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8
|
八面圆通
|
八
|
bā miàn yuán tōng
|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第二要嘴巴会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见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第二要嘴巴会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见了生意人说生意场中的话,真正要八面圆通,十二分周到,方能当得此任。”...
|
BMY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八面莹澈、八面玲珑
|
|
./Z3Y4.html
|
ba mian yuan tong
|
|
2061
|
八面莹澈
|
八
|
bā miàn yíng chè
|
比喻精明练达,洞察一切。
|
清 昭槤《啸亭杂录 尹文端公》:“年三十馀即任封疆,遇事镜烛犀刻,八面莹澈。”
|
BMYC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八面圆通
|
|
./Z3V5.html
|
ba mian ying che
|
|
1177
|
八面威风
|
八
|
bā miàn wēi fēng
|
八面:各方面。形容声势气派十足。
|
元 郑德辉《三战吕布》第三折:“托赖着真天子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
BMW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威风凛凛、英姿飒爽、气宇轩昂
|
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卑躬屈膝
|
./Z3Vv.html
|
ba mian wei feng
|
|
1639
|
八面受敌
|
八
|
bā miàn shòu dí
|
①谓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②砚名。
|
五代 王保定《唐摭言海叙不遇》:“子华(吴融)才力浩大,八面受敌,以八韵着称。”
|
BMS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I2eQ==.html
|
ba mian shou di
|
|
945
|
八面驶风
|
八
|
bā miàn shǐ fēng
|
驶:驾驭。形容善于见风使舵,各方面都兜得转,吃得开
|
老舍《神拳》第三幕:“八面驶风,左右逢源,真乃诸葛亮也。”
|
BM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八面玲珑、见风使舵、左右逢源
|
|
./anE=.html
|
ba mian shi feng
|
|
1176
|
八面玲珑
|
八
|
bā miàn líng lóng
|
玲珑:透亮;清澈的样子;也指人机灵、灵巧。原指室内各面窗户敞通明亮。后形容为人机灵;善于应付。
|
唐 黄滔《黄御史集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七面八面玲珑。”
|
BML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八面见光、见风使舵
|
刚直不阿、心口如一
|
./Z3Vl.html
|
ba mian ling long
|
|
1175
|
八面见光
|
八
|
bā miàn jiàn guāng
|
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张姑娘这几句话说得软中带硬,八面儿见光,包罗万象,把个铁铮铮的十三妹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张姑娘这几句话说得软中带硬,八面儿见光,包罗万象,把个铁铮铮的十三妹倒寄放在那里为起难来了。”...
|
BMJ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八面玲珑
|
|
./Z3U0.html
|
ba mian jian guang
|
|
2185
|
拔毛连茹
|
拔
|
bá máo lián rú
|
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
BMLR
|
一般成语
|
|
|
|
./MzI2bw==.html
|
ba mao lian ru
|
|
1638
|
拔毛济世
|
拔
|
bá máo jì shì
|
指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
|
语出《列子 杨朱》:“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 语出《列子 杨朱》:“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
|
BM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一毛不拔
|
./MzI2ZQ==.html
|
ba mao ji shi
|
|
1637
|
跋履山川
|
跋
|
bá lǚ shān chuān
|
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
《左传 成公十三年》:“文公躬擐甲胄,,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之侯。”
|
BL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跋山涉水
|
|
./MzI2NA==.html
|
ba lu shan chuan
|
|
2064
|
霸陵醉尉
|
霸
|
bà líng zuì wèi
|
形容失官之后受人侵辱。
|
《史记·李将军列传》:“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醉尉,呵止广。……”
|
BLZW
|
一般成语
|
|
|
|
./aDZ3.html
|
ba ling zui wei
|
|
1636
|
拔类超群
|
拔
|
bá lèi chāo qún
|
同“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
|
语出《孟子 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
BLC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拔萃出类、拔丛出类、超群拔类
|
平平庸庸
|
./MzI1dQ==.html
|
ba lei chao qun
|
|
1635
|
跋来报往
|
跋
|
bá lái fù wǎng
|
匆匆地跑来跑去。跋,通“拔”。
|
语出《礼记 少仪》:“毋拔来,毋报往。”郑玄注:“报读为赴疾之赴,拨、赴皆疾也。”
|
BLF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拔来报往
|
|
./MzI1aw==.html
|
ba lai fu wang
|
|
2060
|
八街九陌
|
八
|
bā jiē jiǔ mò
|
形容城市的街道纵横,市面繁华。
|
《三辅旧事》:“长安城中,八街九陌。”
|
BJJ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街小巷
|
|
./Z3Rr.html
|
ba jie jiu mo
|
|
1910
|
巴结高枝
|
巴
|
bā jié gāo zhī
|
高枝:比喻权贵。向权贵献媚取宠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我也不怕人笑话我奴才亲戚混巴高枝儿,我今日可算认定了干娘咧。”
|
BJG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巴高望上
|
不卑不亢、不阿权贵
|
./NzdjeQ==.html
|
ba jie gao zhi
|
|
1634
|
拔剑论功
|
拔
|
bá jiàn lùn gōng
|
指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
|
语出《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语出《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
BJL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I1MA==.html
|
ba jian lun gong
|
|
2059
|
八荒之外
|
八
|
bā huāng zhī wài
|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
BHZ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眉睫之内
|
./Z3Rh.html
|
ba huang zhi wai
|
|
1192
|
跋扈自恣
|
跋
|
bá hù zì zì
|
形容为所欲为,无所忌惮。
|
《明史 外国传九 朵颜》:“于是长昂益跋扈自恣,东勾土蛮,西结婚白洪大,以扰诸边。”
|
BHZ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骄横跋扈、为所欲为
|
|
./aDVz.html
|
ba hu zi zi
|
|
1633
|
跋扈恣睢
|
跋
|
bá hù zì suī
|
指专横强暴,为所欲为。
|
参见“跋扈自恣”。
|
BHZ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跋扈自恣
|
|
./MzI0cQ==.html
|
ba hu zi sui
|
|
1629
|
跋扈飞扬
|
跋
|
bá hù fēi yáng
|
指骄横放肆。
|
宋 王安石《辞拜相表》:“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而未免流离饿莩;四夷以衰弱仅存之势,而犹能跋扈飞扬。”
|
BHF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飞扬跋扈
|
平易近人
|
./MzBtYQ==.html
|
ba hu fei yang
|
|
1632
|
拔锅卷席
|
拔
|
bá guō juǎn xí
|
①比喻带走全部家当。②犹言卷铺盖。比喻被解雇。
|
①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日本飞机天天来头上转,城里掉了几个蛋;大官们携金带银,小官们拔锅 ①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日本飞机天天来头上转,城里掉了几个蛋;大官们携金带银,小官们拔锅卷席的,都跑光了。”②杨朔《“阅微草堂”的真面目》:“稍微有点不顺心,地主就要拔锅卷席,撵你出去。”...
|
BGJ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卷铺盖
|
|
./MzIzdw==.html
|
ba guo juan xi
|
|
2184
|
巴高枝儿
|
巴
|
bā gāo zhī ér
|
比喻高攀。
|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我也不怕人笑话我奴才亲戚混巴高枝儿,我今日可算认定了干娘咧!”。
|
BGZE
|
一般成语
|
|
|
|
./MzIzbQ==.html
|
ba gao zhi er
|
|
947
|
扒高踩低
|
扒
|
bā gāo cǎi dī
|
扒:攀援。比喻对上奉承攀附,对下欺侮压制
|
《中国民间故事选 叛徒李四一》:“为人就是扒高踩低,浮上水在行。”
|
BGC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欺红踩黑、欺软怕硬
|
和平共处
|
./bGU=.html
|
ba gao cai di
|
|
2183
|
八府巡按
|
八
|
bā fǔ xún àn
|
巡按之名,起于明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常见 巡按之名,起于明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常见于戏曲、小说,民间多视为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
|
|
BFXA
|
一般成语
|
|
|
|
./MzIzYw==.html
|
ba fu xun an
|
|
2182
|
八方支持
|
八
|
bā fāng zhī yuán
|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
|
BFZY
|
一般成语
|
|
|
隔岸观火、袖手旁观
|
./MzIzMg==.html
|
ba fang zhi yuan
|
|
944
|
八方支援
|
八
|
bā fāng zhī yuán
|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12章:“我又不会撒豆成兵,还不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
BF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隔岸观火、袖手旁观
|
./amc=.html
|
ba fang zhi yuan
|
|
1174
|
八方呼应
|
八
|
bā fāng hū yìng
|
八方:四面八方。形容各方面互相呼应;彼此配合。
|
毛泽东《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上下串连,八方呼应,以天下大乱、取而代之、逐步实行、终成大 毛泽东《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上下串连,八方呼应,以天下大乱、取而代之、逐步实行、终成大业为时局估计和最终目的者,到底只有较少人数。”...
|
BF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呼百应
|
孤掌难鸣
|
./Z3Nx.html
|
ba fang hu ying
|
|
943
|
八方风雨
|
八
|
bā fāng fēng yǔ
|
八方:四方四隅的总称。四面八方的疾风骤雨。比喻形势骤然变幻,动荡不安
|
唐 刘禹锡《贺晋公留守东都》:“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州。”
|
BFF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ajY=.html
|
ba fang feng yu
|
|
1190
|
把饭叫饥
|
把
|
bǎ fàn jiào jī
|
比喻多此一举。
|
宋 苏轼《答程彝仲推官书》:“所示自是一篇高文,大似把饭叫饥,聊发千里一笑。”
|
BF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多此一举
|
|
./aDRl.html
|
ba fan jiao ji
|
|
2181
|
扒耳搔腮
|
扒
|
bā ěr sāo sāi
|
形容焦急而又无可奈何。
|
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还有一个小目的,是在对于以我去年的免官为‘痛快’者,给他一个不舒服,使 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还有一个小目的,是在对于以我去年的免官为‘痛快’者,给他一个不舒服,使他恨得扒耳搔腮,忍不住露出本相。”...
|
BE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抓耳挠腮、扒耳抓腮
|
|
./MzIycw==.html
|
ba er sao sai
|
|
1173
|
八斗之才
|
八
|
bā dǒu zhī cái
|
八斗:指量多;才:才华。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
|
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
BD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才高八斗、文江学海
|
胸无点墨、绣花枕头
|
./Z3Nn.html
|
ba dou zhi cai
|
|
1759
|
拔地参天
|
拔
|
bá dì cān tiān
|
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
郭沫若《春天的信号》:“虽然只是一根嫩苗,只要它不遭遇斧斤,我们可以预言,它一定会拔地参天。”
|
BDC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拔地倚天
|
|
./NjZraQ==.html
|
ba di can tian
|
|
1756
|
拔地参天
|
拔
|
bá dì cān tiān
|
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
郭沫若《春天的信号》:“虽然只是一根嫩苗,只要它不遭遇斧斤,我们可以预言,它一定会拔地参天。”
|
BDC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拔地倚天
|
|
./NjZkYQ==.html
|
ba di can tian
|
|
1184
|
拔刀相助
|
拔
|
bá dāo xiāng zhù
|
拔刀帮助被欺侮的人;形容见义勇为。常与“路见不平”搭配使用。
|
元 无名氏《连环记》第四折:“连李肃也不忿其事,因此拔刀相助,得成大功。”
|
BDX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拔刀相济、见义勇为
|
袖手旁观
|
./Z3pl.html
|
ba dao xiang zhu
|
|
1631
|
拔刀相向
|
拔
|
bá dāo xiāng xiàng
|
指动武。
|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自然就不能不闹到扬眉裂眦拔刀相向起来。”
|
BDX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刀兵相见
|
|
./MzIyaQ==.html
|
ba dao xiang xiang
|
|
1987
|
拔刀相济
|
拔
|
bá dāo xiāng jì
|
拔:抽出。拔出刀来助战,多指见义勇为
|
明·汤显祖《紫钗记·剑合钗圆》:“想起黄衫豪客也,女伴仍袖手旁观,英雄拔刀相济。”
|
BDXJ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拔刀相助
|
袖手旁观
|
./ODV0cw==.html
|
ba dao xiang ji
|
|
949
|
霸道横行
|
霸
|
bà dào héng xíng
|
横行霸道,蛮横无理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还有等刁民恶棍,结交官府,盘剥乡愚,仗着银钱霸道横行,无恶不作。”
|
BDH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横行霸道
|
|
./bXM=.html
|
ba dao heng xing
|
|
1183
|
拔萃出群
|
拔
|
bá cuì chū qún
|
拔:超出。萃:原谓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众人之上。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蔡邕传》:“曾不能拔萃出群,扬芳飞文。”
|
BCC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拔萃出类、拔类超群
|
平淡无奇
|
./Z3o0.html
|
ba cui chu qun
|
|
1193
|
把持不定
|
把
|
bǎ chí bù dìng
|
没有明确的主见,游移反复。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但恐日后把持不定,为异端所惑,一时失足。”
|
BC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把持不住
|
控制自如
|
./aDZj.html
|
ba chi bu ding
|
|
1988
|
拔不出腿
|
拔
|
bá bù chū tuǐ
|
比喻陷入困境或杂事缠身而一时无法解脱
|
|
BBC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拔不出脚
|
置身事外
|
./ODV1Mg==.html
|
ba bu chu tui
|
|
1989
|
拔不出脚
|
拔
|
bá bù chū jiǎo
|
比喻陷入困境或杂事缠身而一时无法解脱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四章:“天保娘叹了口气:‘叫做陷进泥坑拔不出脚。’”
|
BBC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拔不出腿
|
置身事外
|
./ODV1Yw==.html
|
ba bu chu jiao
|
|
2180
|
把臂徐去
|
把
|
bǎ bì xú qù
|
互相挽着胳膊慢慢离开。
|
|
BBXQ
|
一般成语
|
|
|
|
./MzIxZQ==.html
|
ba bi xu qu
|
|
1182
|
拔本塞源
|
拔
|
bá běn sè yuán
|
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
《晋书 慕容垂载记》:“将军欲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者,自可任将军兵势,何复多云。”
|
BBS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拔本塞原、本末倒置
|
|
./Z3l1.html
|
ba ben se yuan
|
|
1172
|
八拜之交
|
八
|
bā bài zhī jiāo
|
八拜: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旧时称异姓结拜的兄弟姐妹。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
|
BB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金兰之好、八拜为交
|
一日之雅
|
./Z3M2.html
|
ba bai zhi jiao
|
|
1860
|
八拜为交
|
八
|
bā bài wéi jiāo
|
八拜: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交情,友谊。旧时称异姓结拜兄弟或姐妹的关系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我有个八拜为交的故人,乃青州刺史刘元普。”
|
BB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八拜之交
|
|
./NnZpdQ==.html
|
ba bai wei jiao
|
|
1171
|
八百孤寒
|
八
|
bā bǎi gū hán
|
八百:形容多;孤寒:指贫困的读书人。许多生活贫困的读书人。
|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
BBG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白衣秀士
|
白衣卿相
|
./Z3J3.html
|
ba bai gu han
|
|
1630
|
巴巴结结
|
巴
|
bā bā jiē jiē
|
①勉强,凑合。②勤恳;辛劳。③形容说话不流利。
|
①《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光阴迅速,大娘子在家巴巴结结将近一年。”②《古今小说任 孝子烈性为神 ①《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光阴迅速,大娘子在家巴巴结结将近一年。”②《古今小说任 孝子烈性为神》:“任珪天明起来,辞了父亲入城去了。每日巴巴结结,早出晚回。”...
|
BB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结结巴巴
|
顺顺利利
|
./MzIxNA==.html
|
ba ba jie jie
|
|
107
|
鳌掷鲸吞
|
鳌
|
áo zhì jīng tūn
|
比喻文辞气势磅礴,跌宕起伏。亦作“鳌掷鲸呿”。
|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龙浮马负之图,已曾抉奥运会;鳌掷鲸吞之句,无不深研。”
|
AZJ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鳌掷鲸呿
|
|
./MzIwYQ==.html
|
ao zhi jing tun
|
|
639
|
鳌掷鲸呿
|
鳌
|
áo zhì jīng fēn
|
见“鳌掷鲸吞”。
|
清·宋荦《漫堂说诗》三:“至于杜之海涵地负,韩之鳌掷鲸呿,尚有所未逮。”
|
AZJF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鳌掷鲸吞
|
|
./MzIwMA==.html
|
ao zhi jing fen
|
|
572
|
奥援有灵
|
奥
|
ào yuán yǒu líng
|
奥援:暗中支持的力量;有灵:有神通。指旧时官场的钻营、勾结,暗通关节,显露神通
|
明 文秉《先拨志始》下卷:“皆大慝巨奸,或燕处于园亭,或潜藏于京邸,奥援有灵,朝廷无法。”
|
AYY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aXc=.html
|
ao yuan you l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