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29
|
弥天大祸
|
弥
|
mí tiān dà huò
|
弥:满。天大的灾祸。
|
元 无名氏《盆儿鬼》:“这都是你不合自揽着这场弥天大祸。”
|
MTD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灭顶之灾
|
吉星高照
|
./ZWs2.html
|
mi tian da huo
|
|
3411
|
弥留之际
|
弥
|
mí liú zhī jì
|
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
《尚书 顾命》:“病日臻,既弥留。”
|
ML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日落西山
|
|
./MW5qYw==.html
|
mi liu zhi ji
|
|
3462
|
弥天大谎
|
弥
|
mí tiān dà huǎng
|
弥:充满。天大的谎话。mí弥迷
|
元 王伯成《李太白贬夜郎》:“那厮主置定乱宫心,酝酿着漫天谎。”
|
MTD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欺人之谈
|
肺腑之言
|
./MXFmOA==.html
|
mi tian da huang
|
|
3507
|
弥天大罪
|
弥
|
mí tiān dà zuì
|
弥天:满天;形容极大。天大的罪过。
|
宋 王偁《东都事略》:“臣有弥天之罪,也有弥天之功。”
|
MTD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滔天罪行
|
丰功伟绩
|
./MXJmMg==.html
|
mi tian da zui
|
|
4202
|
弥足珍贵
|
弥
|
mí zú zhēn guì
|
弥和足都是满的意思,加一起就是十分的意思。弥足珍贵是指某样东西十分珍贵。
|
|
MZZG
|
一般成语
|
|
|
一文不值
|
./NnN4aQ==.html
|
mi zu zhen gui
|
|
4301
|
弥天亘地
|
弥
|
mí tiān gèn dì
|
弥:满;亘:横贯。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数量很多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允曰:‘董贼之罪,弥天亘地,不可胜言。’”
|
MTG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弥山亘野
|
|
./ODFwcQ==.html
|
mi tian gen di
|
|
4302
|
弥山遍野
|
弥
|
mí shān biàn yě
|
弥:满;遍:遍及。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数量很多、范围很广、声势很大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八卷:“忽然山谷之中,金鼓之声四起,蛮兵弥山遍野而来。”
|
MS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漫山遍野、弥山亘野
|
寥寥无几
|
./ODFxMA==.html
|
mi shan bian ye
|
|
4545
|
弥缝其阙
|
弥
|
mí féng qí què
|
弥缝:补救;阙:过错。补救行事的过失。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
|
MFQ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RwYQ==.html
|
mi feng qi que
|
|
4609
|
弥日累夜
|
弥
|
mí rì lèi yè
|
连日连夜,夜以继日。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遂留共语,弥日累夜。”
|
MRL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夜以继日
|
|
./NGUzeQ==.html
|
mi ri lei ye
|
|
4610
|
弥山亘野
|
弥
|
mí shān gèn yě
|
满山遍野。
|
宋·洪迈《容斋随笔·王蕊杜鹃》:“二花在江东弥山亘野,殆与榛莽相似。”
|
MSG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弥山遍野
|
|
./NGU0OA==.html
|
mi shan gen ye
|
|
4710
|
弥日亘时
|
弥
|
mí rì gèn shí
|
弥:满;亘:连续。指一天到晚
|
《南史·刘穆之传》:“言谈赏笑,弥日亘时,未尝倦苦。”
|
MRG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FxYQ==.html
|
mi ri gen shi
|
|
4711
|
弥患无形
|
弥
|
mí huàn wú xíng
|
弥:消除。把祸患消除在没有形成之前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现在外国人已无话说,足见他能够弥患无形,办事切实。”
|
MHW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防患未然
|
|
./ODFxaw==.html
|
mi huan wu xing
|
|
18161
|
弦外之音
|
弦
|
xián wài zhī yīn
|
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故言尽而意亦止,绝无弦外之音,味外之味。”
|
XW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外之意
|
直言直语、实话实说
|
./Mmp5YQ==.html
|
xian wai zhi yin
|
|
18309
|
弦外有音
|
弦
|
xián wài yǒu yīn
|
弦乐器的弦上发出的声音以外还有声音。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
南朝 宋 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然至于一绝处,亦复何耶!其中体趣,言之不尽。弦外之意,不知所从而 南朝 宋 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然至于一绝处,亦复何耶!其中体趣,言之不尽。弦外之意,不知所从而来。”...
|
XW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
实话实说
|
./NWUwNg==.html
|
xian wai you yin
|
|
18310
|
弦外之意
|
弦
|
xián wài zhī yì
|
弦:乐器上发音的丝线。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
《南史 范晔传》:“其中体趣,言之不可尽。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
|
XW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弦外有音、意在言外、弦外之音
|
|
./NWUwZw==.html
|
xian wai zhi yi
|
|
18750
|
弦无虚发
|
弦
|
xián wú xū fā
|
谓射箭百发百中。
|
《陈书·萧摩诃传》:“又有西域胡,妙于弓矢,弦无虚发,众军尤惮之。”
|
XWX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发百中、矢无虚发
|
|
./NWUxMA==.html
|
xian wu xu fa
|
|
19241
|
弦歌之音
|
弦
|
xián gē zhī yīn
|
弦歌:弦乐。弹琴和唱歌的声音。泛指教学活动
|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
|
XG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弦歌之声
|
|
./N3lzcQ==.html
|
xian ge zhi yin
|
|
19242
|
弦歌之声
|
弦
|
xián gē zhī shēng
|
弦歌:弦乐。弹琴和唱歌的声音。泛指教学活动
|
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
XG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弦歌之音
|
|
./N3l0MA==.html
|
xian ge zhi sheng
|
|
9351
|
弩箭离弦
|
弩
|
nǔ jiàn lí xián
|
弩:利用机械力射箭的弓。搭在弩弓上的箭射出了弓弦。形容极其迅速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前走的如流星过度,后走的如弩箭离弦。”
|
NJL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FiYQ==.html
|
nu jian li xian
|
|
9535
|
弩下逃箭
|
弩
|
nǔ xià táo jiàn
|
比喻近者反能免遭祸殃。因弩箭射远不射近,故有此比喻。
|
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下:“今若匿得吾一身,则脱汝辈数家之祸,然万无搜近之理,所谓‘弩下逃箭’也。”
|
NXT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hicw==.html
|
nu xia tao jian
|
|
9538
|
弩张剑拔
|
弩
|
nǔ zhāng jiàn bá
|
比喻雄健。亦作“剑拔弩张”。
|
明丰道生《真赏斋赋》:“昔者周穆巡狩,至乎坛山,吉日癸巳,亲题材石间,弩张剑拔,虎跳龙盘。”
|
NZJ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剑拔弩张
|
|
./NGhjbQ==.html
|
nu zhang jian ba
|
|
4316
|
弭耳受教
|
弭
|
mǐ ěr shòu jiào
|
弭耳:温驯的样子。形容非常听话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且等我收伏了这个贯索奴,作个引线,不怕那条孽龙不弭耳受教。”
|
MES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JyZQ==.html
|
mi er shou jiao
|
|
4726
|
弭患无形
|
弭
|
mǐ huàn wú xíng
|
弭:清除。在祸患尚未形成之前就予以消除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现在外国人已无话说,足见他能够弭患无形,办事切实。”
|
MHW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防微杜渐
|
|
./OGJyNA==.html
|
mi huan wu xing
|
|
4727
|
弭耳俯伏
|
弭
|
mǐ ěr fǔ fú
|
弭耳:温驯的样子。俯首帖耳的样子
|
《六韬·武韬·发启》:“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
MEFF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俯首帖耳
|
|
./OGJybw==.html
|
mi er fu fu
|
|
4728
|
弭盗安民
|
弭
|
mǐ dào ān mín
|
弭:平息;安:稳定。平息盗贼,稳定民生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像这盗贼横行,全不肯讲究一个弭盗安民的良法。”
|
MDA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弭盗安良
|
|
./OGJyeQ==.html
|
mi dao an min
|
|
26386
|
弯腰捧腹
|
弯
|
wān yāo pěng fù
|
形容大笑的样子。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述农忙叫快去打听,那当差的答应着去了。一会回来,笑了个弯腰捧腹。”
|
WYP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捧腹大笑
|
|
./NTgydQ==.html
|
wan yao peng fu
|
|
26506
|
弯弯曲曲
|
弯
|
wān wān qū qū
|
曲折不直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于是二人别了惜春,离了蓼风轩,弯弯曲曲,走近潇湘馆,忽听得叮咚之声。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于是二人别了惜春,离了蓼风轩,弯弯曲曲,走近潇湘馆,忽听得叮咚之声。”...
|
WWQ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曲曲折折
|
正正直直、笔笔直直
|
./NnJydQ==.html
|
wan wan qu qu
|
|
27291
|
弯弓饮羽
|
弯
|
wān gōng yǐn yǔ
|
形容勇猛善射。
|
《韩诗外传》卷六:“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为石,石为之开,而 《韩诗外传》卷六:“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为石,石为之开,而况人乎!”...
|
WGY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射石饮羽
|
|
./NTd1cw==.html
|
wan gong yin yu
|
|
19476
|
弱肉强食
|
弱
|
ruò ròu qiáng shí
|
原指动物中弱者的肉是强者的食物。比喻弱者被强者欺压、吞并。
|
元 胡天游《闻李帅逐寇复州治》:“惜哉士卒多苦暴,弱肉强食鸱鸮同。”
|
RR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强凌弱、仗势欺人
|
和平共处
|
./MjI3NA==.html
|
ruo rou qiang shi
|
|
19489
|
弱不禁风
|
弱
|
ruò bù jīn fēng
|
旧时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现指人体质虚弱。
|
唐 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
RBJ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瘦骨嶙峋、弱不胜衣
|
虎背熊腰、心宽体胖、身强力壮
|
./MjJ5Mg==.html
|
ruo bu jin feng
|
|
19599
|
弱不胜衣
|
弱
|
ruò bù shèng yī
|
瘦弱得连衣服都承受不了。
|
先秦 荀况《荀子 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
|
RB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弱不禁风、质似薄柳
|
钢筋铁骨、年富力强
|
./NHNzMA==.html
|
ruo bu sheng yi
|
|
19686
|
弱水之隔
|
弱
|
ruò shuǐ zhī gé
|
比喻相隔极远,到达不了。
|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地理类》:“远不能到,云如有弱水之隔。”
|
RSZ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FjYQ==.html
|
ruo shui zhi ge
|
|
19699
|
弱管轻丝
|
弱
|
ruo guan qing si
|
形容乐声轻柔细弱。
|
|
RGQS
|
一般成语
|
|
|
|
./MjN0Ng==.html
|
ruo guan qing si
|
|
19956
|
弱本强末
|
弱
|
ruò běn qiáng mò
|
指中央权力削弱而地方势力强大。
|
太平天国 洪仁玕《资政新篇》:“倘有结盟联党之事,是下有自固之术,私有倚倚之端,外为假公济私之举,内 太平天国 洪仁玕《资政新篇》:“倘有结盟联党之事,是下有自固之术,私有倚倚之端,外为假公济私之举,内藏弱本强末之弊。”...
|
RBQ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cxYw==.html
|
ruo ben qiang mo
|
|
19998
|
弱冠之年
|
弱
|
ruò guàn zhī nián
|
弱:年少;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指男子二十岁左右
|
清·吴骞《拜经楼诗话》第四卷:“所谓才子者,须是王子安弱冠之年,学问文章,如江如海,乃可称之。”
|
RGZ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lxaQ==.html
|
ruo guan zhi nian
|
|
20056
|
弱不好弄
|
弱
|
ruò bù hǎo nòng
|
弱:年少;好:喜欢;弄:玩耍。年幼时不爱玩耍。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九年》:“夷吾弱不好弄,能斗不过,长亦不改,不知其他。”
|
RBHN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少年老成
|
|
./MjJxdQ==.html
|
ruo bu hao nong
|
|
20159
|
弱如扶病
|
弱
|
ruò rú fú bìng
|
扶病:支持病体。弱得像支撑着病体一样。形容身体非常虚弱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7回:“大约骚人咏士以此花红若施脂,弱如扶病,近乎闺阁风度,故以女命名。”
|
RRFB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lxOA==.html
|
ruo ru fu bing
|
|
3106
|
弸中彪外
|
弸
|
péng zhōng biāo wài
|
弸:充满;彪:文采。指人内有才德,则有文采,自然外露。赞美德才兼备的人。
|
汉·扬雄《法言·君子》:“或问:‘君子言则成文,动则成德,何以也?’曰:‘以其弸中而彪外也。’”
|
PZBW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kxeQ==.html
|
peng zhong biao wai
|
|
6224
|
弹无虚发
|
弹
|
dàn wú xū fā
|
虚:空。子弹没有一颗不命中目标。形容射得很准。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6回:“弓弦响处,那弹子如雨点一般打将出去,真是:‘弹无虚发’,每发一弹,岸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6回:“弓弦响处,那弹子如雨点一般打将出去,真是:‘弹无虚发’,每发一弹,岸上即倒一人。”...
|
DWX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箭不虚发、百发百中、万无一失
|
百无一存、无的放矢
|
./NHpn.html
|
dan wu xu fa
|
|
6457
|
弹尽粮绝
|
弹
|
dàn jìn liáng jué
|
打仗时弹药用完;粮食也吃完了。形容情况困窘;处境危急。
|
宋 魏了翁《故太府寺丞兼知兴元府利州路安抚郭公墓志铭》:“血战三日夜,矢尽援绝,遂死之。”
|
DJL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穷水尽、危在旦夕、危在旦夕、濒临绝境
|
源源不断、方兴未艾
|
./dXZl.html
|
dan jin liang jue
|
|
6458
|
弹尽援绝
|
弹
|
dàn jìn yuán jué
|
弹药用光了;后援也断绝了。形容战事危急;陷于绝境。
|
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
DJY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弹尽粮绝
|
兵强马壮
|
./dXZv.html
|
dan jin yuan jue
|
|
6459
|
弹丸之地
|
弹
|
dàn wán zhī dì
|
像弹子一样大的一块地方。形容地盘非常狭小。(弹丸:弹弓射击用的弹子)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此弹丸之地,犹不予也,令秦来年复攻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
|
DW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立锥之地、置锥之地
|
地大物博、地广人稀
|
./dXZ5.html
|
dan wan zhi di
|
|
7103
|
弹冠振衿
|
弹
|
dàn guàn zhèn jīn
|
见“弹冠振衣。”
|
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
DG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弹冠振衣
|
|
./M2RwNA==.html
|
dan guan zhen jin
|
|
7104
|
弹冠振衣
|
弹
|
dàn guàn zhèn yī
|
整洁衣冠。语本《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后多以喻将欲出仕。
|
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
DG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弹冠振衿
|
|
./M2RwZQ==.html
|
dan guan zhen yi
|
|
7112
|
弹空说嘴
|
弹
|
dàn kōng shuō zuǐ
|
犹言唱高调说空话。
|
《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莫要弹空说嘴。假如不幸我庄周死后,你这般如花似玉的年纪,难道捱得过 《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莫要弹空说嘴。假如不幸我庄周死后,你这般如花似玉的年纪,难道捱得过三年五载?”...
|
DKS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2RzNg==.html
|
dan kong shuo zui
|
|
7119
|
弹丸黑子
|
弹
|
dàn wán hēi zǐ
|
亦作“弹丸黑志”。喻极小。语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地惟黑子,城犹弹丸。”
|
语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地惟黑子,城犹弹丸。”
|
DWH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弹丸黑志
|
|
./M2R3bQ==.html
|
dan wan hei zi
|
|
7120
|
弹丸脱手
|
弹
|
dàn wán tuō shǒu
|
比喻作诗圆润精美、敏捷流畅。
|
宋·苏轼《次韵王定国谢韩子华饮》:“新诗如弹丸,脱手不移晷。”
|
DWT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R3dw==.html
|
dan wan tuo shou
|
|
7128
|
弹雨枪林
|
弹
|
dàn yǔ qiāng lín
|
弹下如雨,枪立如林。形容战斗剧烈。
|
清·孙雨林《皖江血·拒敌》:“且划策,弹雨枪林,木坏山隤,江城付动灰。”
|
DYQ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枪林弹雨
|
|
./M2R6ZQ==.html
|
dan yu qiang lin
|
|
7688
|
弹指之间
|
弹
|
tán zhǐ zhī jiān
|
比喻时间极短暂。
|
清·黄宗羲《王仲沩侍御过龙虎草堂》诗:“十年有五惊弹指,又复烦君入剡中。”
|
TZ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瞬之间
|
|
./dXc4.html
|
tan zhi zhi jian
|
|
8274
|
弹斤估两
|
弹
|
tán jīn gū liǎng
|
形容掂量轻重。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言真道假、弹斤估两的在日光中烜耀。惹得一市人都来观看,不住声的有人喝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言真道假、弹斤估两的在日光中烜耀。惹得一市人都来观看,不住声的有人喝采。”...
|
TJG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弹筋估两
|
|
./NTQyZQ==.html
|
tan jin gu l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