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746
|
仰人鼻息
|
仰
|
yǎng rén bí xī
|
仰:依赖;鼻息:呼吸。依靠他人的呼吸而生存。比喻靠人家而生存;必然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而没有自己的独立 仰:依赖;鼻息:呼吸。依靠他人的呼吸而生存。比喻靠人家而生存;必然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而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犹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犹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
YRB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寄人篱下、傍人门户、身不由己
|
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
./Mm1wNg==.html
|
yang ren bi xi
|
|
24748
|
夜郎自大
|
夜
|
yè láng zì dà
|
夜郎:汉代我国西南方的一个地方政权;自大:自以为很大。比喻孤陋寡闻;妄自尊大。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
YLZ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自高自大、妄自尊大、不可一世
|
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大智若愚
|
./Mm1wcQ==.html
|
ye lang zi da
|
|
24750
|
杳如黄鹤
|
杳
|
yǎo rú huáng hè
|
杳:无影无声;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 杳:无影无声;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
|
唐 崔灏《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YRH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杳无音信、无影无踪、泥牛入海
|
捷报频传
|
./Mm1xaw==.html
|
yao ru huang he
|
|
24753
|
一口两匙
|
一
|
yī kǒu liǎng chí
|
比喻贪多。
|
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口不两匙休足谷,身能几屐莫言钱。”
|
YKL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口不能著两匙
|
|
./Mm1yeQ==.html
|
yi kou liang chi
|
|
24755
|
养虎遗患
|
养
|
yǎng hǔ yí huàn
|
遗;留下;患:祸患。养着老虎;留下祸患。比喻纵容坏人;给自己留下后患。也作“养虎留患。”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
YHY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养痈贻患、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
除恶务尽、斩草除根
|
./Mm1zcw==.html
|
yang hu yi huan
|
|
24761
|
一无所能
|
一
|
yī wú suǒ néng
|
一点没有能耐(能:能力;本领)。
|
清 钱泳《履园丛话》:“又苏州叶某者,性迂拙,一无所能,其父死,既无产业,且有逋负。”
|
YWS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无所好、一无所长、一无可取
|
精明强干、神通广大、多才多艺
|
./Mm11cQ==.html
|
yi wu suo neng
|
|
24762
|
摇头晃脑
|
摇
|
yáo tóu huàng nǎo
|
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旧时读书人吟诵的姿态或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也作“摇头摆脑”。有时也 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旧时读书人吟诵的姿态或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也作“摇头摆脑”。有时也形容轻狂之态。...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至乾禅师》第四十八卷:“教渠拽耙牵犁,直是摇头摆脑。”
|
YTH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摇头摆尾、得意忘形、沾沾自喜
|
正襟危坐、一本正经、道貌岸然
|
./Mm12aw==.html
|
yao tou huang nao
|
|
24768
|
扬幡招魂
|
扬
|
yáng fān zhāo hún
|
挂幡招回死者的灵魂(迷信)。比喻想使已经被清除的的坏人再恢复活动。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1回:“设香案,铺祭物,列灯四十九盏,扬幡招魂。”
|
YFZ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招魂扬幡
|
|
./Mm15dw==.html
|
yang fan zhao hun
|
|
24769
|
阳奉阴违
|
阳
|
yáng fèng yīn wéi
|
阳:表面;奉:奉行;遵守;阴:背后;暗里;违:违背。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
明 范景文《革大户行召募疏》:“如有日与胥徒比,而阳奉阴违,名去实存者,断以白简随其后。”
|
YFY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两面三刀、口是心非、表里不一
|
心口如一、表里如一
|
./Mm16Ng==.html
|
yang feng yin wei
|
|
24781
|
雁默先烹
|
雁
|
yàn mò xiān pēng
|
比喻无才者先被淘汰。
|
先秦 庄周《庄子 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 先秦 庄周《庄子 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
YMXP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m4zbQ==.html
|
yan mo xian peng
|
|
24782
|
咬牙切齿
|
咬
|
yǎo yá qiè chǐ
|
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形容愤恨或发狠到极点的神情。
|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为甚事咬牙切齿,唬得犯罪人面色如金纸。”
|
YYQ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恨之入骨、痛心疾首、深恶痛绝
|
笑容可掬
|
./Mm4zdw==.html
|
yao ya qie chi
|
|
24783
|
一败涂地
|
一
|
yī bài tú dì
|
一:一旦;涂地:“肝脑涂地”的省略。一旦失败就肝脑涂地。形容彻底失败;不可收拾。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
|
YBT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蹶不振、望风披靡、落花流水
|
旗开得胜、不败之地、东山再起
|
./Mm40Ng==.html
|
yi bai tu di
|
|
24785
|
摇身一变
|
摇
|
yáo shēn yī biàn
|
摇晃一下身子;就改变了身份。形容变化得快。旧小说中指有神通的人用法术使自己变成别的形体。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科(棵)松树。”
|
YSY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变化多端、说变就变、变化无常
|
一成不变
|
./Mm41MA==.html
|
yao shen yi bian
|
|
24787
|
一掷千金
|
一
|
yī zhì qiān jīn
|
原指赌徒拿千金当作一注投掷;借以形容挥霍无度。
|
唐 吴象之《少年行》:“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
YZQ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挥金如土、挥霍无度、穷奢极侈
|
节衣缩食、省吃俭用、量入为出
|
./Mm41aw==.html
|
yi zhi qian jin
|
|
24788
|
一落千丈
|
一
|
yī luò qiān zhàng
|
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
唐 韩愈《听颖师弹琴》:“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
YLQ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泻千里、每况愈下、江河日下
|
一步登天、一往无前、突飞猛进
|
./Mm41dQ==.html
|
yi luo qian zhang
|
|
24791
|
一曝十寒
|
一
|
yī pù shí hán
|
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 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YPS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三心二意、有始无终、为德不终
|
持之以恒、有始有终、有头有尾
|
./Mm42eQ==.html
|
yi pu shi han
|
|
24795
|
燕巢幕上
|
燕
|
yàn cháo mù shàng
|
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
YCM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燕巢飞幕、燕巢危幕
|
|
./Mm44bQ==.html
|
yan chao mu shang
|
|
24796
|
冶容诲淫
|
冶
|
yě róng huì yín
|
冶容:打扮得容貌妖艳;诲:诱导,招致;淫:淫邪。指女子装饰妖艳,容易招致奸淫的事。
|
《周易 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
YRH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m44dw==.html
|
ye rong hui yin
|
|
24797
|
一般见识
|
一
|
yī bān jiàn shí
|
平常的见识。表示不要跟知识低、修养差的人争论,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十三把钥匙都在我手里,我也不和你一般见识。”
|
YBJ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m45Ng==.html
|
yi ban jian shi
|
|
24798
|
一国三公
|
一
|
yī guó sān gōng
|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
YGS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政出多门
|
|
./Mm45Zw==.html
|
yi guo san gong
|
|
24799
|
一触即溃
|
一
|
yī chù jí kuì
|
一碰就崩溃。形容极脆弱;经不起一碰。
|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奕山与奕经同样,经过轻举妄动,一触即溃、丧胆、乞降三个程序,结束了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奕山与奕经同样,经过轻举妄动,一触即溃、丧胆、乞降三个程序,结束了浙江军事。”...
|
YCJK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堪一击、外强中干
|
坚不可摧、稳如泰山、牢不可破
|
./Mm5hMA==.html
|
yi chu ji kui
|
|
24802
|
一钱不值
|
一
|
yī qián bù zhí
|
一个铜钱都不值。比喻毫无价值。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咕嗫耳语。”
|
YQB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文不值
|
价值连城
|
./Mm5ibw==.html
|
yi qian bu zhi
|
|
24805
|
燕雀处堂
|
燕
|
yàn què chǔ táng
|
处:居住;堂:堂屋。燕雀住在堂上。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
|
汉 孔鲋《孔丛子 论势》:“燕雀处屋,子母相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 汉 孔鲋《孔丛子 论势》:“燕雀处屋,子母相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也。”...
|
YQC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燕雀处屋
|
|
./Mm5jcw==.html
|
yan que chu tang
|
|
24808
|
妖魔鬼怪
|
妖
|
yāo mó guǐ guài
|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家东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个妖魔鬼怪,信着他跟将去了。”
|
YMG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牛鬼蛇神、魑魅魍魉
|
救世观音
|
./Mm5kdw==.html
|
yao mo gui guai
|
|
24809
|
羊质虎皮
|
羊
|
yáng zhì hǔ pí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西汉 扬雄《法言 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
YZHP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外强中干、羊质虎形
|
|
./Mm5lNg==.html
|
yang zhi hu pi
|
|
24813
|
一木难支
|
一
|
yī mù nán zhī
|
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
隋 王通《文中子 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
YMN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孤木难支
|
|
./Mm5mdQ==.html
|
yi mu nan zhi
|
|
24819
|
叶公好龙
|
叶
|
yè gōng hào lóng
|
叶公:春秋时陈国的一个人;好:爱好。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
|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
YGH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表里不一、言不由衷
|
名副其实、名实相符
|
./Mm5qNg==.html
|
ye gong hao long
|
|
24825
|
一长一短
|
一
|
yī cháng yī duǎn
|
形容说话絮叨。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王夫人便一长一短问他今日是那几位堂客,戏文好歹,酒席如何。”
|
YCY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唠唠叨叨
|
|
./Mm5seQ==.html
|
yi chang yi duan
|
|
24827
|
一筹莫展
|
一
|
yī chóu mò zhǎn
|
筹:计策;办法;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
《宋史 蔡幼学传》:“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
YCM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束手无策、束手待毙
|
神通广大、大显身手、大显神通
|
./Mm5tcw==.html
|
yi chou mo zhan
|
|
24828
|
一片焦土
|
一
|
yī piàn jiāo tǔ
|
形容遭遇火灾(或战火),房屋全部被衩焚毁的景象。
|
唐·杜牧《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YPJ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m5uMg==.html
|
yi pian jiao tu
|
|
24839
|
殃及池鱼
|
殃
|
yāng jí chí yú
|
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必己》:“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必己》:“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
|
YJC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池鱼之殃
|
|
./Mm5zYw==.html
|
yang ji chi yu
|
|
24856
|
养痈成患
|
养
|
yǎng yōng chéng huàn
|
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真是养痈成患,将来他的羽翼越多,越难动手哩。”
|
YYC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养痈贻患、后患无穷
|
斩尽杀绝、不留余地
|
./Mm56aw==.html
|
yang yong cheng huan
|
|
24863
|
一呼百诺
|
一
|
yī hū bǎi nuò
|
诺:答应的声音。一声呼唤就有许多人答应。形容权势显赫;仆从很多。
|
唐 拾得《诗》:“人生浮世中,个个愿富贵;高堂车马多,一呼百诺至。”
|
YHB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呼百应
|
孤立无援、孤掌难鸣
|
./Mm8yYw==.html
|
yi hu bai nuo
|
|
24864
|
一哄而散
|
一
|
yī hòng ér sàn
|
经过一阵喧闹后马上就散开了。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看的人见没得买了,一哄而散。”
|
YHE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作鸟兽散
|
一哄而起、源源而来、接踵而至
|
./Mm8ydw==.html
|
yi hong er san
|
|
24875
|
阴阳怪气
|
阴
|
yīn yáng guài qì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曹禺《北京人》第二幕:“他们哪一个是想顺我的心?哪一个不是阴阳怪气?”
|
YYG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怪声怪气
|
字正腔圆
|
./Mm82aQ==.html
|
yin yang guai qi
|
|
24880
|
一意孤行
|
一
|
yī yì gū xíng
|
不接受人家的劝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见去做(行:行动;做)。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
YYG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死心塌地
|
博采众长、虚怀若谷
|
./Mm84Ng==.html
|
yi yi gu xing
|
|
24896
|
一毛不拔
|
一
|
yī máo bù bá
|
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YMB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爱财如命
|
一掷千金、挥金如土
|
./Mm9mNA==.html
|
yi mao bu ba
|
|
24902
|
耀武扬威
|
耀
|
yào wǔ yáng wēi
|
耀:炫耀;夸耀;武:武力;扬威:显示威风。炫耀武力;显示威风;也作“扬威耀武”。
|
元 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俺这唐兵人强马壮,耀武扬威,真个是将勇兵骁也。”
|
YWY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张牙舞爪、飞扬跋扈、作威作福
|
弃甲曳兵、丢盔弃甲、平易近人
|
./Mm9odw==.html
|
yao wu yang wei
|
|
24908
|
一钱如命
|
一
|
yī qián rú mìng
|
一个钱看得象性命那样重。比喻极端吝啬。
|
清 钱泳《履园丛话 报应 刻薄》:“其治家也,事事亲裁,不经奴婢,而一钱如命,恐人侵蚀,不利于己也。 清 钱泳《履园丛话 报应 刻薄》:“其治家也,事事亲裁,不经奴婢,而一钱如命,恐人侵蚀,不利于己也。”...
|
YQR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爱财如命
|
挥金如土
|
./Mm9qdQ==.html
|
yi qian ru ming
|
|
24916
|
依草附木
|
依
|
yī cǎo fù mù
|
原指鬼神有所依凭,擅作威福。后比喻凭借他人势力,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别人。
|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着俺家名姓,做这等事情的,也不可知。”
|
YCF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攀龙附凤
|
|
./Mm9uZw==.html
|
yi cao fu mu
|
|
24918
|
一蹶不振
|
一
|
yī jué bù zhèn
|
蹶:跌倒;振:振作。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到失败;挫折;就再也不能振作起来。
|
西汉 刘向《说苑 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
YJB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败涂地、一败如水
|
东山再起、死灰复燃、方兴未艾
|
./Mm9vYQ==.html
|
yi jue bu zhen
|
|
24923
|
一窍不通
|
一
|
yī qiào bù tōng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
|
YQB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无所知、目不识丁
|
无所不知、全知全能
|
./Mm9xOA==.html
|
yi qiao bu tong
|
|
24931
|
饮鸩止渴
|
饮
|
yǐn zhèn zhǐ kě
|
鸩: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的后果。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霍諝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
YZZK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饥不择食、急功近利
|
从长计议
|
./Mm90YQ==.html
|
yin zhen zhi ke
|
|
24945
|
愚不可及
|
愚
|
yú bù kě jí
|
及:赶上。形容愚笨到了极点。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YBK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愚昧无知、笨头笨脑
|
足智多谋、大智若愚、耳聪目明
|
./MnAwOA==.html
|
yu bu ke ji
|
|
24948
|
衣锦夜行
|
衣
|
yì jǐn yè xíng
|
穿了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行走。比喻身居官位;却未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荣耀。
|
东汉 班固《汉书 项籍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
YJY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衣绣夜行
|
荣归故里、衣锦还乡
|
./MnAxbQ==.html
|
yi jin ye xing
|
|
24963
|
一孔之见
|
一
|
yī kǒng zhī jiàn
|
孔:小窟窿。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
汉 桓宽《盐铁论 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
|
YKZ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得之见、坐井观天、管见所及
|
高瞻远瞩
|
./MnA5bw==.html
|
yi kong zhi jian
|
|
24967
|
一塌糊涂
|
一
|
yī tā hú tú
|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清 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清 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
YTH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乱七八糟、一团漆黑
|
条理井然、井然有序
|
./MnBiYw==.html
|
yi ta hu tu
|
|
24978
|
一丘之貉
|
一
|
yī qiū zhī hé
|
丘:土山。貉:一种像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类;没有什么差别。
|
东汉 班固《汉书 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
YQZ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路货色、泾渭不分
|
黑白分明、是非分明、泾渭分明
|
./MnBmcw==.html
|
yi qiu zhi he
|
|
24984
|
因循守旧
|
因
|
yīn xún shǒu jiù
|
因循:沿袭;照老一套不改变;守旧:死守旧的一套;因袭死守着旧的一套。指思想保守;不解放;缺乏创新精神 因循:沿袭;照老一套不改变;守旧:死守旧的一套;因袭死守着旧的一套。指思想保守;不解放;缺乏创新精神。...
|
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序》:“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
|
YXS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墨守成规
|
破旧立新、推陈出新
|
./MnBpYQ==.html
|
yin xun shou jiu
|
|
24985
|
欲盖弥彰
|
欲
|
yù gài mí zhāng
|
盖:遮掩;弥:更加;彰:明显。要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暴露得更加明显。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
|
YGM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适得其反、欲盖而彰
|
相得益彰
|
./MnBpaw==.html
|
yu gai mi zh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