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12
|
人怨天怒
|
人
|
rén yuàn tiān nù
|
人民怨恨,天公震怒。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
《后汉书 袁绍传》:“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
RYTN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天怒人怨
|
|
./NmZoYw==.html
|
ren yuan tian nu
|
|
19930
|
柔懦寡断
|
柔
|
róu nuò guǎ duàn
|
指软弱面不果断。
|
语出《韩非子 亡徵》:“缓心面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茹,通“懦”。
|
RNG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柔茹寡断
|
斩钉截铁
|
./NmZxOA==.html
|
rou nuo gua duan
|
|
19967
|
人贫志短
|
人
|
rén pín zhì duǎn
|
短:短小。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
|
RPZ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人穷志短、人贫志短,马瘦马长
|
人穷志不穷
|
./NnYxYw==.html
|
ren pin zhi duan
|
|
19989
|
任所欲为
|
任
|
rèn suǒ yù wéi
|
任:听凭;所欲为:想要做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又多是土棍青皮,平时鱼肉乡愚,无恶不作,到这时候有了护符,更是任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又多是土棍青皮,平时鱼肉乡愚,无恶不作,到这时候有了护符,更是任所欲为的了。”...
|
RSYW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为所欲为
|
|
./N2o5aw==.html
|
ren suo yu wei
|
|
20007
|
攘袂切齿
|
攘
|
rǎng mèi qiè chǐ
|
攘袂:捋起衣袖;切齿:咬紧牙齿。形容十分愤怒或激动的样子
|
宋·秦观《进策·边防》:“吏士攘袂切齿,皆欲犁其庭而扫其闾。”
|
RMQ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Th5ZQ==.html
|
rang mei qie chi
|
|
20009
|
人莫予毒
|
人
|
rén mò yú dú
|
莫:没有。予:我。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样。形容骄傲自大。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予毒也已。’”
|
RMYD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莫予毒也
|
|
./MXliZQ==.html
|
ren mo yu du
|
|
20085
|
认奴作郎
|
认
|
rèn nú zuò láng
|
谓颠三倒四,糊里糊涂。
|
《景德传灯录·良价禅师》:“师曰:‘城中不颠倒,因什么认奴作郎?’”
|
RNZL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HF0Ng==.html
|
ren nu zuo lang
|
|
20093
|
认影为头
|
认
|
rèn yǐng wéi tóu
|
佛教语。谓认虚作实。
|
《景德传灯录·月轮禅师》:“所以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认影为头岂非大错?”
|
RYWT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HI1bw==.html
|
ren ying wei tou
|
|
20111
|
戎马劻勷
|
戎
|
róng mǎ dān xiào
|
谓战乱不宁。
|
明·胡应麟《诗薮·遗逸中》:“而《通考》所据晁陈二氏,丁宋末造,戎马劻勷之际,疑其散佚愈众也。”
|
RMDX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HJ5dQ==.html
|
rong ma dan xiao
|
|
20116
|
辱国殄民
|
辱
|
rǔ guó tiǎn mín
|
见“辱国殃民”。
|
明·刘基《春秋明经》:“他日西鄙之伐,辱国殄民,果谁之所致乎!”
|
RGTM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辱国殃民
|
|
./NHM5eQ==.html
|
ru guo tian min
|
|
20133
|
稔恶不悛
|
稔
|
rěn è bù quān
|
长期作恶而不悔改。
|
明 宋濂《胡公神道碑铭》:“苟能去逆效顺,悉从厚宥;或稔恶不悛,城一破,悔无及矣。”
|
REBQ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mZqaw==.html
|
ren e bu quan
|
|
20134
|
稔恶藏奸
|
稔
|
rěn è cáng jiān
|
长期作恶,包藏祸心。
|
《清史稿 世宗纪》:“丙申,上以准噶尔噶尔丹策零稔恶藏奸,终为边患,命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征讨准噶 《清史稿 世宗纪》:“丙申,上以准噶尔噶尔丹策零稔恶藏奸,终为边患,命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征讨准噶尔。”...
|
RECJ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mZqdQ==.html
|
ren e cang jian
|
|
20141
|
肉跳神惊
|
肉
|
ròu tiào shén jīng
|
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惊”。
|
老舍《神拳》第三幕:“知县肉跳神惊坐立不安。”
|
RTSJ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心惊肉跳、肉颤心惊
|
|
./NmZyMg==.html
|
rou tiao shen jing
|
|
20154
|
肉竹嘈杂
|
肉
|
ròu zhú cáo zá
|
肉:口中的歌声;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杂乱。音乐杂乱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旱雷聒耳,肉竹嘈杂,不复可闻言笑。”
|
RZCZ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2o3Yw==.html
|
rou zhu cao za
|
|
20163
|
做贼心虚
|
做
|
zuò zéi xīn xū
|
做贼的人心里虚。比喻做坏事的人疑神疑鬼;心神不安。
|
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重显禅师》:“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 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重显禅师》:“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
|
ZZX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作贼心虚、贼胆心虚
|
问心无愧、心安理得、理直气壮
|
./Znc4.html
|
zuo zei xin xu
|
|
20164
|
朝不保夕
|
朝
|
zhāo bù bǎo xī
|
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形容生活困难;也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长也。”
|
ZBB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危在旦夕、岌岌可危
|
安然无恙、高枕无忧
|
./cDVr.html
|
zhao bu bao xi
|
|
20165
|
朝不及夕
|
朝
|
zhāo bù jí xī
|
形容情况危急。
|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
|
ZBJ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朝不保夕
|
|
./cDV1.html
|
zhao bu ji xi
|
|
20167
|
朝不谋夕
|
朝
|
zhāo bù móu xī
|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这么一把年纪,死期也要到快了,才闹出个朝不谋夕的景况来;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这么一把年纪,死期也要到快了,才闹出个朝不谋夕的景况来;不饿死就好了,还望翻身么!”...
|
ZBM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朝不虑昔、朝不保夕
|
|
./cDZl.html
|
zhao bu mou xi
|
|
20170
|
朝令夕改
|
朝
|
zhāo lìng xī gǎi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唐 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
|
ZLX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朝三暮四、朝秦暮楚
|
一如既往、一成不变
|
./cDk2.html
|
zhao ling xi gai
|
|
20172
|
朝秦暮楚
|
朝
|
zhāo qín mù chǔ
|
早上侍奉秦国;晚上倒向楚国。比喻主意不定;反复无常。
|
明 毕魏《竹叶舟》:“因见贵戚王恺,富堪敌国,比太仆更觉奢华,为此我心未免朝秦暮楚。”
|
ZQM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朝三暮四、三心二意、见异思迁
|
始终不渝、始终如一
|
./cGEw.html
|
zhao qin mu chu
|
|
20173
|
朝三暮四
|
朝
|
zhāo sān mù sì
|
原比喻使用诈术;进行欺骗。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
庄周《庄子 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
ZSM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朝秦暮楚、反复无常
|
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
./cGFh.html
|
zhao san mu si
|
|
20188
|
张牙舞爪
|
张
|
zhāng yá wǔ zhǎo
|
张:显露;张开;张牙:张开嘴露着牙;舞:挥舞;挥动。原形容野兽凶猛的样子。现多比喻敌人或坏人猖狂凶恶 张:显露;张开;张牙:张开嘴露着牙;舞:挥舞;挥动。原形容野兽凶猛的样子。现多比喻敌人或坏人猖狂凶恶的样子。...
|
《敦煌变文集 孔子项托相问书》:“鱼生三日游于江湖,龙生三日张牙舞爪。”
|
ZYW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呲牙咧嘴、凶相毕露、青面獠牙
|
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喜眉笑眼
|
./MnIzaQ==.html
|
zhang ya wu zhao
|
|
20189
|
沾亲带故
|
沾
|
zhān qīn dài gù
|
故:故人,老友。有亲戚朋友的关系。
|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这文书上写作见人,也只为沾亲带故。”
|
ZQD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沾亲带友
|
|
./MnJiMA==.html
|
zhan qin dai gu
|
|
20195
|
瞻前顾后
|
瞻
|
zhān qián gù hòu
|
瞻:向前望;顾:回头看。原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现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
ZQG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左顾右盼
|
一往直前
|
./MnJrcQ==.html
|
zhan qian gu hou
|
|
20198
|
蒸沙成饭
|
蒸
|
zhēng shā chéng fàn
|
要把沙子蒸成饭。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
|
《楞严经》第六卷:“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
|
ZSC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炊沙成饭
|
|
./MnJyZQ==.html
|
zheng sha cheng fan
|
|
20213
|
争权夺利
|
争
|
zhēng quán duó lì
|
追求名誉、地位和私利。
|
邹韬奋《消弭内战的唯一途径》:“任何为私人私党争权夺利的内战都必然地要为全国民众所唾弃。”
|
ZQD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明争暗斗、争名夺利
|
和平共处、退避三舍、明哲保身
|
./MnNseQ==.html
|
zheng quan duo li
|
|
20215
|
趾高气扬
|
趾
|
zhǐ gāo qì yáng
|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
ZGQ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目空一切
|
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妄自菲薄
|
./MnN0Zw==.html
|
zhi gao qi yang
|
|
20218
|
冢中枯骨
|
冢
|
zhǒng zhōng kū gǔ
|
冢:坟墓。坟墓里的枯骨。比喻没有力量的人。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
ZZK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nN2ZQ==.html
|
zhong zhong ku gu
|
|
20226
|
执迷不悟
|
执
|
zhí mí bù wù
|
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
《梁书 武帝纪上》:“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赫,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
ZMB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顽固不化、一意孤行、屡教不改
|
迷途知返、浪子回头、悬崖勒马
|
./MnQzZw==.html
|
zhi mi bu wu
|
|
20229
|
贼人胆虚
|
贼
|
zéi rén dǎn xū
|
比喻做了坏事的人心里总是不踏实。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这本是鸳鸯戏语,叫他出来,谁知他贼人胆虚,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首尾了。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这本是鸳鸯戏语,叫他出来,谁知他贼人胆虚,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首尾了。”...
|
ZRD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做贼心虚
|
|
./MnQ3Mg==.html
|
zei ren dan xu
|
|
20231
|
沾沾自喜
|
沾
|
zhān zhān zì xǐ
|
沾沾:轻浮的;自鸣得意的样子。形容自满得意的样子。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
|
ZZZ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自鸣得意、沾沾自满
|
垂头丧气、灰心丧气
|
./MnQ3dw==.html
|
zhan zhan zi xi
|
|
20232
|
债台高筑
|
债
|
zhài tái gāo zhù
|
筑起很高的债务台。形容欠债很多。
|
东汉 班固《汉书 诸侯王表序》:“有逃责(债)之台。”唐 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负责(债),无以 东汉 班固《汉书 诸侯王表序》:“有逃责(债)之台。”唐 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负责(债),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
|
ZTG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家徒四壁、民劣财尽
|
绰有余裕、金玉满堂
|
./MnQ4Zw==.html
|
zhai tai gao zhu
|
|
20240
|
仗势欺人
|
仗
|
zhàng shì qī rén
|
仗:倚仗;依靠。依仗某种权势欺压别人。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凭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
ZSQ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狗仗人势、欺人太甚
|
锄强扶弱、除暴安良
|
./MnRjYw==.html
|
zhang shi qi ren
|
|
20241
|
招风揽火
|
招
|
zhāo fēng lǎn huǒ
|
比喻招惹是非。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地方轻薄子弟不少,你又生得美貌,莫在门前窥瞰,招风揽火。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地方轻薄子弟不少,你又生得美貌,莫在门前窥瞰,招风揽火。”...
|
ZFL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招惹是非
|
|
./MnRkZw==.html
|
zhao feng lan huo
|
|
20242
|
张皇失措
|
张
|
zhāng huáng shī cuò
|
惊慌得不知怎么才好。
|
元 杨景贤《西游记》:“你看他胁肩谄笑,趋前退后,张皇失措。”
|
ZHS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惊慌失措、张惶失措
|
从容不迫、处之泰然、泰然自若
|
./MnRldQ==.html
|
zhang huang shi cuo
|
|
20243
|
志大才疏
|
志
|
zhì dà cái shū
|
志:抱负;疏:粗疏;薄弱。志向远大;才能不足。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
ZDC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眼高手低、一无所能
|
精明强干、游刃有余、一柱擎天
|
./MnRmZQ==.html
|
zhi da cai shu
|
|
20244
|
贼去关门
|
贼
|
zéi qù guān mén
|
贼偷了东西走后才云关门。比喻事故发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法瑫宗一禅师》:“僧曰:‘若不遇于师,几成走作。’师曰:‘贼去后关门。’”
|
ZQG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亡羊补牢
|
|
./MnRmeQ==.html
|
zei qu guan men
|
|
20252
|
政出多门
|
政
|
zhèng chū duō mén
|
政令出自许多部门。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鲁之有季孟,犹晋之有栾范也,政令于是乎成。今其谋曰:‘晋政多门,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鲁之有季孟,犹晋之有栾范也,政令于是乎成。今其谋曰:‘晋政多门,不可从也。’”...
|
ZCD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各自为政、一国三公、各行其是
|
一统天下
|
./MnRqYQ==.html
|
zheng chu duo men
|
|
20255
|
獐头鼠目
|
獐
|
zhāng tóu shǔ mù
|
头长得像獐子一样;眼睛则像老鼠一样。形容人穷酸的样子或面貌丑陋;神情狡诈。
|
《旧唐书 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
ZTS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贼眉鼠眼、其貌不扬、面目可憎
|
眉清目秀、花容月貌
|
./MnRsOA==.html
|
zhang tou shu mu
|
|
20262
|
债多不愁
|
债
|
zhài duō bù chóu
|
债欠多了反而不忧愁。比喻困难成堆,认为反正一时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5回:“但管目前,随他如何进行,总教借款有着,便好偷安旦夕,得过且过,债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5回:“但管目前,随他如何进行,总教借款有着,便好偷安旦夕,得过且过,债多不愁。”...
|
ZDB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虱多不痒
|
|
./MnRxOA==.html
|
zhai duo bu chou
|
|
20268
|
坐不安席
|
坐
|
zuò bù ān xí
|
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回:“祭足被囚于军府,甲士周围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惧,坐不安席。”
|
ZBA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坐立不安
|
|
./MnR0MA==.html
|
zuo bu an xi
|
|
20272
|
在劫难逃
|
在
|
zài jié nán táo
|
劫:劫数。佛教指大灾难。原指命中注定;后指不可避免的灾难。
|
元 无名氏《冯玉兰夜月泣江舟》:“那两个是船家将钱觅到,也都在劫数里不能逃。”
|
ZJN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劫数难逃、坐以待毙
|
洪福齐天、鸿运高照
|
./MnR4cQ==.html
|
zai jie nan tao
|
|
20285
|
贼眉鼠眼
|
贼
|
zéi méi shǔ yǎn
|
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
老舍《赵子曰》:“‘你没看见李景纯吗?’武端贼眉鼠眼的问:‘他来,她就不能来!’”
|
ZMS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贼眉贼眼
|
|
./MnU1cw==.html
|
zei mei shu yan
|
|
20289
|
指手画脚
|
指
|
zhǐ shǒu huà jiǎo
|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只见宝玉跑至围屏灯前,指手画脚,信口批评。”
|
ZSH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指手划脚、比手划脚
|
|
./MnU4aw==.html
|
zhi shou hua jiao
|
|
20290
|
煮鹤焚琴
|
煮
|
zhǔ hè fén qín
|
杀掉鹤;烧了琴。比喻糟蹋美好的东西。焚:烧。
|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篆集》引《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篆集》引《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下晒晖,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
ZHF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暴殄天物、煮鹤烧琴
|
怜香惜玉
|
./MnU4dQ==.html
|
zhu he fen qin
|
|
20304
|
造谣中伤
|
造
|
zào yáo zhòng shāng
|
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坏。制造谣言来陷害别人。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秉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
|
ZYZ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蜚短流长、含血喷人、血口喷人
|
歌功颂德
|
./MnVnbQ==.html
|
zao yao zhong shang
|
|
20305
|
自行其是
|
自
|
zì xíng qí shì
|
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
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4年)》:“他们在工作中往往自行其是,不尊重上级的统一领导。”
|
ZXQ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自以为是
|
谦虚谨慎、随波逐流
|
./MnVndw==.html
|
zi xing qi shi
|
|
20306
|
坐井观天
|
坐
|
zuò jǐng guān tiān
|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狭小;见识有限。
|
唐 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
ZJG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井底之蛙、鼠目寸光、管窥蠡测
|
见多识广、包罗万象、无懈可击
|
./MnVoNg==.html
|
zuo jing guan tian
|
|
20311
|
自不量力
|
自
|
zì bù liàng lì
|
自己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
|
ZBL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蚍蜉憾树、螳臂当车、以卵击石
|
量力而行、力所能及、自知之明
|
./MnVpdQ==.html
|
zi bu liang li
|
|
20316
|
知法犯法
|
知
|
zhī fǎ fàn fǎ
|
知道法律;却违反法律。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好僧官老爷!知法犯法!”
|
ZFF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明知故犯、执法犯法、以身试法
|
遵纪守法
|
./MnVtZw==.html
|
zhi fa fan f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