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82
|
盛名难副
|
盛
|
shèng míng nán fù
|
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 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黄琼传》:“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SMN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不副实、名过其实
|
名副其实
|
./MmE0bw==.html
|
sheng ming nan fu
|
|
23583
|
十拿九稳
|
十
|
shí ná jiǔ wěn
|
形容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如此一行,只怕这事例有个十拿九稳也不见得。”
|
SNJ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万无一失、稳操胜券
|
漏洞百出、破绽百出
|
./MmE1OA==.html
|
shi na jiu wen
|
|
23584
|
水滴石穿
|
水
|
shuǐ dī shí chuān
|
滴:液体一点一点地往下落;穿:破;透。指水一滴一滴不断地往下落;把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 滴:液体一点一点地往下落;穿:破;透。指水一滴一滴不断地往下落;把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自然会成功。...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SD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磨杵成针、绳锯木断
|
虎头蛇尾
|
./MmE1cw==.html
|
shui di shi chuan
|
|
23585
|
硕大无朋
|
硕
|
shuò dà wú péng
|
硕:大;朋:比。原指相貌健美;为人公平不偏。后多用来形容非常大;无与伦比。
|
《诗经 唐风 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
SDW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庞然大物
|
小巧玲珑
|
./MmE2Yw==.html
|
shuo da wu peng
|
|
23586
|
水性杨花
|
水
|
shuǐ xìng yáng huā
|
像流水那样易变;像杨花那样轻飘。旧时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作风轻浮。
|
明 无名氏《小孙屠》:“你休得假惺惺,杨花水性无凭准。”
|
SXY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搔首弄姿
|
冰清玉洁、忠贞不渝
|
./MmE3cQ==.html
|
shui xing yang hua
|
|
23587
|
似是而非
|
似
|
sì shì ér fēi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先秦 孔子《孟子 尽心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
|
SSE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假乱真、张冠李戴
|
天经地义、不刊之论
|
./MmFhcw==.html
|
si shi er fei
|
|
23588
|
势均力敌
|
势
|
shì jūn lì dí
|
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
|
晋 袁宏《后汉纪 献帝纪》:“无他远略,又势均力敌,内难必作,吾乘其弊,事可图也。”
|
SJL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相上下、棋逢对手
|
天差地别、寡不敌众
|
./MmFjZw==.html
|
shi jun li di
|
|
23589
|
手舞足蹈
|
手
|
shǒu wǔ zú dǎo
|
蹈:跳动。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
SW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欢天喜地、欢欣鼓舞
|
闷闷不乐、不苟言笑
|
./MmFsMg==.html
|
shou wu zu dao
|
|
23590
|
首鼠两端
|
首
|
shǒu shǔ liǎng duān
|
首鼠:踌躇不决。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儒共一老秃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儒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
SSL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
当机立断、干脆利落
|
./MmFsYw==.html
|
shou shu liang duan
|
|
23591
|
耸入云霄
|
耸
|
sǒng rù yún xiāo
|
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
|
SR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耸入云
|
|
./MmFsbQ==.html
|
song ru yun xiao
|
|
23592
|
死不悔改
|
死
|
sǐ bù huǐ gǎi
|
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顽固。
|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虽是吃后悔药可悲,但总比那些花岗岩脑壳至死不悔改的好得多。”
|
SBH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死不改悔
|
翻然悔悟
|
./MmFtZw==.html
|
si bu hui gai
|
|
23593
|
搜章摘句
|
搜
|
sōu zhāng zhāi jù
|
搜:寻求;摘:选取。指抄袭他人文章的词句。
|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
SZ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寻章摘句
|
|
./MmFtcQ==.html
|
sou zhang zhai ju
|
|
23594
|
司空见惯
|
司
|
sī kōng jiàn guàn
|
司空:古代官名;见惯:常见而习惯了。原指司空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
唐 孟棨《本事诗 情感》:“刘于席上赋诗曰:‘……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
SKJ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屡见不鲜、习以为常
|
绝无仅有、盖世无双、少见多怪
|
./MmFuYQ==.html
|
si kong jian guan
|
|
23595
|
随遇而安
|
随
|
suí yù ér ān
|
随:顺从;遇:遭遇;安:安然自得。顺从环境的变化而安然自得;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并感到满足。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计算起来,也是吾生有限,浩劫无涯,倒莫如随遇而安。”
|
SYE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与世无争、随俗浮沉
|
愤时嫉俗、愤愤不平
|
./MmFuaw==.html
|
sui yu er an
|
|
23596
|
顺风转舵
|
顺
|
shǔn fēng zhuǎn duò
|
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
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于是民族主义文学家也只好顺风转舵,改为对于这件事的啼哭,叫喊 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于是民族主义文学家也只好顺风转舵,改为对于这件事的啼哭,叫喊了。”...
|
SF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风使舵、见机行事
|
|
./MmFvNA==.html
|
shun feng zhuan duo
|
|
23597
|
素不相识
|
素
|
sù bù xiāng shí
|
向来不认识。素:平时;识:了解。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陆瑁传》:“及同郡徐原,爱居会稽,素不相识,临死遗书,托以孤弱。”
|
SB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素昧平生
|
一见如故
|
./MmFxMg==.html
|
su bu xiang shi
|
|
23598
|
素昧平生
|
素
|
sù mèi píng shēng
|
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
唐 段成式《剑侠传 郭伦观灯》:“素昧平生,忽蒙救护,脱妻子于危难,先生异人乎?”
|
SMP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素不相识、萍水相逢
|
莫逆之交、刎颈之交
|
./MmF0eQ==.html
|
su mei ping sheng
|
|
23599
|
岁序更新
|
岁
|
suì xù gēng xīn
|
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
|
SXG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岁月流逝
|
|
./MmIxcQ==.html
|
sui xu geng xin
|
|
23600
|
说来话长
|
说
|
shuō lái huà cháng
|
表示事情很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说来话长。五年前我们老娘家里做生日,妈和我们到那里与老娘拜寿。”
|
SLH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Jhdw==.html
|
shuo lai hua chang
|
|
23601
|
孙康映雪
|
孙
|
sūn kāng yìng xuě
|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
《艺文类聚》卷二:“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
SK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囊萤映雪
|
|
./MmJicQ==.html
|
sun kang ying xue
|
|
23602
|
送故迎新
|
送
|
sòng gù yíng xīn
|
旧指欢送卸任的官吏,迎接新来接替的官吏。后也用于一般人事往来。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嘉传》:“吏或居官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
|
SG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送旧迎新
|
|
./MmJsZw==.html
|
song gu ying xin
|
|
23603
|
肆无忌惮
|
肆
|
sì wú jì dàn
|
肆:放肆;任意而行;忌惮:惧怕;畏惧。任意妄为;一点顾忌、畏惧也没有。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宋 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宋 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
SWJ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肆意妄为
|
规行矩步、循规蹈矩
|
./MmJuZQ==.html
|
si wu ji dan
|
|
23604
|
视死如归
|
视
|
shì sǐ rú guī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
SSR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舍生忘死舍生取义
|
贪生怕死
|
./MngzMg==.html
|
shi si ru gui
|
|
23605
|
视死如饴
|
视
|
shì sǐ rú yí
|
指甘心死去
|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蒯彻本以口舌从事,与武涉同时,为主其心,吠尧何罪,甘赴鼎镬,视死如饴,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蒯彻本以口舌从事,与武涉同时,为主其心,吠尧何罪,甘赴鼎镬,视死如饴,诚壮士也。”...
|
SS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含笑九泉
|
|
./MnhiZQ==.html
|
shi si ru yi
|
|
23606
|
四面楚歌
|
四
|
sì miàn chǔ gē
|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
《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 《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示例〗在这~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
SMC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腹背受敌、山穷水尽
|
安然无恙、旗开得胜
|
./MnhxNA==.html
|
si mian chu ge
|
|
23607
|
四面出击
|
四
|
sì miàn chū jī
|
形容工作全面展开,没有重点。
|
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总之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
|
SMC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h4dw==.html
|
si mian chu ji
|
|
23608
|
石沉大海
|
石
|
shí chén dà hǎi
|
石头沉到海底。比喻从此没有消息。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
|
SCD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杳无音信
|
一封家书
|
./Mnh5Ng==.html
|
shi chen da hai
|
|
23609
|
说三道四
|
说
|
shuō sān dào sì
|
道:说。指任意乱说乱讲;惹是生非。
|
清 崔灏《通俗编 言笑》:“莫学他人不知朝暮,走启蒙乡村,说三道四。”
|
SSD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说东道西、夸夸其谈
|
相对无言、默不做声
|
./Mnk1ZQ==.html
|
shuo san dao si
|
|
23610
|
四面受敌
|
四
|
sì miàn shòu dí
|
各个方面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或攻击。
|
春秋·齐·管仲《管子·国蓄》:“四面受敌,谓之衢处之国。”
|
SMS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四面楚歌
|
|
./MnlkcQ==.html
|
si mian shou di
|
|
23611
|
时运不济
|
时
|
shí yùn bù jì
|
时机和命运不佳。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先对莫翁道:‘寄儿蒙公公相托,一向看牛不差。近来时运不济,前日失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先对莫翁道:‘寄儿蒙公公相托,一向看牛不差。近来时运不济,前日失了两牛,今蹇驴又生病,寄儿看管不来。’”...
|
SY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时运不齐
|
时运亨通
|
./Mnl5dQ==.html
|
shi yun bu ji
|
|
23612
|
时运亨通
|
时
|
shí yùn hēng tōng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终有日时运亨通,封侯拜相,扬名六国。”
|
SYH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时亨运泰
|
时运不济
|
./Mnl6NA==.html
|
shi yun heng tong
|
|
23613
|
失之东隅
|
失
|
shī zhī dōng yú
|
早上丢失了(晚上又收回来);比喻开始失败(最后取得成功)。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SZ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失有得
|
得不偿失
|
./Mno1OA==.html
|
shi zhi dong yu
|
|
23614
|
说古道今
|
说
|
shuō gǔ dào jīn
|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形容话题广泛。同“说古谈今”。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九回:“你们又文绉绉的说古道今,我那里省得?”
|
SGD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谈今论古、论今说古、说古谈今
|
|
./Mno3Zw==.html
|
shuo gu dao jin
|
|
23615
|
寿比南山
|
寿
|
shòu bǐ nán shān
|
南山:指秦岭终南山。旧时比喻长寿。
|
《诗经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
SBN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万寿无疆、长命百岁
|
一命呜呼、命赴黄泉
|
./MnpycQ==.html
|
shou bi nan shan
|
|
23616
|
数典忘祖
|
数
|
shǔ diǎn wàng zǔ
|
数:数说;典:史册。数说着典籍;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根由。现在比喻对于本 数:数说;典:史册。数说着典籍;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根由。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
《左传 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
SDW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崇洋媚外
|
饮水思源
|
./MzAwMg==.html
|
shu dian wang zu
|
|
23617
|
视若路人
|
视
|
shì ruò lù rén
|
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败坏彝伦,灭绝天理。”
|
SRL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视同陌路、视如陌路
|
|
./MzA0OA==.html
|
shi ruo lu ren
|
|
23618
|
十步芳草
|
十
|
shí bù fāng cǎo
|
芳草:香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
汉 刘向《说苑 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汉 王符《潜夫论 实贡》:“夫十 汉 刘向《说苑 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汉 王符《潜夫论 实贡》:“夫十步之间,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
|
SBF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
|
./MzA4ZQ==.html
|
shi bu fang cao
|
|
23619
|
拾人牙慧
|
拾
|
shí rén yá huì
|
牙慧:咀嚼后吐出来的饭菜渣滓。比喻袭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
SRY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拾人涕唾、人云亦云
|
标新立异、独辟蹊径
|
./MzBoYQ==.html
|
shi ren ya hui
|
|
23620
|
神采飞扬
|
神
|
shén cǎi fēi yáng
|
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形容人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
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 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
|
SCF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精神焕发
|
无精打采
|
./MzBtdQ==.html
|
shen cai fei yang
|
|
23621
|
闪烁其词
|
闪
|
shǎn shuò qí cí
|
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
清·吴趼人《痛史》第25回:“何况这等事本来是缜密的,或者定伯故意闪烁其词,更未可定。”
|
SSQ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含糊其辞、隐约其辞
|
直言不讳、心直口快
|
./MzBzbw==.html
|
shan shuo qi ci
|
|
23622
|
神色不惊
|
神
|
shén sè bù jīng
|
神色:神情。神情显得没有受到惊动而十分镇定。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灵》卷十:“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神色不动,如今何得恁么地?”
|
SS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镇定自若
|
|
./MzE5bQ==.html
|
shen se bu jing
|
|
23623
|
事倍功半
|
事
|
shì bèi gōng bàn
|
事:做事;功:功效。用成倍的力;只收到一半的功效。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
《孟子 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
SBG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得不偿失、舍本逐末
|
事半功倍
|
./MzE5dw==.html
|
shi bei gong ban
|
|
23624
|
树大根深
|
树
|
shù dà gēn shēn
|
比喻势力强大,根基牢固。
|
京剧《沙家浜》第四场:“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
SDG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根深蒂固
|
|
./MzFmNg==.html
|
shu da gen shen
|
|
23625
|
杀鸡取蛋
|
杀
|
shā jī qǔ dàn
|
比喻贪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久的利益。亦作“杀鸡取卵”。
|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日本人为了掠夺富矿,采用杀鸡取蛋的办法,到处乱采乱掘。”
|
SJQ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杀鸡取卵
|
|
./MzFpaQ==.html
|
sha ji qu dan
|
|
23626
|
撒娇卖俏
|
撒
|
sā jiāo mài qiào
|
撒:尽量施展。尽量施展娇态,卖弄俏丽。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八回:“穿了极华丽的衣裳,打扮得娇滴滴的,在那公子王孙面前撒娇卖俏。”
|
SJM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撒娇卖乖
|
|
./NHN0NA==.html
|
sa jiao mai qiao
|
|
23627
|
撒泼放刁
|
撒
|
sā pō fàng diāo
|
耍赖撒野。举动粗蛮,无理取闹。
|
《平妖传》第四回:“你却如此撒泼放刁,快快出去便休。”
|
SPF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撒泼打滚
|
|
./NHN0bw==.html
|
sa po fang diao
|
|
23628
|
洒洒潇潇
|
洒
|
sǎ sǎ xiāo xiāo
|
犹言凄凄凉凉。又言落落大方。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洒洒潇潇裁蝶翘,飘飘荡荡剪鹅衣。团团滚滚随风势,迭迭层层道路迷。”
|
SSX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潇潇洒洒、落落大方
|
|
./NHN0eQ==.html
|
sa sa xiao xiao
|
|
23629
|
塞北江南
|
塞
|
sāi běi jiāng nán
|
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
|
唐·韦蟾《送卢潘尚书之灵武》诗:“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
SBJ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塞上江南
|
|
./NHN2Mg==.html
|
sai bei jiang nan
|
|
23630
|
塞上江南
|
塞
|
sāi shàng jiāng nán
|
见“塞北江南”。
|
叶圣陶《坝上一天》:“我们这一回参观访问,常常听见‘塞上江南’的说法,常常看见‘塞上江南’的字样。”
|
SSJ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塞北江南
|
|
./NHN3Ng==.html
|
sai shang jiang nan
|
|
23631
|
三差五错
|
三
|
sān chā wǔ cuò
|
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2回:“要有什么三差五错,那事情就难说了!”
|
SC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阴差阳错
|
|
./NHN5eQ==.html
|
san cha wu c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