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06
|
大手大脚
|
大
|
dà shǒu dà jiǎo
|
①形容对财物毫不吝惜;没有节制地随便花费。②指行动鲁莽。③指身体强壮。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成年家大手大脚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赔垫了多少东西。”
|
DSD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挥金如土、铺张浪费、挥霍无度、一掷千金
|
节衣缩食、精打细算、省吃俭用
|
./dTFv.html
|
da shou da jiao
|
|
6407
|
大书特书
|
大
|
dà shū tè shū
|
书:写;记载 。大写特写。指对重大的事情着重突出地述叙或宣扬。也作“特书大写”。
|
唐 韩愈《答元侍御书》:“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
DST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淋漓尽致、长篇大论
|
轻描淡写、片言只字
|
./dTF5.html
|
da shu te shu
|
|
6408
|
大题小作
|
大
|
dà tí xiǎo zuò
|
将磊韪写成小文章。比喻把重大问题当作小事情来处理。
|
老舍《读〈套不住的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
DTX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小题大做
|
./dTJz.html
|
da ti xiao zuo
|
|
6409
|
大庭广众
|
大
|
dà tíng guǎng zhòng
|
庭:旧时指官署的厅堂;后泛指大院子;大庭:宽大的场所;广:多;众:许多人。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庭:旧时指官署的厅堂;后泛指大院子;大庭:宽大的场所;广:多;众:许多人。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也作“广庭大众”。...
|
汉 孔鲋《孔丛子 公孙龙》:“如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悔而不敢斗争。”
|
DTG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光天化日、众目睽睽
|
暗室屋漏
|
./dTNj.html
|
da ting guang zhong
|
|
6410
|
大同小异
|
大
|
dà tóng xiǎo yì
|
异:差异。大体相同;稍有差异。
|
庄周《庄子 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
DT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模一样、神肖酷似
|
迥然不同、大相径庭
|
./dTNt.html
|
da tong xiao yi
|
|
6412
|
大喜过望
|
大
|
dà xǐ guò wàng
|
望:希望。结果超过了原来所期望的;因而非常高兴(过:超过;望:期望 )。
|
东汉 班固《汉书 英布传》:“布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
DXG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喜出望外、喜从天降
|
大失所望、大失人望
|
./dTQ2.html
|
da xi guo wang
|
|
6413
|
大厦将倾
|
大
|
dà shà jiāng qīng
|
高大的房屋即将倒塌。比喻即将崩溃的形势。
|
明 梁辰鱼《浣纱记 论侠》:“我一身去国常回顾,若使齐事了便归乡土,只怕有大厦将倾,一木怎扶!”
|
DSJ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厦将颠、危在旦夕
|
国运昌盛、稳如泰山、坚不可摧
|
./dTRx.html
|
da sha jiang qing
|
|
6414
|
大显身手
|
大
|
dà xiǎn shēn shǒu
|
显:表示;显露;身手:武艺;指本领。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
赵树理《三里湾》七:“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
|
DX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显神通、大展经纶、大展宏图、大有作为
|
无能为力、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
./dTVh.html
|
da xian shen shou
|
|
6416
|
大相径庭
|
大
|
dà xiāng jìng tíng
|
径:门外的路;庭:门院里的地;径庭:喻相差还很远。两者大不相同;相差很远甚至完全相反。
|
庄周《庄子 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
DXJ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迥然不同、泾渭分明、截然不同、天差地别
|
一模一样、如出一辙、大同小异
|
./dTV1.html
|
da xiang jing ting
|
|
6417
|
大兴土木
|
大
|
dà xīng tǔ mù
|
兴:创办、兴起。大规模地兴建土木工程。多指兴建宫殿、住宅或园林等。
|
《旧五代史 汉书 李守贞传》:“以广其第,大兴土木,治之岁余,为京师之甲。”
|
DXT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劳民伤财
|
|
./dTY0.html
|
da xing tu mu
|
|
6418
|
大行大市
|
大
|
dà háng dà shì
|
指商品的一般市场价格。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0回:“这是大行大市,你一定不易哄我。”
|
DHD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dTZl.html
|
da hang da shi
|
|
6420
|
大摇大摆
|
大
|
dà yáo dà bǎi
|
走路时身子摇摆;乱晃。形容举动无所顾忌;扬扬自得的样子。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大摇大摆出堂,将回子发落了。”
|
DYD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神气十足、威风凛凛、高视阔步
|
如履薄冰、缩手缩脚、蹑手蹑脚
|
./dTZ5.html
|
da yao da bai
|
|
6423
|
大有可观
|
大
|
dà yǒu kě guān
|
很值得一看。形容事物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
元 无名氏《李师师传》:“殊不知美成文笔,大有可观,作《汴都赋》,如笺奏杂著,皆是杰作。”
|
DYK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举足轻重、事关全局
|
不屑一顾、不足挂齿、不值一提
|
./dTht.html
|
da you ke guan
|
|
6424
|
大有可为
|
大
|
dà yǒu kě wéi
|
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开拓或发展有前途。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地方虽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为。”
|
DYK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有作为、前程似锦
|
无所作为、不堪造就
|
./dTh3.html
|
da you ke wei
|
|
6425
|
大有起色
|
大
|
dà yǒu qǐ sè
|
明显地出现好转的样子(多指焕散的工作或觉重的疾病)。
|
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皖省惟英、霍有零贼,余亦肃清,南中军务,大有起色。”
|
DY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有成效
|
|
./dTk2.html
|
da you qi se
|
|
6426
|
大有人在
|
大
|
dà yǒu rén zài
|
原指有很多的人还活在世上。形容某一种人为数不少。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帝至东都,顾眄街衢,谓侍臣曰:‘犹大有人在。’意谓向日平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帝至东都,顾眄街衢,谓侍臣曰:‘犹大有人在。’意谓向日平阳玄感,杀人尚少故也。”...
|
DYR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乏其人
|
寥寥无几、无人问津
|
./dTln.html
|
da you ren zai
|
|
6428
|
大张旗鼓
|
大
|
dà zhāng qí gǔ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清 张春帆《宦海》:“李参戎带着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
|
DZQ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声势浩大、大张声势、浩浩荡荡、轰轰烈烈
|
秘而不宣、不露声色
|
./dWFh.html
|
da zhang qi gu
|
|
6429
|
大张挞伐
|
大
|
dà zhāng tà fá
|
大规模地进行武力讨伐(张:施行;挞伐:征讨)。
|
清 吴趼人《痛史》第19回:“如果陛下必要大张挞伐,以示天威,则当多派士兵,以期必胜。”
|
DZT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口诛笔伐、大力声讨、大动干戈
|
和平共处
|
./dWF1.html
|
da zhang ta fa
|
|
6430
|
大政方针
|
大
|
dà zhèng fāng zhēn
|
重大的政策与措施,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指针。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38回:“颇欲展施抱负,造成一法制国,所以一经就任,便草就大政方针宣言书,拟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38回:“颇欲展施抱负,造成一法制国,所以一经就任,便草就大政方针宣言书,拟向国会宣布。”...
|
DZF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dWJl.html
|
da zheng fang zhen
|
|
6431
|
大智若愚
|
大
|
dà zhì ruò yú
|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
宋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
DZ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巧若拙、虚怀若谷、不露锋芒、深藏若谷
|
锋芒毕露、不可一世、愚不可及
|
./dWJv.html
|
da zhi ruo yu
|
|
6434
|
代代相传
|
代
|
dài dài xiāng chuán
|
一代一代相继传授、流传。也作“世代相传”。
|
陆文夫《被女性化的苏州人》:“代代相传,使得苏州人在文化心态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
DD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世代相传
|
|
./dWQy.html
|
dai dai xiang chuan
|
|
6435
|
代人受过
|
代
|
dài rén shòu guò
|
受:承受,担待;过:过失,过错。替别人承担过错的责任。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各省系军阀慑于人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代人受过,曹辊也就不敢一意孤行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各省系军阀慑于人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代人受过,曹辊也就不敢一意孤行。”...
|
DRS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代为受过
|
嫁祸于人
|
./dWRj.html
|
dai ren shou guo
|
|
6436
|
代人捉刀
|
代
|
dài rén zhuō dāo
|
指代人作事或写文章。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
DR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他文笔流畅,故常~。
|
|
./dWRt.html
|
dai ren zhuo dao
|
|
6437
|
待价而沽
|
待
|
dài jià ér gū
|
等到好价钱再出售(沽:卖)。比喻做事等待某种条件;或怀才等待赏识者重用。
|
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 金宝》:“待时而动曰待价而沽。”
|
DJE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善价而沽、席珍待聘
|
坐失良机
|
./dWVx.html
|
dai jia er gu
|
|
6438
|
待理不理
|
待
|
dài lǐ bù lǐ
|
要理不理。形容对人态度冷淡。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二大爷,你们这会子瞧我穷,回来我得了银子,就是个财主了。别这么待理不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二大爷,你们这会子瞧我穷,回来我得了银子,就是个财主了。别这么待理不理的。”...
|
DL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待答不理
|
和蔼可亲
|
./dWYw.html
|
dai li bu li
|
|
6439
|
待人接物
|
待
|
dài rén jiē wù
|
物:人物;人们。接待交往各种人物。指平时与人相处
|
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内而存心养性、立身行己无所歉,外而待人接物、处事应世无所戾。”
|
DRJ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为人处世
|
|
./dWZh.html
|
dai ren jie wu
|
|
6440
|
待时而动
|
待
|
dài shí ér dòng
|
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
《周易 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
DSE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相机而行、待时而举
|
轻举妄动
|
./dWZr.html
|
dai shi er dong
|
|
6441
|
待字闺中
|
待
|
dài zì guī zhōng
|
留在闺房里等待许配(闺:好卧室)。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
|
DZG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dWc0.html
|
dai zi gui zhong
|
|
6442
|
戴笠乘车
|
戴
|
dài lì chéng chē
|
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
晋 周处《风土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乘马,他日相逢君当下。”
|
DL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贫贱之交
|
|
./dWg4.html
|
dai li cheng che
|
|
6443
|
戴罪立功
|
戴
|
dài zuì lì gōng
|
身负罪责;争取立下功劳;借以赎罪。
|
《明史 史可法传》:“以平贼逾期,戴罪立功。”
|
DZL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立功赎罪、改邪归正
|
负隅顽抗、顽抗到底、死不改悔
|
./dWl3.html
|
dai zui li gong
|
|
6444
|
单刀赴会
|
单
|
dān dāo fù huì
|
原指三国名将关羽随身带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在东吴参加宴会。后泛指只身或仅带少数人去参加有危险的约会。含 原指三国名将关羽随身带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在东吴参加宴会。后泛指只身或仅带少数人去参加有危险的约会。含有赞颂赴会者富有胆略的意思。...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吾来日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
|
DDF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智大勇、孤军深入
|
群策群力
|
./dWxv.html
|
dan dao fu hui
|
|
6445
|
单刀直入
|
单
|
dān dāo zhí rù
|
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 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
DDZ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直言不讳、开宗明义
|
拐弯抹角、指桑骂槐、藏头露尾
|
./dWx5.html
|
dan dao zhi ru
|
|
6446
|
单枪匹马
|
单
|
dān qiāng pǐ mǎ
|
①作战时单身上阵;冒险直进。②比喻做事单独行动;没有人帮助。也作“匹马单枪”、“单兵独马”、“单人匹 ①作战时单身上阵;冒险直进。②比喻做事单独行动;没有人帮助。也作“匹马单枪”、“单兵独马”、“单人匹马”。...
|
唐 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
DQP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孤家寡人、孤军奋战、无依无靠
|
人多势众、千军万马
|
./dW1p.html
|
dan qiang pi ma
|
|
6447
|
担惊受怕
|
担
|
dān jīng shòu pà
|
惊:惊恐。担受惊恐、害怕。
|
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俺出门红月乍平西,归时犹未夕阳低,怎教俺担惊受怕着昏迷。”
|
DJS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胆战心惊、坐立不安
|
稳如泰山、坦然自若
|
./dW5j.html
|
dan jing shou pa
|
|
6448
|
殚精竭虑
|
殚
|
dān jīng jié lǜ
|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殚;竭:用尽;虑:心思)。
|
明 胡应麟《诗薮》:“其用总之工,传情之文宛,有唐人竭精殚力不能追步者。”
|
DJJ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费尽心机、千方百计、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
敷衍塞责
|
./dW9x.html
|
dan jing jie lu
|
|
6449
|
胆大包天
|
胆
|
dǎn dà bāo tiān
|
形容胆量极大(多指做坏事)。现多含贬义。
|
唐 刘叉《自问》:“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
DDB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胆大包身、肆无忌惮、胆大妄为、浑身是胆
|
胆小如鼠、胆小怕事
|
./dXFv.html
|
dan da bao tian
|
|
6451
|
胆大心细
|
胆
|
dǎn dà xīn xì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鲁迅《书信集 致罗清桢》:“我是主张青年发表作品,要‘胆大心细’的,因为心若不细,便容易走入草率的路 鲁迅《书信集 致罗清桢》:“我是主张青年发表作品,要‘胆大心细’的,因为心若不细,便容易走入草率的路。”...
|
DDX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胆大心小
|
胆大心粗
|
./dXJp.html
|
dan da xin xi
|
|
6453
|
胆小如鼠
|
胆
|
dǎn xiǎo rú shǔ
|
胆子小得像老鼠一般。形容人胆小怕事。
|
北齐 魏收《魏书 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
DX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胆小怕事、畏首畏尾
|
胆大包天、浑身是胆、胆大妄为
|
./dXNt.html
|
dan xiao ru shu
|
|
6456
|
旦夕之间
|
旦
|
dàn xī zhī jiān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
汉·无名氏《焦仲卿妻》:“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
DX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瞬之间
|
天长地久
|
./dXRx.html
|
dan xi zhi jian
|
|
6457
|
弹尽粮绝
|
弹
|
dàn jìn liáng jué
|
打仗时弹药用完;粮食也吃完了。形容情况困窘;处境危急。
|
宋 魏了翁《故太府寺丞兼知兴元府利州路安抚郭公墓志铭》:“血战三日夜,矢尽援绝,遂死之。”
|
DJL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穷水尽、危在旦夕、危在旦夕、濒临绝境
|
源源不断、方兴未艾
|
./dXZl.html
|
dan jin liang jue
|
|
6459
|
弹丸之地
|
弹
|
dàn wán zhī dì
|
像弹子一样大的一块地方。形容地盘非常狭小。(弹丸:弹弓射击用的弹子)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此弹丸之地,犹不予也,令秦来年复攻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
|
DW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立锥之地、置锥之地
|
地大物博、地广人稀
|
./dXZ5.html
|
dan wan zhi di
|
|
6460
|
淡泊明志
|
淡
|
dàn bó míng zhì
|
淡泊:生活俭朴;不追求名利;过宁静俭朴的生活以此表示自己的志趣。
|
三国 蜀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DBM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平平淡淡
|
争权夺利
|
./dXdz.html
|
dan bo ming zhi
|
|
6461
|
淡而不厌
|
淡
|
dàn ér bù yàn
|
比喻既不热心也不厌弃。
|
章炳麟《辨诗》:“淡而不厌者陶潜,则王维可废也。”
|
DE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漫不经心
|
|
./dXgy.html
|
dan er bu yan
|
|
6462
|
淡而无味
|
淡
|
dàn ér wú wèi
|
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
宋 朱熹《朱子语类辑略》第四卷:“此工夫似淡而无味,然做时却自有可乐。”
|
DEW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平淡无奇
|
津津有味、耐人寻味
|
./dXhj.html
|
dan er wu wei
|
|
6464
|
当场出彩
|
当
|
dāng chǎng chū cǎi
|
旧戏表演杀伤时,用红色水涂沫,装做流血的样子,叫做出彩。比喻当着众人的面败露秘密或显出丑态。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0卷:“吾夫妇日下当受此杖,不如私下请牌头来,完了这业绩,省得当场出彩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0卷:“吾夫妇日下当受此杖,不如私下请牌头来,完了这业绩,省得当场出彩。”...
|
DC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当众出丑
|
|
./dXow.html
|
dang chang chu cai
|
|
6465
|
当断不断
|
当
|
dāng duàn bù duàn
|
指应该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春申君列传论》:“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
DD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
当机立断、英名果断、多谋善断
|
./dXph.html
|
dang duan bu duan
|
|
6468
|
当立之年
|
当
|
dāng lì zhī nián
|
指三十岁。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三十而立。”
|
DLZ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十而立、而立之年
|
|
./djBv.html
|
dang li zhi nian
|
|
6469
|
当仁不让
|
当
|
dāng rén bù ràng
|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
|
DRB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义不容辞、理所当然
|
推三阻四、临阵脱逃
|
./djFz.html
|
dang ren bu rang
|
|
6470
|
当世无双
|
当
|
dāng shì wú shuāng
|
当前世上没有能相比的。无双;没有两个;意即只有一个。
|
西汉 桓宽《盐铁论 褒贤》:“东方朔自称辨略,消坚释石,当世无双。”
|
DS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举世无双、独一无二
|
无独有偶
|
./djIy.html
|
dang shi wu shuang
|
|
6471
|
当头棒喝
|
当
|
dāng tóu bàng hè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黄檗运禅师法嗣 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黄檗运禅师法嗣 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
|
DTB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晨钟暮鼓、当头一棒
|
|
./djJj.html
|
dang tou bang 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