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72
|
留连不舍
|
留
|
liú lián bù shě
|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同“留恋不舍”。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九十二回:“杨大郎见他爱这粉头,留连不舍。”
|
LLBS
|
一般成语
|
|
|
|
./NDZ2bw==.html
|
liu lian bu she
|
|
5779
|
风情月意
|
风
|
fēng qíng yuè yì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九回:“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带着风情月意。”
|
FQY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情月思
|
|
./NmFpZw==.html
|
feng qing yue yi
|
|
9984
|
怜新弃旧
|
怜
|
lián xīn qì jiù
|
怜:爱怜;弃:舍,抛。爱怜新的,抛掉旧的。多指喜爱新欢,冷落旧宠。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回:“妇人道:‘你还哄我?你若不是怜新弃旧,再不外边另有别人。”
|
LXQ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怜新厌旧、喜新厌旧
|
|
./MWszZw==.html
|
lian xin qi jiu
|
|
21699
|
传杯弄盏
|
传
|
chuán bēi nòng zhǎn
|
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回:“两傍列坐,传杯弄盏,花簇锦攒。”
|
CBN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传杯换盏、传杯送盏
|
|
./NDg4.html
|
chuan bei nong zhan
|
|
20400
|
指山说磨
|
指
|
zhǐ shān shuō mò
|
比喻错此说彼。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回:“如何远打周折,指山说磨,拿人家来比。”
|
ZSS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指桑骂槐、指黑道白
|
|
./MnZ1Mg==.html
|
zhi shan shuo mo
|
|
22982
|
翠围珠绕
|
翠
|
cuì wéi zhū rào
|
翠:翡翠;珠:珍珠。形容富家女子的华丽装饰。亦比喻随从侍女众多。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六回:“听一派凤管鸾箫,见一簇翠围珠绕。”
|
CWZ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翠围珠裹、翠绕珠围
|
|
./Njhzcw==.html
|
cui wei zhu rao
|
|
23450
|
四大皆空
|
四
|
sì dà jiē kōng
|
佛教用语;指宇宙间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虚的(这是一种消极思想)。古代印度认为地、水、火、风是构成 佛教用语;指宇宙间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虚的(这是一种消极思想)。古代印度认为地、水、火、风是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称为“四大”。佛教则称坚、湿、暖、动的性能为“四大”;并认为人身亦由此“四大”构成。因此;“四大”有时也代称人身。后一般用来表示尘念俱消;无牵无挂。...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一心无挂,四大皆空。”
|
SDJ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无杂念
|
|
./Mjc3NA==.html
|
si da jie kong
|
|
20548
|
指桑骂槐
|
指
|
zhǐ sāng mà huái
|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甲;实际上骂乙。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
|
ZSM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指鸡骂狗、旁敲侧击、借题发挥
|
直言不讳、直截了当、指名道姓
|
./MnkwNA==.html
|
zhi sang ma huai
|
|
18610
|
新来乍到
|
新
|
xīn lái zhà dào
|
刚来到一个新的地方不久。多形容人事关系或风土人情等不熟悉。乍:初、刚。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好大胆丫头!新来乍到,就恁少条失教的,大刺刺对着主子坐着。”
|
XLZ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生地疏
|
故地重游、常来常往
|
./MmZ2Mg==.html
|
xin lai zha dao
|
|
18104
|
虚情假意
|
虚
|
xū qíng jiǎ yì
|
虚假的情意。指虚伪做作;假装殷勤。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我也见出你那心来了,一味在我面上虚情假意,到老还疼你那正经夫妻。”
|
XQJ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假仁假义、装腔作势
|
深情厚意、真心实意
|
./Mml5cQ==.html
|
xu qing jia yi
|
|
7714
|
偷天换日
|
偷
|
tōu tiān huàn rì
|
暗中把天日换了。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个王婆,岂不是偷天换日的老手。”
|
TTH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移花接木、弄虚作假、偷梁换柱
|
正大光明
|
./MjgyaQ==.html
|
tou tian huan ri
|
|
1562
|
不务正业
|
不
|
bù wù zhèng yè
|
务:从事;正业:正当的职业;本职工作。不干正当的工作。现多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务正业。”
|
BWZ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好逸恶劳、游手好闲、不求上进
|
埋头苦干、奋发有为
|
./bXBp.html
|
bu wu zheng ye
|
|
23902
|
搜肠刮肚
|
搜
|
sōu cháng guā dù
|
比喻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
明 冯惟敏《不伏老》第一折:“一个家搜肠刮肚,不知饥,不知渴,只觉得口内生烟。”
|
SCG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冥思苦想、挖空心思
|
无所用心
|
./NTJ4YQ==.html
|
sou chang gua du
|
|
26381
|
万里鹏程
|
万
|
wàn lǐ péng chéng
|
比喻前程远大。
|
明 冯惟敏《桂枝香 春怨》曲:“拼着你万里鹏程,撇下俺一腔春恨。”
|
WLP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鹏程万里
|
|
./NTd4MA==.html
|
wan li peng cheng
|
|
3413
|
满腹经纶
|
满
|
mǎn fù jīng lún
|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
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 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
MFJ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才高八斗
|
胸无点墨、才疏学浅
|
./MW52aw==.html
|
man fu jing lun
|
|
12343
|
盖棺事定
|
盖
|
gài guān shì dìng
|
犹盖棺论定。指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
明 冯惟敏《耍孩儿 骷髅诉冤》曲:“自古道盖棺事定,入土为安。”
|
GGS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盖棺论定
|
|
./NmFwNA==.html
|
gai guan shi ding
|
|
22968
|
趁风使柁
|
趁
|
chèn fēng shǐ duò
|
犹看风使舵。比喻随机应变或迎合别人行事。
|
明 冯梦龙《万事足 筵中治妒》:“那没廉耻的,假哭佯啼;你呵卵脬的,不要趁风使柁。”
|
CFS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风使舵
|
|
./NjhqMg==.html
|
chen feng shi duo
|
|
15531
|
局促不安
|
局
|
jú cù bù ān
|
局促:也作“侷促”;或“跼促”;拘束;不自然。形容举止受约束、不自然、不安静的样子。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2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2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疾不朝。”...
|
JCB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坐立不安、忐忑不安
|
落落大方、无拘无束
|
./MWt5dQ==.html
|
ju cu bu an
|
|
3342
|
蔑伦悖理
|
蔑
|
miè lún bèi lǐ
|
指违背道德和伦理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备闻襄公淫妹之事,默然自叹:‘似此蔑伦悖理,禽兽不如。”
|
MLB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ZW93.html
|
mie lun bei li
|
|
20458
|
仗义执言
|
仗
|
zhàng yì zhí yán
|
仗义:主持正义;执言:说公道话。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若以文、武、宣、平之灵,仗义执言,国悔罪,王室之福。”
|
ZY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理直气壮、直言不讳
|
违天悖理
|
./MndvYw==.html
|
zhang yi zhi yan
|
|
23183
|
深入人心
|
深
|
shēn rù rén xīn
|
深深地进入人们的心里。指思想、理论、措施等深为人们理解和接受。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0回:“且君新得诸侯,非有存亡兴灭之德,深入人心,恐诸侯之兵,不为我用!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0回:“且君新得诸侯,非有存亡兴灭之德,深入人心,恐诸侯之兵,不为我用!”...
|
SRR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家喻户晓
|
不得人心
|
./MjJ3eQ==.html
|
shen ru ren xin
|
|
23382
|
市井之徒
|
市
|
shì jǐng zhī tú
|
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5回:“三百余人,皆里巷市井之徒,胁肩谄笑之辈。”
|
SJZ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市井小人
|
|
./MjY2Zw==.html
|
shi jing zhi tu
|
|
1443
|
不白之冤
|
不
|
bù bái zhī yuān
|
白:弄清楚;弄明白;冤:冤枉;冤屈。指无法辩白或无处申诉而被迫忍受的冤枉。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2回:“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伯伸不白之冤耳。”
|
BB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沉冤莫白、含冤负屈、覆盆之冤
|
真相大白
|
./bDE4.html
|
bu bai zhi yuan
|
|
2462
|
拍案而起
|
拍
|
pāi àn ér qǐ
|
案:几案;桌子。拍着桌子愤然而立。形容极度愤怒。有时也形容对反动势力的不屈服。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6回:“半氏大怒,拍案而起。”
|
PAE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义愤填膺、忿然作色
|
悠然自得、泰然处之、心平气和
|
./MXUxaQ==.html
|
pai an er qi
|
|
16524
|
奇花异草
|
奇
|
qí huā yì cǎo
|
罕见的奇异的花草。比喻美好或稀少的东西。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0回:“命周贾于绛州城内,起一座花园,遍求奇花异草,种植其中。”
|
QH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奇树异草、奇花异卉
|
平淡无奇
|
./MXgzaQ==.html
|
qi hua yi cao
|
|
6168
|
奋袂而起
|
奋
|
fèn mèi ér qǐ
|
奋袂:挥袖。袖子一挥站起来。形容奋然而起。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5回:“庄王方进午膳,闻申舟见杀,投箸于席,奋袂而起。”
|
FME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袂而起
|
|
./MTFzaw==.html
|
fen mei er qi
|
|
13449
|
含糊其辞
|
含
|
hán hú qí cí
|
糊:不明确;不清晰;辞:也作“词”;言辞。指话说得含含糊糊;不清楚;不明确。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7回:“二人先受岸贾之嘱,含糊其词,不肯替赵氏分辨。”
|
HHQ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闪烁其辞
|
单刀直入、心直口快、开门见山
|
./NzVp.html
|
han hu qi ci
|
|
15245
|
积劳成疾
|
积
|
jī láo chéng jí
|
劳:劳累;疾:病。因长期过度劳累而得病。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公孙归生,积劳成疾,卧不能起,城中食尽,饿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公孙归生,积劳成疾,卧不能起,城中食尽,饿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御敌。”...
|
JLC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疾病缠身、鞠躬尽瘁、身心交瘁
|
养尊处优
|
./MWYweQ==.html
|
ji lao cheng ji
|
|
11624
|
顾此失彼
|
顾
|
gù cǐ shī bǐ
|
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繁多;无法兼顾全面。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王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王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
GCS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捉襟见肘
|
面面俱到
|
./MTgwNg==.html
|
gu ci shi bi
|
|
24645
|
奄奄一息
|
奄
|
yǎn yǎn yī xī
|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
YYY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气息奄奄、岌岌可危、命在旦夕
|
生龙活虎、生气勃勃、朝气勃勃
|
./Mmt4YQ==.html
|
yan yan yi xi
|
|
25461
|
一无所长
|
一
|
yī wú suǒ cháng
|
没有一点专长。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9回:“今先生处胜门下三年,胜未有所闻,是先生于文武一无所长也。”
|
YW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无可取、一无是处、志大才疏
|
一技之长、精明强干、无所不能
|
./NXBiZQ==.html
|
yi wu suo chang
|
|
23573
|
顺水人情
|
顺
|
shùn shuǐ rén qíng
|
利用机会顺便给人的好处。也指不费力的人情。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9回:“守将和军卒都受了贿赂,落得做个顺水人情。”
|
SSR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顺手人情
|
诚心诚意
|
./Mjl6bw==.html
|
shun shui ren qing
|
|
972
|
败兴而归
|
败
|
bài xìng ér guī
|
败兴: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绪低落。扫兴地归来。也作“败兴而返”。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各军士未及领赏,草草而散。正是:乘兴而来,败兴而返。”
|
BXE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败兴而返
|
乘兴而来
|
./dzg=.html
|
bai xing er gui
|
|
20602
|
罪该万死
|
罪
|
zuì gāi wàn sǐ
|
罪孽深重;判一次死刑还不足以抵罪。(万死:死一万次)。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娘娘道此怪物,不可容留,随命侍者领去,弃之沟渎。婢子罪该万死。”
|
ZGW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罪大恶极、罪不容诛、罪恶如山、罪恶滔天、罪恶昭著、罪有应得、罪有攸归
|
劳苦功高、功德无量、功垂竹帛
|
./Mnplbw==.html
|
zui gai wan si
|
|
1163
|
不知去向
|
不
|
bù zhī qù xiàng
|
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宣王问曰:‘如今红衣小儿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后,不知去向。’”
|
BZQ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影无踪
|
|
./M284.html
|
bu zhi qu xiang
|
|
19941
|
如醉初醒
|
如
|
rú zuì chū xǐng
|
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三回:“黄歇如梦初觉,如醉初醒。”
|
RZC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醉方醒
|
|
./NmZ1NA==.html
|
ru zui chu xing
|
|
5725
|
蜂攒蚁聚
|
蜂
|
fēng cuán yǐ jù
|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三回:“那跟随楚王人众,何止千人,一个个俱脱衣露甲,手执暗器,如蜂攒蚁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三回:“那跟随楚王人众,何止千人,一个个俱脱衣露甲,手执暗器,如蜂攒蚁聚,飞奔上坛。”...
|
FCY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蜂屯蚁聚、蜂拥蚁聚、蜂拥蚁屯
|
|
./NjlnZQ==.html
|
feng cuan yi ju
|
|
8191
|
通今博古
|
通
|
tōng jīn bó gǔ
|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兼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
|
TJB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博古通今、通达古今
|
|
./MmUyMg==.html
|
tong jin bo gu
|
|
11688
|
各司其事
|
各
|
gè sī qí shì
|
司:主管,经营。各自管好各自的一摊事。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四回:“今日便须派定路数,各司其事。”
|
GS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尽其责
|
|
./M29lNA==.html
|
ge si qi shi
|
|
23446
|
事在人为
|
事
|
shì zài rén wéi
|
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事在人为耳,彼朽骨者何知。”
|
SZR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定胜天
|
听天由命、无能为力
|
./Mjczcw==.html
|
shi zai ren wei
|
|
6529
|
滴水不漏
|
滴
|
dī shuǐ bù lòu
|
一滴水也都漏不出去。比喻说话做事非常周全、严密;没有丝毫漏失;使人无隙可乘。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公孙官率领军士,拘获车仗人等,真个是滴水不漏。”
|
DS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圆其说、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无隙可乘
|
破绽百出、自相矛盾、漏洞百出
|
./dzR5.html
|
di shui bu lou
|
|
19481
|
如梦初醒
|
如
|
rú mèng chū xǐng
|
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厉公大喜曰:‘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
RMC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
如堕雾中
|
./MjJsaw==.html
|
ru meng chu xing
|
|
18156
|
虚位以待
|
虚
|
xū wèi yǐ dài
|
留着位置等待。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宁可虚位以待人,不可以人而滥位。”
|
XW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虚左以待
|
|
./Mmp0YQ==.html
|
xu wei yi dai
|
|
791
|
额手称庆
|
额
|
é shǒu chēng qìng
|
额:头;称:说;表示;额手:以手加额;手拍额头。是把手放在额头上表示庆幸。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迅时 额:头;称:说;表示;额手:以手加额;手拍额头。是把手放在额头上表示庆幸。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迅时高兴和喜悦的神态。...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文公至绛,国人无不额手称庆。”
|
ESCQ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欣喜若狂、额手相庆
|
垂头丧气
|
./eXdv.html
|
e shou cheng qing
|
|
25396
|
议论纷纷
|
议
|
yì lùn fēn fēn
|
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意见不一;说法众多。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新令既出,百姓议论纷纷,或言不便,或言便。”
|
YLF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争长论短、众说纷纭、说长道短
|
哑口无言、万马齐喑、噤若寒蝉
|
./NW5pNA==.html
|
yi lun fen fen
|
|
21730
|
出谋划策
|
出
|
chū móu huà cè
|
谋:计谋;划:筹划。制定计谋策略。指为人出主意。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
CMH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运筹帷幄
|
|
./NGtn.html
|
chu mou hua ce
|
|
15293
|
接连不断
|
接
|
jiē lián bù duàn
|
连续不间断。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
JL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连续不断、纷来沓至
|
断断续续、时隐时现
|
./MWZydw==.html
|
jie lian bu duan
|
|
6614
|
独霸一方
|
独
|
dú bà yī fāng
|
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
|
DBY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占鳌头、横行霸道
|
|
./eG84.html
|
du ba yi fang
|
|
9907
|
流落失所
|
流
|
liú luò shī suǒ
|
流转沦落,没有安身的地方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单符郎全州佳偶》:“吾至亲骨肉流落失所,理当收拾,此乃万不得已之事。”
|
LLS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流离失所
|
安居乐业
|
./Y3Zt.html
|
liu luo shi suo
|
|
19409
|
惹事生非
|
惹
|
rě shì shēng fēi
|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如今再说一个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事生非。”
|
RS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为非作歹、无事生非、惹是生非
|
安分守己、奉公守法
|
./MjA2bQ==.html
|
re shi sheng f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