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476
|
一言兴邦
|
一
|
yī yán xīng bāng
|
谓一句话可以兴国。
|
《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唐·刘禹鍚《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 《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唐·刘禹鍚《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
|
YYX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一言丧邦
|
./NXB0cQ==.html
|
yi yan xing bang
|
|
23408
|
胜残去杀
|
胜
|
shèng cán qù shā
|
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
|
《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 《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
|
SC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捐残去杀、去杀胜残
|
|
./MjZqaQ==.html
|
sheng can qu sha
|
|
21456
|
子为父隐
|
子
|
zǐ wéi fù yǐn
|
儿子帮父亲隐瞒恶迹。这是封建纲常礼教所提倡的。
|
《论语·子路》:“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汉·桓宽《盐铁论 《论语·子路》:“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汉·桓宽《盐铁论·周秦》:“闻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未闻父子之相坐也。”...
|
ZWF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Uwbw==.html
|
zi wei fu yin
|
|
6214
|
父为子隐
|
父
|
fù wéi zǐ yǐn
|
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
|
《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
FWZ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六亲不认
|
./MTM1Ng==.html
|
fu wei zi yin
|
|
12895
|
困而不学
|
困
|
kùn ér bù xué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KE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困而学之
|
./MWttMg==.html
|
kun er bu xue
|
|
13063
|
困而学之
|
困
|
kùn ér xué zhī
|
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
《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KEX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困而不学
|
./MW00OA==.html
|
kun er xue zhi
|
|
3082
|
贫而乐道
|
贫
|
pín ér lè dào
|
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
|
《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PEL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安贫乐道
|
|
./MXc3YQ==.html
|
pin er le dao
|
|
15858
|
就正有道
|
就
|
jiù zhèng yǒu dào
|
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
《论语·学而》:“就有道而正焉。”
|
JZYD
|
一般成语
|
|
|
|
./MWo0Zw==.html
|
jiu zheng you dao
|
|
23642
|
三省吾身
|
三
|
sān shěng wú shēn
|
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一说一日反省三次。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亦 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一说一日反省三次。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亦作“吾日三省”。...
|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
SS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吾日三省
|
|
./NHRlaQ==.html
|
san sheng wu shen
|
|
12678
|
告往知来
|
告
|
gào wǎng zhī lái
|
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
|
《论语·学而》:“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GWZ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R4Mg==.html
|
gao wang zhi lai
|
|
3551
|
没齿无怨
|
没
|
mò chǐ wú yuàn
|
比喻永无怨言。
|
《论语·宪问》:“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
MC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死而无憾
|
|
./MXNsdQ==.html
|
mo chi wu yuan
|
|
13352
|
硁硁之愚
|
硁
|
kēng kēng zhī yú
|
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
|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
KKZ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硁硁之见
|
|
./MW11bQ==.html
|
keng keng zhi yu
|
|
10473
|
老而不死
|
老
|
lǎo ér bù sǐ
|
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术的话,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
|
《论语·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
LEB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老而不死是为贼
|
|
./MW5idQ==.html
|
lao er bu si
|
|
3131
|
匹夫沟渎
|
匹
|
pǐ fū gōu dú
|
《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后因以“匹夫沟渎”谓拘守普通人的小信 《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后因以“匹夫沟渎”谓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节。...
|
《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
PFGD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匹妇沟渠、匹夫小谅
|
|
./NGkzaw==.html
|
pi fu gou du
|
|
24852
|
以德报德
|
以
|
yǐ dé bào yu
|
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YD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恩图报
|
恩将仇报
|
./Mm54bQ==.html
|
yi de bao yu
|
|
22797
|
出纳之吝
|
出
|
chū nà zhī lìn
|
亦作“出内之吝”。舍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气。
|
《论语·尧白》:“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内之吝谓之有 《论语·尧白》:“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内之吝谓之有司。’”...
|
CN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大手大脚、挥金如土
|
./M2IwcQ==.html
|
chu na zhi lin
|
|
27196
|
枉道事人
|
枉
|
wǎng dào shì rén
|
枉:违背;道:正道;事:侍奉。原指不按正道事奉国君。后泛指不择手段取悦于人。
|
《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 《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
WDSR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直道事人、坦诚相待
|
./MmNhNg==.html
|
wang dao shi ren
|
|
6377
|
大节不夺
|
大
|
dà jié bù duó
|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
《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
DJB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大节不可夺
|
卑躬屈节
|
./dHF1.html
|
da jie bu duo
|
|
6208
|
浮云富贵
|
浮
|
fú yún fù guì
|
浮云:飘浮的云彩。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
《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FYF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富贵如云
|
|
./MTJ5OA==.html
|
fu yun fu gui
|
|
2147
|
不悱不发
|
不
|
bù fěi bù fā
|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BFB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bGRx.html
|
bu fei bu fa
|
|
2148
|
不愤不启
|
不
|
bù fèn bù qǐ
|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BFBQ
|
一般成语
|
|
|
|
./bGZv.html
|
bu fen bu qi
|
|
23148
|
生而知之
|
生
|
shēng ér zhī zhī
|
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
|
《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SE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学而知之
|
./MjF4eQ==.html
|
sheng er zhi zhi
|
|
23545
|
死而无悔
|
死
|
sǐ ér wú huǐ
|
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
|
《论语·述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
SEW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死而不悔、死而无憾
|
死不瞑目
|
./Mjk1bw==.html
|
si er wu hui
|
|
5137
|
饭蔬饮水
|
饭
|
fàn shū yǐn shuǐ
|
《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后因以 《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后因以“饭蔬饮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
《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
FS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o5eQ==.html
|
fan shu yin shui
|
|
18245
|
信而好古
|
信
|
xìn ér hào gǔ
|
信:相信;好:爱好。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
《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XEH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1vMg==.html
|
xin er hao gu
|
|
27444
|
无适无莫
|
无
|
wú shì wú mò
|
指无可无不可。
|
《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此。”
|
WSW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J5YQ==.html
|
wu shi wu mo
|
|
25157
|
游必有方
|
游
|
yōu bì yǒu fāng
|
要是出游,必须要告辞去处。
|
《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YBY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M1YQ==.html
|
you bi you fang
|
|
7172
|
道听涂说
|
道
|
dào tīng tú shuō
|
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
《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
DTT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道听途说
|
|
./M2VnbQ==.html
|
dao ting tu shuo
|
|
3858
|
免怀之岁
|
免
|
miǎn huái zhī suì
|
谓三岁。《论语·阳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后因称三岁为“免怀之岁”。
|
《论语·阳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
MH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U1Ng==.html
|
mian huai zhi sui
|
|
27180
|
恶紫夺朱
|
恶
|
wù zǐ duó zhū
|
紫:古人认为紫是杂色;夺:乱;朱:大红色,古人认为红是正色。原指厌恶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胜正,以异端 紫:古人认为紫是杂色;夺:乱;朱:大红色,古人认为红是正色。原指厌恶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胜正,以异端充正理。...
|
《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
WZDZ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ejNj.html
|
wu zi duo zhu
|
|
2149
|
不改其乐
|
不
|
bù gǎi qí lè
|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出不改其乐。”
|
BGQ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bGgy.html
|
bu gai qi le
|
|
21373
|
祝鮀之佞
|
祝
|
zhù tuó zhī nìng
|
《论语·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祝鮀,春秋卫人,能言善辩,或谓其善 《论语·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祝鮀,春秋卫人,能言善辩,或谓其善以巧言媚人,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
|
《论语·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
ZTZN
|
一般成语
|
|
|
|
./NjNrNg==.html
|
zhu tuo zhi ning
|
|
16546
|
迁怒于人
|
迁
|
qiān nù yú rén
|
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
《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朱熹注:“怒于甲者,不移于乙。”
|
QNY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迁怒于众
|
|
./MXhkcw==.html
|
qian nu yu ren
|
|
1493
|
不堪其忧
|
不
|
bù kān qí yōu
|
忧:愁苦。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
|
《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BKQ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bHR1.html
|
bu kan qi you
|
|
9728
|
内省不疚
|
内
|
nèi xǐng bù jiù
|
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
《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
NXB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问心无愧
|
问心有愧
|
./MXUzZw==.html
|
nei xing bu jiu
|
|
11520
|
恭而有礼
|
恭
|
gōng ér yǒu lǐ
|
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
《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
GEY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恭而敬之
|
|
./MTY2Mg==.html
|
gong er you li
|
|
1809
|
百岁之后
|
百
|
bǎi suì zhī hòu
|
死的讳称。
|
《诗 唐风 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 李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 《诗 唐风 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 李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
|
BSZ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年之后
|
人生在世
|
./Njdhdw==.html
|
bai sui zhi hou
|
|
4675
|
谋夫孔多
|
谋
|
móu fū kǒng duō
|
指谋划的人很多。孔,很。
|
《诗 小雅 小旻》:“谋夫孔多,是用不集。”
|
MFK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谋臣如雨
|
|
./NmRuaQ==.html
|
mou fu kong duo
|
|
1707
|
必躬必亲
|
必
|
bì gōng bì qīn
|
指凡事都要自己经手。
|
《诗 小雅 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后转为“必躬必亲”。
|
BG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事必躬亲
|
游手好闲、置之不理
|
./MzNwbw==.html
|
bi gong bi qin
|
|
3164
|
瓶罄罍耻
|
瓶
|
píng qìng léi chǐ
|
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彼此利害一致。②形容物伤其类。
|
《诗 小雅 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
PQL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o1bQ==.html
|
ping qing lei chi
|
|
8974
|
投木报琼
|
投
|
tóu mù bào qióng
|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原谓男女相爱互赠礼品。后用以指报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原谓男女相爱互赠礼品。后用以指报答他人对待自己的深情厚谊。...
|
《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
TMB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瓜报玉
|
|
./NTZreQ==.html
|
tou mu bao qiong
|
|
26940
|
五男二女
|
五
|
wǔ nán èr nǚ
|
《诗·召南·何彼襛矣序》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武王五男二女。”谓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 《诗·召南·何彼襛矣序》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武王五男二女。”谓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宋时常绘印五男二女图于纸笺或礼品上以示祝福。...
|
《诗·召南·何彼襛矣序》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武王五男二女。”
|
WNEN
|
一般成语
|
|
|
|
./NWJtbQ==.html
|
wu nan er nu
|
|
17631
|
鹊巢鸠居
|
鹊
|
què cháo jiū jū
|
《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朱熹集传:“鹊善为巢,其巢最为完固。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 《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朱熹集传:“鹊善为巢,其巢最为完固。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本喻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后以“鹊巢鸠居”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妻室等。...
|
《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朱熹集传:“鹊善为巢,其巢最为完固。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 《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朱熹集传:“鹊善为巢,其巢最为完固。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
|
QCJ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鹊巢鸠占、鹊巢鸠踞
|
|
./NHE1aw==.html
|
que chao jiu ju
|
|
27350
|
委委佗佗
|
委
|
wěi wěi tuó tuó
|
雍容自得貌。《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毛传:“委委者,行可委曲踪迹也;佗佗者, 雍容自得貌。《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毛传:“委委者,行可委曲踪迹也;佗佗者,德平易也。”朱熹集传:“雍容自得之貌。”明宋濂《梅府君墓志铭》:“命也奈何,芝生岩阿;既采且歌,委委佗佗。”清钱谦益《御史族兄汝瞻画像赞》:“委委佗佗,开...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毛传:“委委者,行可委曲踪迹也;佗佗者,德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毛传:“委委者,行可委曲踪迹也;佗佗者,德平易也。”朱熹集传:“雍容自得之貌。”明·宋濂《梅府君墓志铭》:“命也奈何,芝生岩阿;既采且歌,委委佗佗。”...
|
WWTT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弯弯曲曲
|
|
./NTlmNg==.html
|
wei wei tuo tuo
|
|
14291
|
河山之德
|
河
|
hé shān zhī dé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
|
HSZ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NoYw==.html
|
he shan zhi de
|
|
26889
|
梧凤之鸣
|
梧
|
wú fèng zhī míng
|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毛传:“梧桐盛也,凤凰鸣也,臣竭其力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毛传:“梧桐盛也,凤凰鸣也,臣竭其力,则地极其化;天下和洽,则凤凰乐德。”后因以“梧凤之鸣”比喻政教和协、天下太平。...
|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毛传:“梧桐盛也,凤凰鸣也,臣竭其力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毛传:“梧桐盛也,凤凰鸣也,臣竭其力,则地极其化;天下和洽,则凤凰乐德。”...
|
WFZ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F4bQ==.html
|
wu feng zhi ming
|
|
8228
|
桃李之馈
|
桃
|
táo lǐ zhī kuì
|
《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原谓互赠礼品,后引申指送礼,贿赂。
|
《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
TLZ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V0Yw==.html
|
tao li zhi kui
|
|
19681
|
如埙如箎
|
如
|
rú xūn rú chí
|
埙:古时用土制成的乐器;箎:古时用竹管制成的乐器。象埙、箎的乐音一般和谐。比喻兄弟和睦。
|
《诗·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箎。”
|
RXRC
|
一般成语
|
|
|
|
./MjBmcw==.html
|
ru xun ru chi
|
|
20037
|
忍心害理
|
忍
|
rěn xīn hài lǐ
|
忍:残忍。心地残忍,丧尽天良。
|
《诗·大雅·桑柔》:“维彼忍心,是顾是复。”
|
RXH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伤天害理
|
|
./MjE1Mg==.html
|
ren xin hai li
|
|
8915
|
同恶相党
|
同
|
tóng è xiāng dǎng
|
共为恶者相结为党。
|
《诗·大雅·皇矣》“维彼四国,爰究爰度”唐·孔颖疏:“言其同恶相党,共行虐政也。”
|
TEX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VrMA==.html
|
tong e xiang d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