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57
|
后患无穷
|
后
|
hòu huàn wú qióng
|
患:灾难、忧患;穷:尽。指今后的忧患是没有穷尽的。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武帝纪》:“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
HHW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放虎归山、祸不单行
|
斩草除根、后福无量
|
./MWEwZQ==.html
|
hou huan wu qiong
|
|
13658
|
胡搅蛮缠
|
胡
|
hú jiǎo mán chán
|
不讲道理,纠缠不放。
|
清·邵振华《侠义佳人》第一回:“我说的正经话,你不听;胡搅蛮缠的说了这些闲篇儿,谁来听你!”
|
HJM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蛮横无理
|
有理有据
|
./MWExOA==.html
|
hu jiao man chan
|
|
13661
|
好色之徒
|
好
|
hào sè zhī tú
|
好:喜欢;色:情欲;徒:人(多指坏人)。贪爱女色;玩弄女性的人。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
HSZ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酒色之徒
|
不近女色
|
./MWEyYw==.html
|
hao se zhi tu
|
|
13677
|
沆瀣一气
|
沆
|
hàng xiè yī qì
|
沆瀣:夜间的水气。这里指唐僖宗时;担任主考官的崔沆;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开玩笑;将他俩的 沆瀣:夜间的水气。这里指唐僖宗时;担任主考官的崔沆;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开玩笑;将他俩的单名连起来是“沆瀣”两字。指“沆”、“瀣”两人连成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
宋 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
HXY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狼狈为奸、同流合污
|
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精诚团结
|
./MWE5dQ==.html
|
hang xie yi qi
|
|
13691
|
横行霸道
|
横
|
héng xíng bà dào
|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横不讲道理。形容蛮不讲理;胡作非为。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
HXB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专横跋扈、胡作非为、为所欲为
|
安分守己、奉公守法
|
./MWFmZQ==.html
|
heng xing ba dao
|
|
13700
|
厚颜无耻
|
厚
|
hòu yán wú chǐ
|
颜:脸面;脸皮。脸皮厚;不知羞耻。
|
《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薛荔蒙 《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薛荔蒙耻。”...
|
HYW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恬不知耻
|
自惭形秽
|
./MWFqaw==.html
|
hou yan wu chi
|
|
13701
|
狐朋狗友
|
狐
|
hú péng gǒu yǒu
|
将狐狗引为朋友。比喻品行不端的朋友。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
|
HPG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狐群狗党、狼狈为奸
|
良朋益友、莫逆之交、刎颈之交
|
./MWFqdQ==.html
|
hu peng gou you
|
|
13703
|
花言巧语
|
花
|
huā yán qiǎo yǔ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
HYQ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心口不一、甜言蜜语、巧舌如簧
|
肺腑之言、心口如一、由衷之言
|
./MWFrbw==.html
|
hua yan qiao yu
|
|
13705
|
何足道哉
|
何
|
hé zú dào zāi
|
足:值得。哪里值得谈起呢?表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语·杜牡之》:“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诗贵夫如此。若使人一览而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语·杜牡之》:“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诗贵夫如此。若使人一览而意尽,亦何足道哉。”...
|
HZD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足为道、不值一提
|
|
./MWFsaQ==.html
|
he zu dao zai
|
|
13713
|
横眉竖眼
|
横
|
héng méi shù yǎn
|
形容强横或凶恶的神情。
|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来了长安一个半月,在我面前,总看见你横眉竖眼,满脸的怨气。”
|
HMS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横眉怒目
|
和颜悦色
|
./MWFwZQ==.html
|
heng mei shu yan
|
|
13715
|
华而不实
|
华
|
huá ér bù shí
|
华;同“花”;开花;实:结果实。光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里空虚;有名无实。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
HEB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金玉其表、虚有其表、败絮其中
|
表里如一
|
./MWFyYw==.html
|
hua er bu shi
|
|
13719
|
黑白混淆
|
黑
|
hēi bái hùn xiáo
|
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
《后汉书·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
HBH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混淆黑白、是非不分
|
黑白分明
|
./MWF0aw==.html
|
hei bai hun xiao
|
|
13721
|
横眉怒目
|
横
|
héng méi nù mù
|
眉毛横竖;双目怒睁。形容强、凶狠的神情。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不一时,只听得院子里许多脚步响,早进来了横眉怒目,挺胸凸肚的一群人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不一时,只听得院子里许多脚步响,早进来了横眉怒目,挺胸凸肚的一群人。”...
|
HMN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横眉竖眼、杀气腾腾
|
慈眉善目、和颜悦色、和蔼可亲
|
./MWF1eQ==.html
|
heng mei nu mu
|
|
13724
|
画虎成狗
|
画
|
huà hǔ chéng gǒu
|
画老虎不成,却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
《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
HHC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画虎不成反类狗
|
|
./MWF3Yw==.html
|
hua hu cheng gou
|
|
13740
|
化为乌有
|
化
|
huà wéi wū yǒu
|
乌有:无有;不存在。变得什么都没有了。形容一下子丧失或全部落空。
|
宋 苏轼《东坡诗 卷十五 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诗:“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 宋 苏轼《东坡诗 卷十五 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诗:“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
|
HWW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化为泡影、子虚乌有
|
无中生有
|
./MWI5ZQ==.html
|
hua wei wu you
|
|
13742
|
胡说八道
|
胡
|
hú shuō bā dào
|
指没有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一气。也作“胡说乱道”。
|
宋 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手指东画西,口中乱说乱道。”
|
HSB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胡言乱语、信口开河、胡说乱道
|
有凭有据、言之有据
|
./MWJiMg==.html
|
hu shuo ba dao
|
|
13743
|
汗不敢出
|
汗
|
hàn bù gǎn chū
|
吓得连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紧张害怕到了极点。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
HBG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WJiYw==.html
|
han bu gan chu
|
|
13746
|
虎视眈眈
|
虎
|
hǔ shì dān dān
|
眈眈:注视的样子。像老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良;伺机攫取。
|
《周易 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
HSD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凶相毕露
|
|
./MWJjZw==.html
|
hu shi dan dan
|
|
13747
|
好为人师
|
好
|
hào wéi rén shī
|
好:喜欢;为:做;当。喜欢做别人的老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
HWR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自以为是、妄自尊大、倚老卖老
|
不耻下问、虚怀若谷、大智若愚
|
./MWJkMA==.html
|
hao wei ren shi
|
|
13751
|
横蛮无理
|
横
|
hèng mán wú lǐ
|
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
罗广斌《红岩》第13章:“余新江望着眼前这个横蛮无理、惯于装腔作势的敌人,气愤地握紧了拳头。”
|
HMW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蛮不讲理
|
彬彬有礼
|
./MWJleQ==.html
|
heng man wu li
|
|
13755
|
灰头土面
|
灰
|
huī tóu tǔ miàn
|
满头满脸沾满尘土的样子。也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
|
《碧岩录》第五卷:“曹洞下有出世不出世,有垂手不垂手。若不出世,则自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
|
HTT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灰头土脸
|
|
./MWJndw==.html
|
hui tou tu mian
|
|
13757
|
秽言污语
|
秽
|
huì yán wū yǔ
|
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话。
|
唐·宋若华、宋若昭《女语论·和柔章》:“莫学愚妇,不问根源,秽言污语,触突尊贤。”
|
HYW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污言秽语
|
|
./MWJoZw==.html
|
hui yan wu yu
|
|
13758
|
慌不择路
|
慌
|
huāng bù zé lù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看看天色将晚,脚又疼,肚又饥,正是慌不择路,望山僻小径只顾走。”
|
HBZ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饥不择食
|
|
./MWJpMA==.html
|
huang bu ze lu
|
|
13760
|
画蛇添足
|
画
|
huà shé tiān zú
|
画蛇时添上脚。喻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
HST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
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
./MWJpdQ==.html
|
hua she tian zu
|
|
13761
|
花花公子
|
花
|
huā huā gōng zǐ
|
指服饰华丽、不务正业、整天吃喝玩乐的富家子弟。
|
清 翟灏《通俗编 卷一 俚语对句》:“好好先生,花花公子。”
|
HHG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纨绔子弟
|
白面书生
|
./MWJqNA==.html
|
hua hua gong zi
|
|
13767
|
互相推诿
|
互
|
hù xiāng tuī wěi
|
诿:也作“委”,推辞;推诿:把责任推给别人。彼此之间互相推托,谁也不愿承担责任。
|
明·李贽《焚书·因记往事》:“甚至互相推托,以为能明哲。”
|
HXT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互相推托
|
|
./MWJsbQ==.html
|
hu xiang tui wei
|
|
13772
|
昏昏欲睡
|
昏
|
hūn hūn yù shuì
|
头脑昏昏沉沉;只想睡觉。形容非常疲劳或精神不振作。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贾奉雉》:“是秋入闱复落,邑邑不得志,颇思郎言,遂取前所指示者强读之。未至终篇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贾奉雉》:“是秋入闱复落,邑邑不得志,颇思郎言,遂取前所指示者强读之。未至终篇,昏昏欲睡,心惶惑无以自主。”...
|
HHY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无精打采、昏头昏脑、委靡不振
|
朝气勃勃、精神抖擞、生气勃勃
|
./MWJuaw==.html
|
hun hun yu shui
|
|
13783
|
回天乏术
|
回
|
huí tiān fá shù
|
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乏术:缺少方法。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5回:“占元保境有责,回天乏术,请查照前电,任命萧耀南为湖北督军,或可挽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5回:“占元保境有责,回天乏术,请查照前电,任命萧耀南为湖北督军,或可挽回危局。”...
|
HTF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回天无力
|
回天之力
|
./MWJ0NA==.html
|
hui tian fa shu
|
|
13784
|
讳疾忌医
|
讳
|
huì jí jì yī
|
讳:忌讳;疾:疾病;忌:怕。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
宋 周敦颐《周子通书 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
HJJ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文过饰非
|
知错必改
|
./MWJ0ZQ==.html
|
hui ji ji yi
|
|
13790
|
狐疑不决
|
狐
|
hú yí bù jué
|
狐疑:狐性多疑;犹豫;决:决断。像狐狸那样多疑虑而拿不定主意。比喻同事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
|
南朝 宋 班固《后汉书 刘表传》:“表狐疑不断,乃遣嵩诣操,观望虚实。”
|
HYB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犹豫不决、忧柔寡断
|
当机立断
|
./MWJ6cw==.html
|
hu yi bu jue
|
|
13793
|
哗众取宠
|
哗
|
huá zhòng qǔ chǒng
|
哗:虚夸;宠:宠信。指用虚夸的言论行动迎合群众;以博得他们的好感和信任。
|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
HZQ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夸大其词
|
实事求是
|
./MWMxNg==.html
|
hua zhong qu chong
|
|
13795
|
黄口小儿
|
黄
|
huáng kǒu xiǎo ér
|
黄口:儿童;小儿: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
唐 许碏《题南岳招仙观壁上》诗:“黄口小儿初学行,唯知日月东西生。”
|
HKXE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黄口孺子
|
|
./MWMydQ==.html
|
huang kou xiao er
|
|
13798
|
混淆视听
|
混
|
hùn xiáo shì tīng
|
故意用假象或谎话迷惑人;使人产生错觉;不易分辨真伪和是非。
|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显示出一种极左的面貌,来忧乱阵容,混淆视听。”
|
HXS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耸人听闻、混淆黑白、危言耸听
|
以正视听
|
./MWM1dw==.html
|
hun xiao shi ting
|
|
13799
|
互相标榜
|
互
|
hù xiāng biāo bǎng
|
彼此之间互相吹嘘、颂扬。
|
东汉 班固《汉书 党锢传序》:“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海内希风之流,遂互相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 东汉 班固《汉书 党锢传序》:“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海内希风之流,遂互相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
|
HXB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相互捧场、相互吹嘘、狼狈为奸
|
|
./MWM4ZQ==.html
|
hu xiang biao bang
|
|
13802
|
虎落平川
|
虎
|
hǔ luò píng chuān
|
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 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
HLP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虎落平阳
|
|
./MWM5aQ==.html
|
hu luo ping chuan
|
|
13806
|
荒谬绝伦
|
荒
|
huāng miù jué lún
|
荒谬:非常不合情理;伦:类;绝伦:没有可以跟它类比的。没有比这更荒唐更不合情理的了。形容荒唐、错误到 荒谬:非常不合情理;伦:类;绝伦:没有可以跟它类比的。没有比这更荒唐更不合情理的了。形容荒唐、错误到了极点。...
|
清 龚自珍《语录》:“此等依托乃得罪孔子之尤,荒谬绝伦之作,作者可醢也。”
|
HMJ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荒诞无稽、大谬不然
|
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
./MWNkNA==.html
|
huang miu jue lun
|
|
13811
|
狐群狗党
|
狐
|
hú qún gǒu dǎng
|
与狐;狗结群为党。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刘锄项,逐着那狐群狗党,兀良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
|
HQG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丘之貉、狐朋狗友、沆瀣一气
|
群英荟萃
|
./MWNmdw==.html
|
hu qun gou dang
|
|
13814
|
怀恨在心
|
怀
|
huái hèn zài xīn
|
把怨恨藏在心里。形容对人记下仇恨,以伺机报复。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回:“知县听玉姐说了一会,叫:‘皮氏,想你见那男子弃旧迎新,你怀恨在心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回:“知县听玉姐说了一会,叫:‘皮氏,想你见那男子弃旧迎新,你怀恨在心,药死亲夫,此情理或有之。’”...
|
HHZ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咬牙切齿
|
不计前嫌
|
./MWNoMA==.html
|
huai hen zai xin
|
|
13820
|
怀璧其罪
|
怀
|
huái bì qí zuì
|
怀:怀藏。身藏璧玉,因此获罪。原指财能致祸。后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
|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HBQ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怀璧之罪
|
任贤使能
|
./MWNqaQ==.html
|
huai bi qi zui
|
|
13821
|
怀着鬼胎
|
怀
|
huái zhe guǐ tāi
|
比喻藏着不可告人的心事。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这刘太公怀着鬼胎,庄家们都捏着两把汗。”
|
HZG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心怀鬼胎
|
光明磊落
|
./MWNqcw==.html
|
huai zhe gui tai
|
|
13824
|
画地为牢
|
画
|
huà dì wéi láo
|
牢:牢狱。在地上画圈;囚人于内;作为牢狱。后喻指仅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活动。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
HDW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作茧自缚、画地为狱
|
任其驰骋、豪放不羁
|
./MWNtYQ==.html
|
hua di wei lao
|
|
13826
|
祸首罪魁
|
祸
|
huò shǒu zuì kuí
|
首:头目;魁:首领。犯罪作恶的首罪者。
|
明·郑若庸《玉玦记·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
HSZK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罪魁祸首
|
|
./MWNuZQ==.html
|
huo shou zui kui
|
|
13829
|
火上浇油
|
火
|
huǒ shàng jiāo yóu
|
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展。也作“火上加油”。
|
元 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你只该劝你那丈夫便好,你倒走将来火上浇油。”
|
HSJ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推波助澜、如虎添翼
|
釜底抽薪
|
./MWNwbQ==.html
|
huo shang jiao you
|
|
13830
|
悔之不及
|
悔
|
huǐ zhī bù jí
|
后悔也来不及了。
|
元 无名氏《三出小沛》第一折:“某想当日,都是三兄弟失了徐州,悔之不及。”
|
HZB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悔不当初、悔之晚矣、悔之无及
|
|
./MWNxZw==.html
|
hui zhi bu ji
|
|
13832
|
诲淫诲盗
|
诲
|
huì yín huì dào
|
原意是财物不仔细保管,招致别人来偷盗;女子打扮得十分妖艳,也是引诱别人来调戏。现指引诱人做奸淫盗窃的 原意是财物不仔细保管,招致别人来偷盗;女子打扮得十分妖艳,也是引诱别人来调戏。现指引诱人做奸淫盗窃的事。...
|
《周易 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
HYH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诲盗诲淫
|
|
./MWN1Yw==.html
|
hui yin hui dao
|
|
13834
|
魂不附体
|
魂
|
hún bù fù tǐ
|
魂:灵魂;魂魄。迷信的人认为人魂魄一离体;就失去知觉;无法行动。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恐惧万分。有时也 魂:灵魂;魂魄。迷信的人认为人魂魄一离体;就失去知觉;无法行动。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恐惧万分。有时也形容受到极大的诱惑;不能自主。...
|
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一个好女子也,生得十分大有颜色,使小生魂不附体。”
|
HBF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丧魂失魄、六神无主、魂飞魄散
|
无动于衷、悠闲自得、神态自若
|
./MWN5aQ==.html
|
hun bu fu ti
|
|
13837
|
魂飞魄散
|
魂
|
hún fēi pò sàn
|
魂:灵魂;魄:是指所谓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指魂飞了;魄也散了。形容极度惊恐。
|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
HFP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魂不附体、魂不守舍、失魂落魄
|
处之泰然、泰然自若、镇定自若
|
./MWQyeQ==.html
|
hun fei po san
|
|
13839
|
贿赂公行
|
贿
|
huì lù gōng xíng
|
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公行:公开做。指公开行贿受赂。
|
《陈书 皇后传 后主张贵妃》:“内外勾结,转相引进,贿赂公行,赏罚无常。”
|
HLG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贿赂并行
|
|
./MWQ0Yw==.html
|
hui lu gong xing
|
|
13846
|
浑水摸鱼
|
浑
|
hún shuǐ mō yú
|
浑水:浑浊的水。指在浑浊的水中摸鱼。比喻乘混乱时机捞取好处。
|
老舍《四世同堂 惶惑 十》:“假若事情已定,他大可以马上去浑水摸鱼,管什么上海开仗不开仗。”
|
HSM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趁火打劫
|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
./MWQ3NA==.html
|
hun shui mo yu
|
|
13847
|
花天酒地
|
花
|
huā tiān jiǔ dì
|
花:比喻美女;旧指娼妓或娼馆。指整天挟妓饮酒。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到京之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
|
HTJ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金迷纸醉、醉生梦死、灯红酒绿
|
克勤克俭、艰苦朴素、节衣缩食
|
./MWQ3ZQ==.html
|
hua tian jiu 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