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402
|
事与愿违
|
事
|
shì yú yuàn wéi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三国 魏 稽康《幽愤》诗:“嗟我愤叹,曾莫能俦。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
SYY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大失所望、适得其反
|
得心应手、万事亨通、如愿以偿
|
./MjZnZw==.html
|
shi yu yuan wei
|
|
23403
|
神摇意夺
|
神
|
shén yáo yì duó
|
神:精神;意:心意;摇、夺:形容不能自持。神情为某件事物所吸引,不能自持。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画壁》:“朱注目久,不觉神摇意夺,恍然凝思,身忽飘飘,如驾云雾。”
|
SYY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神志不清
|
|
./MjZncQ==.html
|
shen yao yi duo
|
|
23410
|
鼠窃狗盗
|
鼠
|
shǔ qiè gǒu dào
|
窃:偷。像老鼠小量窃取;像狗钻洞偷盗。指小偷小摸。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
SQG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鸡鸣狗盗、梁上君子
|
正人君子
|
./MjZrYw==.html
|
shu qie gou dao
|
|
23416
|
死灰复燃
|
死
|
sǐ huī fù rán
|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复:又。
|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劫火不烬,玉固如斯;死灰复燃,物有待尔。”
|
SHF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
付之一炬、石沉大海
|
./MjZtaw==.html
|
si hui fu ran
|
|
23418
|
嗜杀成性
|
嗜
|
shì shā chéng xìng
|
嗜:爱好。好杀人成了习性。形容极端凶残。
|
《孟子·梁惠王上》:“‘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
SSC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jZueQ==.html
|
shi sha cheng xing
|
|
23429
|
食而不化
|
食
|
shí ér bù huà
|
吃了没有消化。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姑妄听之六》:“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愦僻谬,贻害无穷。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姑妄听之六》:“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愦僻谬,贻害无穷。”...
|
SEB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食古不化
|
融会贯通
|
./MjZ1Mg==.html
|
shi er bu hua
|
|
23441
|
身败名裂
|
身
|
shēn bài míng liè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3回:“看来许多举人、进士做了官,往往因为几十两银子的贿弄,身败名裂。”
|
SBM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声名狼藉、臭名远扬
|
名满天下、流芳百世
|
./MjcwZw==.html
|
shen bai ming lie
|
|
23453
|
恃才傲物
|
恃
|
shì cái ào wù
|
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
《梁书 萧子显传》:“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
SCA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谦虚谨慎
|
./Mjc5Yw==.html
|
shi cai ao wu
|
|
23463
|
守株待兔
|
守
|
shǒu zhū dài tù
|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
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
SZD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
通达权变
|
./MjdoNA==.html
|
shou zhu dai tu
|
|
23465
|
舍本逐末
|
舍
|
shě běn zhú mò
|
抛弃根本的;而在小事上下功夫。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
SBZ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舍近求远、贪小失大
|
追本求源
|
./MjdoeQ==.html
|
she ben zhu mo
|
|
23468
|
视若无睹
|
视
|
shì ruò wú dǔ
|
虽然看见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
|
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
SRW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熟视无睹
|
亲眼目睹
|
./MjdqYw==.html
|
shi ruo wu du
|
|
23474
|
水深火热
|
水
|
shuǐ shēn huǒ rè
|
像在深水里;如在烈火中。比喻人民生活极为痛苦或国家灾难深重。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
SSH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水火之中、民不聊生
|
安居乐业、人寿年丰
|
./MjdvbQ==.html
|
shui shen huo re
|
|
23497
|
食古不化
|
食
|
shí gǔ bù huà
|
学了古代的知识未曾消化。比喻不能按现代情况理解运用古代的文化知识。
|
清 恽向《题自作画册》:“可见定欲为古人而食古不化,画虎不成,刻舟求剑之类也。”
|
SGB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泥古不化、墨守成规
|
推陈出新
|
./Mjgwaw==.html
|
shi gu bu hua
|
|
23499
|
鼠凭社贵
|
鼠
|
shǔ píng shè guì
|
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坏人仗势欺人。
|
南朝 梁 沈约《恩幸传论》:“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
|
SPS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狐假虎威
|
|
./Mjg1aw==.html
|
shu ping she gui
|
|
23516
|
损人利己
|
损
|
sǔn rén lì jǐ
|
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利:使得到好处。
|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
SRL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自私自利、见利忘义
|
大公无私、舍己为人
|
./MjhmdQ==.html
|
sun ren li ji
|
|
23519
|
俗不可耐
|
俗
|
sú bù kě nài
|
庸俗得使人受不了。俗:庸俗;耐:忍受。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
|
SBK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堪入目
|
高风亮节、雅人深致
|
./Mjhocw==.html
|
su bu ke nai
|
|
23521
|
舒头探脑
|
舒
|
shū tóu tàn nǎo
|
伸头去探看。形容行为鬼鬼祟祟。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回:“只是舒头探脑,望里边一望,又退立了两步。”
|
STT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巴头探脑、伸头探脑
|
|
./MjhtaQ==.html
|
shu tou tan nao
|
|
23523
|
始作俑者
|
始
|
shǐ zuò yǒng zhě
|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
SZY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罪魁祸首
|
|
./MjhuYw==.html
|
shi zuo yong zhe
|
|
23527
|
鼠腹鸡肠
|
鼠
|
shǔ fù jī cháng
|
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体。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1回:“不是这说贼三寸货强盗,那鼠腹鸡肠的心儿,只好有三寸大一般。”
|
SFJ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小肚鸡肠、鼠肚鸡肠
|
宽宏大量
|
./MjhwYQ==.html
|
shu fu ji chang
|
|
23532
|
食言而肥
|
食
|
shí yán ér féi
|
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
SYE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言而无信
|
言而有信
|
./Mjh3aQ==.html
|
shi yan er fei
|
|
23533
|
束手无策
|
束
|
shù shǒu wú cè
|
策:办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
宋 王柏《鲁斋集》:“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
SSW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无能为力、一筹莫展
|
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急中生智
|
./Mjh3cw==.html
|
shu shou wu ce
|
|
23536
|
适得其反
|
适
|
shì dé qí fǎn
|
恰恰得到相反的结果。形容结果正好与希望相反。
|
清 魏源《筹海篇 议守上》:“今议防堵者,莫不曰:‘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不 清 魏源《筹海篇 议守上》:“今议防堵者,莫不曰:‘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不知此适得其反也。”...
|
SDQ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事与愿违
|
如愿以偿、尽如人意
|
./Mjh5Ng==.html
|
shi de qi fan
|
|
23540
|
说长道短
|
说
|
shuō cháng dào duǎn
|
长、短:是非;好坏。说长处;讲短处。指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
汉 崔瑗《座佑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
SCD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说三道四、议论纷纷
|
守口如瓶、一言不发
|
./MjkwNA==.html
|
shuo chang dao duan
|
|
23554
|
始乱终弃
|
始
|
shǐ luàn zhōng qì
|
乱:淫乱,玩弄。先乱搞,后遗弃。指玩弄女性的恶劣行径。
|
唐 元稹《莺莺传》:“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
|
SLZ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坚贞不渝
|
./MjllMA==.html
|
shi luan zhong qi
|
|
23561
|
势成骑虎
|
势
|
shì chéng qí hǔ
|
情势像骑在老虎背上一样;很难下来。比喻已在进行中的事情;迫于情势;欲罢不能。
|
清 吴璿《飞龙全传》:“心里其实害怕;无奈势成骑虎,只得勉强要去厮杀。”
|
SCQ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骑虎难下
|
得心应手、一帆风顺
|
./MjlvYQ==.html
|
shi cheng qi hu
|
|
23566
|
缩头缩脑
|
缩
|
suō tóu suō nǎo
|
形容害怕不敢向前,或胆小不敢出头负责。
|
鲁迅《华盖集 “碰壁”之后》:“但是我也说明了几句我所以来校的理由,并要求学校当局今天缩头缩脑办法的 鲁迅《华盖集 “碰壁”之后》:“但是我也说明了几句我所以来校的理由,并要求学校当局今天缩头缩脑办法的解答。”...
|
STS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缩手缩脚、胆小慎微
|
放荡不羁
|
./Mjl2cw==.html
|
suo tou suo nao
|
|
23571
|
死心塌地
|
死
|
sǐ xīn tā dì
|
死心:不变心;塌地:指心里塌实。原指心里塌实;不再做别的打算。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或心甘情愿。
|
元 乔孟符《鸳鸯被》第四折:“这洛阳城刘员外,他是个有钱贼,只要你还了时,方才死心塌地。”
|
SXT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至死不渝、执迷不悟
|
举棋不定、犹豫不决
|
./Mjl4cQ==.html
|
si xin ta di
|
|
23577
|
死气沉沉
|
死
|
sǐ qì chén chén
|
形容没有一点生气。有时也形容意志消沉;缺少活力。
|
鲁迅《书信集 致吴渤》:“上海有官立的书报审查处,凡较好的作品,一定不准出版,所以出版界都是死气沉沉 鲁迅《书信集 致吴渤》:“上海有官立的书报审查处,凡较好的作品,一定不准出版,所以出版界都是死气沉沉。”...
|
SQC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万马齐喑
|
生气勃勃、朝气蓬勃
|
./MmEyZw==.html
|
si qi chen chen
|
|
23580
|
俗不可医
|
俗
|
sú bù kě yī
|
俗气已深,不可救药。
|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
SBK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俗不可耐
|
|
./MmE0NA==.html
|
su bu ke yi
|
|
23581
|
随声吠影
|
随
|
suí shēng fèi yǐng
|
比喻一经他人唆使,便不分是非曲直,对人大加攻击。
|
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
SSF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吠影吠声
|
|
./MmE0ZQ==.html
|
sui sheng fei ying
|
|
23586
|
水性杨花
|
水
|
shuǐ xìng yáng huā
|
像流水那样易变;像杨花那样轻飘。旧时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作风轻浮。
|
明 无名氏《小孙屠》:“你休得假惺惺,杨花水性无凭准。”
|
SXY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搔首弄姿
|
冰清玉洁、忠贞不渝
|
./MmE3cQ==.html
|
shui xing yang hua
|
|
23590
|
首鼠两端
|
首
|
shǒu shǔ liǎng duān
|
首鼠:踌躇不决。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儒共一老秃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儒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
SSL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
当机立断、干脆利落
|
./MmFsYw==.html
|
shou shu liang duan
|
|
23592
|
死不悔改
|
死
|
sǐ bù huǐ gǎi
|
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顽固。
|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虽是吃后悔药可悲,但总比那些花岗岩脑壳至死不悔改的好得多。”
|
SBH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死不改悔
|
翻然悔悟
|
./MmFtZw==.html
|
si bu hui gai
|
|
23603
|
肆无忌惮
|
肆
|
sì wú jì dàn
|
肆:放肆;任意而行;忌惮:惧怕;畏惧。任意妄为;一点顾忌、畏惧也没有。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宋 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宋 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
SWJ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肆意妄为
|
规行矩步、循规蹈矩
|
./MmJuZQ==.html
|
si wu ji dan
|
|
23606
|
四面楚歌
|
四
|
sì miàn chǔ gē
|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
《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 《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示例〗在这~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
SMC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腹背受敌、山穷水尽
|
安然无恙、旗开得胜
|
./MnhxNA==.html
|
si mian chu ge
|
|
23608
|
石沉大海
|
石
|
shí chén dà hǎi
|
石头沉到海底。比喻从此没有消息。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
|
SCD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杳无音信
|
一封家书
|
./Mnh5Ng==.html
|
shi chen da hai
|
|
23609
|
说三道四
|
说
|
shuō sān dào sì
|
道:说。指任意乱说乱讲;惹是生非。
|
清 崔灏《通俗编 言笑》:“莫学他人不知朝暮,走启蒙乡村,说三道四。”
|
SSD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说东道西、夸夸其谈
|
相对无言、默不做声
|
./Mnk1ZQ==.html
|
shuo san dao si
|
|
23616
|
数典忘祖
|
数
|
shǔ diǎn wàng zǔ
|
数:数说;典:史册。数说着典籍;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根由。现在比喻对于本 数:数说;典:史册。数说着典籍;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根由。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
《左传 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
SDW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崇洋媚外
|
饮水思源
|
./MzAwMg==.html
|
shu dian wang zu
|
|
23619
|
拾人牙慧
|
拾
|
shí rén yá huì
|
牙慧:咀嚼后吐出来的饭菜渣滓。比喻袭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
SRY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拾人涕唾、人云亦云
|
标新立异、独辟蹊径
|
./MzBoYQ==.html
|
shi ren ya hui
|
|
23625
|
杀鸡取蛋
|
杀
|
shā jī qǔ dàn
|
比喻贪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久的利益。亦作“杀鸡取卵”。
|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日本人为了掠夺富矿,采用杀鸡取蛋的办法,到处乱采乱掘。”
|
SJQ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杀鸡取卵
|
|
./MzFpaQ==.html
|
sha ji qu dan
|
|
23627
|
撒泼放刁
|
撒
|
sā pō fàng diāo
|
耍赖撒野。举动粗蛮,无理取闹。
|
《平妖传》第四回:“你却如此撒泼放刁,快快出去便休。”
|
SPF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撒泼打滚
|
|
./NHN0bw==.html
|
sa po fang diao
|
|
23646
|
丧魂失魄
|
丧
|
sàng hún shī pò
|
原义为失去了魂魄。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
鲁迅《坟 未有天才之前》:“自从新思潮来到中国以后,其实何尝有力,而一群老头子,还有少年,却已丧魂失 鲁迅《坟 未有天才之前》:“自从新思潮来到中国以后,其实何尝有力,而一群老头子,还有少年,却已丧魂失魄的来讲国故了。”...
|
SHSP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魂不附体、惊慌失措、丧魂落魄
|
泰然自若、若无其事
|
./NHRvOA==.html
|
sang hun shi po
|
|
23647
|
丧家之狗
|
丧
|
sàng jiā zhī gǒu
|
失去靠山,无家可归者或丧失了主子、惶张惊恐,无处投奔者
|
《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 《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
|
SJZ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丧家之犬
|
耀武扬威
|
./NHRvaQ==.html
|
sang jia zhi gou
|
|
23648
|
丧天害理
|
丧
|
sàng tiān hài lǐ
|
做事凶狠残忍,全无道德。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急于做官,所以丧天害理,至于如此。”
|
STH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伤天害理
|
|
./NHRxZw==.html
|
sang tian hai li
|
|
23659
|
杀人灭口
|
杀
|
shā rén miè kǒu
|
杀害证人以毁灭口供
|
《新唐书·王义方传》:“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不自主出。”
|
SRMK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HUxYQ==.html
|
sha ren mie kou
|
|
23660
|
杀人如草
|
杀
|
shā rén rú cǎo
|
形容杀人多,极轻视人命。
|
清·冒襄《影梅庵忆语》:“群横日劫,杀人如草。”
|
SRR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杀人如蒿、杀人如芥、草菅人命
|
|
./NHUxaw==.html
|
sha ren ru cao
|
|
23661
|
杀人盈野
|
杀
|
shā rén yíng yě
|
被杀死的人布满原野。形容杀人极多。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
SRY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杀人如麻
|
|
./NHUyZQ==.html
|
sha ren ying ye
|
|
23681
|
上树拔梯
|
上
|
shàng shù bá tī
|
比喻引诱别人上前而断绝他的退路。
|
宋 晓莹《罗湖野录》第一卷引宋 黄庭坚与兴化海老手帖:“此事黄龙兴化亦当作助道之缘,共出一臂,莫送人 宋 晓莹《罗湖野录》第一卷引宋 黄庭坚与兴化海老手帖:“此事黄龙兴化亦当作助道之缘,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树拔却梯也。”...
|
SSB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过河拆桥、落井下石
|
|
./NHV1Zw==.html
|
shang shu ba ti
|
|
23685
|
少见多怪
|
少
|
shǎo jiàn duō guài
|
少见:见识少。见识太少;遇到事情就以为奇怪。多形容见闻浅陋。
|
汉 牟融《理惑论》:“谚云:'少所见,多所怪,睹骆驼,言马肿背。”
|
SJD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管见所及
|
见多识广、多见少怪
|
./NHYwaw==.html
|
shao jian duo guai
|
|
23692
|
神不守舍
|
神
|
shén bù shǒu shè
|
神:精神;心神;舍:本为房屋;这里指人的躯体。精神不守在躯体里。形容精神不集中;心神极不安定。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疲乏之极,神不守舍。”
|
SBS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魂不守舍、魂飞魄散、丧魂失魄
|
泰然自若、专心致志
|
./NHZlNg==.html
|
shen bu shou s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