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9
|
沤珠槿艳
|
沤
|
ōu zhū jǐn yàn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唐·高彦休《唐阙史·韦进士见亡妓》:“某非猎食者,哀君情切,因来奉救。沤珠槿艳,不必多怀。”
|
OZJ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沤沫槿艳
|
|
./N3NieQ==.html
|
ou zhu jin yan
|
|
680
|
沤沫槿艳
|
沤
|
ōu mò jǐn yàn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太平广记》第351卷:“某非猎食者,哀君情切,因来奉救。沤沫槿艳,不必多怀。”
|
OMJ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沤珠槿艳
|
|
./N3NjOA==.html
|
ou mo jin yan
|
|
681
|
沤浮泡影
|
沤
|
ōu fú pào yǐng
|
沤:水泡。水中气泡。比喻虚幻不实或易于消失的事物
|
明·张景《飞丸记·赏春话别》:“叹世人似沤浮泡影,笑眼前繁华富贵,可能常定?”
|
OFP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NjaQ==.html
|
ou fu pao ying
|
|
682
|
偶变投隙
|
偶
|
ǒu biàn tóu xì
|
隙:漏洞,机会;投隙:投机。随机应变,投机取巧
|
宋·秦观《谢王学士书》:“每观今时偶变投隙之士,操数寸之管,书方尺之纸,无不拾取青紫为宗族荣耀。”
|
OBT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机取巧
|
|
./OHIzbQ==.html
|
ou bian tou xi
|
|
686
|
恩断义绝
|
恩
|
ēn duàn yì jué
|
恩爱情义完全断绝。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绝断没有接续。多指夫妻或亲属之间感情破裂。
|
元 马致远《马丹阳》:“咱两个恩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
ED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镜破钗分、花残月缺
|
情深义笃、相依为命
|
./NXow.html
|
en duan yi jue
|
|
687
|
儿女亲家
|
儿
|
ér nǚ qìng jiā
|
指两家儿女结为婚姻的亲戚关系
|
《花月痕》第52回:“历有数年,便发起财,也娶了亲,与秃头做个儿女亲家。”
|
EN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指腹为婚
|
|
./NXph.html
|
er nu qing jia
|
|
688
|
耳鬓厮磨
|
耳
|
ěr bìn sī mó
|
鬓:鬓发;脸颊两旁靠近耳朵的软发;厮:互相;磨:擦。头靠得很近;耳边的头发互相挨在一起。形容小儿女朝 鬓:鬓发;脸颊两旁靠近耳朵的软发;厮:互相;磨:擦。头靠得很近;耳边的头发互相挨在一起。形容小儿女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情态。...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
EBS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青梅竹马
|
天各一方
|
./NXpr.html
|
er bin si mo
|
|
689
|
耳顺之年
|
耳
|
ér shùn zhī nián
|
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
ESZ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花甲之年
|
|
./NjA0.html
|
er shun zhi nian
|
|
691
|
阿时趋俗
|
阿
|
ē shí qū sú
|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
恽代英《再复毕几庵书》:“故办杂志者,当研究社会心理(然此决非阿时趋俗,只以顺其势而利导之耳)。”
|
ES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爱素好古
|
我行我素
|
./YWpn.html
|
e shi qu su
|
|
696
|
峨冠博带
|
峨
|
é guān bó dài
|
峨:高;博:宽阔。高高的帽子;宽宽的衣带。后比喻穿着礼服。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
EG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华冠丽服、珠光宝气
|
衣衫褴褛、短褐穿结
|
./eXZr.html
|
e guan bo dai
|
|
697
|
鹅毛大雪
|
鹅
|
é máo dà xuě
|
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
唐·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
EMD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eXZ1.html
|
e mao da xue
|
|
698
|
鹅行鸭步
|
鹅
|
é xíng yā bù
|
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
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13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狼心狗行潜宗阚,鹅行鸭步怀 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13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狼心狗行潜宗阚,鹅行鸭步怀愚滥。”...
|
EXY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蜗行牛步
|
大步流星
|
./eXc0.html
|
e xing ya bu
|
|
700
|
婀娜多姿
|
婀
|
ē nuó duō zī
|
婀娜:柔软而美好。形容各种轻盈软美的姿态。
|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
END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娇百媚、仪态万方
|
丑态百出、搔首弄姿
|
./eXd5.html
|
e nuo duo zi
|
|
701
|
扼喉抚背
|
扼
|
è hóu fǔ bèi
|
抚:按,捺。掐住咽喉,按住脊背。比喻控制敌方的要害,使其丧失反抗的能力。
|
隋·卢思道《为北齐檄陈文》:“巨舰高舻,顺流东指江都、寿春之域;扼喉抚背之兵,飞龙赤马,绝水南越。”
|
EHF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扼吭抚背
|
|
./eXg4.html
|
e hou fu bei
|
|
702
|
扼吭夺食
|
扼
|
è gāng duó shí
|
扼:用力掐着;亢:咽喉。扼住喉咙,夺走吃的东西。比喻使人处于绝境。
|
《元史·陈祖仁传》:“乃欲驱疲民以供大役,废其耕耨而荒其田亩,何异扼其吭而夺其食,以速其毙乎?”
|
EGD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eXhp.html
|
e gang duo shi
|
|
703
|
扼腕长叹
|
扼
|
è wàn cháng tàn
|
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
|
《晋书·刘琨传》:“臣所以泣血宵吟,扼腕长叹者也。”
|
EWC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扼腕叹息
|
|
./eXky.html
|
e wan chang tan
|
|
706
|
恶性循环
|
恶
|
ē xìng xún huán
|
许多坏事互为因果,循环不已,越来越坏。
|
《新华文摘》1981年11期:“戚祖胜无力还债,只好再去骗,拆东墙补西墙,骗的更大,债主更多,形成了 《新华文摘》1981年11期:“戚祖胜无力还债,只好再去骗,拆东墙补西墙,骗的更大,债主更多,形成了恶性循环。”...
|
EXX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良性循环
|
./ejFl.html
|
e xing xun huan
|
|
709
|
恶有恶报
|
恶
|
è yǒu è bào
|
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
|
南朝·梁·萧衍《新酒肉文》:“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
|
EYE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善有善报
|
./ejI4.html
|
e you e bao
|
|
711
|
恶语相加
|
恶
|
è yǔ xiāng jiā
|
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六章:“日常士兵偶有不是,动辄恶语相加,痛施体罚。”
|
EY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恶语中伤
|
|
./ejJz.html
|
e yu xiang jia
|
|
713
|
饿虎扑食
|
饿
|
è hǔ pū shí
|
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比喻迅速地猛烈地向前冲去。
|
明 吴承恩《西游记》:“双手使降妖杖丢一个丹凤朝阳饿虎扑食。”
|
EHP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气势汹汹、猛虎下山
|
龙困浅滩、虎落平阳
|
./ejRx.html
|
e hu pu shi
|
|
714
|
遏恶扬善
|
遏
|
è è yán shàn
|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
《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
EE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惩恶扬善
|
|
./ejZl.html
|
e e yan shan
|
|
716
|
恩恩相报
|
恩
|
ēn ēn xiāng bào
|
用恩惠报答恩惠;把有利于人的行为回报给有恩于己的人。
|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十一回:“曾有病,他割下腿上的一片精肉煎汤我吃,我就好了……我会去救他,正是恩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十一回:“曾有病,他割下腿上的一片精肉煎汤我吃,我就好了……我会去救他,正是恩恩相报。”...
|
EEX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德报恩
|
恩将仇报
|
./ejZ5.html
|
en en xiang bao
|
|
718
|
恩若再生
|
恩
|
ēn ruò zài shēng
|
恩惠极大如同给了第二次生命。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恩若再生。”
|
ER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恩同再造、恩同父母
|
仇深似海
|
./ejdz.html
|
en ruo zai sheng
|
|
719
|
恩山义海
|
恩
|
ēn shān yì hǎi
|
恩爱像高山一样重,情义像大海一样深。形容恩惠深,情义重。
|
宋·晁端海《卜算子》:“恩义重如山,情意深如海。假使黄金北斗高,这一分,何由买?”
|
ES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恩重如山、情深义切
|
|
./ejgy.html
|
en shan yi hai
|
|
720
|
恩深义重
|
恩
|
ēn shēn yì zhòng
|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
唐·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
ES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恩山义海、恩深似海
|
|
./ejhj.html
|
en shen yi zhong
|
|
723
|
恩威并行
|
恩
|
ēn wēi bìng xíng
|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
EW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软硬兼施、恩威并用
|
|
./ejln.html
|
en wei bing xing
|
|
724
|
恩威并重
|
恩
|
ēn wēi bìng zhòng
|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
《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
EWB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恩威并行、恩威并用
|
|
./ejlx.html
|
en wei bing zhong
|
|
725
|
恩有重报
|
恩
|
ēn yǒu zhòng bào
|
好好地报答别人的重大恩惠。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6回:“素姐道:‘若得如此,恩有重报。’”
|
EY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emEw.html
|
en you zhong bao
|
|
726
|
恩怨分明
|
恩
|
ēn yuàn fēn míng
|
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
EYF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爱憎分明
|
暧昧不明
|
./emFh.html
|
en yuan fen ming
|
|
728
|
儿女成行
|
儿
|
ér nǚ chéng háng
|
可以把儿女排成一个行列。形容子女很多。
|
唐·杜甫《赠卫八处士》:“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
ENC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儿孙满堂
|
断子绝孙、膝下孤独
|
./emI0.html
|
er nu cheng hang
|
|
729
|
儿女情长
|
儿
|
ér nǚ qíng cháng
|
儿女:男女。比喻男女之间或家人之间的感情深厚;难舍难分。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 晋司张华》:“尤恨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
ENQ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舐犊情深、男欢女爱
|
冷酷无情
|
./emJl.html
|
er nu qing chang
|
|
730
|
儿女心肠
|
儿
|
ér nǘ xīn cháng
|
年轻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丰富、助人为乐的心性。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情,才成就得儿女心肠。”
|
EN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儿女之情
|
|
./emJv.html
|
er nu xin chang
|
|
731
|
而立之年
|
而
|
ér lì zhī nián
|
三十岁的代称。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ELZ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十而立
|
|
./emJ5.html
|
er li zhi nian
|
|
734
|
耳聪目明
|
耳
|
ěr cōng mù míng
|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
汉 焦赣《易林 临之需》:“重瞳四乳,耳聪目明,普为仁表,圣作元辅。”
|
EC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明眼亮
|
昏聩胡涂
|
./emRj.html
|
er cong mu ming
|
|
735
|
耳根清净
|
耳
|
ěr gēn qīng jìng
|
耳边无事噪聒。指无事打扰。
|
《圆觉经》上卷:“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
|
EG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根干净、耳边清净
|
|
./emRt.html
|
er gen qing jing
|
|
736
|
耳红面赤
|
耳
|
ěr hóng miàn chì
|
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1回:“忽见禁子走来,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倪完吃了一惊,不觉耳红面赤。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1回:“忽见禁子走来,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倪完吃了一惊,不觉耳红面赤。”...
|
EHM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面红耳赤
|
镇定自若
|
./emR3.html
|
er hong mian chi
|
|
737
|
耳后生风
|
耳
|
ěr hòu shēng fēng
|
像耳后刮风一样。形容激烈、迅速运动时耳后根产生的感觉。
|
《梁书·曹景宗传》:“景宗谓所亲曰:‘我昔日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觉耳后生风,鼻头 《梁书·曹景宗传》:“景宗谓所亲曰:‘我昔日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
|
EH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后风生
|
|
./emU2.html
|
er hou sheng feng
|
|
738
|
耳目一新
|
耳
|
ěr mù yī xīn
|
听到、看到的跟以前不同;感到新鲜。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
|
北齐 魏收《魏书 河南王传》:“齐人爱咏,咸日耳目更新。”
|
EM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焕然一新
|
依然如故
|
./emVx.html
|
er mu yi xin
|
|
739
|
耳目昭彰
|
耳
|
ěr mù zhāo zhāng
|
昭彰:十分明显,人所共见。众人已听到和看到,十分明显。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无法藏匿。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却说刑部审问过,见耳目昭彰,料难隐瞒,十分为过学士不安,只得会同礼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却说刑部审问过,见耳目昭彰,料难隐瞒,十分为过学士不安,只得会同礼臣复奏一本。”...
|
EM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目睽睽
|
|
./emYw.html
|
er mu zhao zhang
|
|
740
|
耳濡目染
|
耳
|
ěr rú mù rǎn
|
濡:音如;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
唐 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
ERM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闻目睹、耳熟能详
|
|
./emZh.html
|
er ru mu ran
|
|
743
|
耳熟能详
|
耳
|
ěr shú néng xiáng
|
听得多了;就可以说得详尽细致。耳熟:听熟了;详:细说。
|
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
ESN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闻则诵、熟能生巧
|
浅尝辄止、寡闻少见
|
./emdl.html
|
er shu neng xiang
|
|
744
|
耳提面命
|
耳
|
ěr tí miàn mìng
|
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严厉而又恳切的教导。
|
《诗经 大雅 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
ET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谆谆告诫、苦口婆心
|
旁敲侧击
|
./emdv.html
|
er ti mian ming
|
|
745
|
耳听八方
|
耳
|
ěr tīng bā fāng
|
八是四方(东西南北)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灵敏机 八是四方(东西南北)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灵敏机警。...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
ET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眼观六路
|
不闻不问
|
./emd5.html
|
er ting ba fang
|
|
746
|
耳闻目睹
|
耳
|
ěr wén mù dǔ
|
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见亲眼看到。
|
鲁迅《呐喊 一件小事》:“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
EWM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濡目染
|
闭目塞听
|
./emhz.html
|
er wen mu du
|
|
747
|
耳闻则诵
|
耳
|
ěr wén zé sòng
|
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
《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 《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
EW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过目成诵
|
|
./emlt.html
|
er wen ze song
|
|
748
|
二八佳人
|
二
|
èr bā jiā rén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
EBJ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二八女郎
|
半老徐娘
|
./eml3.html
|
er ba jia ren
|
|
750
|
二竖为虐
|
二
|
èr shù wéi nüè
|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缠身。
|
《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 《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
ESW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疾病缠身、病入膏肓
|
|
./emxl.html
|
er shu wei nüe
|
|
751
|
二姓之好
|
二
|
èr xìng zhī hǎo
|
指两家困婚姻关系而成为亲戚。
|
《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济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
EXZ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秦晋之好
|
|
./em04.html
|
er xing zhi hao
|
|
752
|
扼襟控咽
|
扼
|
è jīn kòng yān
|
比喻据守险要之地。
|
宋·周邦彦《汴都赋》:“扼襟控咽,屏藩表里,名城池为金汤,役诸侯为奴隶。”
|
EJK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扼喉抚背
|
|
./M2lrbw==.html
|
e jin kong yan
|
|
753
|
阿弥陀佛
|
阿
|
ē mí tuó fó
|
佛教用语;梵语的译音;也译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佛教用以指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颂 佛教用语;梵语的译音;也译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佛教用以指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颂的佛号;表示祈祷祝福或感谢神灵的意思。...
|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张寿友曰:'阿弥陀佛,这个是谁?'卜儿云:'这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张寿友曰:'阿弥陀佛,这个是谁?'卜儿云:'这便是媳妇儿。'”...
|
EMT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谢天谢地
|
|
./M2lsaQ==.html
|
e mi tuo 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