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1479 隔靴搔痒 gé xuē sāo yǎng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康山契稳禅师》:“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 GXS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得要领、劳而无功 鞭辟入里、一语破的 ./MTVvaw==.html ge xue sao yang
9644 逆天行事 nì tiān xíng shì 逆:违背。违背天意做事。比喻违背客观形势或规律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逆天行事的无徒子,怎与皇家做柱石。” NTX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逆天而行 顺天应人 ./OGJlYw==.html ni tian xing shi
9646 逆天而行 nì tiān ér xíng 逆:违背。违背天意做事。比喻违背客观形势或规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2回:“今孔明自负才智,逆天而行,乃自取败亡也。” NTE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逆天行事 顺天应人 ./OGJldw==.html ni tian er xing
16523 强奸民意 qiáng jiān mín yì 反动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人民群众头上;硬说成是人民群众的意愿。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2回:“后来老袁强奸民意,凡政、绅、军、商各界,无不有请愿书。” QJM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强人所难 顺天应人 ./MXgyZQ==.html qiang jian min yi
26771 违天悖人 wéi tiān bèi rén 违背天理人情。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八卷:“若浚此举违天悖人,可取浚头归苗傅,不然,一有退缩,悉以军法从事。” WTBR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顺天应人 ./NTljbw==.html wei tian bei ren
9434 逆天违众 nì tiān wéi zhòng 谓违背天理人情。 东汉·班固《汉书·伍被传》:“夫以吴众不能成功者,何也?诚逆天违众而不见时也。” NTW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顺天应时、奉天承运 ./NGc4Yw==.html ni tian wei zhong
1630 巴巴结结 bā bā jiē jiē ①勉强,凑合。②勤恳;辛劳。③形容说话不流利。 ①《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光阴迅速,大娘子在家巴巴结结将近一年。”②《古今小说任 孝子烈性为神 ... BBJ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结结巴巴 顺顺利利 ./MzIxNA==.html ba ba jie jie
1983 绊绊磕磕 bàn bàn kē kē 形容路不好走或腿脚不灵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1章:“一人拖拉一双,在烂席片炕上绊绊磕磕跑着,高兴得呜呜直喊叫。” BBK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磕磕绊绊 顺顺利利 ./ODVyaw==.html ban ban ke ke
6864 跌跌撞撞 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42回:“脚底下不晓得高低,跌跌撞撞,进了右首房间。” DDZ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踉踉跄跄、磕磕碰碰 顺顺利利、一帆风顺 ./OHlidw==.html die die zhuang zhuang
43 碍手碍脚 ài shǒu ài jiǎo 碍;妨碍;阻碍。指多方受阻;难以顺利做事。也指妨碍他人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2卷:“后边有些嫌忌起来,碍手碍脚,到底不妙。” ASA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触手碍脚 顺顺当当 ./YjA0.html ai shou ai jiao
1967 别别扭扭 biè biè niǔ niǔ 说话、作文不通顺,彼此意见不投合。亦指争执之事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五章:“但当他遇到另一对糟糕夫妻,别别扭扭过着憋气日子的时候,他对这件事就心凉 ... BBNN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顺顺当当 ./N3Zzbw==.html bie bie niu niu
11915 改过迁善 gǎi guò qiān shàn 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周易 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GGQ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改恶从善 顽固不化 ./MTNmZw==.html gai guo qian shan
12334 改过作新 gǎi guò zuò xīn 指毫无保留地改正过错。同“改过自新”。 元 施惠《幽闺记 会赦更新》:“陀满兴福,父母妻儿都杀戮,逃命潜奔,哨聚山林暂隐身,心阑意卸,天幸遭 ... GGZ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改过自新 顽固不化 ./NmFtYw==.html gai guo zuo xin
26023 顽石点头 wán shí diǎn tóu 形容道理说得透彻,使人心服。 晋 《莲社高贤传 道生法师》:“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为点头,旬日学众云集。” WSDT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顽固不化 ./Mjg1MA==.html wan shi dian tou
13862 悔之无及 huǐ zhī wú jí 无及:来不及。后悔也来不及了。指做事或说话不当;过后才察觉到;但已经无可挽回。 晋 陈寿《三国志 董卓传》:“及溺乎船,悔之无及。” HZW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悔恨交加、悔之晚矣、悔不当初 顽固不化、死不悔改 ./MWRxYQ==.html hui zhi wu ji
11346 改过自新 gǎi guò zì xīn 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GGZ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改过迁善、改邪归正 顽固不化、死不改悔 ./MTNmcQ==.html gai guo zi xin
17894 洗心革面 xǐ xīn gé miàn 洗心:消除邪恶的思想;革面:改变旧的面目。比喻彻底悔改;重新做人。 晋 葛洪《抱朴子》:“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XXG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改过自新、痛改前非 顽固不化、死不改悔 ./MmVmZQ==.html xi xin ge mian
1742 不顾大局 bù gù dà jú 不考虑整个局面或形势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6回:“似此不顾大局,自便私图,若非钦派亲信大员,前往各省详细稽查,认真 ... BGD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顾全大局 ./MzVwMg==.html bu gu da ju
3558 面面俱到 miàn miàn jù dào 俱:都。各方面都照顾到。也指虽然各方面都照顾到;但重点不突出;很一般化。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他八股做得精通,自然办起事来亦就面面俱到了。” MMJ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包罗万象、面面皆到 顾此失彼 ./MXN0Yw==.html mian mian ju dao
3860 面面皆到 miàn miàn jiē dào 见“面面俱到”。 清·梁章钜《楹联续话·挽词》:“后数日而部行新令始至,复令改制一联,云:‘来去有前因,遗范难忘联襼日 ... MMJ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面面俱到 顾此失彼 ./NDU1cQ==.html mian mian jie dao
3861 面面俱圆 miàn miàn jù yuán 同“面面俱到”。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只有单道台却做了一个面面俱圆:抚台见面夸奖他,说了能办事;领事 ... MMJ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面面俱到、面面圆到 顾此失彼 ./NDU2MA==.html mian mian ju yuan
13608 悍然不顾 hàn rán bù gù 悍然:蛮横的样子。顾:顾及。凶暴强横;不顾一切。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宋 朱熹集注:“殆亦冥然无觉,悍然 ... HRBG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专横跋扈 顾虑重重 ./MTk5Ng==.html han ran bu gu
18629 心无挂碍 xīn wú guài ài 挂碍:牵挂。原为佛教用语,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 唐 玄奘《般若波罗多心经》:“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这离颠倒梦想。” XWGA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无忧无虑 顾虑重重 ./MzAxNg==.html xin wu guai ai
14075 毫无顾虑 háo wú gù lǜ 丝毫没有后顾之忧 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使我们的红军毫无顾虑地在将来顺利的条件下去打南昌,打九江。” HWG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毫无顾忌 顾虑重重、瞻前顾后 ./OHNvaw==.html hao wu gu lu
21962 出人意表 chū rén yì biǎo 表:外。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陈书 袁宪传》:“宪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每有新议,出人意表,同辈咸嗟服焉。” CRY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出乎意外、出人意外 预料之中 ./cjFj.html chu ren yi biao
26326 五谷丰登 wǔ gǔ fēng dēng 五谷:指稻、黍(小米)、稷(高梁)、麦、菽(豆)泛指粮食作物;丰登:丰收上场打晒。形容农业丰收年景。 《六韬 龙韬 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WGF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年谷顺成 颗粒无收 ./Mmd2cQ==.html wu gu feng deng
4927 分内之事 fèn nèi zhī shì 分内:自己,本分。本分之内的事情。指自己应负责任的事情。 《圣谕广训·孝训》:“皆孝子分内之事也。” FN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额外负担 ./MTE4MA==.html fen nei zhi shi
25314 言之有序 yán zhī yǒu xù 说话和写文章很有条理。 《周易 艮》:“言有序,悔亡。” YZY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条分缕析 颠三倒四 ./NWs3aQ==.html yan zhi you xu
23480 顺理成章 shùn lǐ chéng zhāng 章:篇章;理:条理。指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文者,顺理而成章之谓也。” SLC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水到渠成、马到成功 颠三倒四、语无伦次 ./Mjdybw==.html shun li cheng zhang
20657 政通人和 zhèng tōng rén hé 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ZTRH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安居乐业、政修人和、国泰民安 颠沛流离 ./NjBlaw==.html zheng tong ren he
5016 风烛残年 fēng zhú cán nián 风烛:风中的烛火。风中的烛火随时都可能熄灭;人生垂暮之年的残余时日;随时都可能完结。比喻人到垂暮之年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只这风烛残年,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望肚子里流。” FZC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风中之烛、风前残烛 风华正茂、年富力强 ./MTI4bw==.html feng zhu can nian
493 安枕而卧 ān zhěn ér wò 放好枕头睡大觉。比喻太平无事,不必担忧。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黥英列传》:“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 ... AZE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高枕无忧 风口浪尖、水深火热 ./Zzlh.html an zhen er wo
4759 飞砂走石 fēi shā zǒu shí 砂土飞扬,小石翻滚。形容风力迅猛 唐 韩鄂《岁华纪丽 风》:“飞砂走石,风则从箕,月离于毕。” FS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飞沙走石 风和日丽 ./Njhx.html fei sha zou shi
4779 风雨交加 fēng yǔ jiāo jiā 大风暴雨一齐袭来。形容天气十分恶劣 清 梁章钜《浪迹续谈 除夕元旦两诗》:“冬至前后,则连日阴噎,风雨交加,逾月不止。” FYJ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风雨凄凄 风和日丽 ./Nms0.html feng yu jiao jia
5010 风雨凄凄 fēng yǔ qī qī 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FYQ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风雨交加 风和日丽 ./MTI2Zw==.html feng yu qi qi
5207 飞沙转石 fēi shā zhuǎi shí 飞:使飞扬;转:滚动。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迅猛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凯陆胤传》:“苍梧、南海,岁有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砂转石,气则雾郁,飞 ... FS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飞砂走石、狂风大作 风和日丽 ./Nnk3aQ==.html fei sha zhuai shi
5221 风号雨泣 fēng háo yǔ qì 风声像是怒号,雨声像是哭泣。渲染悲壮的气氛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 FHY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风和日丽 ./NzR5dQ==.html feng hao yu qi
4898 飞沙走石 fēi shā zǒu shí 飞:使飞扬;走:使滚动。沙土飞扬;石子滚动。形容风力极大。 唐 谷神子《博异志 吕乡筠》:“若人间吹之,飞沙走石,翔鸟坠地,走兽脑裂。” FS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雷虐风号、天昏地暗 风和日丽、春光明媚 ./MTB1bw==.html fei sha zou shi
4987 风吹雨打 fēng chuī yǔ dǎ 风雨侵袭。原指风雨对花木的摧残或建筑物侵蚀。比喻某种力量的打击或锻炼考验。 唐 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何忍醒时雨打稀。” FCY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风吹浪打、千锤百炼 风和日丽、风平浪静 ./MTF4dQ==.html feng chui yu da
560 岸谷之变 àn gǔ zhī biàn 岸:喻指高位。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 《诗经 小雅 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AGZB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沧海桑田 风平浪静 ./Ym8=.html an gu zhi bian
1974 奔腾澎湃 bēn téng péng pài 奔腾:飞奔疾驰;澎湃:波涛冲击声。形容声势极大 清·许奉恩《里乘》第五卷:“狂风暴作,湖水奔腾澎湃,势如千军万马。” BTP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汹涌澎湃 风平浪静 ./ODVrdw==.html ben teng peng pai
4776 风声鹤唳 fēng shēng hè lì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唐 房玄龄《晋书 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FSH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草木皆兵 风平浪静 ./NmV1.html feng sheng he li
6360 大风大浪 dà fēng dà làng 指巨大的风浪。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也比喻尖锐、复杂、激烈、艰苦的斗争。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 ... DFD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狂风巨浪 风平浪静 ./dGxr.html da feng da lang
6481 刀山火海 dāo shān huǒ hǎi 比喻极其艰险的地方。也作“火海刀山”。 汉 高安世译《佛说鬼问目连经》:“我一生已来,或登刀山剑树地狱,或堕火坑……” DSH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龙潭虎穴、刀山剑树 风平浪静 ./djhx.html dao shan huo hai
6482 刀山剑树 dāo shān jiàn shù 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阿含经 九众生居品》:“设罪多者当入地狱,刀山剑树,火车炉炭,吞饮融铜。” DSJ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刀山火海、龙潭虎穴 风平浪静 ./djkw.html dao shan jian shu
6705 动地惊天 dòng dì jīng tiān 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DDJ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惊天动地 风平浪静 ./M2doNA==.html dong di jing tian
6918 倒海翻江 dǎo hǎi fān jiāng 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浩大。 宋 陆游《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遂抵雁翅浦》诗:“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白浪如山泼入船 ... DHF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排山倒海、翻江倒海 风平浪静 ./dmJz.html dao hai fan jiang
7770 天摇地动 tiān yáo dì dòng 仿佛天快要塌下来;地将要陷下去似的。形容声势或威力强大的变化。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43回:“这场大战,真个是天摇地动,日色无光。” TYD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天旋地转 风平浪静 ./MjlmeQ==.html tian yao di dong
10312 雷电交加 léi diàn jiāo jiā 又是打雷,又是闪电。交加:一起袭来。两种事物同时或错杂出现。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忽然阴云四合,空中雷电交加,李三身上枷钮尽行脱落。” LDJ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风雨交加 风平浪静 ./NmRnaw==.html lei dian jiao jia
12823 狂风恶浪 kuáng fēng è làng 恶浪:凶猛的浪头。比喻形势或处境非常险恶、危急。也比喻敌人险恶的破坏活动。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一章:“对敌斗争,好比在海上遇到狂风恶浪,你怕它,不行。” KFE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狂风暴雨 风平浪静 ./Yzc2.html kuang feng e l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