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446 不成体统 bù chéng tǐ tǒng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3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BCT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拘小节 规行矩步、循规蹈矩 ./bDRr.html bu cheng ti tong
1448 不耻下问 bù chǐ xià wèn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BCX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矜不伐、谦虚谨慎、功成不居 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 ./bDV5.html bu chi xia wen
1449 不出所料 bù chū suǒ liào 出:超出;料:推测;料想。指没有出乎预料。即在意料之中。 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回:“我从昨夜与密斯谈天之后,一直防着你,刚刚走到你那边,见你不在,我就猜着到 ... BCS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料事如神 出其不意、出人意表 ./bDcy.html bu chu suo liao
1450 不揣冒昧 bù chuǎi mào mèi 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4回:“晚生还有一句话,不揣冒昧,合老世翁商议。” BCM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bDdj.html bu chuai mao mei
1451 不辞而别 bù cí ér bié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打招呼;就离开了;或悄悄地溜走了。也作“不辞而行”、“不告而别”。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 BCE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逃之夭夭、溜之大吉 不速之客 ./bDdt.html bu ci er bie
1452 不辞劳苦 bù cí láo kǔ 辞:推辞。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也作“不辞辛苦”。 唐 牛肃《纪闻 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BCL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辞辛苦 拈轻怕重、好逸恶劳 ./bDd3.html bu ci lao ku
1453 不次之迁 bù cì zhī qiān 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东汉 班固《汉书 东方朔传》:“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 BCZ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次之位、连升三级、破格提拔 ./bDg2.html bu ci zhi qian
1454 不得而知 bù dé ér zhī 得:能够。无从知道。 唐 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BDE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无所知、不知所以 洞若观火、了如指掌 ./bDl1.html bu de er zhi
1456 不得要领 bù dé yào lǐng 要领:要点。抓不住事物的要点和关键。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骞传》:“骞不得要领。” BDY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茫然不解、雾里看花、不知所为 一目了然、了如指掌、提纲挈领 ./bGF5.html bu de yao ling
1457 不动声色 bù dòng shēng sè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 ... 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BD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露声色、无动于衷、泰然自若 不知所措、失魂落魄、手足无措 ./bGJz.html bu dong sheng se
1458 不乏其人 bù fá qí rén 乏:缺乏;其人:那样的人。不缺少那样的人。 清 吕留良《与陈执斋书》:“然则如今之篯侯,远近不乏其人。” BFQ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触目皆是、比比皆是、大有人在 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bGNt.html bu fa qi ren
1459 不乏先例 bù fá xiān lì 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 姚雪垠《李自成》第四卷第14章:“明末起义首领中一向重视养子,而且以养子继承皇位的事在五代不乏先例。 ... BFX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司空见惯 空前绝后 ./bGN3.html bu fa xian li
1460 不分彼此 bù fēn bǐ cǐ 彼:对方;此:己方。不分你我。形容关系亲密。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我想叫他们今后不分彼此,都是一样。” BFB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情同手足 行同陌路 ./bGVr.html bu fen bi ci
1461 不分皂白 bù fēn zào bái 皂:黑色。不分黑白。比喻不分是非曲直;不问情由。 《诗经 大雅 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 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 ... BFZ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混淆黑白、是非不分、混为一谈 是非分明、黑白分明 ./bGZl.html bu fen zao bai
1462 不服水土 bù fú shuǐ tǔ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汉 荀悦《汉纪 武帝纪》:“中国之人,不知其地势,不能服其水土。” BFS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水土不服 ./bGdp.html bu fu shui tu
1464 不甘雌伏 bù gān cí fú 甘:甘心,情愿;雌伏:雌鸟伏在那儿不动,比喻隐藏,不进取。比喻不甘心处于无所作为的境地。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典传》:“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BGC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力争上游、不甘落后 甘居人后 ./bGhj.html bu gan ci fu
1465 不甘后人 bù gān hòu rén 甘:甘心;情愿。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而广不甘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BGH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争先恐后、力争上游、不甘示弱 自暴自弃、随波逐流、甘居中游 ./bGht.html bu gan hou ren
1466 不甘寂寞 bù gān jì mò 甘:甘心情愿;寂寞:冷漠、孤单、无声无息。形容不甘心受冷落;而要参与某事;或者是不情愿无声无息;而积 ... 清 吕留良《与高旦中书》:“念头淡薄,自然删落,若不甘寂寞,虽外事清高,正是以退为进。” BGJ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甘示弱、出头露面 不闻不问、默默无闻 ./bGh3.html bu gan ji mo
1467 不甘示弱 bù gān shì ruò 甘:甘心;情愿;示:表示;显示;弱:差;不足。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我的第一个师父》:“乡下人大抵有些顽固,以为和尚是只应该念经拜忏的,台下有人骂 ... BGS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甘后人、力争上游 甘拜下风、自暴自弃 ./bGk2.html bu gan shi ruo
1468 不敢苟同 bù gǎn gǒu tóng 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事。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兄台这般说话在下可不敢苟同,红花会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BGG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未敢苟同 随声附和、人云亦云 ./bGlx.html bu gan gou tong
1469 不敢问津 bù gǎn wèn jīn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长沮桀溺藕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BGW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无人问津 ./bGpr.html bu gan wen jin
1470 不共戴天 bù gòng dài tiān 共:共同;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极深;誓不两立。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BGD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深仇大恨、势不两立、刻骨仇恨 相依为命、唇齿相依 ./bGs0.html bu gong dai tian
1471 不苟言笑 bù gǒu yán xiào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BGY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正襟危坐、老成持重 油腔滑调、谈笑风生 ./bGtl.html bu gou yan xiao
1472 不关紧要 bù guān jǐn yào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1回:“此事也不关紧要,因而吩咐祁知府从宽办结。” BGJ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无关紧要 至关重要 ./bGtv.html bu guan jin yao
1473 不关痛痒 bù guān tòng yǎng 不关:不相干。比喻切身相关的事情。与自身的利害没有关系。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这里虽还有两三个老婆子,都是不关痛痒的。” BGT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了不相涉、漠不关心 息息相关、唇齿相依 ./bGt5.html bu guan tong yang
1474 不过尔尔 bù guò ěr ěr 尔尔:如此如此。不过如此而已。 清 沈复《浮生六记 浪游记快》:“其红门局之梅花,姑姑庙之铁树,不过尔尔。” BGEE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过如此、不值一提、不足挂齿 非同小可、举足轻重、不同凡响 ./bGxp.html bu guo er er
1475 不寒而栗 bù hán ér lì 寒:寒冷;栗:发抖。不是因为寒冷而发抖。形容恐惧到了极点。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馀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BHE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毛骨悚然、提心吊胆、胆战心惊 无所畏惧、临危不惧 ./bGxz.html bu han er li
1476 不合时宜 bù hé shí yí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东汉 班固《汉书 哀帝纪》:“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BHS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合时尚、陈词滥调 因时制宜 ./bG0y.html bu he shi yi
1478 不欢而散 bù huān ér sàn 欢:高兴;愉快;散:分开;分手。很不愉快地分手。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众客咸不欢而散。” BHE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妻离子散、一哄而散 济济一堂、欢聚一堂 ./bG1t.html bu huan er san
1479 不惑之年 bù huò zhī nián 惑:迷惑;年:年龄。不迷惑的年龄;人到四十岁;称“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时已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而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四十而不惑。” BHZ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人到中年 豆蔻年华 ./bG42.html bu huo zhi nian
1480 不急之务 bù jí zhī wù 务:事务。不紧迫的事务。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和传》:“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墓,其于名行,岂不善哉!” BJZ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细枝末节 当务之急、燃眉之急 ./bG8w.html bu ji zhi wu
1481 不疾不徐 bù jí bù xú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 宋 黄庭坚《王纯中墓志铭》:“君调用财力,不疾不徐,劳民劝功,公私以济。” BJB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快不慢 过犹不及 ./bG9h.html bu ji bu xu
1482 不假思索 bù jiǎ sī suǒ 假:借助;依靠;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 ... 宋 黄榦《黄勉斋文籍 复黄会卿》:“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BJ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挥而就、脱口而出、一目十行 慢条斯理、深思熟虑、搜索枯肠 ./bG9r.html bu jia si suo
1483 不见天日 bù jiàn tiān rì 比喻社会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八卷:“福州之人,以为终世不见天日也,岂料端公赐问。” BJT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暗无天日 大放光明 ./bHA0.html bu jian tian ri
1484 不骄不躁 bù jiāo bù zào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 ... BJB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卑不亢、戒骄戒躁、谦虚谨慎 自高自大、骄傲自满、操之过急 ./bHBl.html bu jiao bu zao
1485 不矜不伐 bù jīn bù fá 矜:自夸;自大;伐:自我夸耀。不骄傲自大;不夸耀自己。 《尚书 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BJB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虚怀若谷、不卑不亢 妄自尊大、自高自大 ./bHFp.html bu jin bu fa
1486 不近人情 bù jìn rén qíng 近:接近。不合乎人的常情。后指性情或言行怪僻;不合情理。也作“不近情理”。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BJR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冷若冰霜、拒人千里 通情达理、合情合理 ./bHFz.html bu jin ren qing
1487 不进则退 bù jìn zé tuì 不向前进就向后退。也指不进步就要退步。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卷:“凡人不进则退也。” BJZ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逆水行舟 勇往直前 ./bHIy.html bu jin ze tui
1488 不咎既往 bù jiù jì wǎng 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春秋 孔子《论语 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BJJ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既往不咎 赏罚分明、信赏必罚 ./bHJt.html bu jiu ji wang
1489 不拘小节 bù jū xiǎo jié 不拘:不拘泥;不限制;小节:琐碎的生活小事。不拘泥于生活琐事。指人在生活小事上不大在乎。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虞延传》:“(延)性敦朴,不拘小节,又无乡曲之誉。” BJX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拘形迹、洒脱不拘 缩手缩脚、谨小慎微 ./bHJ3.html bu ju xiao jie
1490 不绝如缕 bù jué rú lǚ 绝:断;缕:细线。似断未断;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比喻情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 ... 宋 苏轼《前赤壁赋》:“馀音袅袅,不绝如缕。” BJR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危如累卵、岌岌可危 牢不可破、安如泰山 ./bHNn.html bu jue ru lu
1491 不刊之论 bù kān zhī lùn 刊:消除;改正。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有错误时;或改动或剥去;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内容正确 ... 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论曹吴体法》第一卷:“况唐室已(以)上,未立曹吴,岂显释寡要之谈,乱爱宾不刊 ... BKZ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天经地义、不易之论 不经之谈、无稽之谈 ./bHRh.html bu kan zhi lun
1492 不堪回首 bù kān huí shǒu 不堪:不忍;回首:回头;引申为回顾、回忆。不能忍受回顾的痛苦。多指因回忆过去不好或不愉快的事而痛苦; ... 南唐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BKH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创巨痛深、痛定思痛 喜出望外、大喜过望 ./bHRr.html bu kan hui shou
1493 不堪其忧 bù kān qí yōu 忧:愁苦。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 《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BKQ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bHR1.html bu kan qi you
1498 不堪一击 bù kān yī jī 不堪:经不起。经不起一打。形容十分脆弱。有时也指文章的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王安忆《命运交响曲》:“我太响,心里却在大声地嚷:你的想法太不堪一击了!” BKY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势单力薄、一触即溃 坚不可摧、无懈可击、固若金汤 ./bHY4.html bu kan yi ji
1500 不亢不卑 bù kàng bù bēi 亢: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他这远愁近虑,不亢不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 ... BKB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骄傲自大 ./bHZz.html bu kang bu bei
1501 不可多得 bù kě duō dé 得:得到;获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 东汉 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BKD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比比皆是、多如牛毛、车载斗量 ./bHdt.html bu ke duo de
1502 不可告人 bù kě gào rén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清 陈梦雷《闲止书堂集钞》:“其于不可告人之隐,犹未忍宣之于众也。” BKG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心怀叵测、讳莫如深、别有用心 襟怀坦白、光明正大、推心置腹 ./bHd3.html bu ke gao ren
1504 不可开交 bù kě kāi jiāo 开:解开;交:纠缠。不能解脱纠缠。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吴赞善听到这里,便气的不可开交。” BKK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亦乐乎 分崩离析 ./bHkw.html bu ke kai jiao
1507 不可偏废 bù kě piān fèi 偏废:偏重这个放弃了那个。指对相互关联的事物不能偏重一个方面;废弃或忽视另一个方面;而应同时并重。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山谷下》:“读《庄子》,令人意宽思大,敢作;读《左传》,便使人入法度,不 ... BKP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偏不倚、统筹兼顾 本末倒置、顾此失彼、轻重倒置 ./bHo0.html bu ke pian 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