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4
|
百喙一词
|
百
|
bǎi huì yī cí
|
犹言众口一辞。同“百喙如一”。
|
清 龚自珍《大誓答问第一》:“儒者百喙一词,言伏生《尚书》二十八篇。”
|
BH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喙如一、众口一词
|
众说纷纭
|
./NjZ6cw==.html
|
bai hui yi ci
|
|
1783
|
百喙如一
|
百
|
bǎi huì rú yī
|
犹言众口一辞。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
清 王夫之《孝烈传》:“唯习闻湘人之言,百喙如一者若此。”
|
BH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喙一词
|
众说纷纭
|
./NjZ6aQ==.html
|
bai hui ru yi
|
|
1228
|
百卉千葩
|
百
|
bǎi huì qiān pā
|
常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景象繁荣兴盛。
|
明 无名氏《紫微宫》第二折:“仲冬佳节景堪褒,百卉千葩逞艳妖。”
|
BHQ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aHA4.html
|
bai hui qian pa
|
|
1782
|
百喙难辞
|
百
|
bǎi huì nán cí
|
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百口也很难解释。
|
清 夏燮《中西纪事 江上议款》:“江自以卖城之罪百喙难辞,因乘间自尽。”
|
BHN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喙莫辩
|
|
./NjZ6OA==.html
|
bai hui nan ci
|
|
1956
|
百卉含英
|
百
|
bǎi huì hán yīng
|
卉:草的总称;英:花。指各种鲜花同时盛开,万紫千红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
|
BH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花盛开
|
|
./N251MA==.html
|
bai hui han ying
|
|
1019
|
百花争艳
|
百
|
bǎi huā zhēng yàn
|
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
王朔《懵然无知》:“整个晚会都用小演员,儿童演儿童看,台上台下天真烂漫,百花争艳。”
|
BH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生气勃勃
|
百花凋零
|
./MWpr.html
|
bai hua zheng yan
|
|
1018
|
百花争妍
|
百
|
bǎi huā zhēng yán
|
妍:美;艳。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奇斗艳。形容繁花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
冯德英《苦菜花》第六章:“尽管外面是冰天雪地,屋内却是百花争妍,春光灿烂。”
|
BH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繁花似锦
|
残花败柳
|
./MWph.html
|
bai hua zheng yan
|
|
2072
|
百花生日
|
百
|
bǎi huā shēng rì
|
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
清·秦味芸《月令粹编》卷五:“《陶朱公书》:‘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
|
BHS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aG95.html
|
bai hua sheng ri
|
|
1227
|
百花齐放
|
百
|
bǎi huā qí fàng
|
百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①各种各样的花卉同时开花。②现常比喻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 百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①各种各样的花卉同时开花。②现常比喻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也形容文化艺术和各行业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哪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
BHQ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万紫千红、姹紫嫣红
|
残花败柳、一花独放
|
./aG9v.html
|
bai hua qi fang
|
|
1760
|
白话八股
|
白
|
bái huà bā gǔ
|
用白话写的类似旧时八股式的文章。比喻指应命而写的刻板文章。
|
鲁迅《南腔北调 “论语一年”》:“ 说是《论语》办到一年了,语堂先生命令我做文章。这实在好像出了‘《 鲁迅《南腔北调 “论语一年”》:“ 说是《论语》办到一年了,语堂先生命令我做文章。这实在好像出了‘《学而》一章’的题目,叫我做一篇白话八股一样。”...
|
BHB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ZsbQ==.html
|
bai hua ba gu
|
|
1202
|
白黑分明
|
白
|
bái hēi fēn míng
|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
东汉 班固《汉书 薛宣传》:“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由是知名。”
|
BHF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黑白分明
|
黑白不分
|
./aDl5.html
|
bai hei fen ming
|
|
954
|
白黑颠倒
|
白
|
bái hēi diān dǎo
|
颠倒:错乱。指白黑不分、是非颠倒
|
西汉 刘向《列女传 楚成郑瞀》:“王不明察,遂辜无罪,是白黑颠倒,上下错谬也。”
|
BH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白黑不分
|
黑白分明
|
./cGE=.html
|
bai hei dian dao
|
|
953
|
白黑不分
|
白
|
bái hēi bù fēn
|
比喻清浊混乱,是非不明
|
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今贤不肖浑淆,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
BH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是非不分、黑白不分、泾渭不分
|
黑白分明、是非分明、泾渭分明
|
./cDA=.html
|
bai hei bu fen
|
|
1939
|
白鹤晾翅
|
白
|
bái hè liàng chì
|
太极拳的一个拳式,动作像站定的白鹤张开翅膀晾着
|
|
BHL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白鹤展翅
|
|
./N2RlcQ==.html
|
bai he liang chi
|
|
1647
|
败国亡家
|
败
|
bài guó wáng jiā
|
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
参见“败国丧家”。
|
BGW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败国丧家
|
民富国强
|
./MzJkdw==.html
|
bai guo wang jia
|
|
971
|
败国丧家
|
败
|
bài guó sàng jiā
|
败:衰败,沦亡;丧:丧失。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
《晋书 列女传 刘聪妻刘氏》:“自古败国丧家,未始不由妇人者也。”
|
BG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破家亡、丧家败国
|
民富国强
|
./dnk=.html
|
bai guo sang jia
|
|
1781
|
百鬼众魅
|
百
|
bǎi guǐ zhòng mèi
|
各种妖魔鬼怪。
|
《后汉书 方术传下 解奴辜》:“章帝时有寿光侯者,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
|
BG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妖魔鬼怪
|
|
./NjZ5ZQ==.html
|
bai gui zhong mei
|
|
1201
|
白圭之玷
|
白
|
bái guī zhī diàn
|
圭:古代行礼时用的玉器;玷:白玉上的斑点。比喻好人的缺点。
|
《诗经 大雅 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
BG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十全十美
|
./aDlv.html
|
bai gui zhi dian
|
|
973
|
拜鬼求神
|
拜
|
bài guǐ qiú shén
|
拜:叩拜,指下跪叩头,打躬作揖。向鬼神叩拜祈祷,求其保佑
|
唐 王建《三台》诗:“扬州桥边小妇,长于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
BG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求神拜鬼
|
|
./d2k=.html
|
bai gui qiu shen
|
|
952
|
白骨露野
|
白
|
bái gǔ lù yě
|
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
|
三国 魏 曹操《蒿里行》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
BGL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尸横遍野、白骨累累
|
|
./b3E=.html
|
bai gu lu ye
|
|
1226
|
百感交集
|
百
|
bǎi gǎn jiāo jí
|
百:形容多;感:感想;情感;交集:指不同的感情同时发生。形容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
|
宋 陈亮《龙川集 祭喻夏卿文》:“泪涕横腮,非以邂逅。百感交集,微我有咎。”
|
BG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悲喜交集、感慨万端
|
无动于衷、铁石心肠
|
./aG9l.html
|
bai gan jiao ji
|
|
1836
|
白费心机
|
白
|
bái fèi xīn jī
|
白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42回:“我只落得白费心机,徒然失身于人,也不能遂我之愿。”
|
BFX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枉费心机
|
|
./Nm9wMA==.html
|
bai fei xin ji
|
|
1835
|
白费口舌
|
白
|
bái fèi kǒu shé
|
谈话一无所获
|
|
BFK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空费词说、白费唇舌
|
|
./Nm9vZw==.html
|
bai fei kou she
|
|
1225
|
百废俱兴
|
百
|
bǎi fèi jù xīng
|
俱:全;都。一切被废置的事情都兴办起来。形容各项事情方兴未艾。也作“百废俱举”。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
BFJ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万象更新、蒸蒸日上、百废俱举
|
百废不举、每况愈下
|
./aG80.html
|
bai fei ju xing
|
|
965
|
百废待兴
|
百
|
bǎi fèi dài xīng
|
兴:兴办。许多已被废置的事情都需要兴办。形容面临着一场大规模的建设事业;有许多事要做。
|
王颖《海外赤子》:“百废待兴,一下子怎么能抓得过来?”
|
BFD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废待举
|
百废俱兴
|
./dHE=.html
|
bai fei dai xing
|
|
1224
|
百废待举
|
百
|
bǎi fèi dài jǔ
|
百废:指各种荒废的事业;举:举办。各种废置的事业都等待重新办起来。
|
吴晗《海瑞罢官》:“百废待举,他不出头做主,实在令人着急。”
|
BFD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端待举、千头万绪
|
百废俱兴、井井有条
|
./aG51.html
|
bai fei dai ju
|
|
2065
|
白饭青刍
|
白
|
bái fàn qīng chú
|
白饭供客,青草喂马。比喻主人招待周到。
|
|
BFQC
|
一般成语
|
|
|
|
./aDll.html
|
bai fan qing chu
|
|
1940
|
白发偕老
|
白
|
bái fà xié lǎo
|
白头:头发白。指夫妻相爱相守一直到老
|
冯德英《迎春花》第20章:“淑娴抱着与孙若西白发偕老的贞操节烈的决心,等待着孙若西的花轿。”
|
BFX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白头偕老、白头到老
|
白头不终
|
./N2RmYQ==.html
|
bai fa xie lao
|
|
1941
|
白发相守
|
白
|
bái fà xiāng shǒu
|
白头:头发白。指夫妻相爱相守一直到老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七卷:“但小女无瑕之玉被汝点破,端期白发相守,慎毋见弃可也。”
|
BF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白头到老
|
白头不终
|
./N2Rmaw==.html
|
bai fa xiang shou
|
|
1200
|
白发青衫
|
白
|
bái fà qīng shān
|
青衫:无功名者的服饰。谓年老而功名未就。
|
宋 赵令畤《侯鲭录》第七卷:“琼林宴罢作诗曰:‘白发青衫晚得官,琼林顿觉酒肠宽。’”
|
BF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aDk0.html
|
bai fa qing shan
|
|
1199
|
白发千丈
|
白
|
bái fà qiān zhàng
|
形容头发既白且长,表示人因愁思过重而容颜衰老。
|
唐 李白《秋浦歌》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BFQ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老态龙钟
|
|
./aDh1.html
|
bai fa qian zhang
|
|
1942
|
白发婆娑
|
白
|
bái fà pó suō
|
婆娑:四下披散的样子。形容满头白发的老人
|
清·张岱《自为墓志铭》:“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
|
BFP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白发苍苍
|
|
./N2RmdQ==.html
|
bai fa po suo
|
|
970
|
败法乱纪
|
败
|
bài fǎ luàn jì
|
败:毁坏,摧残;乱纪:破坏法纪。败坏法令,扰乱纪律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便放志专行,威劫省禁,卑侮王僚,败法乱纪,坐召三台,专制朝政。”
|
BFL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违法乱纪
|
遵纪守法
|
./dm8=.html
|
bai fa luan ji
|
|
951
|
白发红颜
|
白
|
bái fà hóng yán
|
颜:脸色。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
《宣和画谱 道释四》:“旧尝有痼疾,遇异人得修炼之术,却药谢医,以至引年,白发红颜,真有所得。”
|
BF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白发朱颜
|
老气横秋
|
./bzY=.html
|
bai fa hong yan
|
|
2189
|
白发丹心
|
白
|
bái fà dān xīn
|
丹心:赤诚之心。形容年迈苍老,仍然怀有一颗赤诚之心。
|
《汉书 苏武传》记载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丹心一片,及还,须发皆白的故事。
|
BFD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JkYw==.html
|
bai fa dan xin
|
|
1198
|
白发苍颜
|
白
|
bái fà cāng yán
|
头发已白,脸色灰暗。形容老人的容貌。
|
宋 洪迈《容斋五笔 白苏诗纪年岁》:“白发苍颜五十三,家人强遣试春衫。”
|
BFC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白发苍苍
|
|
./aDhr.html
|
bai fa cang yan
|
|
950
|
白发苍苍
|
白
|
bái fà cāng cāng
|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
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白发苍苍,而齿牙摇动。”
|
BF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须发皆白
|
朱颜绿鬓
|
./bnc=.html
|
bai fa cang cang
|
|
1223
|
百发百中
|
百
|
bǎi fā bǎi zhòng
|
百:形容多;发:发射;也指射箭;中:正对上;恰恰合上。①指射箭技术高明;每次都能命中目标。②比喻料事 百:形容多;发:发射;也指射箭;中:正对上;恰恰合上。①指射箭技术高明;每次都能命中目标。②比喻料事准确;算计高明或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西周策》:“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以善息。”
|
BFB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弹无虚发、百步穿杨、百无一失
|
无的放矢、百不一存
|
./aG5r.html
|
bai fa bai zhong
|
|
964
|
百二山河
|
百
|
bǎi èr shān hé
|
百二:以二敌百。比喻山河险固之地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
|
BE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二山川
|
|
./dGc=.html
|
bai er shan he
|
|
1780
|
百二山川
|
百
|
bǎi èr shān chuān
|
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
《全元散曲 新水令》:“随人愿、照百二山川,照百二山川,一点金星瑞云里现。”
|
BE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二山河
|
|
./NjZ4YQ==.html
|
bai er shan chuan
|
|
963
|
百二河山
|
百
|
bǎi èr hé shān
|
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
|
BEH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二山河
|
|
./dDY=.html
|
bai er he shan
|
|
1957
|
百锻千炼
|
百
|
bǎi duàn qiān liàn
|
锻、炼:比喻文章的反复推敲。比喻文章字句再三推敲,力求精练
|
唐·皮日休《刘枣强碑》:“牢奇笼怪,百锻为字,千炼成句,虽不在镯太白,也后来之佳作也。”
|
BD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锤百炼
|
|
./N251dQ==.html
|
bai duan qian lian
|
|
1779
|
百端交集
|
百
|
bǎi duān jiāo jí
|
无数感想交互汇集,形容感慨万千。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
BD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感交集
|
无动于衷
|
./NjZ3Ng==.html
|
bai duan jiao ji
|
|
1222
|
百端待举
|
百
|
bǎi duān dài jǔ
|
端:头;头绪;待:等待;举:举办;做。很多事情要兴办。
|
周恩来《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要点》:“经济建设是百端待举,但须有缓急轻重之分。”
|
BDD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废待举、千头万绪
|
井井有条、百废待兴
|
./aG5h.html
|
bai duan dai ju
|
|
1221
|
百读不厌
|
百
|
bǎi dú bù yàn
|
厌:厌烦;厌倦。反复阅读也不感到厌倦。形容诗文含义精深;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
宋 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
BD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闻不厌、手不释卷
|
味同嚼蜡、索然无味
|
./aG1x.html
|
bai du bu yan
|
|
2076
|
败德辱行
|
败
|
bài dé rǔ xíng
|
败坏道德和操守。
|
|
BDR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aTE2.html
|
bai de ru xing
|
|
1258
|
拜倒辕门
|
拜
|
bài dǎo yuán mén
|
辕门: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愿认输。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3回:“若非一部全史了然于中,何能如此。妹子唯有拜倒辕门了。”
|
BDY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五体投地
|
|
./aTJr.html
|
bai dao yuan men
|
|
1220
|
百代文宗
|
百
|
bǎi dài wén zōng
|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
《晋书 陆机陆云传论》:“远超枚(枚乘)马(司马相如),高蹑王(王粲)刘(刘桢),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晋书 陆机陆云传论》:“远超枚(枚乘)马(司马相如),高蹑王(王粲)刘(刘桢),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
BD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aG1n.html
|
bai dai wen zong
|
|
2188
|
拜赐之师
|
拜
|
bài cì zhī shī
|
用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
|
《左传 文公二年》:“春秋时,秦晋殽之战,秦将孟明视被俘。获释时,孟谓晋君曰:‘三年将拜君赐。’后三 《左传 文公二年》:“春秋时,秦晋殽之战,秦将孟明视被俘。获释时,孟谓晋君曰:‘三年将拜君赐。’后三年,秦果然出兵伐晋复仇。又败,晋人讥之为“拜赐之师”。...
|
BCZS
|
一般成语
|
|
|
|
./MzJjcw==.html
|
bai ci zhi shi
|
|
2071
|
百辞莫辩
|
百
|
bǎi cí mò biàn
|
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
鲁迅《准风月谈·后记》:“被责难者处于时势潮流之下,百辞莫辩,辩则反动更为证实。”
|
BCM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口莫辩
|
|
./aGx3.html
|
bai ci mo b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