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22
|
荒淫无耻
|
荒
|
huāng yín wú chǐ
|
荒淫:贪酒好色。生活糜烂;不知羞耻。
|
徐迟《狂欢之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丑态百出的,伤天害理的,穷凶极恶的衣冠 徐迟《狂欢之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丑态百出的,伤天害理的,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
|
HYW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荒淫无度
|
|
./OGl5.html
|
huang yin wu chi
|
|
6596
|
动人心弦
|
动
|
dòng rén xīn xián
|
动人:感动人;心弦:指受感动而引起共鸣的思想感情。形容非常动人。
|
徐迟《长江大桥的美是社会主义的美》:“许多动人心弦的建筑物呢?还只在蓝图上。”
|
DRX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扣人心弦
|
平淡无奇、黯然失色
|
./eGQ0.html
|
dong ren xin xian
|
|
21472
|
足踏实地
|
足
|
zú tà shí dì
|
犹言脚踏实地。
|
徐铸成《报海旧闻》五一:“所有有灵魂的人,都应足踏实地,奋发自雄。”
|
ZTS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脚踏实地、足履实地
|
|
./NjVnaQ==.html
|
zu ta shi di
|
|
863
|
恩高义厚
|
恩
|
ēn gāo yì hòu
|
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
徽剧《赠剑》:“蒙公主不弃臣陋,恩高义厚。”
|
EGY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恩深义重、恩深似海
|
|
./NnBwZQ==.html
|
en gao yi hou
|
|
691
|
阿时趋俗
|
阿
|
ē shí qū sú
|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
恽代英《再复毕几庵书》:“故办杂志者,当研究社会心理(然此决非阿时趋俗,只以顺其势而利导之耳)。”
|
ES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爱素好古
|
我行我素
|
./YWpn.html
|
e shi qu su
|
|
12553
|
高文雅典
|
高
|
gāo wén yǎ diǎn
|
雅:雅正;典:典籍。高深的文章,雅正的典籍
|
恽代英《致沈葆秀书》:“自然之情中所发自然之文,较高文雅典尤有价值多多也。”
|
GWY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0yaQ==.html
|
gao wen ya dian
|
|
21411
|
追根穷源
|
追
|
zhuī gēn qióng yuán
|
同“追本溯源”。
|
惜红馆主《续啼笑因缘》第三十七回:“原来家树、凤喜这头婚姻,追根穷源,自然不能不归功于寿峰父女。”
|
ZGQ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追根溯源、追本溯源、追根求源
|
|
./NjQ4bQ==.html
|
zhui gen qiong yuan
|
|
21410
|
追根究蒂
|
追
|
zhuī gēn jiū dì
|
见“追根究底”。
|
惜红馆主《续啼笑因缘》第八回:“追根究蒂,知道是我们父女所为,便要想替他报仇。”
|
ZGJ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追根究底、追根寻底、追根问底
|
|
./NjQ4Yw==.html
|
zhui gen jiu di
|
|
14502
|
惠子知我
|
惠
|
huì zǐ zhī wǒ
|
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 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见《庄子·徐无鬼》。后因以“惠子知我”喻朋友相知之深。...
|
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 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见《庄子·徐无鬼》。...
|
HZZ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ZhNg==.html
|
hui zi zhi wo
|
|
1215
|
百般刁难
|
百
|
bǎi bān diāo nàn
|
百般:指采取多种手法;刁难;故意给人为难。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
慕湘《晋阳秋》第21章:“一旦检查出贵重的财货,总要百般刁难地盘诘。”
|
BBD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故意刁难
|
与人方便
|
./aGp5.html
|
bai ban diao nan
|
|
2630
|
徘徊不前
|
徘
|
pái huái bù qián
|
徘徊:来回地行走。犹豫不决,停步不前。比喻总在一个地点不能前进
|
成仿吾《长征回忆录》:“林彪又消极抗令,徘徊不前,受到军委的严厉批评。”
|
PH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停滞不前
|
|
./OHIzMg==.html
|
pai huai bu qian
|
|
24320
|
三茶六礼
|
三
|
sān chá liù lǐ
|
犹言明媒正娶。我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 犹言明媒正娶。我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仪式。参阅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四、《仪礼 士昏礼》。...
|
我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 我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仪式。参阅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四、《仪礼·士昏礼》。...
|
SCL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明媒正娶
|
|
./NHN5bw==.html
|
san cha liu li
|
|
16335
|
酒后无德
|
酒
|
jiǔ hòu wú dé
|
指醉酒之后胡言乱语或行为出路。
|
我当着你大奶奶、姑娘们替你赔个不是,担待我~罢!
|
JHW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DI5dQ==.html
|
jiu hou wu de
|
|
2333
|
不测之罪
|
不
|
bù cè zhī zuì
|
指大罪,死罪。
|
战国 乐毅《报燕惠王书》:“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
|
BCZ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迷天大罪
|
|
./MzVqcw==.html
|
bu ce zhi zui
|
|
6204
|
奉令承教
|
奉
|
fèng lìng chéng jiào
|
奉:遵从;承:接受。遵从命令,接受指教。指完全按照别人的命令、意图去办事。
|
战国 乐毅《报燕惠王书》:“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
FLC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奉命承教
|
|
./MTJzNA==.html
|
feng ling cheng jiao
|
|
23465
|
舍本逐末
|
舍
|
shě běn zhú mò
|
抛弃根本的;而在小事上下功夫。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
SBZ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舍近求远、贪小失大
|
追本求源
|
./MjdoeQ==.html
|
she ben zhu mo
|
|
15392
|
竭泽而渔
|
竭
|
jié zé ér yú
|
竭:弄尽;泽:池塘;渔:捕鱼。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也比喻残酷榨取。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
JZE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杀鸡取卵、不留余地
|
从长计议
|
./MWhqOA==.html
|
jie ze er yu
|
|
70
|
按兵不动
|
按
|
àn bīng bù dòng
|
按:止住。控制住军队;暂不行动;泛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常用以表示持观望态度而不行动。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召类》:“赵简子将袭卫,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后反……赵简子按兵而不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召类》:“赵简子将袭卫,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后反……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
AB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逸待劳、裹足不前
|
雷厉风行、闻风而动
|
./Z2My.html
|
an bing bu dong
|
|
6104
|
伐性之斧
|
伐
|
fá xìng zhī fǔ
|
伐:砍伐;性:性命,生机。砍毁人性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孟春》:“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
FXZF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enVh.html
|
fa xing zhi fu
|
|
12944
|
刻舟求剑
|
刻
|
kè zhōu qiú jiàn
|
舟:船;求:寻找;寻求。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失落水中的剑。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死守教条;拘泥固执;不知 舟:船;求:寻找;寻求。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失落水中的剑。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死守教条;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KZ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守株待兔、墨守成规
|
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
./MW1wYw==.html
|
ke zhou qiu jian
|
|
11227
|
鲁鱼亥豕
|
鲁
|
lǔ yú hài shǐ
|
鲁字和鱼字、亥字和豕字在篆文中字形很相似;容易写错。把“鲁”字写成“鱼”字;把“亥”字写成“豕”字。 鲁字和鱼字、亥字和豕字在篆文中字形很相似;容易写错。把“鲁”字写成“鱼”字;把“亥”字写成“豕”字。比喻文字传抄的错误。...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
LYH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阴阳背谬、阴差阳错
|
|
./ZDAy.html
|
lu yu hai shi
|
|
25451
|
以汤止沸
|
以
|
yǐ tāng zhǐ fèi
|
用开水去制止水的沸腾。比喻处理问题方法不对,反而助长其气势。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尽数》:“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
|
YTZ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火救火
|
|
./NXAwYQ==.html
|
yi tang zhi fei
|
|
13493
|
户枢不蠹
|
户
|
hù shū bù dù
|
枢:门上的转轴;蠹:蛀。指门的转轴;不会被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
HS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流水不腐、户枢不朽
|
|
./N3pp.html
|
hu shu bu du
|
|
24839
|
殃及池鱼
|
殃
|
yāng jí chí yú
|
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必己》:“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必己》:“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
|
YJC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池鱼之殃
|
|
./Mm5zYw==.html
|
yang ji chi yu
|
|
7749
|
贪小失大
|
贪
|
tān xiǎo shī dà
|
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权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权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
TXS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得不偿失
|
乞浆得酒
|
./MjkweQ==.html
|
tan xiao shi da
|
|
11447
|
纲举目张
|
纲
|
gāng jǔ mù zhāng
|
纲;鱼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就可以带动其 纲;鱼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条理分明。...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用民》:“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汉 郑玄《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用民》:“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汉 郑玄《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
GJM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提纲挈领
|
轻重倒置
|
./MTVhbw==.html
|
gang ju mu zhang
|
|
18281
|
癣疥之疾
|
癣
|
xuǎn jiè zhī jí
|
形容无关紧要的小毛病。也比喻容易解决的小问题或为害尚轻的小祸害。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直谏》:“夫齐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
|
XJ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纤介之疾
|
心腹之患
|
./NDZuMg==.html
|
xuan jie zhi ji
|
|
26238
|
五色无主
|
五
|
wǔ sè wú zhǔ
|
五色:指人脸上的神采;无主:无法主宰。形容恐惧而神色不定。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知分》:“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
|
WSW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六神无主
|
镇定自若
|
./MmV4Zw==.html
|
wu se wu zhu
|
|
27187
|
亡戟得矛
|
亡
|
wáng jǐ dé máo
|
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离俗》:“亡戟得矛,可以归乎?”
|
WJD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得有失
|
|
./MmIxZw==.html
|
wang ji de mao
|
|
6152
|
分形同气
|
分
|
fēn xíng tóng qì
|
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精通》:“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
|
FXT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分形共气、分形连气
|
|
./MTFkMA==.html
|
fen xing tong qi
|
|
24573
|
掩耳盗铃
|
掩
|
yǎn ěr dào líng
|
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
YED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
开诚布公
|
./Mmk4Mg==.html
|
yan er dao ling
|
|
8810
|
兔起凫举
|
兔
|
tǔ qǐ fú jǔ
|
凫:野鸭。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论威》:“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殙之地矣。”
|
TQFJ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兔起鹘落
|
|
./MmNlMg==.html
|
tu qi fu ju
|
|
24923
|
一窍不通
|
一
|
yī qiào bù tōng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
|
YQB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无所知、目不识丁
|
无所不知、全知全能
|
./Mm9xOA==.html
|
yi qiao bu tong
|
|
1596
|
不知端倪
|
不
|
bù zhī duān ní
|
端倪:头绪。不知头绪。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大宗师》:“反复终始,不知端倪。”
|
BZD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bjJr.html
|
bu zhi duan ni
|
|
923
|
二缶钟惑
|
二
|
èr fǒu zhōng huò
|
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天地》:“以二缶钟惑,而所适不得矣。”
|
EFZH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jl0Ng==.html
|
er fou zhong huo
|
|
1544
|
不上不下
|
不
|
bù shàng bù xià
|
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两难。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达生》:“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达生》:“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
|
BS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进退两难、进退维谷
|
登峰造极
|
./bWd3.html
|
bu shang bu xia
|
|
22301
|
材大难用
|
材
|
cái dà nán yòng
|
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
CDN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怀才不遇
|
|
./bmtt.html
|
cai da nan yong
|
|
1486
|
不近人情
|
不
|
bù jìn rén qíng
|
近:接近。不合乎人的常情。后指性情或言行怪僻;不合情理。也作“不近情理”。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
BJR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冷若冰霜、拒人千里
|
通情达理、合情合理
|
./bHFz.html
|
bu jin ren qing
|
|
1602
|
不知利害
|
不
|
bù zhī lì hài
|
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齐物论》:“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
BZL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知进退
|
|
./bjRz.html
|
bu zhi li hai
|
|
16527
|
奇装异服
|
奇
|
qí zhuāng yì fú
|
式样奇怪而异于时尚的服饰。
|
战国 屈原《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
QZY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素装常服
|
./MXg0bQ==.html
|
qi zhuang yi fu
|
|
2470
|
怦然心动
|
怦
|
pēng rán xīn dòng
|
怦然:形容心跳。指由于受到某种事物的吸引;思想情感发生了变化。
|
战国 楚 宋玉《九辩》:“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
PR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惊胆颤、心神不定
|
心安理得
|
./MXU5MA==.html
|
peng ran xin dong
|
|
24674
|
阳春白雪
|
阳
|
yáng chūn bái xuě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
YC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曲高和寡、鲲鹏图南
|
下里巴人、阳阿薤露
|
./MmxqaQ==.html
|
yang chun bai xue
|
|
17886
|
下里巴人
|
下
|
xià lǐ bā rén
|
下里:乡里;巴人:巴蜀的人民。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
XLB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通俗易懂
|
阳春白雪
|
./MmU2cw==.html
|
xia li ba ren
|
|
16704
|
曲高和寡
|
曲
|
qǔ gāo hè guǎ
|
曲:乐曲。高:高雅。和:和谐地跟着唱。寡:少。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 曲:乐曲。高:高雅。和:和谐地跟着唱。寡:少。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很难有人理解或接受。...
|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
QGH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阳春白雪
|
下里巴人
|
./MjB6OA==.html
|
qu gao he gua
|
|
3080
|
蓬头历齿
|
蓬
|
péng tóu lì chǐ
|
头发蓬乱,牙齿稀疏。形容人衰老的容貌。
|
战国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
|
PTL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老态龙钟
|
|
./MXc2cQ==.html
|
peng tou li chi
|
|
24612
|
嫣然一笑
|
嫣
|
yān rán yī xiào
|
嫣然:美好的样子 。形容女子笑得很美的样子。也作“嫣然而笑”。
|
战国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腰如束素,齿如舍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
YR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付之一笑
|
|
./MmszYQ==.html
|
yan ran yi xiao
|
|
6082
|
傅粉施朱
|
傅
|
fù fěn shī zhū
|
搽粉抹胭脂。指打扮得很妖艳
|
战国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
FFS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涂脂抹粉
|
|
./NnE4.html
|
fu fen shi zhu
|
|
14847
|
徊肠伤气
|
徊
|
huí cháng shāng qì
|
肠回转,气伤断。形容内心伤感
|
战国 楚 宋玉《神女赋》:“徊肠伤气,颠倒失据。”
|
HCSQ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DIw.html
|
hui chang shang qi
|
|
19066
|
心绪恍惚
|
心
|
xīn xù huǎng hū
|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
|
战国 楚 宋玉《神女赋》:“精神恍惚,若有所喜。”唐 王洙《东阳夜怪录》:“自虚心神恍惚,未敢遽前扪 战国 楚 宋玉《神女赋》:“精神恍惚,若有所喜。”唐 王洙《东阳夜怪录》:“自虚心神恍惚,未敢遽前扪撄。”...
|
XXH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神恍惚
|
|
./Nmp1YQ==.html
|
xin xu huang hu
|
|
12870
|
空穴来风
|
空
|
kōng xué lái fēng
|
穴:洞、孔;来:招致。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
|
战国 楚 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
KXL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流言蜚语、无中生有、捕风捉影
|
斑斑可考
|
./MWpmYQ==.html
|
kong xue lai f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