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64
|
痛快一时
|
痛
|
tòng kuài yī shí
|
只顾任情尽兴而为,不考虑后果
|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这个工作绝不是痛快一时,乱打一顿,所能奏效的。”
|
TK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ZvbQ==.html
|
tong kuai yi shi
|
|
8166
|
痛不可忍
|
痛
|
tòng bù kě rěn
|
忍:忍耐。疼痛或悲痛到极点,以至于忍受不了
|
宋·洪迈《夷坚甲志·人生鳖》:“稍久左右噬食,痛不可忍,凡月余而死。”
|
TBK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痛不堪忍
|
|
./OHZxYQ==.html
|
tong bu ke ren
|
|
8167
|
童言无忌
|
童
|
tóng yán wú jì
|
忌:忌讳。儿童讲话诚实,纵出不吉之言,无须见怪。讥人说话幼稚可笑
|
巴金《家》:“老太爷因为觉群在堂屋里说了不吉利的话,便写了‘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红纸条,拿出来贴在 巴金《家》:“老太爷因为觉群在堂屋里说了不吉利的话,便写了‘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红纸条,拿出来贴在门柱上。”...
|
TY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童口无忌
|
|
./OHZyZQ==.html
|
tong yan wu ji
|
|
8169
|
跳跃纸上
|
跳
|
tiào yuè zhǐ shàng
|
活跃地显现在纸上。形容描写生动逼真
|
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其面目精神,跳跃纸上,勃勃欲生,况加以优孟摹拟乎。”
|
TY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跃然纸上、跃跃纸上
|
|
./OTA4aQ==.html
|
tiao yue zhi shang
|
|
8170
|
踢断门槛
|
踢
|
tī duàn mén kǎn
|
因跑得太勤、太快,把人家的门槛都踢断。讽刺那些溜须拍马的走狗们
|
|
TDM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U0Yw==.html
|
ti duan men kan
|
|
8171
|
踏踏实实
|
踏
|
tā tā shí shí
|
非常实际,一点也不浮躁。指不做出某种炫耀的显示的行为
|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四章:“咱心里踏踏实实,胆正着哩。”
|
TT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认认真真
|
敷衍了事
|
./OTU1cQ==.html
|
ta ta shi shi
|
|
8172
|
螳螂捕蛇
|
螳
|
táng láng bǔ shé
|
形容只要方法得当,敢于斗争,以弱制强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螳螂捕蛇》:“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
|
TL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dsaQ==.html
|
tang lang bu she
|
|
8173
|
螳螂捕蝉
|
螳
|
táng láng bǔ chán
|
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
汉·赵晔《吴越春秋》:“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
|
TLB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鼠目寸光、急功近利
|
瞻前顾后
|
./OTdscw==.html
|
tang lang bu chan
|
|
8174
|
嗒然若丧
|
嗒
|
tà rán ruò sàng
|
形容懊丧的神情。
|
《庄子·齐物论》:“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耦。”
|
TRR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嗒焉自丧
|
|
./dDJl.html
|
ta ran ruo sang
|
|
8178
|
天人共鉴
|
天
|
tiān rén gòng jiàn
|
鉴:审察。天公、众人皆可审察。表示诚实无欺。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29回:“区区之心,唯以地方秩序为主,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始终不渝,天人共鉴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29回:“区区之心,唯以地方秩序为主,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始终不渝,天人共鉴。”...
|
TRG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lpcQ==.html
|
tian ren gong jian
|
|
8179
|
天不作美
|
天
|
tiān bù zuò měi
|
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进行的事情因刮风下雨而受到了影响。
|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23回:“哪知天不作美,到了晚上,彤云密布,降下一天大雪。”
|
TBZ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不做美、天公不作美
|
|
./Mjlqaw==.html
|
tian bu zuo mei
|
|
8180
|
豚蹄穰田
|
豚
|
tún tí ráng tián
|
比喻所花费的极少而所希望的过多。
|
《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有一个农民,用一个小猪蹄祭神,祝庄稼丰收。
|
TTR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ltMg==.html
|
tun ti rang tian
|
|
8181
|
提名道姓
|
提
|
tí míng dào xìng
|
提、道:说。直呼他人姓名,对人不够尊敬。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这里老太太才说这一个,他又来提名道姓的了。”
|
TMD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指名道姓、题名道姓
|
含沙射影
|
./MjlyYw==.html
|
ti ming dao xing
|
|
8182
|
桃花潭水
|
桃
|
táo huā tán shuǐ
|
比喻友情深厚。
|
唐·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THT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l1NA==.html
|
tao hua tan shui
|
|
8186
|
天下为笼
|
天
|
tiān xià wéi lóng
|
笼:牢笼。旧时比喻为世事所束缚。
|
《庄子·庚桑楚》:“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是故汤以胞人笼伊尹,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笼百里奚。是故非以 《庄子·庚桑楚》:“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是故汤以胞人笼伊尹,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笼百里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
|
TXW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NhZw==.html
|
tian xia wei long
|
|
8188
|
填街塞巷
|
填
|
tián jiē sāi xiàng
|
形容人非常多。
|
《南齐书 虞玩之传》:“又生不长发,便谓为道人,填街溢巷,是处皆然。”
|
TJS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填街溢巷
|
|
./MmRmMA==.html
|
tian jie sai xiang
|
|
8190
|
头高头低
|
头
|
tóu gāo tóu dī
|
形容用秤称东西时,秤杆的一端高一点或低一点,难免稍有出入。
|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既不像低级说客那样赤裸裸地进行交易,更不像小商贩那样为头高头低去煞费苦心地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既不像低级说客那样赤裸裸地进行交易,更不像小商贩那样为头高头低去煞费苦心地拨弄秤砣。”...
|
TGT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R0cQ==.html
|
tou gao tou di
|
|
8191
|
通今博古
|
通
|
tōng jīn bó gǔ
|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兼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
|
TJB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博古通今、通达古今
|
|
./MmUyMg==.html
|
tong jin bo gu
|
|
8195
|
同声一辞
|
同
|
tóng shēng yī cí
|
犹言众口一辞。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
清·陈确《死节论》:“何至使八百诸侯同声一辞,冠带之伦服膺新命!”
|
TSY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然一辞、异口同声、众口一词
|
众说纷纭
|
./Mnl3bQ==.html
|
tong sheng yi ci
|
|
8196
|
天不绝人
|
天
|
tiān bù jué rén
|
天不使人处于绝境。常指绝处逢生或得救。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8回:“也是天不绝人,放他一条活路。”
|
TBJ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无绝人之路
|
|
./Mno4dQ==.html
|
tian bu jue ren
|
|
8198
|
天崩地解
|
天
|
tiān bēng dì jiě
|
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
|
清·黄宗羲《留别海昌同学序》:“天崩地解,落然无与我事。”
|
TBD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崩地坼
|
|
./MnpoNg==.html
|
tian beng di jie
|
|
8199
|
天崩地塌
|
天
|
tiān bēng dì tā
|
天崩塌,地裂陷。多比喻巨大的灾难、重大的事变或强烈的声响。
|
《三国演义》第七一回:“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示例〗忽听 《三国演义》第七一回:“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示例〗忽听得轰的一声,犹如~一般。 ★清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
TBD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崩地坼、天崩地坍
|
|
./MnpoZw==.html
|
tian beng di ta
|
|
8200
|
天崩地坍
|
天
|
tiān bēng dì tān
|
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
|
茅盾《参孙的复仇》:“立时天崩地坍一阵响,整个大殿倒塌。”
|
TBD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崩地坼
|
|
./MnpocQ==.html
|
tian beng di tan
|
|
8201
|
天崩地陷
|
天
|
tiān bēng dì xiàn
|
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此人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里远近,石炮落处,天崩地陷,山倒石裂。”
|
TBD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崩地坍、天塌地裂
|
|
./MnppMA==.html
|
tian beng di xian
|
|
8202
|
桃夭李艳
|
桃
|
táo yāo lǐ yàn
|
桃李盛开。泛指春日美景。
|
唐·罗邺《东归》诗:“桃夭李艳清明近、惆怅当年意尽违。”
|
TYL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ppdQ==.html
|
tao yao li yan
|
|
8203
|
桃夭柳媚
|
桃
|
táo yāo liǔ mèi
|
形容女子年青貌美。
|
三国·蜀·毛文锡《赞浦子》词:“锦帐添香睡,金炉换夕熏。懒结芙蓉带,慵拖翡翠裙。正是桃夭柳媚,那堪暮 三国·蜀·毛文锡《赞浦子》词:“锦帐添香睡,金炉换夕熏。懒结芙蓉带,慵拖翡翠裙。正是桃夭柳媚,那堪暮雨朝云。”...
|
TYL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pqNA==.html
|
tao yao liu mei
|
|
8204
|
桃羞杏让
|
桃
|
táo xiū xìng ràng
|
桃花和杏花都感到羞愧,只好退让。形容女子比花还要艳丽动人。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
|
TXX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沉鱼落雁
|
|
./MnpqZQ==.html
|
tao xiu xing rang
|
|
8205
|
桃腮粉脸
|
桃
|
táo sāi fěn liǎn
|
形容女子粉红色的面颊。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1回:“桃腮粉脸,描两道细细春山。”
|
TSF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pqbw==.html
|
tao sai fen lian
|
|
8206
|
桃腮柳眼
|
桃
|
táo sāi liǔ yǎn
|
形容初开的桃花和新绿的柳叶妩媚多姿。
|
朱自清《阿河》:“我再到韦君别墅的时候,水是绿绿的,桃腮柳眼,着意引人。”
|
TSL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pqeQ==.html
|
tao sai liu yan
|
|
8207
|
桃蹊柳陌
|
桃
|
táo qī liǔ mò
|
指春景艳丽的地方。亦作“桃蹊柳曲”。
|
唐·刘禹锡《蹋歌词》:“桃蹊柳陌好经过,镫下妆成月下歌。”
|
TQL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桃蹊柳曲
|
|
./MnprOA==.html
|
tao qi liu mo
|
|
8208
|
桃蹊柳曲
|
桃
|
táo qī liǔ qǔ
|
指春景艳丽的地方。同“桃蹊柳陌”。
|
宋·周邦彦《迎春乐》词:“桃蹊柳曲闲踪迹,俱曾是大堤客,解春衣贳酒城南陌。”
|
TQL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桃蹊柳陌
|
|
./MnpraQ==.html
|
tao qi liu qu
|
|
8209
|
贪生畏死
|
贪
|
tān shēng wèi sǐ
|
贪恋生存,害怕死亡。
|
东汉·班固《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朴阳病,侥幸得逾于须 东汉·班固《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朴阳病,侥幸得逾于须臾。”...
|
TSW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贪生怕死
|
视死如归
|
./Mnp5NA==.html
|
tan sheng wei si
|
|
8210
|
挺鹿走险
|
挺
|
tǐng lù zǒu xiǎn
|
挺而走险。指事急之时,被迫冒险行事。
|
语出《左传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鹿死不择音(荫)’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 语出《左传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鹿死不择音(荫)’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
TLZ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铤鹿走险、铤而走险
|
|
./MzBkZQ==.html
|
ting lu zou xian
|
|
8211
|
涕泗纵横
|
涕
|
tì sì zòng héng
|
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同“涕泗横流”。
|
宋 王禹偁《谢加朝请大夫表》:“非小臣稽古之力,乃陛下好文之心,涕泗纵横,乱于縻绠。”
|
TSZ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泗流涟、涕泗交流、涕泗横流
|
|
./MzBrMg==.html
|
ti si zong heng
|
|
8212
|
滔滔不断
|
滔
|
tāo tāo bù duàn
|
比喻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安老先生]将作了个破题儿,又早被姑娘接过话来,滔滔不断的一套,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安老先生]将作了个破题儿,又早被姑娘接过话来,滔滔不断的一套,把他四位凑起来二百多周儿、商量了将及一年的一个透鲜的招儿,说了个隔肠如见!”...
|
TTB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滔滔不竭、滔滔不绝
|
|
./MzByYQ==.html
|
tao tao bu duan
|
|
8213
|
堂哉皇哉
|
堂
|
táng zāi huáng zāi
|
犹堂而皇之。
|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他有了这个引子,就格外的打点,格外的应酬,不到半年便放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他有了这个引子,就格外的打点,格外的应酬,不到半年便放了海关道,堂哉皇哉的带了家眷,出京赴任。”...
|
TZH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堂而皇之
|
|
./NDVsdQ==.html
|
tang zai huang zai
|
|
8214
|
讨恶翦暴
|
讨
|
tǎo è jiǎn bào
|
征讨和剪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夫讨恶翦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土民之心,各知所归。”
|
TEJ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讨恶剪暴
|
|
./NDVtNA==.html
|
tao e jian bao
|
|
8215
|
韬戈偃武
|
韬
|
tāo gē yǎn wǔ
|
收藏兵器,停止武备。谓息兵修文。
|
《隋书·炀帝纪》:“译靡绝时,书无虚目,韬戈偃武,天下晏如。”
|
TGY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韬戈卷甲
|
|
./NDVteQ==.html
|
tao ge yan wu
|
|
8216
|
韬光敛彩
|
韬
|
tāo guāng liǎn cǎi
|
收敛光采。比喻隐匿才华,无声无息。
|
明·宋濂《史处士墓碑文》:“自是益韬光敛彩,系情山水间。”
|
TGL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VuOA==.html
|
tao guang lian cai
|
|
8217
|
韬光敛迹
|
韬
|
tāo guāng liǎn jì
|
同“韬光晦迹”。
|
明·袁宏道《德山尘谭》:“学道人须是韬光敛迹,勿露锋芒,故曰潜曰密。”
|
TGL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韬光灭迹
|
|
./NDVuaQ==.html
|
tao guang lian ji
|
|
8218
|
桃花流水
|
桃
|
táo huā liú shuǐ
|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
唐 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THL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流水桃花
|
|
./NDVwZw==.html
|
tao hua liu shui
|
|
8219
|
韬晦待时
|
韬
|
tāo huì dài shí
|
谓掩藏锋芒,隐匿踪迹,等待时机。
|
茅盾《蚀·动摇》:“辛亥那年国光就加入革命,后来时事日非,只好韬晦待时。”
|
THD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韬光俟奋
|
|
./NDVxMA==.html
|
tao hui dai shi
|
|
8220
|
韬迹隐智
|
韬
|
tāo jì yǐn zhì
|
谓藏匿踪迹,不露才智。
|
北齐·刘昼《新论·韬光》:“是以古之有德者,韬迹隐智,以密其外。”
|
TJY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韬光灭迹
|
|
./NDVxYQ==.html
|
tao ji yin zhi
|
|
8221
|
桃僵李代
|
桃
|
táo jiāng lǐ dài
|
同“李代桃僵”。原比喻兄弟友爱相助,后转用为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
清·伤时子《苍鹰击·株连》:“伤心极,恁桃僵李代,渔网鸿罹。”
|
TJL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李代桃僵
|
|
./NDVxaw==.html
|
tao jiang li dai
|
|
8222
|
桃来李答
|
桃
|
táo lái lǐ dá
|
语本《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后以“桃来李答”比喻互相酬赠。
|
语出《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TLL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桃报李
|
|
./NDVyNA==.html
|
tao lai li da
|
|
8223
|
讨类知原
|
讨
|
tǎo lèi zhī yuán
|
谓通过类比而探知渊源。
|
章炳麟《与简竹居书》:“稽其典礼,明其行事,令后生得以讨类知原,无忘国故,斯其要也。”
|
TL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VyZQ==.html
|
tao lei zhi yuan
|
|
8224
|
桃李成蹊
|
桃
|
táo lǐ chéng qī
|
“桃李不言,不自成蹊”的省语。
|
金·元好问《南乡子》词:“迟日惠风柔,桃李成蹊绿渐稠。”
|
TLC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
./NDVybw==.html
|
tao li cheng qi
|
|
8225
|
桃李春风
|
桃
|
táo lǐ chūn fēng
|
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
宋·杨万里《送刘童子》诗:“长成来奏三千牍,桃李春风冠集英。”
|
TLC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VyeQ==.html
|
tao li chun feng
|
|
8226
|
桃李精神
|
桃
|
táo lǐ jīng shén
|
形容妖艳娇媚的神态。
|
五代·和凝《和满子》词:“正是破瓜年口,含情惯得人饶。桃李精神鹦鹉舌,可堪虚度良宵。”
|
TLJ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VzOA==.html
|
tao li jing shen
|
|
8227
|
桃李之教
|
桃
|
táo lǐ zhī jiào
|
指老师的教诲。
|
明·汤显祖《牡丹亭·延师》:“学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烦桃李之教。”
|
TL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V0Mg==.html
|
tao li zhi j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