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8
|
遏云绕梁
|
遏
|
è yún rào liáng
|
遏:停止。歌声优美,使游动的浮云为之停下来静听,似余音绕着屋梁,不愿散去。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文事》:“惊神泣鬼,皆言词赋之雄豪;遏云绕梁,原是歌耷之嘹亮。”
|
EYR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lwZQ==.html
|
e yun rao liang
|
|
829
|
恩不放债
|
恩
|
ēn bù fàng zhai
|
对亲人不宜放债。意谓免因钱财交往而致发生怨怼。恩,指亲人。
|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他可是肯心肯意的还咱……正是恩不放债。”
|
EBF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lweQ==.html
|
en bu fang zhai
|
|
832
|
耳满鼻满
|
耳
|
ěr mǎn bí mǎn
|
满耳朵满鼻子都是。形容听得烂熟。
|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你在南京时,人说你周舍名字,说的我耳满鼻满的,则是不曾见你。”
|
EMB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lyYw==.html
|
er man bi man
|
|
833
|
二满三平
|
二
|
èr mǎn sān píng
|
同“三平二满”。
|
宋·陈亮《三部乐·七月送丘宗卿使虏》词:“小屈穹庐,胆二满三平,共劳均佚。”
|
EMS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平二满
|
|
./M2lybQ==.html
|
er man san ping
|
|
835
|
尔汝之交
|
尔
|
ěr rǔ zhī jiāo
|
尔汝:古人彼此以尔汝相称,表示亲昵。指不拘形迹,十分亲昵的交情。亦作“尔汝交”。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刘孝标注引《文士传》:“少与孔融作尔汝之交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刘孝标注引《文士传》:“少与孔融作尔汝之交,时衡未满二十,融已五十。”...
|
ER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尔汝交
|
|
./M2lzcQ==.html
|
er ru zhi jiao
|
|
838
|
耳食之论
|
耳
|
ěr shí zhī lùn
|
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亦作“耳食之谈”、“耳食之言”、“耳食之见”、“耳食之学”。
|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
ES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食之谈、无稽之谈
|
|
./M2l0aw==.html
|
er shi zhi lun
|
|
839
|
二童一马
|
二
|
èr tóng yī mǎ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
ETY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青梅竹马
|
|
./M2l0dQ==.html
|
er tong yi ma
|
|
840
|
而今而后
|
而
|
ér jīn ér hòu
|
而:语助词。从今以后。
|
《吕氏春秋 恃君览 长利》:“臣而今而后知吾先君周公之不若太公望封之知也。”《旧唐书 卢藏用传》:“ 《吕氏春秋 恃君览 长利》:“臣而今而后知吾先君周公之不若太公望封之知也。”《旧唐书 卢藏用传》:“而今而后,焚蓍龟,毁律历,废六合,斥五行,浩然清虑,则将奚若?”...
|
EJE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lzYw==.html
|
er jin er hou
|
|
847
|
婀娜妩媚
|
婀
|
ē nuó wǔ mèi
|
婀娜:轻盈柔美;妩媚:姿态美好。轻盈柔美的姿态
|
曹靖华《小跋》:“一串串盛开的藤花,满吊枝头,迎风摇曳,婀娜妩媚。”
|
ENW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BnOA==.html
|
e nuo wu mei
|
|
848
|
讹言谎语
|
讹
|
é yán huǎng yǔ
|
讹言:谣言。造谣说谎话
|
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俺孩儿也不曾讹言谎语,又不曾方头不律。”
|
EYH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BnaQ==.html
|
e yan huang yu
|
|
849
|
娥皇女英
|
娥
|
é huáng nǚ yīng
|
娥皇、女英:传说唐尧的两个女儿,均嫁给虞舜为妻。比喻姊妹同夫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五帝本纪》:“于是尧妻之二女。”
|
EHN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Bncw==.html
|
e huang nu ying
|
|
850
|
鹅存礼废
|
鹅
|
é cún lǐ fèi
|
存:保存。指古代礼节形式已经消亡,仅存食物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如今却把这奠雁的古制化雅为俗,差个家人送来,叫作通信,这就叫做鹅存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如今却把这奠雁的古制化雅为俗,差个家人送来,叫作通信,这就叫做鹅存礼废。”...
|
ECL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BoMg==.html
|
e cun li fei
|
|
851
|
额手加礼
|
额
|
é shǒu jiā lǐ
|
表示敬意
|
章炳麟《与上海国民党函》:“外人之额手加礼者,今且相与鄙夷。”
|
ESJ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Bodw==.html
|
e shou jia li
|
|
852
|
扼臂啮指
|
扼
|
è bì niè zhǐ
|
扼:用力掐;啮:咬。掐胳膊,咬手指。形容母子心灵相互感应
|
东汉 王充《论衡 感虚》:“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扼臂以呼 东汉 王充《论衡 感虚》:“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扼臂以呼汝耳。’”...
|
EBN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BpNg==.html
|
e bi nie zhi
|
|
853
|
扼腕兴嗟
|
扼
|
è wàn xīng jiē
|
扼腕:用手握腕;嗟:感叹。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发出叹息的神态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01回:“于是吏民俱困,都累得扼腕兴嗟,愁眉百结了。”
|
EWX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扼腕长叹
|
|
./NnBpZw==.html
|
e wan xing jie
|
|
859
|
饿虎攒羊
|
饿
|
è hǔ cuán yáng
|
攒:赶。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清 酌元亭主人《照世杯 百和坊将无作有》:“可怜欧滁山被那大汉捉住,又有许多汉子来帮打,像饿虎攒羊一 清 酌元亭主人《照世杯 百和坊将无作有》:“可怜欧滁山被那大汉捉住,又有许多汉子来帮打,像饿虎攒羊一般,直打得个落花流水。”...
|
EHC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饿虎吞羊、饿虎擒羊
|
|
./NnBuNg==.html
|
e hu cuan yang
|
|
860
|
饿死事大
|
饿
|
è sǐ shì dà
|
饿死人是件大事
|
清 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况贫能病人,饿死事大,不惟利禄之见,尽人难免。”
|
ESS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BuZw==.html
|
e si shi da
|
|
863
|
恩高义厚
|
恩
|
ēn gāo yì hòu
|
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
徽剧《赠剑》:“蒙公主不弃臣陋,恩高义厚。”
|
EGY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恩深义重、恩深似海
|
|
./NnBwZQ==.html
|
en gao yi hou
|
|
865
|
恩深法驰
|
恩
|
ēn shēn fǎ chí
|
驰:废弛。因恩情深厚关系密切而不执行法纪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乃恩深法驰,背道寒盟,瘏口罔闻,剖心难谅。”
|
ESF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BxaQ==.html
|
en shen fa chi
|
|
867
|
恩威并著
|
恩
|
ēn wēi bìng zhuó
|
恩德与威势同时并行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所用之人,各有职掌,恩威并著,无不钦服。”
|
EWB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恩威并行、恩威并用、恩威并济
|
|
./NnBybQ==.html
|
en wei bing zhuo
|
|
868
|
恩怨了了
|
恩
|
ēn yuàn liǎo liǎo
|
了了:清清楚楚。恩惠与怨恨清清楚楚。指有恩报恩,有怨报怨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续黄粱》:“恩怨了了,颇快心意。”
|
EYL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恩怨分明
|
|
./NnBydw==.html
|
en yuan liao liao
|
|
870
|
儿怜兽扰
|
儿
|
ér lián shòu rǎo
|
怜:宠爱,爱惜;扰:驯养。像对小孩一样加以爱抚,对野兽一样加以驯养
|
宋 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公居三年,怯勇隳完,儿怜兽扰。”
|
ELS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B0YQ==.html
|
er lian shou rao
|
|
871
|
儿女夫妻
|
儿
|
ér nǚ fū qī
|
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原配夫妻
|
元 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他是你儿女夫妻,做这等勾当,你告他去,我是证见。”
|
ENF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结发夫妻
|
|
./NnB0aw==.html
|
er nu fu qi
|
|
872
|
儿女情多
|
儿
|
ér nǚ qíng duō
|
指男女相爱的感情丰富
|
唐 卢照邻《五悲文 悲穷通》:“项羽帐中之饮,荆卿易水之歌,何壮夫之懦节,伊儿女之情多。”
|
ENQ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儿女情长
|
|
./NnB1NA==.html
|
er nu qing duo
|
|
873
|
儿女之债
|
儿
|
ér nǚ zhī zhài
|
债:欠帐。父母对子女所承担的教养婚嫁的义务
|
元 高明《琵琶记 丞相教女》:“愿相公早毕儿女之债。”
|
EN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B2OA==.html
|
er nu zhi zhai
|
|
875
|
尔雅温文
|
尔
|
ěr yǎ wēn wén
|
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生得眉清目秀,尔雅温文,且又性情蕴藉,聪颖过人。”
|
EYW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温文尔雅
|
|
./NnB4Ng==.html
|
er ya wen wen
|
|
877
|
耳鬓相磨
|
耳
|
ěr bìn xiāng mó
|
鬓:鬓发;相: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
|
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
|
EBX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鬓厮磨
|
|
./NnB4cQ==.html
|
er bin xiang mo
|
|
878
|
耳不旁听
|
耳
|
ěr bù páng tīng
|
两耳不往旁边听。形容专心致志的神态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因见他姐妹们说笑,便自己走到阶下竹前,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斜视。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因见他姐妹们说笑,便自己走到阶下竹前,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斜视。”...
|
EBP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不斜视
|
|
./NnB5YQ==.html
|
er bu pang ting
|
|
879
|
耳后风生
|
耳
|
ěr hòu fēng shēng
|
形容驰驱迅速
|
《梁书 曹景宗传》:“觉耳后风生,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
|
EHF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后生风
|
|
./NnB5dQ==.html
|
er hou feng sheng
|
|
880
|
耳聋眼黑
|
耳
|
ěr lóng yǎn hēi
|
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
清 翟灏《通俗编 身体 耳聋眼黑》:“《传灯录》,百丈被马祖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
|
ELY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聋眼瞎
|
|
./NnB6NA==.html
|
er long yan hei
|
|
881
|
耳染目濡
|
耳
|
ěr rǎn mù rǔ
|
染:沾染;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7回:“一来也是秉赋了浇漓的薄气,二来又离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习就了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7回:“一来也是秉赋了浇漓的薄气,二来又离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习就了那轻薄的态度。”...
|
ERM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濡目染、耳濡目击
|
|
./NnExMg==.html
|
er ran mu ru
|
|
882
|
耳濡目击
|
耳
|
ěr rǔ mù jī
|
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
明 李东阳《刘公神道碑铭》:“古者重世臣将家,盖其韬略技艺,耳濡目击,有不习而能者。”
|
ERM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濡目染、耳染目濡、耳习目染
|
|
./NnExbQ==.html
|
er ru mu ji
|
|
883
|
耳濡目及
|
耳
|
ěr rǔ mù jí
|
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
明 吴承恩《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凡此诸条,耳濡目及,默化阴孚,匪言可悉。”
|
ERM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濡目击、耳濡目染、耳习目染
|
|
./NnExdw==.html
|
er ru mu ji
|
|
884
|
耳闻目览
|
耳
|
ěr wén mù lǎn
|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
唐 孙揆《灵应传》:“宝及晡方寤,耳闻目览,恍然如在。”
|
EWM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闻目见、耳闻目击、耳闻目睹
|
|
./NnEzMA==.html
|
er wen mu lan
|
|
885
|
耳闻目染
|
耳
|
ěr wén mù rǎn
|
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
丛维熙《北国草》第一章:“由于他小时候在巴黎耳闻目染的结果,爱情比同龄的年轻人要早醒得多。”
|
EWM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濡目染
|
|
./NnEzYQ==.html
|
er wen mu ran
|
|
886
|
耳闻眼睹
|
耳
|
ěr wén yǎn dǔ
|
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
元 秦简夫《东堂老》楔子:“老夫耳闻眼睹,非止一端,因而忧闷成疾。”
|
EWY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闻目睹
|
|
./NnEzaw==.html
|
er wen yan du
|
|
887
|
耳闻眼见
|
耳
|
ěr wén yǎn jiàn
|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
唐 元稹《连昌宫词》:“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
|
EWY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闻目见、耳闻眼睹、耳闻目击
|
|
./NnEzdQ==.html
|
er wen yan jian
|
|
888
|
耳习目染
|
耳
|
ěr xí mù rǎn
|
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
老舍《四世同堂》:“老人自幼生长在北平,耳习目染的和旗籍人学了许多规矩礼路。”
|
EXM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濡目染、耳濡目击、耳濡目及
|
|
./NnE0NA==.html
|
er xi mu ran
|
|
889
|
饵名钓禄
|
饵
|
ěr míng diào lù
|
饵:引诱;钓:诱取;禄:官吏的俸禄。指谋取官位和俸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因平素深恶,说这原非圣贤制撰,焉能阐发圣贤之奥,不过是后人饵名钓禄之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因平素深恶,说这原非圣贤制撰,焉能阐发圣贤之奥,不过是后人饵名钓禄之阶。”...
|
EMD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E0bw==.html
|
er ming diao lu
|
|
890
|
二次三番
|
二
|
èr cì sān fān
|
蕃:遍数。不止一次,反复的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他二次三番的邀我去逛逛。”
|
ECS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番两次、几次三番
|
|
./NnE1cw==.html
|
er ci san fan
|
|
891
|
二帝三王
|
二
|
èr dì sān wáng
|
二帝: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指古代帝王
|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昔在二帝三王……财足以奉郊庙、御宾客,充庖厨而已。”
|
EDS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皇五帝
|
|
./NnE2Yw==.html
|
er di san wang
|
|
894
|
二桃三士
|
二
|
èr táo sān shì
|
士:武士。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比喻借刀杀人
|
三国 蜀 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
ET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二桃杀三士
|
|
./NnE5NA==.html
|
er tao san shi
|
|
895
|
二仙传道
|
二
|
èr xiān chuán dào
|
两位神仙共同传授道法。比喻两人秘密地配合做某件事情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56回:“貂鼠皮道:‘二仙传道去罢!’珍珠串瞅了一眼,笑的去讫。”
|
EXC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E5bw==.html
|
er xian chuan dao
|
|
896
|
二罪俱罚
|
二
|
èr zuì jù fá
|
罚:处罚。前后两桩罪过一并处罚
|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二折:“赢了将功折过,输了二罪俱罚。”
|
EZJ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二罪并罚
|
|
./NnFiMg==.html
|
er zui ju fa
|
|
898
|
阿世取容
|
阿
|
ē shì qǔ róng
|
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取容:博得别人的欢心。迎合世俗,取悦于人
|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至叔孙通,则正以曲学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仪,知典礼也。”
|
ESQR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阿意取容
|
刚正不阿
|
./MTQ=.html
|
e shi qu rong
|
|
899
|
屙金溺银
|
屙
|
ē jīn niào yín
|
比喻生存有术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2回:“常言道:养儿不要屙金溺银,只要见景生情。”
|
EJN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屙金尿银
|
|
./NXdz.html
|
e jin niao yin
|
|
900
|
讹以滋讹
|
讹
|
é yǐ zī é
|
把本来错误的东西加以传播,越传越错
|
清 侯方域《为司徒公与宁南侯书》:“而无如市井仓皇,讹以滋讹,几于三人成虎。”
|
EYZE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讹传讹、三人成虎
|
|
./NXgy.html
|
e yi zi e
|
|
901
|
蛾眉螓首
|
蛾
|
é méi qín shǒu
|
弯弯的眉毛,方广的前额。形容女子容貌的美艳
|
《诗经 卫风 硕人》:“螓首蛾眉。”
|
EMQ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Xhj.html
|
e mei qin shou
|
|
902
|
噩噩浑浑
|
噩
|
è è hún hún
|
指质朴忠厚的样子。指上古之世
|
清 魏源《序》:“于是天文地理,皆定位于高高下下之中;孔思周情,各呈露于噩噩浑浑之际。”
|
EEH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Xlx.html
|
e e hun hun
|
|
903
|
耳食之言
|
耳
|
ěr shí zhī yán
|
耳食:耳朵吃饭。比喻耳杂吃进去的不知滋味。不加分辨的;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
ESZ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流言蜚语
|
|
./NXp1.html
|
er shi zhi y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