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6463 淡然处之 dàn rán chǔ zhī 淡然:不经心;不在意;处:处理;对待。用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事物。 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嵇志满对詹丽颖的出现淡然处之。” DRC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淡泊明志 认认真真、勇往直前 ./dXht.html dan ran chu zhi
6466 当耳边风 dāng ěr biān fēng 比喻对听到的话毫不在意。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DEBF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漠不关心、毫不在意 ./dXpr.html dang er bian feng
6477 党同伐异 dǎng tóng fá yì 党:原同“傥”;指偏袒;现在也指结伙;伐:攻击偏袒或聚集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排斥、攻击跟自己意见不同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守文之徒 ... DTF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结私营党、诛除异己、朋比为奸 无偏无坦、公正无私、不偏不倚 ./djV5.html dang tong fa yi
6487 盗名欺世 dào míng qī shì 窃取名誉;欺骗世人。 荀况《荀子 不苟》:“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 DMQ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盗名窃誉、弄虚作假 实事求是、忠诚老实 ./dmVr.html dao ming qi shi
6488 倒行逆施 dào xíng nì shī 倒、逆:反常;行、施:做事。违反常规;违背情理的行为一般指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和时代进步方向的行为。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伍子胥列传》:“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DXN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胡作非为、为非作歹、横行霸道 嘉言善行、因势利导 ./dmV1.html dao xing ni shi
6489 蹈常袭故 dǎo cháng xí gù 蹈:踏;遵循;袭:固袭;继承;常、故:惯常的;旧的。遵循常规旧法。形容办事只会按照老的规矩;不会创新 ... 宋 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一为希阔之行。” DCXG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萧规曹随 除旧布新、革故鼎新、独辟蹊径 ./dmY0.html dao chang xi gu
6493 道尽途穷 dào jìn tú qióng 道、途:路。走到路的尽头。形容无路可走,面临末日。 《新五代史 李继岌传》:“继岌徘徊泣下,谓李环曰:‘吾道尽途穷,子当杀我。’” DJTQ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穷途末路、山穷水尽 前程远大 ./dmtl.html dao jin tu qiong
6495 道貌岸然 dào mào àn rán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严肃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于讽刺故作正经表里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成仙》:“道貌岸然。” DMAR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一本正经、正襟危坐、装腔作势、正颜厉色 嬉皮笑脸 ./dmw4.html dao mao an ran
6497 得不偿失 dé bù cháng shī 所得到的补偿不了所失去的。形容不上算。 宋 陆游《序》:“得不偿失,荣不盖愧。” DBC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因小失大、贪小失大 乞浆得酒、利市之倍、得失相当 ./dm13.html de bu chang shi
6498 得步进步 dé bù jìn bù 已进了一步,还要向前进一步。比喻野心大,贪心永不满足。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自北宁失败后,法人得步进步,海疆处处戒严。” DBJB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贪得无厌、得寸进尺 ./dm42.html de bu jin bu
6499 得寸进尺 dé cùn jìn chǐ 得到了一寸又进一步得到一尺。比喻欲望越来越大;贪心不足。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DCJ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得陇望蜀、贪得无厌、贪心不足、欲壑难填 心满意足、如愿以偿、称心如意 ./dm5n.html de cun jin chi
6500 得过且过 dé guò qiě guò 得:能够;且:姑且。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 ... 元 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DGQG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马马虎虎、苟且偷生、听天由命、敷衍了事 力争上游、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dm9r.html de guo qie guo
6501 得陇望蜀 dé lǒng wàng shǔ 陇:古代地名;相当于今甘肃东部;蜀:古代地名;相当于四川中西部。得到了陇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 ... 《东观汉记 隗嚣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DLW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得寸进尺、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心满意足、称心如意、如愿以偿 ./dm91.html de long wang shu
6507 得意忘形 dé yì wàng xíng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晋书 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DYW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忘乎所以、自鸣得意、得意洋洋、趾高气扬 怅然若失、心灰意冷 ./dnNn.html de yi wang xing
6511 德薄能鲜 dé bó néng xiǎn 鲜:少。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DBN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才疏学浅 德高望重、德才兼备 ./dnU0.html de bo neng xian
6514 灯蛾扑火 dé é pū huǒ 比喻自己找死。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灯蛾扑火,惹焰烧身。” DEP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自投罗网、飞蛾赴火 ./dndj.html de e pu huo
6515 灯红酒绿 dēng hóng jiǔ lǜ 灯光与酒色;红绿相映。形容娇奢淫逸的生活;也形容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也作“酒绿灯红”。 徐迟《牡丹》五:“灯红酒绿、珠光宝气的社会,只能使她感到窒息。” DHJ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花天酒地、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纸醉金迷 艰苦朴素、节衣缩食、克勤克俭 ./dndt.html deng hong jiu lu
6520 等而下之 děng ér xià zhī 比这一等更差的。指事物递减;后面的比前面的差一级;低一等。 宋 楼钥《攻愧集》:“乡之贫者,或不及于此,则以此法等而下之。” DEX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每况愈下、相形见绌 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 ./dnp5.html deng er xia zhi
6525 低三下四 dī sān xià sì 指地位、工作等很卑下;低人一等。也指神态恭顺卑屈。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听稗》:“你嫌这里乱鬼当家别处寻主,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干旧营生。” DSX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低眉顺眼、俯首帖耳、奴颜婢膝、卑躬屈膝 不可一世、神气活现、盛气凌人 ./dzJx.html di san xia si
6526 低声下气 dī shēng xià qì 形容说话时恭顺卑微的样子。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这里只苦了袭人,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 DSXQ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低三下四 不卑不亢 ./dzMw.html di sheng xia qi
6544 颠倒是非 diān dǎo shì fēi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指善恶不明或故意歪曲事实。 唐 韩愈《唐太学博士施先生墓志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DDSF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混淆是非、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实事求是 ./d2Vv.html dian dao shi fei
6545 颠倒阴阳 diān dǎo yīn yáng 犹言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岂肯颠倒阴阳,强人所难?” DDY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d2Y4.html dian dao yin yang
6548 颠沛流离 diān pèi liú lí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第九卷:“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保有之难也,而共振显之。” DPL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流离失所、流离转徒 安家立业、安家落户、安居乐业 ./d2dj.html dian pei liu li
6551 点金成铁 diǎn jīn chéng tiě 用以比喻把好文章改坏。也比喻把好事办坏。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真觉大师灵照》:“问:‘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点凡成圣。请师一点。’ ... DJC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点金作铁 点铁成金、点石成金 ./d2hx.html dian jin cheng tie
6556 点头哈腰 diǎn tóu hā yāo 比喻虚假的恭敬或过分的客气。 老舍《四世同堂》三四:“比他穷的人,知道他既是钱狠子,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敬而远之。” DTH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打躬作揖 刚正不阿 ./d2o0.html dian tou ha yao
6559 刁滑奸诈 diāo huá jiān zhà 刁钻、油滑、奸邪、诡诈。极其阴险狡猾。 DHJ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d2tz.html diao hua jian zha
6560 刁钻刻薄 diāo zuān kè bó 刁钻:狡猾奸诈。形容人狡猾奸诈,待人苛刻薄情。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2回:“一则里头有贵妃照应,二则故旧好亲戚多,三则你家自老太太起至于少爷们, ... DZKB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d2xj.html diao zuan ke bo
6565 钓名沽誉 diào yù gū míng 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沽:买。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DYGM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钓誉沽名 ./d3Bp.html diao yu gu ming
6569 喋喋不休 dié dié bù xiū 喋喋:形容说话的声音。唠唠叨叨;说个不停。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一俗士言词猥鄙,喋喋不休,殊败人意。” DDB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津津乐道 默不做声、守口如瓶、默默无言 ./d3Rl.html die die bu xiu
6575 丢盔卸甲 diū kuī xiè jiǎ 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 元 孔学诗《东窗事犯》第一折:“唬得禁军八百万丢盔卸甲。” DKX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落荒而逃、狼奔豕突、一败涂地 克敌制胜、旗开得胜 ./d3o4.html diu kui xie jia
6577 东奔西走 dōng bēn xī zǒu 到处奔跑。形容四处奔忙或为某个目的而四下活动。也形容到处逃窜。走:跑。 元 魏初《沁园春 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遥望神州,故人千里。” DBX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东奔西跑、萍踪浪迹、浪迹天涯、走南闯北 安土重迁、安营扎寨、安家落户 ./eDAy.html dong ben xi zou
6581 东拉西扯 dōng lā xī chě 拉、扯:闲谈。没有明确话题地聊天;也指说话写文章条理紊乱;不紧扣中心议题。 清 曹雪芹《红楼梦》:“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 DLX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说东道西、谈天说地、海阔天空 有条不紊、丝丝入扣 ./eDRz.html dong la xi che
6586 东施效颦 dōng shī xiào pín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 ... DSXP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邯郸学步、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亦步亦趋 独辟蹊径、标新立异、自我作古 ./eDdr.html dong shi xiao pin
6591 冬烘先生 dōng hōng xiān shēng 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DHX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冬烘学究 ./eGFj.html dong hong xian sheng
6619 独断独行 dú duàn dú xíng 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清 容闳《西学东渐记》第19章:“予已预备随时辞职,以便足下独断独行。” DDD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独断专行、独行其是 群策群力 ./eHJh.html du duan du xing
6620 独断专行 dú duàn zhuān xíng 断:决断;做决定。独自作出决定;自己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形容行事不民主。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DDZ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独断独行、刚愎自用、专横跋扈 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eHJr.html du duan zhuan xing
6621 独夫民贼 dú fū mín zéi 独夫: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暴君;民贼:祸害人民的人。残暴无道、祸害人民的反动统治头子。 《尚书 泰誓下》:“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 ... DFM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民贼独夫 ./eHJ1.html du fu min zei
6642 断垣残壁 duàn yuán cán bì 形容房屋倒塌残破的景象。 徐迟《火中的凤凰》:“灰红的火焰渐渐熄灭,留下一片瓦砾场,断垣残壁。” DYCB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断井颓垣 ./eWY2.html duan yuan can bi
6645 对牛弹琴 duì niú tán qín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 ... 汉 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DNTQ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对牛鼓簧、白费口舌 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eWd1.html dui niu tan qin
6646 断章取义 duàn zhāng qǔ yì 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DZQ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望文生义、穿凿附会 实事求是 ./eWg0.html duan zhang qu yi
6658 多此一举 duō cǐ yī jǔ 举:行动、举动。做出不必要的;多余的举动。表示这一行动毫无必要。 清 侯方域《南省策》:“而况于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举,以身累者乎?” DCY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画蛇添足 必不可少、不可或缺 ./eW15.html duo ci yi ju
6666 夺人所好 duó rén suǒ hào 强夺别人所喜欢的人或物。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恁须不夺人所好。” DRS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夺人所爱 投其所好 ./eXQy.html duo ren suo hao
6669 跌脚绊手 diē jiǎo bàn shǒu 指受到阻碍或牵制。 《孽海花》第二八回:“自从第一步踏上了社会的战线,只觉得面前跌脚绊手的布满了敌军,第二步再也跨不出。 ... DJB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跌脚拌手 ./MzE0bQ==.html die jiao ban shou
6673 大放厥辞 dà fàng jué cí 亦作“大放厥词”。①谓写出大量优美的辞章。②大发议论(今多含贬义)。 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辞。” DFJ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大放厥词 默默无言 ./M2QweQ==.html da fang jue ci
6677 打家截道 dǎ jiā jié dào 谓到人家里和在路上抢夺财物。 元·关汉卿《四春园》第二折:“一生杀人放火,打家截道,偷东摸西。” DJJ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打家劫舍 ./M2Q0YQ==.html da jia jie dao
6678 打街骂巷 dǎ jiē mà xiàng 街、巷:指邻里街坊。形容无事生非,寻衅闹事,耍无赖。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六回:“这刘大平日吃酒赌钱,打街骂巷,原是不安本分的人。” DJM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M2Q1ZQ==.html da jie ma xiang
6679 大杀风景 dà shā fēng jǐng 破坏兴致的意思 唐·李商隐《杂纂》把“花间喝道”、“月下把火”等列为“杀风景”的事情。 DSF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大煞风景 兴致勃勃 ./M2Q5YQ==.html da sha feng jing
6691 得不酬失 dé bù chóu shī 见“得不偿失”。 《后汉书·西羌传论》:“军书未奏其利害,而离叛之关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劳。” DBC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得不偿失、因小失大 乞浆得酒 ./M2Vvbw==.html de bu chou shi
6704 动荡不安 dòng dàng bù ān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欧阳山《三家巷》第十八章:“他和陈文婷谈起,两人都觉得纵然社会上动荡不安,革命的前途还是光明的,乐观 ... DDBA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动荡不定 平平稳稳 ./M2dnMA==.html dong dang bu an
6711 顿足搓手 dùn zú cuō shǒu 着急惋惜的样子。 梁启超《变法通义·论科举》:“不怀顾犬补牢之义,徒效渊鱼丛爵之愚,犹复顿足搓手。” DZC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抓耳挠腮 镇定自若 ./M2k5YQ==.html dun zu cuo s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