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4209 木形灰心 mù xíng huī xīn 形:形体。比喻不受外物干扰,意志坚定 唐·白居易《答户部崔侍郎书》:“又或杜门隐己,块然自居,木形灰心,动逾旬月。” MXH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zNtcw==.html mu xing hui xin
4211 木魅山鬼 mù mèi shān guǐ 魅:物老成精。指山林的鬼怪 南朝·宋·鲍照《芜城赋》:“木魅山鬼,野鼠城狐。” MMS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zNvNg==.html mu mei shan gui
4212 毛热火辣 máo rè huǒ là 毛:粗率,急躁。形容十分焦急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周大勇心里毛热火辣地发躁。” MRH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火烧火燎 ./NzNwaw==.html mao re huo la
4214 毛举细事 máo jǔ xì shì 毛举:列举琐碎的事情。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加以责难或攻击 宋·陈亮《论励臣之道》:“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毛举细事,以乱大谋。” MJX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毛举细故、毛举细务 ./NzNxeQ==.html mao ju xi shi
4219 目语心计 mù yǔ xīn jì 语:谈话;计:计算。用眼睛示意,在心里盘算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鲂传》:“目语心计,不宜唇齿。” MYX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2E4aw==.html mu yu xin ji
4220 目眩心花 mù xuàn xīn huā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任道元抬头起来看见,惊得目眩心花,魂不附体。” MXX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眩神摇 ./N2E4dQ==.html mu xuan xin hua
4221 目眩神迷 mù xuàn shén mí 眩:眼花。眼花缭乱,心神不定。形容看到某种景象令人吃惊的样子 曾朴《孽海花》第十回:“场上陈列着有锦绣的,有金银的,五光十色,目眩神迷,顿时吓得出神。” MXS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眩神摇、目眩神夺、目眩魂摇 ./N2E5NA==.html mu xuan shen mi
4222 目眩魂摇 mù xuàn hún yáo 眩:眼花;摇:摆动。眼花缭乱,心神不定。形容看到某种景象令人吃惊的样子 明·顾大典《青衫记·郊游访兴》:“顾盼之间,目眩魂摇。” MXH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眩神夺、目眩神迷、目眩神摇 ./N2E5bw==.html mu xuan hun yao
4223 目秀眉清 mù xiù méi qīng 目:眼睛;秀:秀丽;眉:眉毛;清:清新。形容人容貌清秀俊美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回:“更兼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 MXM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眉清目秀 ./N2E5eQ==.html mu xiu mei qing
4224 目所未睹 mù suǒ wèi dǔ 睹:看。从来没有看见过 宋·洪迈《夷坚乙志·杨戬二怪》:“小童入报有女子往来室中,妻遽出视之,韶颜丽态,目所未睹。” MSW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见所未见 ./N2FhaQ==.html mu suo wei du
4225 目盼心思 mù pàn xīn sī 盼:看。眼睛顾盼,心中思念。形容十分思念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余庆记·深闺幽思》:“你那里好风光,目盼心思,时刻何曾放。” MPX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2FiMg==.html mu pan xin si
4227 目光如镜 mù guāng rú jìng 眼光像镜子一般明亮 宋·邹应龙《鹧鸪天》:“生日到,转精神。目光如镜步如云。年年长侍华堂宴,子子孙孙孙又孙。” MGR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光锐利 ./N2FjNg==.html mu guang ru jing
4228 目断飞鸿 mù duàn fēi hóng 断:断绝;鸿:鸿雁。目送大雁飞去,直到看不见。形容离别的悲凄之情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此情未语泪先溶,自今别去,目断飞鸿。” MDF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2FjcQ==.html mu duan fei hong
4229 目瞪神呆 mù dèng shén dāi 瞪:眼睛发愣。眼睛发愣,神情呆滞。形容吃惊的样子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8回:“登时惊得目瞪神呆,惟恐他们盘问,就要出丑。” MDS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瞪口呆 ./N2FkMA==.html mu deng shen dai
4231 目不转视 mù bù zhuǎn shì 眼珠一转不转。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 清·黄宗羲《张南垣传》:“某树下某石可置某所,目不转视,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凿。” MBZ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转睛 左顾右盼 ./N2FlNA==.html mu bu zhuan shi
4232 目不妄视 mù bù wàng shì 妄:胡乱。不随便乱看。形容遵守礼制 《仙传拾遗·杨通幽》:“护气希言,目不妄视,绝声利,远嚣尘,则可以凌三届,登太清矣。” MBW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斜视 ./N2FlZQ==.html mu bu wang shi
4234 目不旁视 mù bù páng shì 视:看。形容对身边的事物不关心或不愿看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0回:“李玄此时一秉虔诚,目不旁视。” MBP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目不别视、目不斜视 瞻前顾后 ./N2FmaQ==.html mu bu pang shi
4235 母仪之德 mǔ yí zhī dé 母仪:作为母亲的典范。母亲的品德。泛指妇女的品德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郭皇后纪》:“好礼节俭,有母仪之德。” MYZ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2FnMg==.html mu yi zhi de
4236 民惟邦本 mín wéi bāng běn 惟:乃,是;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 《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MWB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民为邦本 ./N2FoNg==.html min wei bang ben
4238 灭私奉公 miè sī fèng gōng 灭:消灭。消灭私念,一心为公 唐·元稹《崔倰授尚书户部侍郎制》:“辟名用物者逃无所入,灭私奉公者得以自明。” MSF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大公无私 假公济私 ./N2FpdQ==.html mie si feng gong
4240 矛盾相向 máo dùn xiāng xiàng 向:对着。形容针锋相对 宋·钱易《南部新书》:“初若矛楯相向,后类江海同归。” MDX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针锋相对 ./N2FrOA==.html mao dun xiang xiang
4241 名重当时 míng zhòng dāng shí 重:敬重,器重。名望很高,在当时很有名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卓茂传》:“茂与孔休,蔡勋、刘宣、龚胜、鲍宣六人同志,不仕王莽,并名重当时。 ... MZD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重一时 ./N2p1NA==.html ming zhong dang shi
4242 名纸生毛 míng zhǐ shēng máo 名片纸磨得生了毛,字迹模糊了。比喻人的声誉下降,今不如昔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刘鲁风投谒所知,为典谒所阻,因有诗曰:‘无钱乞与韩知客,名纸生毛不为通。’ ... MZS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2p1ZQ==.html ming zhi sheng mao
4243 名扬天下 míng yáng tiān xià 形容名声极大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8回:“瓶儿罐儿也有两个耳朵,你须曾闻我等十节度使累建大功,名扬天下,大将王 ... MYT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高天下、名满天下 默默无闻 ./N2p1eQ==.html ming yang tian xia
4244 名显天下 míng xiǎn tiān xià 形容名声极大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MXT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闻天下、名扬天下 默默无闻 ./N2p2OA==.html ming xian tian xia
4245 名闻天下 míng wén tiān xià 形容名声极大 《北齐书·魏收传》:“功业显著,名闻天下。” MWT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扬天下、名满天下 ./N2p2aQ==.html ming wen tian xia
4246 名书竹帛 míng shū zhú bó 书:书写,记载;竹帛:史书。把名字留在史书上。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 MSZ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书锦轴、名垂竹帛 ./N2p2cw==.html ming shu zhu bo
4247 名士夙儒 míng shì sù rú 名士:有名的人;夙儒:有学问的人。知名人士和老学者 《新唐书·萧复传》:“复衣垢弊,居一室,学自力,非名士夙儒不与游。” MSS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士宿儒 ./N2p3Yw==.html ming shi su ru
4248 名实不副 míng shí bù fù 名:名称;副:相称,相符合。名声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上》:“宰衡官以正百僚、平海内为职,而无印信,名实不副。” MSB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不副实 名副其实 ./N2p3dw==.html ming shi bu fu
4249 名卿巨公 míng qīng jù gōng 有名声的权贵 宋·欧阳修《序》:“自明道、景佑以来,名卿巨公,往往见于余文矣。” MQJ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公巨卿、达官贵人 ./N2p4Ng==.html ming qing ju gong
4250 名倾一时 míng qīng yī shí 倾:倾慕,钦佩。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很大 《清史稿·艺术·王时敏传附原祁》:“王翚名倾一时,原祁高旷之致实过之。” MQY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重一时 ./N2p4Zw==.html ming qing yi shi
4251 名门右族 míng mén yòu zú 名门:有声望的豪门。有声望的世族之家 宋·朱熹《小学·嘉言》:“余见名门右族……莫不由子孙顽率奢傲以覆坠之。” MMY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门旧族 ./N2p4cQ==.html ming men you zu
4252 名门旧族 míng mén jiù zú 名门:有声望的豪门。有声望的世族之家 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这个人就是当初老相公借银子的刘员外,他是名门旧族,现有百万家财。” MMJ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门世家、名门右族 ./N2p5YQ==.html ming men jiu zu
4253 名门大族 míng mén dà zú 名门:豪门。高贵的、地位显要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况且我既为官,做我配的,须是名门大族。” MMD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门望族、名门世家 蓬门筚户 ./N2p5aw==.html ming men da zu
4254 名利兼收 míng lì jiān shōu 收:收获。又有名又得利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法子是有的,不过要化几文,然而倒是个名利兼收的事情。” MLJ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利双收 ./N2p5dQ==.html ming li jian shou
4255 名缰利索 míng jiāng lì suǒ 缰:马缰绳;索:绳子。比喻功名利禄如束缚人的缰绳和锁链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0回:“岂非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索么?” MJL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缰利锁 ./N2p6NA==.html ming jiang li suo
4256 名公大笔 míng gōng dà bǐ 名家的大手笔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8回:“名公大笔,却是本家风味。” MGD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2p6ZQ==.html ming gong da bi
4258 名不虚行 míng bù xū xíng 虚:不真实。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 《晋书·唐彬传》:“帝顾四坐曰:‘名不虚行。’” MBX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名不虚得、名不虚立 名不副实 ./N2p6eQ==.html ming bu xu xing
4259 米烂成仓 mǐ làn chéng cāng 仓:粮仓。一仓一仓的粮食腐烂了。形容家中十分富有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赵氏在家掌管家务,真个是钱过北斗,米烂成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享福 ... MLC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2swOA==.html mi lan cheng cang
4262 迈越常流 mài yuè cháng liú 迈:超过。超过一般人 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贺破东平状》:“阁下挺拔英气,迈越常流,独契圣谟,以昌鸿业。” MYC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超群出众 平平庸庸 ./N2szYQ==.html mai yue chang liu
4263 沐浴膏泽 mù yù gāo zé 沐浴;比喻身受润泽;膏泽:恩泽。指身受别人的恩惠 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佚能思初,安能惟始,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 MYG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3N2NA==.html mu yu gao ze
4264 没身不忘 mò shēn bù wàng 没身:终身。一辈子不能忘记 宋·陈亮《众祭孙冲季文》:“失声而号,痛裂肺肠。何以尉子?没身不忘。” MSB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没世难忘 ./N3N2eQ==.html mo shen bu wang
4265 没齿难泯 mò chǐ nán mǐn 没齿:终身。终身不能忘记 明·陆采《怀香记·夕阳亭议》:“你果成得此事,下官感你的恩德,真是镂骨铭心,没齿难泯。” MCN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没齿难忘、没世难泯 忘恩负义 ./N3N3OA==.html mo chi nan min
4266 妙喻取譬 miào yù qǔ pì 譬:比喻。用巧妙的比喻进行阐述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只见颂久在讲坛上步来步去,妙喻取譬地讲得头头是道。” MYQP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3N3aQ==.html miao yu qu pi
4267 妙药灵丹 miào yào líng dān 妙:指有特殊效力;丹:颗粒状的中药丸;灵丹:灵验。非常灵验能治百病的奇药。比喻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好办法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21回:“我卖妙药灵丹无虚假,专治那古怪病症与恶疮。” MYL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灵丹妙药 ./N3N3cw==.html miao yao ling dan
4269 妙绝一时 miào jué yī shí 妙:美妙。指佳妙不是同时人所能及的 宋·周禈《清波杂志》第12卷:“笔墨简远,妙绝一时。” MJY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妙绝时人 ./N3N4Yw==.html miao jue yi shi
4270 妙策如神 miào cè rú shén MCR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3N4bQ==.html miao ce ru shen
4271 闷在鼓里 mèn zài gǔ lǐ 被包在鼓里面。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坐井观天,闷在鼓里,怎么行?” MZG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蒙在鼓里 ./N3N5Zw==.html men zai gu li
4273 闷怀顿释 mèn huái dùn shì MHD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3N6MA==.html men huai dun shi
4274 没嘴葫芦 méi zuǐ hú lú 没有嘴的葫芦。比喻不善言谈或说话很少的人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浑身是口怎支吾,恰似个没嘴的葫芦。” MZH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闷嘴葫芦 ./N3QwZQ==.html mei zui hu 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