 心粗胆壮 xīn cū dǎn zhuàng 粗:粗疏,粗略。心思粗疏,胆量很大。形容野心勃勃,肆无忌惮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5回:“这会有银子在手里,更是心粗胆壮。” XCD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心粗胆大 ./NzBzaw==.html xin cu dan zhuang
19136 心长力弱 xīn cháng lì ruò 心里很想做,但力量够不上 鲁迅《两地书》:“学校的一波未平,上海的一波又起,小鬼心长力弱,深感应付无方。” XCL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心长力短 ./NzB0ZQ==.html xin chang li ruo
19137 心颤魂飞 xīn chàn hún fēi 颤:颤动,发抖。心颤抖,魂飞散。形容惊恐不安 苏雪林《玉溪诗迷·附录》:“是心颤魂飞时的言语,是肠回荡气时的哀音。” XCH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胆颤心惊 ./NzB0bw==.html xin chan hun fei
19138 心安神泰 xīn ān shén tài 泰:通畅,平安。心神安宁,泰然自若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00回:“诵得久了,狄希陈口内常有异香喷出,恶梦不生,心安神泰。” XAS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zB2dw==.html xin an shen tai
19139 心安神定 xīn ān shén dìng 心神都很安定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紫鹃自那日也着实后悔,如今日夜辛苦,并没有怨意。袭人等皆心安神定。” XAS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局促不安 ./NzB3Ng==.html xin an shen ding
999 必操胜券 bì cāo shèng quàn 操:持;拿;券:凭证;胜券:指胜利的把握。一定有胜利的把握。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田敬仲世家》:“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 BCS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稳操胜算、稳操左券 ./MTkw.html bi cao sheng quan
1353 必恭必敬 bì gōng bì jìng 必:一定;十分;恭:有礼貌;敬:尊敬;有礼貌地对待。形容态度神情十分恭敬谦逊;也作“毕恭毕敬”。 《诗经 小雅 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BG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肃然起敬、彬彬有礼、毕恭毕敬 出言不逊 ./amd1.html bi gong bi jing
1354 必由之路 bì yóu zhī lù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 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认路,则可以见 ... BYZ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必经之路、终南捷径 此路不通、歪门邪道、左道旁门 ./amhv.html bi you zhi lu
1355 必争之地 bì zhēng zhī dì 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周书 王悦传》:“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 BZZ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amh5.html bi zheng zhi di
1707 必躬必亲 bì gōng bì qīn 指凡事都要自己经手。 《诗 小雅 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后转为“必躬必亲”。 BGB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事必躬亲 游手好闲、置之不理 ./MzNwbw==.html bi gong bi qin
1709 必经之路 bì jīng zhī lù 经: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亦作“必由之路”。 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十九:“二十五号才是敌人反扑必经之路,那里高,那里窄,我们不易仰攻,也无法多用 ... BJZ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必由之路 歪门邪道 ./MzN1bw==.html bi jing zhi lu
1831 必不得已 bì bù dé yǐ 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 《论语 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 BBD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迫不得已 ./NjdyMA==.html bi bu de yi
1911 必由之地 bì yóu zhī dì 必:一定;由:经过。必定要经过的道路、地方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1回:“此人闻得青州有三千银子上京,兖州乃必由之地,意欲探取。” BYZ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必经之地、必由之路 ./N2QzMg==.html bi you zhi di
1912 必不可少 bì bù kě shǎo 绝对需要,指不达到某种目的就不能做成某种事情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9回:“这拜阴寿更是必不可少的。” BBK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缺一不可 可有可无 ./N2QzYw==.html bi bu ke shao
25389 忆苦思甜 yì kǔ sī tián 回忆在旧社会被压迫、被剥削的痛苦;想新社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提高思想觉悟。 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忆苦思甜当然要搞,但只搞忆苦思甜就不够了,要研究如何在新的历 ... YKS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W43aw==.html yi ku si tian
25766 忆昔抚今 yì xī fǔ jīn 回忆昔日,看看今天 YXF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np6ZQ==.html yi xi fu jin
19395 忍辱偷生 rěn rǔ tōu shēng 偷:苟且。忍受屈辱,苟且活命。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 RRT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忍垢偷生、忍耻偷生 ./MXprNA==.html ren ru tou sheng
19430 忍气吞声 rěn qì tūn shēng 忍:忍耐。吞声:有话不敢说。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下;不能说出来。 元 关汉卿《鲁斋郎》:“你不如休和他争,忍气吞声罢!” RQT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委曲求全、忍辱负重 忍无可忍 ./MjB5ZQ==.html ren qi tun sheng
19450 忍辱含垢 rěn rǔ hán gòu 忍、含:忍受。忍受耻辱。 汉 班昭《女诫》:“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RRH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忍辱负重、忍辱含羞 ./MjFkZQ==.html ren ru han gou
19472 忍无可忍 rěn wú kě rěn 忍:忍受;忍耐;无:无法。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孙礼传》:“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 RWK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拍案而起、深恶痛绝 忍辱负重、忍气吞声 ./MjI1Ng==.html ren wu ke ren
19505 忍辱负重 rěn rǔ fù zhòng 忍受耻辱;承当重任。指为了重任而忍受一切屈辱。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RRF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忍气吞声、含垢忍辱 忍无可忍 ./MjNrdQ==.html ren ru fu zhong
19514 忍俊不禁 rěn jùn bù jīn 忍俊:原指抑制锋芒外露;后指含笑。禁:止。不能克制自己;忍不住发笑。 唐 崔致远《答徐州时溥书》:“足下去年,忍俊不禁,求荣颇切。” RJ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喜不自胜、哑然失笑、忍俊不住 强颜欢笑 ./MjN2ZQ==.html ren jun bu jin
19518 忍辱含羞 rěn rǔ hán xiū 忍、含:忍受。忍受耻辱。 《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RRH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忍辱含垢 ./MjQ0aw==.html ren ru han xiu
19646 忍痛割爱 rěn tòng gē ài 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指不是出自本意忍痛地放弃心爱的东西 王朔《我是你爸爸》:“爱情嘛,不管早晚,不分先后,我忍痛割爱。” RTGA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3Jiaw==.html ren tong ge ai
19647 忍辱求全 rěn rǔ qiú quán 忍受屈辱以求保全整个大局 RRQ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委曲求全 ./N3JidQ==.html ren ru qiu quan
19648 忍饥挨饿 rěn jī āi è 忍受饥饿。形容极其贫困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14回:“忍饥挨饿进庙杀僧,少水无茶开门揖盗。” RJAE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忍饥受饿 酒足饭饱 ./N3JjZQ==.html ren ji ai e
19679 忍尤含垢 rěn yóu hán gòu 遭受怨谤耻辱而忍耐着。 《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RYHG 一般成语 ./MXpzcQ==.html ren you han gou
19734 忍俊不住 rěn jùn bù zhù 见“忍俊不禁”。 邹韬奋《萍踪寄语》二:“张君幽默健谈,追述去年和他的夫人往甘肃时途中遇盗情形,令人忍俊不住。” RJB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忍俊不禁 ./NHFycw==.html ren jun bu zhu
19735 忍苦耐劳 rěn kǔ nai láo 经得起艰苦的工作和生活。 邹韬奋《萍踪寄语》二五:“这不能说他们没有冒险的精神,更不能说他们没有忍苦耐劳的精神。” RKN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吃苦耐劳 ./NHFzMg==.html ren ku nai lao
19914 忍耻含垢 rěn chǐ hán gòu 含忍耻辱。同“忍辱含垢”。 宋 苏轼《上韩枢密书》:“好兵始祸者既足以为后嗣之累,则凡忍耻含垢以全人命,其为子孙之福,审矣。” RCH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忍辱含垢、忍耻含羞 ./NmZpNg==.html ren chi han gou
19915 忍耻含羞 rěn chǐ hán xiū 含忍耻辱。同“忍辱含垢”。 宋 无名氏《错立身》第十三出:“撞府共冲州,遍走江湖之游,身为女婿,只能忍耻含羞。” RCH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忍耻含垢 ./NmZpZw==.html ren chi han xiu
19916 忍耻偷生 rěn chǐ tōu shēng 忍受耻辱,苟且求生。同“忍垢偷生”。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忍耻偷生为父仇,谁知奸计觅风流。劝君莫设虚言誓,湛湛青天在上头。 ... RCT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忍垢偷生、忍辱偷生 视死如归 ./NmZpcQ==.html ren chi tou sheng
19917 忍垢偷生 rěn gòu tōu shēng 忍受耻辱,苟且求生。 唐 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所以忍垢偷生,克躬自励,期效万一,补过酬恩,灰躯糜骨,以甘心愿。” RGT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忍辱偷生、忍耻偷生 ./NmZqMA==.html ren gou tou sheng
19918 忍饥受饿 rěn jī shòu è 忍受饥饿。形容生活极其贫困,艰难度日。 元 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做娘的忍饥受饿,为子的富贵荣昌。可怜见看看至死,可来报答你这养育亲娘! ... RJSE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忍饥挨饿 酒足饭饱 ./NmZqYQ==.html ren ji shou e
19990 忍饥受渴 rěn jī shòu kě RJSK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3JjNA==.html ren ji shou ke
20037 忍心害理 rěn xīn hài lǐ 忍:残忍。心地残忍,丧尽天良。 《诗·大雅·桑柔》:“维彼忍心,是顾是复。” RXHL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伤天害理 ./MjE1Mg==.html ren xin hai li
7843 忐忑不安 tǎn tè bù ān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忐忑:心神不安定。 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TTBA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惶惶不安、坐立不安 心安理得、悠然自得 ./MmIydQ==.html tan te bu an
8282 忐上忑下 tǎn shàng tè xià 谓心神不定,恐惧不安。 《宋元戏文辑佚·张资鸳鸯灯》:“吃了万千控持,谙了无限磨难,受了多少忐上忑下。” TST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忐忑不安、忐忑不定 ./NTQ2MA==.html tan shang te xia
8286 忐忑不定 tǎn tè bù dìng 同“忐忑不安”。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二十六回:“济川被他们说得心中忐忑不定。” TTB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忐忑不安、忐上忑下 心安理得 ./NTQ3NA==.html tan te bu ding
8510 忐忐忑忑 tǎn tǎn tè tè 心神不安,胆怯。同“忑忑忐忐”。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急的俺忐忐忑忑把花言语谩支吾,当初当也波初,俺也拚的厮挺触。” TTTT 一般成语 ./Nmhwdw==.html tan tan te 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