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96
|
顺风转舵
|
顺
|
shǔn fēng zhuǎn duò
|
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
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于是民族主义文学家也只好顺风转舵,改为对于这件事的啼哭,叫喊 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于是民族主义文学家也只好顺风转舵,改为对于这件事的啼哭,叫喊了。”...
|
SF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风使舵、见机行事
|
|
./MmFvNA==.html
|
shun feng zhuan duo
|
|
23597
|
素不相识
|
素
|
sù bù xiāng shí
|
向来不认识。素:平时;识:了解。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陆瑁传》:“及同郡徐原,爱居会稽,素不相识,临死遗书,托以孤弱。”
|
SB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素昧平生
|
一见如故
|
./MmFxMg==.html
|
su bu xiang shi
|
|
23598
|
素昧平生
|
素
|
sù mèi píng shēng
|
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
唐 段成式《剑侠传 郭伦观灯》:“素昧平生,忽蒙救护,脱妻子于危难,先生异人乎?”
|
SMP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素不相识、萍水相逢
|
莫逆之交、刎颈之交
|
./MmF0eQ==.html
|
su mei ping sheng
|
|
23599
|
岁序更新
|
岁
|
suì xù gēng xīn
|
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
|
SXG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岁月流逝
|
|
./MmIxcQ==.html
|
sui xu geng xin
|
|
23600
|
说来话长
|
说
|
shuō lái huà cháng
|
表示事情很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说来话长。五年前我们老娘家里做生日,妈和我们到那里与老娘拜寿。”
|
SLH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Jhdw==.html
|
shuo lai hua chang
|
|
23601
|
孙康映雪
|
孙
|
sūn kāng yìng xuě
|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
《艺文类聚》卷二:“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
SK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囊萤映雪
|
|
./MmJicQ==.html
|
sun kang ying xue
|
|
23602
|
送故迎新
|
送
|
sòng gù yíng xīn
|
旧指欢送卸任的官吏,迎接新来接替的官吏。后也用于一般人事往来。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嘉传》:“吏或居官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
|
SG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送旧迎新
|
|
./MmJsZw==.html
|
song gu ying xin
|
|
23604
|
视死如归
|
视
|
shì sǐ rú guī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
SSR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舍生忘死舍生取义
|
贪生怕死
|
./MngzMg==.html
|
shi si ru gui
|
|
23605
|
视死如饴
|
视
|
shì sǐ rú yí
|
指甘心死去
|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蒯彻本以口舌从事,与武涉同时,为主其心,吠尧何罪,甘赴鼎镬,视死如饴,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蒯彻本以口舌从事,与武涉同时,为主其心,吠尧何罪,甘赴鼎镬,视死如饴,诚壮士也。”...
|
SS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含笑九泉
|
|
./MnhiZQ==.html
|
shi si ru yi
|
|
23607
|
四面出击
|
四
|
sì miàn chū jī
|
形容工作全面展开,没有重点。
|
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总之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
|
SMC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h4dw==.html
|
si mian chu ji
|
|
23610
|
四面受敌
|
四
|
sì miàn shòu dí
|
各个方面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或攻击。
|
春秋·齐·管仲《管子·国蓄》:“四面受敌,谓之衢处之国。”
|
SMS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四面楚歌
|
|
./MnlkcQ==.html
|
si mian shou di
|
|
23611
|
时运不济
|
时
|
shí yùn bù jì
|
时机和命运不佳。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先对莫翁道:‘寄儿蒙公公相托,一向看牛不差。近来时运不济,前日失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先对莫翁道:‘寄儿蒙公公相托,一向看牛不差。近来时运不济,前日失了两牛,今蹇驴又生病,寄儿看管不来。’”...
|
SY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时运不齐
|
时运亨通
|
./Mnl5dQ==.html
|
shi yun bu ji
|
|
23612
|
时运亨通
|
时
|
shí yùn hēng tōng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终有日时运亨通,封侯拜相,扬名六国。”
|
SYH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时亨运泰
|
时运不济
|
./Mnl6NA==.html
|
shi yun heng tong
|
|
23613
|
失之东隅
|
失
|
shī zhī dōng yú
|
早上丢失了(晚上又收回来);比喻开始失败(最后取得成功)。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SZ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失有得
|
得不偿失
|
./Mno1OA==.html
|
shi zhi dong yu
|
|
23614
|
说古道今
|
说
|
shuō gǔ dào jīn
|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形容话题广泛。同“说古谈今”。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九回:“你们又文绉绉的说古道今,我那里省得?”
|
SGD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谈今论古、论今说古、说古谈今
|
|
./Mno3Zw==.html
|
shuo gu dao jin
|
|
23615
|
寿比南山
|
寿
|
shòu bǐ nán shān
|
南山:指秦岭终南山。旧时比喻长寿。
|
《诗经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
SBN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万寿无疆、长命百岁
|
一命呜呼、命赴黄泉
|
./MnpycQ==.html
|
shou bi nan shan
|
|
23617
|
视若路人
|
视
|
shì ruò lù rén
|
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败坏彝伦,灭绝天理。”
|
SRL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视同陌路、视如陌路
|
|
./MzA0OA==.html
|
shi ruo lu ren
|
|
23618
|
十步芳草
|
十
|
shí bù fāng cǎo
|
芳草:香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
汉 刘向《说苑 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汉 王符《潜夫论 实贡》:“夫十 汉 刘向《说苑 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汉 王符《潜夫论 实贡》:“夫十步之间,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
|
SBF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
|
./MzA4ZQ==.html
|
shi bu fang cao
|
|
23620
|
神采飞扬
|
神
|
shén cǎi fēi yáng
|
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形容人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
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 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
|
SCF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精神焕发
|
无精打采
|
./MzBtdQ==.html
|
shen cai fei yang
|
|
23621
|
闪烁其词
|
闪
|
shǎn shuò qí cí
|
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
清·吴趼人《痛史》第25回:“何况这等事本来是缜密的,或者定伯故意闪烁其词,更未可定。”
|
SSQ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含糊其辞、隐约其辞
|
直言不讳、心直口快
|
./MzBzbw==.html
|
shan shuo qi ci
|
|
23622
|
神色不惊
|
神
|
shén sè bù jīng
|
神色:神情。神情显得没有受到惊动而十分镇定。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灵》卷十:“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神色不动,如今何得恁么地?”
|
SS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镇定自若
|
|
./MzE5bQ==.html
|
shen se bu jing
|
|
23623
|
事倍功半
|
事
|
shì bèi gōng bàn
|
事:做事;功:功效。用成倍的力;只收到一半的功效。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
《孟子 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
SBG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得不偿失、舍本逐末
|
事半功倍
|
./MzE5dw==.html
|
shi bei gong ban
|
|
23624
|
树大根深
|
树
|
shù dà gēn shēn
|
比喻势力强大,根基牢固。
|
京剧《沙家浜》第四场:“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
SDG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根深蒂固
|
|
./MzFmNg==.html
|
shu da gen shen
|
|
23626
|
撒娇卖俏
|
撒
|
sā jiāo mài qiào
|
撒:尽量施展。尽量施展娇态,卖弄俏丽。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八回:“穿了极华丽的衣裳,打扮得娇滴滴的,在那公子王孙面前撒娇卖俏。”
|
SJM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撒娇卖乖
|
|
./NHN0NA==.html
|
sa jiao mai qiao
|
|
23628
|
洒洒潇潇
|
洒
|
sǎ sǎ xiāo xiāo
|
犹言凄凄凉凉。又言落落大方。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洒洒潇潇裁蝶翘,飘飘荡荡剪鹅衣。团团滚滚随风势,迭迭层层道路迷。”
|
SSX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潇潇洒洒、落落大方
|
|
./NHN0eQ==.html
|
sa sa xiao xiao
|
|
23629
|
塞北江南
|
塞
|
sāi běi jiāng nán
|
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
|
唐·韦蟾《送卢潘尚书之灵武》诗:“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
SBJ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塞上江南
|
|
./NHN2Mg==.html
|
sai bei jiang nan
|
|
23630
|
塞上江南
|
塞
|
sāi shàng jiāng nán
|
见“塞北江南”。
|
叶圣陶《坝上一天》:“我们这一回参观访问,常常听见‘塞上江南’的说法,常常看见‘塞上江南’的字样。”
|
SSJ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塞北江南
|
|
./NHN3Ng==.html
|
sai shang jiang nan
|
|
23631
|
三差五错
|
三
|
sān chā wǔ cuò
|
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2回:“要有什么三差五错,那事情就难说了!”
|
SC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阴差阳错
|
|
./NHN5eQ==.html
|
san cha wu cuo
|
|
23632
|
三番两次
|
三
|
sān fān liǎng cì
|
屡次,多次。
|
元·张可久《天净沙·春情》曲:“一言半语恩情,三番两次丁宁。”
|
SFL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二次三番、两次三番、三番五次
|
|
./NHQwdw==.html
|
san fan liang ci
|
|
23633
|
三翻四覆
|
三
|
sān fān sì fù
|
三、四:形容次数之多。翻、覆:反复。形容变化很多;反复无常。。
|
明 张岱《石匮书后集 烈帝本纪》:“先帝焦于治,以致十七年之天下,三翻四覆,夕改朝更。”
|
SF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朝三暮四、变化多端
|
一如既往、始终如一
|
./NHQxZw==.html
|
san fan si fu
|
|
23634
|
三宫六院
|
三
|
sān gōng liù yuàn
|
泛指帝王妃嫔。
|
元·无名氏《抱妆盒》楔子:“兀那三宫六院,妃嫔彩女听者:明日圣驾亲到御园,打一金弹,金弹落处,有拾得 元·无名氏《抱妆盒》楔子:“兀那三宫六院,妃嫔彩女听者:明日圣驾亲到御园,打一金弹,金弹落处,有拾得者。”...
|
SGL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妻四妾
|
|
./NHQzNA==.html
|
san gong liu yuan
|
|
23635
|
三跪九叩
|
三
|
sān guì jiǔ kòu
|
最敬重的礼节。叩:磕头。
|
清 昭槤《啸亭杂录 内务府定制》:“福晋父率阖族谢恩,行三跪九叩礼。”
|
SGJ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顶礼膜拜、打躬作揖
|
|
./NHQzbw==.html
|
san gui jiu kou
|
|
23636
|
三脚两步
|
三
|
sān jiǎo liǎng bù
|
①形容走得快。②谓走不多远。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太太三脚两步,走进房间。表老爷周大权,押着行李也就来了。还有跟来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太太三脚两步,走进房间。表老爷周大权,押着行李也就来了。还有跟来的丫头,忙着替太太找梳头家伙,又找盆打洗脸水。”...
|
SJL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Q4NA==.html
|
san jiao liang bu
|
|
23637
|
三年五载
|
三
|
sān nián wǔ zǎi
|
载:年。指三五年。形容不很长的几年时间。
|
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也须知俺这三年五载,看看衰迈,还有甚精金响钞,暗暗藏埋。”
|
SN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年复一年
|
一年半载
|
./NHRhbQ==.html
|
san nian wu zai
|
|
23638
|
三迁之教
|
三
|
sān qiān zhī jiào
|
汉 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 汉 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
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 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
|
SQ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孟母三迁
|
|
./NHRiZw==.html
|
san qian zhi jiao
|
|
23639
|
三亲六故
|
三
|
sān qīn liù gù
|
亲戚故旧的总称。
|
梁斌《播火记》:“谁家没个三亲六故,谁家没个青黄不接的时候?”
|
SQL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朋好友、三亲六眷
|
|
./NHRicQ==.html
|
san qin liu gu
|
|
23640
|
三亲六眷
|
三
|
sān qīn liù juàn
|
三亲:父母、兄弟、夫妇;眷:家属、亲戚。泛指众亲戚。
|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一折:“那里管三亲六眷尽埋冤。”
|
SQL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亲四眷、三亲六故
|
|
./NHRjMA==.html
|
san qin liu juan
|
|
23641
|
三山五岳
|
三
|
sān shān wǔ yuè
|
泛指名山;也指各地。
|
清 曹寅《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三山五岳渺何许?云烟汗漫空竛竮。”
|
SS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山大川、天南地北
|
不毛之地
|
./NHRkeQ==.html
|
san shan wu yue
|
|
23642
|
三省吾身
|
三
|
sān shěng wú shēn
|
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一说一日反省三次。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亦 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一说一日反省三次。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亦作“吾日三省”。...
|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
SS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吾日三省
|
|
./NHRlaQ==.html
|
san sheng wu shen
|
|
23643
|
三思而行
|
三
|
sān sī ér xíng
|
三:再三;表示多次;思:考虑;行:行动。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指做事慎重。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
SSE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深思熟虑、郑重其事
|
不假思索、轻举妄动
|
./NHRmbQ==.html
|
san si er xing
|
|
23644
|
散言碎语
|
散
|
sàn yán suì yǔ
|
犹言闲言碎语。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0回:“今被他一篇散言碎语带去,却又不是劳而无功?”
|
SY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闲言碎语
|
|
./NHRrdw==.html
|
san yan sui yu
|
|
23645
|
散阵投巢
|
散
|
sàn zhèn tóu cháo
|
谓群鸟分散,各投窠巢。
|
闻一多《红烛·李白之死》:“醉客散了,如同散阵投巢的乌鸦。”
|
SZT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Rtaw==.html
|
san zhen tou chao
|
|
23649
|
扫地俱尽
|
扫
|
sǎo dì jù jìn
|
谓彻底干净,毫无存留。《汉书 魏豹田儋等传赞》:“用于贬义。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晋书 谓彻底干净,毫无存留。《汉书 魏豹田儋等传赞》:“用于贬义。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晋书 儒林传序》:“惟怀逮愍,丧乱弘多,衣冠礼乐,扫地俱尽。”《隋书 高祖纪下》:“圣人遗训,扫地俱尽,制礼作乐,今也其时。”...
|
《汉书·魏豹田儋等传赞》:“用于贬义。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晋书·儒林传序》:“惟怀逮 《汉书·魏豹田儋等传赞》:“用于贬义。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晋书·儒林传序》:“惟怀逮愍,丧乱弘多,衣冠礼乐,扫地俱尽。”...
|
SD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扫地无余
|
|
./NHRzeQ==.html
|
sao di ju jin
|
|
23650
|
扫地无余
|
扫
|
sǎo dì wú yú
|
同“扫地俱尽”。
|
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笨秀才文》:“百王之敝,齐李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余。”
|
SD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扫地以尽、扫地俱尽
|
|
./NHR0aQ==.html
|
sao di wu yu
|
|
23651
|
嫂溺叔援
|
嫂
|
sǎo nì shū yuán
|
语出《孟子 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后以“嫂溺叔援”喻视实际情况而 语出《孟子 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后以“嫂溺叔援”喻视实际情况而变通做法。...
|
语出《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
SN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R1Yw==.html
|
sao ni shu yuan
|
|
23652
|
骚人雅士
|
骚
|
sāo rén yǎ shì
|
同“骚人墨客”。
|
老舍《骆驼祥子》:“公园里的牡丹芍药,邀来骚人雅士,缓步徘徊,摇着名贵的纸扇。”
|
SR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骚翁墨客、骚人墨士、骚人逸客
|
|
./NHR2Zw==.html
|
sao ren ya shi
|
|
23653
|
搔首踟蹰
|
搔
|
sāo shǒu chí chú
|
搔首:用手挠头。踟蹰:来回走动。形容心情焦急、惶惑或犹豫。亦作“搔首踟躇”。
|
《诗经·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SS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R3MA==.html
|
sao shou chi chu
|
|
23654
|
搔首弄姿
|
搔
|
sāo shǒu nòng zī
|
搔:用手指梳;弄:卖弄。原指修饰仪容。后形容装腔作势卖弄风情。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大行在殡,路人掩涕。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盘旋偃仰,从容冶步,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大行在殡,路人掩涕。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盘旋偃仰,从容冶步,曾无惨怛之心。”...
|
SSN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装腔作势、卖弄风骚、搔头弄姿
|
落落大方、神态自若
|
./NHR3YQ==.html
|
sao shou nong zi
|
|
23655
|
搔头抓耳
|
搔
|
sāo tóu zhuā ěr
|
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
|
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2回:“两个搔头摸耳,没有法想。”
|
STZ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抓耳挠腮、搔头摸耳
|
静若处子
|
./NHR3aw==.html
|
sao tou zhua er
|
|
23656
|
搔着痒处
|
搔
|
sāo zhe yǎng chù
|
比喻正合心意,痛快之至。
|
唐 杜牧《读韩杜集》诗:“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
SZ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搔到痒处
|
|
./NHR4bw==.html
|
sao zhe yang c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