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0
|
补过拾遗
|
补
|
bǔ guò shí yí
|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
《汉书 汲黯传》:“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
|
BGS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VxNg==.html
|
bu guo shi yi
|
|
1099
|
补过饰非
|
补
|
bǔ guò shì fēi
|
补过:弥补过失;饰非:文饰过错。指掩饰过错
|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6卷:“文士笔墨,为人补过饰非,往往如是。”
|
BG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文过饰非
|
|
./Mmo0.html
|
bu guo shi fei
|
|
1474
|
不过尔尔
|
不
|
bù guò ěr ěr
|
尔尔:如此如此。不过如此而已。
|
清 沈复《浮生六记 浪游记快》:“其红门局之梅花,姑姑庙之铁树,不过尔尔。”
|
BGE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过如此、不值一提、不足挂齿
|
非同小可、举足轻重、不同凡响
|
./bGxp.html
|
bu guo er er
|
|
2152
|
不轨之徒
|
不
|
bù guǐ zhī tú
|
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
《晋书·刘颂传》:“虽有所犯,轻重甚殊,于士君子之心受责不同而名不异者,故不轨之徒得引名自方,以惑众 《晋书·刘颂传》:“虽有所犯,轻重甚殊,于士君子之心受责不同而名不异者,故不轨之徒得引名自方,以惑众听,因名可乱,假力取直,故清议益伤也。”...
|
BGZ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法之徒
|
|
./bGw4.html
|
bu gui zhi tu
|
|
2349
|
不管一二
|
不
|
bù guǎn yī èr
|
不论是非情由,不顾后果。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六回:“你这猴子,不管一二,到处里闯祸。”
|
BGYE
|
一般成语
|
|
|
|
./MzVwdw==.html
|
bu guan yi er
|
|
1473
|
不关痛痒
|
不
|
bù guān tòng yǎng
|
不关:不相干。比喻切身相关的事情。与自身的利害没有关系。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这里虽还有两三个老婆子,都是不关痛痒的。”
|
BGT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了不相涉、漠不关心
|
息息相关、唇齿相依
|
./bGt5.html
|
bu guan tong yang
|
|
1472
|
不关紧要
|
不
|
bù guān jǐn yào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1回:“此事也不关紧要,因而吩咐祁知府从宽办结。”
|
BG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关紧要
|
至关重要
|
./bGtv.html
|
bu guan jin yao
|
|
2348
|
不管不顾
|
不
|
bù guǎn bù gù
|
指对人不照料,也指举动莽撞,不顾别人。
|
|
BGBG
|
一般成语
|
|
|
|
./MzVwbQ==.html
|
bu guan bu gu
|
|
1089
|
不顾一切
|
不
|
bù gù yī qiè
|
顾:顾惜,眷顾。什么都不顾
|
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
BGY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置之度外
|
瞻前顾后
|
./MmU0.html
|
bu gu yi qie
|
|
1088
|
不顾死活
|
不
|
bù gù sǐ huó
|
顾:顾惜,眷顾。不顾自己的生命,比喻拚命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这呆子不顾死活,闯上宫殿,一路钯,筑破门扇,打破桌椅,把些吃酒的家火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这呆子不顾死活,闯上宫殿,一路钯,筑破门扇,打破桌椅,把些吃酒的家火之类,尽皆打碎。”...
|
BG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顾安危、不顾一切
|
|
./MmR1.html
|
bu gu si huo
|
|
1743
|
不顾前后
|
不
|
bù gù qián hòu
|
比喻毫无顾忌。《红楼梦》一二○回:“不是说句不顾前后的话:当初东府里太爷,倒是修炼了十几年,也没有成 比喻毫无顾忌。《红楼梦》一二○回:“不是说句不顾前后的话:当初东府里太爷,倒是修炼了十几年,也没有成仙。这佛是更难成。”...
|
《红楼梦》一二○回:“不是说句不顾前后的话:当初东府里太爷,倒是修炼了十几年,也没有成仙。这佛是更难 《红楼梦》一二○回:“不是说句不顾前后的话:当初东府里太爷,倒是修炼了十几年,也没有成仙。这佛是更难成。”...
|
BGQ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无禁忌、肆无忌惮
|
瞻前顾后
|
./MzVwYw==.html
|
bu gu qian hou
|
|
1742
|
不顾大局
|
不
|
bù gù dà jú
|
不考虑整个局面或形势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6回:“似此不顾大局,自便私图,若非钦派亲信大员,前往各省详细稽查,认真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6回:“似此不顾大局,自便私图,若非钦派亲信大员,前往各省详细稽查,认真清理,将来财政竭蹶,根本动摇,其弊当不可胜言……”...
|
BGD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顾全大局
|
./MzVwMg==.html
|
bu gu da ju
|
|
2347
|
不瞽不聋
|
不
|
bù gǔ bù lóng
|
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好阿公阿婆。形容长辈要宽宏大
|
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九六引《慎子》逸文:“谚云:不聪不明,不能为王;不瞽不聋,不能为公。”
|
BGB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痴不聋
|
|
./MzVvcw==.html
|
bu gu bu long
|
|
2346
|
不古不今
|
不
|
bù gǔ bù jīn
|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
汉 扬雄《太玄经 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
|
BG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空前绝后、独一无二
|
|
./MzVvaQ==.html
|
bu gu bu jin
|
|
1471
|
不苟言笑
|
不
|
bù gǒu yán xiào
|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
BG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正襟危坐、老成持重
|
油腔滑调、谈笑风生
|
./bGtl.html
|
bu gou yan xiao
|
|
1087
|
不攻自破
|
不
|
bù gōng zì pò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唐 顾德章《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是有都立庙之言,不攻而自破矣。”
|
BGZ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理屈词穷、莫名其妙、岂有此理
|
无懈可击、久攻不下、坚如磐石
|
./MmRr.html
|
bu gong zi po
|
|
1470
|
不共戴天
|
不
|
bù gòng dài tiān
|
共:共同;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极深;誓不两立。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
BGD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深仇大恨、势不两立、刻骨仇恨
|
相依为命、唇齿相依
|
./bGs0.html
|
bu gong dai tian
|
|
2345
|
不根之论
|
不
|
bù gēn zhī lùn
|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
《汉书 严助传》:“朔、皋不根持论,上颇俳优畜之。
|
BGZ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根之谈
|
真凭实据
|
./MzVvOA==.html
|
bu gen zhi lun
|
|
2344
|
不敢自专
|
不
|
bù gǎn zì zhuān
|
自专:擅自专断。不敢自作主张,独自行事。有自谦的意思。
|
唐 韩愈《褅夾议》:“凡在拟议,不敢自专。
|
BG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独断专行
|
./MzVubw==.html
|
bu gan zi zhuan
|
|
1086
|
不敢造次
|
不
|
bù gǎn zào cì
|
造次:仓促、鲁莽轻率。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草率从事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9卷:“恁么即某甲不敢造次。”
|
BG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慎重其事
|
轻率鲁莽
|
./MmQw.html
|
bu gan zao ci
|
|
1469
|
不敢问津
|
不
|
bù gǎn wèn jīn
|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长沮桀溺藕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
BG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人问津
|
|
./bGpr.html
|
bu gan wen jin
|
|
1467
|
不甘示弱
|
不
|
bù gān shì ruò
|
甘:甘心;情愿;示:表示;显示;弱:差;不足。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
|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我的第一个师父》:“乡下人大抵有些顽固,以为和尚是只应该念经拜忏的,台下有人骂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我的第一个师父》:“乡下人大抵有些顽固,以为和尚是只应该念经拜忏的,台下有人骂了起来。师父不甘示弱,也给他们一个回骂。”...
|
BGS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甘后人、力争上游
|
甘拜下风、自暴自弃
|
./bGk2.html
|
bu gan shi ruo
|
|
2151
|
不敢旁骛
|
不
|
bù gǎn páng wù
|
形容全力做一件事,不敢分心到别的事里面去。
|
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希特勒在西线胜利以前,他似乎是谨慎的。攻波兰,攻挪威,攻荷、比、 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希特勒在西线胜利以前,他似乎是谨慎的。攻波兰,攻挪威,攻荷、比、法,攻巴尔干,都是注全力于一处,不敢旁骛。”...
|
BGP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心一意
|
三心二意
|
./bGph.html
|
bu gan pang wu
|
|
2150
|
不敢掠美
|
不
|
bù gǎn lüè měi
|
掠:掠夺。不敢掠夺旁人之美。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四年》:“己恶而掠美为昏。”
|
BGL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攘为己有
|
./bGow.html
|
bu gan lüe mei
|
|
1466
|
不甘寂寞
|
不
|
bù gān jì mò
|
甘:甘心情愿;寂寞:冷漠、孤单、无声无息。形容不甘心受冷落;而要参与某事;或者是不情愿无声无息;而积 甘:甘心情愿;寂寞:冷漠、孤单、无声无息。形容不甘心受冷落;而要参与某事;或者是不情愿无声无息;而积极从事活动。...
|
清 吕留良《与高旦中书》:“念头淡薄,自然删落,若不甘寂寞,虽外事清高,正是以退为进。”
|
BGJ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甘示弱、出头露面
|
不闻不问、默默无闻
|
./bGh3.html
|
bu gan ji mo
|
|
1465
|
不甘后人
|
不
|
bù gān hòu rén
|
甘:甘心;情愿。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而广不甘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
BGH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争先恐后、力争上游、不甘示弱
|
自暴自弃、随波逐流、甘居中游
|
./bGht.html
|
bu gan hou ren
|
|
1085
|
不敢后人
|
不
|
bù gǎn hòu rén
|
后:落后。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
邹韬奋《抗战以来》:“凡遇党政当局对抗战建国积极方面有所号召,亦无不竭诚响应,不敢后人。”
|
BGHR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不甘落后
|
|
./MmNx.html
|
bu gan hou ren
|
|
1901
|
不干好事
|
不
|
bù gàn hǎo shì
|
|
|
BGH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zcwcQ==.html
|
bu gan hao shi
|
|
1468
|
不敢苟同
|
不
|
bù gǎn gǒu tóng
|
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事。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
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兄台这般说话在下可不敢苟同,红花会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
BGG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未敢苟同
|
随声附和、人云亦云
|
./bGlx.html
|
bu gan gou tong
|
|
1084
|
不敢高攀
|
不
|
bù gǎn gāo pān
|
攀:比喻结交依附他人。不敢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
|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二 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
BGG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攀不上
|
巴高望上、攀龙附凤
|
./MmNn.html
|
bu gan gao pan
|
|
1464
|
不甘雌伏
|
不
|
bù gān cí fú
|
甘:甘心,情愿;雌伏:雌鸟伏在那儿不动,比喻隐藏,不进取。比喻不甘心处于无所作为的境地。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典传》:“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
BGC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力争上游、不甘落后
|
甘居人后
|
./bGhj.html
|
bu gan ci fu
|
|
1082
|
不干不净
|
不
|
bù gān bù jìng
|
净:洁净。指粗俗,下流。淫乱的婉辞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回:“不知是那里附学的学生,倒欺负他,里头还有些不干不净的话。”
|
BGB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偷鸡摸狗
|
光明正大
|
./MmJ3.html
|
bu gan bu jing
|
|
1083
|
不尴不尬
|
不
|
bù gān bù gà
|
“不”是衬字;无实际意义;尴尬:不自然。形容事情或举动不正常、不三不四。也形容处境窘迫;办事被动;左 “不”是衬字;无实际意义;尴尬:不自然。形容事情或举动不正常、不三不四。也形容处境窘迫;办事被动;左右为难。...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0回:“(薛蝌)及见了宝蟾这种鬼鬼祟祟不尴不尬的光景,也觉了几分。”
|
BGB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骑虎难下、左右为难、进退两难
|
泰然自若、左右逢源
|
./MmM2.html
|
bu gan bu ga
|
|
2149
|
不改其乐
|
不
|
bù gǎi qí lè
|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出不改其乐。”
|
BGQ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bGgy.html
|
bu gai qi le
|
|
1463
|
不负众望
|
不
|
bù fù zhòng wàng
|
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
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23回:“宋仪望起复履任之后,果然不负众望。”
|
BFZW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众望所归
|
大失所望
|
./bGdz.html
|
bu fu zhong wang
|
|
1462
|
不服水土
|
不
|
bù fú shuǐ tǔ
|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
汉 荀悦《汉纪 武帝纪》:“中国之人,不知其地势,不能服其水土。”
|
BFS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水土不服
|
|
./bGdp.html
|
bu fu shui tu
|
|
1100
|
捕风捉影
|
捕
|
bǔ fēng zhuō yǐng
|
原指做事像风和影子一样难以捕捉。后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可靠的根据。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69卷:“若有一豪之不实,如捕风捉影,更无下功处,德何由进?”
|
BF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望风捕影、无中生有、道听途说
|
实事求是、耳闻目睹、确凿不移
|
./Mmpv.html
|
bu feng zhuo ying
|
|
1996
|
捕风弄月
|
捕
|
bǔ fēng nòng yuè
|
捕:捉拿,捉取。形容事物虚无飘渺,没有根据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2回:“响马得财漏网,瘟太守面糊盆,不知苦辣,倒着落在我身上,要捕风弄月,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2回:“响马得财漏网,瘟太守面糊盆,不知苦辣,倒着落在我身上,要捕风弄月,教我哪里去追寻。”...
|
BFN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捕风捉影
|
|
./OG5hNA==.html
|
bu feng nong yue
|
|
2343
|
不丰不俭
|
不
|
bù fēng bù jiǎn
|
指不奢不俭,多少合宜。
|
见“不丰不杀”。
|
BF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丰不杀
|
铺张浪费
|
./MzVuNA==.html
|
bu feng bu jian
|
|
1902
|
不分主次
|
不
|
bù fēn zhǔ cì
|
指人办事不能分辨主要的和次要的
|
王朔《动物凶猛》:“虽然这三种说法不分主次,都有同样有力的证人和很难杜撰栩栩如生的细节,我还是一下就 王朔《动物凶猛》:“虽然这三种说法不分主次,都有同样有力的证人和很难杜撰栩栩如生的细节,我还是一下就相信了最后一种说法。”...
|
BFZ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主次不分
|
主次分明
|
./NzcxYQ==.html
|
bu fen zhu ci
|
|
1461
|
不分皂白
|
不
|
bù fēn zào bái
|
皂:黑色。不分黑白。比喻不分是非曲直;不问情由。
|
《诗经 大雅 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 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 《诗经 大雅 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 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
BF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混淆黑白、是非不分、混为一谈
|
是非分明、黑白分明
|
./bGZl.html
|
bu fen zao bai
|
|
2342
|
不分玉石
|
不
|
bù fēn yù shí
|
指无有区别,同归于尽。参见“玉石俱焚”。
|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向非君侯来,合郡士民当不分玉石矣。”
|
BF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玉石俱焚、好坏不分
|
|
./MzVtdQ==.html
|
bu fen yu shi
|
|
1741
|
不分胜负
|
不
|
bù fēn shèng fù
|
分不出谁胜谁负。形容竞赛双方水平、技术相当。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孙悟空金箍棒,变作万万千千。半空中似雨点流星,不分胜负。”
|
BF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势均力敌
|
|
./MzVtaw==.html
|
bu fen sheng fu
|
|
1903
|
不分胜败
|
不
|
bù fēn shèng bài
|
指双方势均力敌,分不出高低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两个在战场上斗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
BFS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分胜负
|
|
./Nzcxaw==.html
|
bu fen sheng bai
|
|
1904
|
不分上下
|
不
|
bù fēn shàng xià
|
不管上级和下级或指分不出高低胜负
|
曾朴《孽海花》第14回:“一天到晚,粘股糖似的,不分上下,搅在一块儿坐马车、看夜戏、游花园。”
|
BF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分胜负、不分高下
|
|
./NzcxdQ==.html
|
bu fen shang xia
|
|
1852
|
不分轻重
|
不
|
bù fēn qīng zhòng
|
指人办事盲目,不分主次
|
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上级机关也不要不分轻重缓急地没有中心地同时指定下级机关做很多项工 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上级机关也不要不分轻重缓急地没有中心地同时指定下级机关做很多项工作。”...
|
BFQ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分主次
|
|
./Nm91aw==.html
|
bu fen qing zhong
|
|
2341
|
不分青白
|
不
|
bù fēn qīng béi
|
指不分黑白,不辨是非。
|
见“不分皂白”。
|
BFQB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分皂白
|
是非分明
|
./MzVtYQ==.html
|
bu fen qing bei
|
|
2148
|
不愤不启
|
不
|
bù fèn bù qǐ
|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BFBQ
|
一般成语
|
|
|
|
./bGZv.html
|
bu fen bu qi
|
|
2340
|
不分伯仲
|
不
|
bù fēn bó zhòng
|
分不出第一第二
|
|
BFB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VtMA==.html
|
bu fen bo zhong
|
|
1460
|
不分彼此
|
不
|
bù fēn bǐ cǐ
|
彼:对方;此:己方。不分你我。形容关系亲密。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我想叫他们今后不分彼此,都是一样。”
|
BFB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情同手足
|
行同陌路
|
./bGVr.html
|
bu fen bi c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