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6808 夺人之爱 duó rén zhī ài 夺:抢夺。剥夺别人所喜爱的人或事物 钱钟书《围城》:“你不是跟她很好么?夺人之爱,我可不来。人弃我取,我更不来。” DRZA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投其所好 ./N21xYQ==.html duo ren zhi ai
6666 夺人所好 duó rén suǒ hào 强夺别人所喜欢的人或物。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恁须不夺人所好。” DRS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夺人所爱 投其所好 ./eXQy.html duo ren suo hao
7504 掇青拾紫 duō qīng shí zǐ 谓获取高官显位。青、紫,古时公卿的服色。 《歧路灯》第五二回:“况你颇有聪明,实指望掇青拾紫。我问你,至今功名何如?” DQS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腰金衣紫 ./M2llMA==.html duo qing shi zi
6662 多情善感 duō qíng shàn gǎn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 DQS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多情多感 ./eXEw.html duo qing shan gan
6319 多情多义 duō qíng duō yì 指重情谊 《品花宝鉴》第三回:“聘才已知富三是个热心肠、多情多义的人。” DQD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无情无义 ./Nmk2.html duo qing duo yi
7503 多情多感 duō qíng duō gǎn 见“多情善感”。 宋·蔡伸《柳梢青》词:“丁香露泣残枝,算未比、愁肠寸结。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风月。” DQD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多情善感 ./M2lkcQ==.html duo qing duo gan
7502 多钱善贾 duō qián shàn jiǎ 亦作“多财善贾”。谓钱多好作买卖。比喻具备充分条件,则事容易办成。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DQS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多财善贾 ./M2lkZw==.html duo qian shan jia
7023 夺其谈经 duó qí tán jīng 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DQTJ 一般成语 ./eXNz.html duo qi tan jing
7501 多能多艺 duō néng duō yì 见“多才多艺”。 宋·梅尧臣《乞巧赋》:“技之巧不过多能艺,使尔多能多艺,则艺成而迹卑。” DND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多才多艺、多材多艺 ./M2lkNg==.html duo neng duo yi
6661 多难兴邦 duō nàn xīng bāng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 DNX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eXBn.html duo nan xing bang
7623 多谋少断 duō móu shǎo duàn 谋:计谋,计策;判:判断。富于谋略,但缺少决断 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史料·骆文忠公遗爱》:“然有为不能有守,好用权术,多谋少断。” DMS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21ybw==.html duo mou shao duan
7019 多谋善虑 duō móu shàn lǜ 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清·李渔《凰求凤·画策》:“你是个多谋善虑之人,何不替我筹度一番,行了这个方便也好。” DMSL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多谋善断 ./eXA2.html duo mou shan lu
7018 多谋善断 duō móu shàn duàn 多作谋划;善于判断。 晋 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DMSD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好谋善断、能谋善断 多谋少断 ./eW93.html duo mou shan duan
6665 夺门而出 duó mén ér chū 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猛然奋力冲开门出去。形容迫不及待。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1回:“轻轻拨去门闩,拏在手中,预备当作兵器,可以夺门而出。” DME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破门而入 ./eXNp.html duo men er chu
6750 多劳多得 duō láo duō dé 多劳动多受益,不劳动不得食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DLD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按劳分配 不劳不得 ./NnBicw==.html duo lao duo de
6309 夺眶而出 duó kuàng ér chū 眶:眼的四周。指眼泪无法控制地从眼里流出。形容心情非常激动或悲痛。 茅盾《子夜》六:“两粒大泪珠终于夺眶而出,掉在他的手上。” DKE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热泪盈眶 ./NXdp.html duo kuang er chu
6660 多快好省 duō kuài hǎo shěng 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成本省。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 ... DKHS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eW9j.html duo kuai hao sheng
7500 咄嗟之间 duō jiē zhī jiān 一呼一诺之间,表示时间极短。 梁启超《管子传》第六章:“夫以区区五千万人之日本,而咄嗟之间,可以出能战之兵数十万。” DJZ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转瞬之间 ./M2ljbQ==.html duo jie zhi jian
7022 咄嗟便办 duō jiē biàn bàn 咄嗟:一呼一诺之间,形容时间短。比喻马上就办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 DJB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立等可取、咄嗟立办 ./eXJv.html duo jie bian ban
7499 多见广识 duō jiàn guǎng shí 见闻多,知识广。 《水浒传》第七四回:“话说这一篇诗,单道着燕青。他虽是三十六星之末,果然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 ... DJG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博闻广见、见多识广 孤陋寡闻 ./M2ljYw==.html duo jian guang shi
7624 多贱寡贵 duō jiàn guǎ guì 贱:价格低;寡:少。物品多则价格低贱,物品少则价格高 春秋·齐·管仲《管子·国蓄》:“夫物多则贱,寡则贵,贵则散,轻则聚。” DJG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21yeQ==.html duo jian gua gui
6712 多管闲事 duō guǎn xián shì 没有必要而插手管别人的事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四十四回:“你这人好生无礼。谁叫你多管闲事?” DGX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干卿底事 漠不关心 ./M2licw==.html duo guan xian shi
7017 多故之秋 duō gù zhī qiū 多故:多变乱多患难;秋:指某个时期。指多事故多患难的时期。 《金史·宣宗季下》:“今多故之秋,人才难得,朕欲除大罪外,徙刑追配有武艺善掌兵者,量才复用。” DGZ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多事之秋 ./eW5z.html duo gu zhi qiu
7498 多方百计 duō fāng bǎi jì 想尽或用尽种种方法、计谋。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东京学界告乡人书》:“一言之不入,再哀之不入,或多方百计以求之,总必达 ... DFB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千方百计 ./M2liaQ==.html duo fang bai ji
6659 多多益善 duō duō yì shàn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厌其多。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DD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贪多务得、贪得无厌 清心寡欲、不忮不求 ./eW5p.html duo duo yi shan
6811 多多少少 duō duō shǎo shǎo 或多或少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二回:“好生趋趋跄跄的,你争我夺,多多少少得些,哄的一声,又到那一边,仍旧募 ... DD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或多或少 ./N21zOA==.html duo duo shao shao
6728 躲躲闪闪 duǒ duǒ shǎn shǎn 躲避闪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亦形容遮遮盖盖,支支吾吾,不坦率,不直爽。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三人于是躲躲闪闪,联步而行。一面走著,看那国人都是端方大雅;再看自己 ... DD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遮遮掩掩 堂堂正正 ./NjlzMg==.html duo duo shan shan
6664 咄咄怪事 duō duō guài shì 咄咄:表示惊讶的声音。使人惊讶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 ... DDG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莫名其妙、不可思议 合情合理、顺理成章、天经地义 ./eXJl.html duo duo guai shi
6323 咄咄逼人 duō duō bī rén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 ... 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DDB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盛气凌人、气势汹汹 和颜悦色、温文尔雅 ./Nmph.html duo duo bi ren
6893 度德量力 duó dé liàng lì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DDL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量力而行 ./NXVr.html duo de liang li
6658 多此一举 duō cǐ yī jǔ 举:行动、举动。做出不必要的;多余的举动。表示这一行动毫无必要。 清 侯方域《南省策》:“而况于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举,以身累者乎?” DCY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画蛇添足 必不可少、不可或缺 ./eW15.html duo ci yi ju
6318 多愁善感 duō chóu shàn gǎn 善:容易;好(hào);感:伤感。容易发愁、伤感。形容人感情脆弱。 茅盾《幻灭》二:“是同情于这个不相识的少妇呢,还是照例的女性的多愁善感,连她自己也不明白。” DCS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多愁多病、柔情似水 愁眉苦脸、无情无义、铁石心肠 ./Nmh3.html duo chou shan gan
6317 多愁多病 duō chóu duō bìng 经常忧愁就会体弱多病。旧时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状态 宋 柳永《倾杯》词:“早是多愁多病,那堪细把旧约前欢重省。” DCDB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多愁善感 ./Nmht.html duo chou duo bing
6749 多吃多占 duō chī duō zhàn 凭权势或用不正当手段侵占国家或集体利益,捞取额外收入 古华《芙蓉镇》第二章:“要清理基层干部的贪污挪用,多吃多占,还要清查弃农经商、投机倒把分子的浮财。” DCD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你推我让 ./NnBiaQ==.html duo chi duo zhan
7016 多财善贾 duō cái shàn gǔ 贾:做买卖。本钱多就好做买卖。比喻具备充分的条件就容易把事情办好。 韩非《韩非子 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DCS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eW1l.html duo cai shan gu
6657 多才多艺 duō cái duō yì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DCDY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文武全能、文武双全、全知全能 一无所长 ./eW00.html duo cai duo yi
7558 顿足失色 dùn zú shī sè 顿足:跺脚。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形容十分惊慌。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促织》:“成仓猝莫如所救,顿足失色。” DZSS 一般成语 ./Njlxbw==.html dun zu shi se
7497 顿足搥胸 dùn zú píng xiōng 边跺脚边击打胸脯。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 《水浒传》第一○二回:“王砉顿足搥胸道:‘是我不该来看那逆种!’” DZPX 一般成语 ./M2k5dQ==.html dun zu ping xiong
6711 顿足搓手 dùn zú cuō shǒu 着急惋惜的样子。 梁启超《变法通义·论科举》:“不怀顾犬补牢之义,徒效渊鱼丛爵之愚,犹复顿足搓手。” DZC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抓耳挠腮 镇定自若 ./M2k5YQ==.html dun zu cuo shou
6654 顿足捶胸 dùn zú chuí xiōng 用脚跺地,以拳捶胸。形容极度悲痛或恼怒,到了极点。 明·吴元泰《东游记》第七回:“只见杨子哀号哽咽,顿足捶胸,抚棺长恨,欲拔剑自刎。” DZC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呼天抢地 手舞足蹈 ./eWww.html dun zu chui xiong
6653 顿足不前 dùn zú bù qián 停顿下来不前进。 DZB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停滞不前、裹足不前 快步流星 ./eWtx.html dun zu bu qian
7014 顿学累功 dùn xué lěi gōng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DXLG 一般成语 ./eWtn.html dun xue lei gong
7496 遁形远世 dùn xíng yuǎn shì 犹言避世隐居。 《后汉书·逸民传·法真》:“真曰:‘吾既不能遁形远世,岂饮洗耳之水哉?’遂深自隐绝,终不降屈。” DXY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2k4Zw==.html dun xing yuan shi
7495 遁天之刑 dùn tiān zhī xíng 谓违背自然规律所受的刑罚。 《庄子·养生主》:“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DTZX 一般成语 ./M2k4Ng==.html dun tian zhi xing
7494 遁世幽居 dùn shì yōu jū 见“遁世隐居”。 北齐·刘昼《新论·遇不遇》:“齐之华士,栖志丘壑,而太公诛之之;魏之干木,遁世幽居,而文侯敬之。” DSY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遁世隐居 ./M2k3Mg==.html dun shi you ju
7493 遁世隐居 dùn shì yǐn jū 避世而深居不仕。 汉·焦赣《易林·革之旅》:“遁世隐居,竟不逢时。” DSY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遁世幽居 ./M2k2cw==.html dun shi yin ju
7492 遁世无闷 dùn shì wú mèn 谓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 《易·乾》:“不成乎名,遁世无闷。”孔颖达疏:“谓逃遁避世,虽逢无道,心无所闷。” DSW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遁俗无闷、遁逸无闷 ./M2k2OA==.html dun shi wu men
7012 敦诗说礼 dūn shī shuō lǐ 敦:敦厚。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 ... 许地山《在费总理的客厅里》:“假使人来查办,一领他们到这敦诗说礼之堂来看看,捐册、帐本、褒奖状……他 ... DSS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知书达理 ./eWlz.html dun shi shuo li
7491 遁世离群 dùn shì lí qún 犹言避世独处。 《元史·隐逸传序》:“后世之士,其所蕴蓄或未至,而好以迹为高,当邦有道之时,且遁世离群,谓之隐士。” DSL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2k1ZQ==.html dun shi li qun
7490 遁世绝俗 dùn shì jué sú 见“遁世离俗”。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摈弃而不容之感,遁世绝俗之悲,泥而不滓,蝉蜕污浊之外者 ... DSJ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遁世离俗 ./M2k1NA==.html dun shi jue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