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182
|
三姑六婆
|
三
|
sān gū liù pó
|
泛指不同职业的妇女;亦指从事不正当职业的妇女。
|
明 陶宗仪《辍耕录 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 明 陶宗仪《辍耕录 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
SGL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教九流
|
良家妇女
|
./MjJ3ZQ==.html
|
san gu liu po
|
|
23183
|
深入人心
|
深
|
shēn rù rén xīn
|
深深地进入人们的心里。指思想、理论、措施等深为人们理解和接受。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0回:“且君新得诸侯,非有存亡兴灭之德,深入人心,恐诸侯之兵,不为我用!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0回:“且君新得诸侯,非有存亡兴灭之德,深入人心,恐诸侯之兵,不为我用!”...
|
SRR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家喻户晓
|
不得人心
|
./MjJ3eQ==.html
|
shen ru ren xin
|
|
23184
|
三长两短
|
三
|
sān cháng liǎng duǎn
|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
明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
|
SCL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高水低、一差二错
|
安然无恙
|
./MjJ4aQ==.html
|
san chang liang duan
|
|
23185
|
三头六臂
|
三
|
sān tóu liù bì
|
原指佛的法相有三个头;六条臂。后比喻人本领高超;神通广大。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普昭禅师》:“三头六臂擎天地,愤怒那吒扑帝钟。”
|
STL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神通广大
|
黔驴技穷、一无所长
|
./MjJ5Yw==.html
|
san tou liu bi
|
|
23186
|
舌剑唇枪
|
舌
|
shé jiàn chún qiāng
|
舌如剑,唇象枪。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
元 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平日之间,别无甚么买卖,全凭着舌剑唇枪,说嘴儿哄人的钱使。”
|
SJC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唇枪舌剑
|
|
./MjJ6Ng==.html
|
she jian chun qiang
|
|
23187
|
三余读书
|
三
|
sān yú dú shū
|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
SYD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J6Zw==.html
|
san yu du shu
|
|
23188
|
上下交困
|
上
|
shàng xià jiāo kùn
|
指上面(政府)下面(人民)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
《清史稿 食货志一》:“以中国所有财产抵借外债,积数十年不能清偿。摊派加捐,上下交困。”
|
SXJ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民穷财尽
|
国富民强
|
./MjJ6cQ==.html
|
shang xia jiao kun
|
|
23189
|
身体发肤
|
身
|
shēn tǐ fà fū
|
本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自身。
|
《孝经 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
STF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MwdQ==.html
|
shen ti fa fu
|
|
23190
|
审时度势
|
审
|
shěn shí duó shì
|
度:审。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
明 沈德符《野获编》:“刘欲华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
|
SSD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揆情度理、度德量力
|
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
./MjMxbw==.html
|
shen shi duo shi
|
|
23191
|
三三两两
|
三
|
sān sān liǎng liǎng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四 娇女诗》:“行不独自去,三三两两俱。”
|
SSL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稀稀拉拉
|
密密麻麻
|
./MjMxeQ==.html
|
san san liang liang
|
|
23192
|
身家性命
|
身
|
shēn jiā xìng mìng
|
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身家性命,都在权奸掌握之中。”
|
SJX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MyOA==.html
|
shen jia xing ming
|
|
23193
|
神气十足
|
神
|
shén qì shí zú
|
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农会于是神气十足了。”
|
SQ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神气活现
|
谦虚谨慎
|
./MjM0Zw==.html
|
shen qi shi zu
|
|
23194
|
森严壁垒
|
森
|
sēn yán bì lěi
|
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
毛泽东《西江月 井冈山》词:“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
SY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戒备森严
|
|
./MjM1dQ==.html
|
sen yan bi lei
|
|
23195
|
山摇地动
|
山
|
shān yáo dì dòng
|
山和地都在动摇。形容声势或力量的巨大。
|
《宋书 五行志五》:“大明六年七月甲申,地震,有声自河北来,鲁郡山摇地动。”
|
SY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地动山摇
|
|
./MjM2NA==.html
|
shan yao di dong
|
|
23196
|
赏心悦目
|
赏
|
shǎng xīn yuè mù
|
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
《宋史 范镇传》:“凡可以荡心悦目,不宜有加于旧。”
|
SXYM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心旷神怡、欢欣鼓舞
|
怵目惊心、触目惊心
|
./MjM3cw==.html
|
shang xin yue mu
|
|
23197
|
生灵涂炭
|
生
|
shēng líng tú tàn
|
生灵:生民;百姓;涂炭:烂泥和炭火。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
《晋书 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
SLT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水深火热、民不聊生
|
国泰民安、安居乐业
|
./MjM4Yw==.html
|
sheng ling tu tan
|
|
23198
|
涉笔成趣
|
涉
|
shè bǐ chéng qù
|
涉笔:动笔;趣:意味;意趣。一动笔就趣味盎然。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00回:“读了些四库奇书,享了些半生清福。心有余闲,涉笔成趣,每于长夏余冬,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00回:“读了些四库奇书,享了些半生清福。心有余闲,涉笔成趣,每于长夏余冬,灯前月夕,以文为戏,年复一年,编出《镜花缘》一百回。”...
|
SBC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栩栩如生
|
枯燥无味
|
./MjM5Ng==.html
|
she bi cheng qu
|
|
23199
|
神乎其神
|
神
|
shén hū qí shén
|
神:神秘;乎:语气助词;表示感叹;其:那样。形容非常奇妙神秘。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5回:“向日闻得古人有‘袖占一课’之说,真是神乎其神,我只当是神仙所为,凡人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5回:“向日闻得古人有‘袖占一课’之说,真是神乎其神,我只当是神仙所为,凡人不能会的。”...
|
SH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妙不可言
|
不足为奇
|
./MjNhMA==.html
|
shen hu qi shen
|
|
23200
|
舐犊情深
|
舐
|
shì dú qíng shēn
|
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
SD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舐犊之爱
|
|
./MjNhYQ==.html
|
shi du qing shen
|
|
23201
|
骚人墨客
|
骚
|
sāo rén mò kè
|
骚人:原指《离骚》作者屈原及楚辞作者;后泛指诗人;墨客:文人。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
《宣和画谱 宋迪》:“运思高妙,如骚人墨客登高临赋。”
|
SRM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介书生、文章巨公、文人雅士
|
胸无点墨
|
./MjNhaw==.html
|
sao ren mo ke
|
|
23202
|
三心二意
|
三
|
sān xīn èr yì
|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
SXE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见异思迁、朝三暮四
|
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
./MjNkbQ==.html
|
san xin er yi
|
|
23203
|
伤天害理
|
伤
|
shāng tiān hài lǐ
|
指做事凶狠残忍;毫无人性。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吕无病》:“堂上以我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伤天害理之钱,以吮人痈痔者耶!”
|
STH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灭绝人性、惨无人道、丧尽天良
|
乐善好施
|
./MjNmMA==.html
|
shang tian hai li
|
|
23204
|
身价百倍
|
身
|
shēn jià bǎi bèi
|
身价: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指名誉地位一下子大大提高。
|
明 娄绍书《无声诗史》:“碑碣铭志之石,非公笔不重;断楮残煤,声价百倍。”
|
SJ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声誉鹤起、高人一筹
|
名声扫地、身败名裂
|
./MjNmYQ==.html
|
shen jia bai bei
|
|
23205
|
三更半夜
|
三
|
sān gēng bàn yè
|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
《宋史 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宋史 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
SG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夜三更
|
|
./MjNmaw==.html
|
san geng ban ye
|
|
23206
|
上行下效
|
上
|
shàng xíng xià xiào
|
行:做;效:仿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
东汉 班固《白虎通 三教》:“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
|
SXX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法炮制、鹦鹉学舌
|
源清流洁
|
./MjNmdQ==.html
|
shang xing xia xiao
|
|
23207
|
身怀六甲
|
身
|
shēn huái liù jiǎ
|
六甲:传说为上帝造物的日子。指妇女怀孕。
|
《隋书·经籍志三》载有《六甲贯胎书》
|
SHL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NnNA==.html
|
shen huai liu jia
|
|
23208
|
绳锯木断
|
绳
|
shéng jù mù duàn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SJM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
虎头蛇尾、有头无尾
|
./MjNnZQ==.html
|
sheng ju mu duan
|
|
23209
|
十亲九故
|
十
|
shí qīn jiǔ gù
|
形容亲戚朋友很多。
|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受千辛万苦,想十亲九故,在三江五湖。”
|
SQJ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沾亲带故
|
非亲非故
|
./MjNnbw==.html
|
shi qin jiu gu
|
|
23210
|
势如破竹
|
势
|
shì rú pò zhú
|
势:气势;威力;破竹:劈开竹子。气势就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了头几节;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势分开了。比喻打仗 势:气势;威力;破竹:劈开竹子。气势就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了头几节;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势分开了。比喻打仗或工作毫无阻挡;节节胜利。...
|
《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SRP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势不可当、所向披靡
|
坚不可摧
|
./MjNneQ==.html
|
shi ru po zhu
|
|
23211
|
水磨工夫
|
水
|
shuǐ mó gōng fū
|
比喻周密细致的工夫或耐心地做工作。
|
清 陈确《柬同志二首》:“学者且耐心于人伦事物,用些水磨工夫,他日经世之学,端不越此,又何性命之可言 清 陈确《柬同志二首》:“学者且耐心于人伦事物,用些水磨工夫,他日经世之学,端不越此,又何性命之可言乎?”...
|
SMG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磨杵成针、磨穿铁砚
|
粗枝大叶、操之过急
|
./MjNocw==.html
|
shui mo gong fu
|
|
23212
|
顺天应人
|
顺
|
shùn tiān yìng rén
|
应:适应,适合。顺应天命,合乎人心。旧时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代。
|
《周易 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
STY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顺天从人
|
|
./MjNpMg==.html
|
shun tian ying ren
|
|
23213
|
适逢其会
|
适
|
shì féng qí huì
|
会:时机。恰巧遇到那个时机。
|
唐 薛用弱《集异记 李子牟》:“子牟客游荆门,适逢其会。”
|
SFQ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适逢其时
|
失之交臂
|
./MjNpYw==.html
|
shi feng qi hui
|
|
23214
|
神气活现
|
神
|
shén qì huó xiàn
|
形容自以为了不起而表现出来的得意而又傲慢的样子。
|
《茅盾选集 委屈》:“要不是他们神气活现说‘查得到’,那她干脆就去缝制新的了。”
|
SQH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神气十足、自以为是
|
奴颜婢膝、不耻下问
|
./MjNpbQ==.html
|
shen qi huo xian
|
|
23215
|
稍逊一筹
|
稍
|
shāo xùn yī chóu
|
比较起来,稍微差一点。
|
清 李渔《闲情偶寄 演习 脱套》:“才锋笔藻可继还魂,其稍逊一筹者,则在气与力之间耳。”
|
SX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略逊一筹
|
稍胜一筹、略胜一筹
|
./MjNqNg==.html
|
shao xun yi chou
|
|
23216
|
声泪俱下
|
声
|
shēng lèi jù xià
|
俱:都。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其悲痛、哀伤的样子。
|
《晋书 王彬传》:“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
SLJ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痛哭流涕
|
笑容可掬、兴高采烈
|
./MjNqcQ==.html
|
sheng lei ju xia
|
|
23217
|
赏罚分明
|
赏
|
shǎng fá fēn míng
|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界限清楚;毫不含糊。
|
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辄取,时时越法纵舍,有足大者。”
|
SFFM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赏罚严明
|
赏罚不当、赏罚不明
|
./MjNseQ==.html
|
shang fa fen ming
|
|
23218
|
三番五次
|
三
|
sān fān wǔ cì
|
形容次数很多。番:次数;遍数。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三番五次,缠的老和尚急了,说道:‘你是何处光棍,敢来闹我们!’”
|
SF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屡次三番、再三再四
|
绝无仅有、百年不遇
|
./MjNuMg==.html
|
san fan wu ci
|
|
23219
|
三足鼎立
|
三
|
sān zú dǐng lì
|
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圆形;三足;两耳。像三条腿的鼎那样立着。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
|
SZ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鼎足之势、鼎足三分
|
不打自败
|
./MjNudw==.html
|
san zu ding li
|
|
23220
|
三寸之舌
|
三
|
sān cùn zhī shé
|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
SC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寸不烂之舌
|
|
./MjNwaw==.html
|
san cun zhi she
|
|
23221
|
三朝元老
|
三
|
sān cháo yuán lǎo
|
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 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行太尉事节乡侯熹三世在位,为国元老。”
|
SCY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NxZQ==.html
|
san chao yuan lao
|
|
23222
|
伤弓之鸟
|
伤
|
shāng gōng zhī niǎo
|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怕的人。
|
《晋书 苻生载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
|
SGZ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弓之鸟
|
|
./MjNyOA==.html
|
shang gong zhi niao
|
|
23223
|
身强力壮
|
身
|
shēn qiáng lì zhuàng
|
身体强健;精力旺盛。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
|
SQL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力壮身强、年富力强
|
骨瘦如柴、弱不禁风
|
./MjNycw==.html
|
shen qiang li zhuang
|
|
23224
|
山高水长
|
山
|
shān gāo shuǐ cháng
|
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
唐 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
SG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长地远
|
一朝一夕
|
./MjNzMg==.html
|
shan gao shui chang
|
|
23225
|
十指连心
|
十
|
shí zhǐ lián xīn
|
十个指头连着心。表示身体的每个小部分都跟心有不可分的关系。比喻亲人跟自身休戚相关。
|
明 汤显祖《南柯记 情尽》:“哎也!焚烧十指连心痛,图得三生见面圆。”
|
SZL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休戚相关
|
|
./MjNzYw==.html
|
shi zhi lian xin
|
|
23226
|
伤风败俗
|
伤
|
shāng fēng bài sú
|
伤:损伤;败:败坏。败坏社会风气。多用来谴责道德败坏的行为。
|
《魏书 游明根传附肇》:“肇,儒者,动存名教,直绳所举,莫非伤风败俗。”
|
SFB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堪入目、不堪入耳
|
高风亮节、移风易俗
|
./MjN0cQ==.html
|
shang feng bai su
|
|
23227
|
上楼去梯
|
上
|
shàng lóu qù tī
|
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也比喻诱人上当。
|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示?’”...
|
SLQ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上树拔梯
|
|
./MjN3OA==.html
|
shang lou qu ti
|
|
23228
|
上情下达
|
上
|
shàng qíng xià dá
|
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
|
《管子·明法》:“下情不上通,谓之塞。”
|
SQ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下情上达、政通人和
|
下塞上聋
|
./MjN4bQ==.html
|
shang qing xia da
|
|
23229
|
使智使勇
|
使
|
shǐ zhì shǐ yǒng
|
使:用。用人所长,以收其功。
|
《新唐书·侯君集传》:“军法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 《新唐书·侯君集传》:“军法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是以前圣使人,必收所长而弃所短。”...
|
SZ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使贪使愚
|
|
./MjN5Zw==.html
|
shi zhi shi yong
|
|
23230
|
师老兵疲
|
师
|
shī lǎo bīng pí
|
老:衰竭;疲:疲乏。指用兵的时间太长,兵士劳累,士气低落。
|
《魏书 许谦传》:“慕容无道,侵我疆场,师老兵疲,天亡期至。”
|
SLB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师老兵破
|
|
./MjN6aw==.html
|
shi lao bing pi
|
|
23231
|
十冬腊月
|
十
|
shí dōng là yuè
|
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59回:“十冬腊月喝凉水,临死埋在灶火坑。”
|
SDL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五黄六月
|
./MjN6dQ==.html
|
shi dong la y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