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68
|
囫囵吞枣
|
囫
|
hú lún tūn zǎo
|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
宋 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
HLT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求甚解、生吞活剥
|
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
./MThtZQ==.html
|
hu lun tun zao
|
|
13478
|
葫芦依样
|
葫
|
hú lu yī yàng
|
依样画葫芦。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创造
|
清 周亮工《书影》第三卷:“工者不免优孟抵掌之诮,拙者至有葫芦依样之讥。”
|
HL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依样葫芦
|
|
./N2Zz.html
|
hu lu yi yang
|
|
14874
|
呼卢喝雉
|
呼
|
hū lú hè zhì
|
呼、喝:喊叫;卢、雉:古时赌具上的两种颜色。泛指赌博。
|
宋·陆游《风顺舟行甚疾戏书》诗:“呼卢喝雉连暮夜,击兔伐狐穷岁年。”
|
HLHZ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喝雉呼卢
|
|
./MThqbQ==.html
|
hu lu he zhi
|
|
14891
|
瑚琏之器
|
瑚
|
hú liǎn zhī qì
|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
|
《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
HLZ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栋梁之材
|
燕岱之石
|
./MTljaQ==.html
|
hu lian zhi qi
|
|
13475
|
狐狸尾巴
|
狐
|
hú lí wěi ba
|
传说狐狸能变成人形迷惑人,但不能使尾巴改变。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欺骗人的罪证
|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法云寺》:“孙岩娶妻三年,不脱衣而卧。岩私怪之,伺其睡,阴解其衣,有毛长三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法云寺》:“孙岩娶妻三年,不脱衣而卧。岩私怪之,伺其睡,阴解其衣,有毛长三尺似野狐尾。岩惧而出之。妻临去,将刀截岩发而走。邻人逐之,变成一狐,追之不得。...
|
HLW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2V5.html
|
hu li wei ba
|
|
14580
|
壶里乾坤
|
壶
|
hú lǐ qián kūn
|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
|
明 朱有燉《神仙会》第一折:“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诸侯,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
|
HLQ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壶天日月、壶中日月、壶中天地
|
|
./NmJkYQ==.html
|
hu li qian kun
|
|
13490
|
糊里糊涂
|
糊
|
hú lǐ hú tú
|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
HLH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浑浑噩噩
|
清清楚楚
|
./N3lv.html
|
hu li hu tu
|
|
13476
|
胡里胡涂
|
胡
|
hú lǐ hú tú
|
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
|
鲁迅《伪自由书 新药》:“不过对于误服这药的病人,却能够使他不再寻求良药,拖重了病症而至于胡里胡涂的 鲁迅《伪自由书 新药》:“不过对于误服这药的病人,却能够使他不再寻求良药,拖重了病症而至于胡里胡涂的死亡。”...
|
HLH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糊里糊涂、迷迷糊糊
|
一清二楚
|
./N2Y4.html
|
hu li hu tu
|
|
13474
|
忽冷忽热
|
忽
|
hū lěng hū rè
|
指时而冷静,时而感情冲动,情绪不稳定
|
鲁迅《而已集 读书杂谈》:“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而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于是忽冷忽热,弄 鲁迅《而已集 读书杂谈》:“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而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于是忽冷忽热,弄得头昏。”...
|
HLH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2Vv.html
|
hu leng hu re
|
|
14031
|
虎狼之心
|
虎
|
hǔ láng zhī xīn
|
比喻凶残的野心
|
汉·刘向《说苑·正谏》:“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
|
HLZ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DMyMg==.html
|
hu lang zhi xin
|
|
14032
|
虎狼之威
|
虎
|
hǔ láng zhī wēi
|
威:威力,威风。形容威严的气派和声威
|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告大人暂息雷霆之怒,略罢虎狼之威。”
|
HLZ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MyYw==.html
|
hu lang zhi wei
|
|
14381
|
虎狼之势
|
虎
|
hǔ láng zhī shì
|
形容极凶猛的声势。
|
《淮南子 要略》:“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
|
HL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RveQ==.html
|
hu lang zhi shi
|
|
13961
|
虎狼之国
|
虎
|
hǔ láng zhī guó
|
像虎和狼一样凶猛的国家。比喻侵略成性的国家
|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
HLZ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礼仪之邦
|
./NDdjMg==.html
|
hu lang zhi guo
|
|
14380
|
呼来喝去
|
呼
|
hū lái hè qù
|
呼、喝:大声喊叫。呼之即来,喝之即去。形容随意驱使。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二回:“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
|
HLHQ
|
一般成语
|
|
|
|
./M3Rvbw==.html
|
hu lai he qu
|
|
13929
|
胡拉乱扯
|
胡
|
hú lā luàn chě
|
见“胡拉混扯”。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8回:“我虽然不幸吃了这碗饭,然而始终只有一个客,自问和那胡拉乱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8回:“我虽然不幸吃了这碗饭,然而始终只有一个客,自问和那胡拉乱扯的还不同。”...
|
HLL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胡枝扯叶、东拉西扯
|
|
./M3RvZQ==.html
|
hu la luan che
|
|
13928
|
虎窟龙潭
|
虎
|
hǔ kū lóng tán
|
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
元 汪元亨《沉醉东风 归田》:“怕筑成传说墙,愁扳折朱云槛,急跳出虎窟龙潭。”
|
HKL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龙潭虎穴、虎穴龙潭
|
|
./M3RvNA==.html
|
hu ku long tan
|
|
14723
|
虎窟狼窝
|
虎
|
hǔ kū láng wō
|
窟:洞穴。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不是宋江来和这人厮见,有分教,江州城里,翻为虎窟狼窝。”
|
HKLW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虎穴狼窝、虎穴龙潭
|
|
./ODMybQ==.html
|
hu ku lang wo
|
|
13708
|
虎口余生
|
虎
|
hǔ kǒu yú shēng
|
从老虎嘴里逃出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保全了性命。
|
唐 刘长卿《按复后归睦州赠苗侍御》诗:“羊肠留覆辙,虎口脱余生。”
|
HK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绝处逢生、死里逃生
|
|
./MWFuZw==.html
|
hu kou yu sheng
|
|
13560
|
虎口逃生
|
虎
|
hǔ kǒu táo shēng
|
从老虎嘴里逃脱出来。比喻从险境中逃出来。也作“虎口余生”。
|
元 无名氏《朱砂担滴水浮沤记》第一折:“我如今在虎口逃生,急腾腾再不消停。”
|
HKT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虎口余生
|
|
./MThlbQ==.html
|
hu kou tao sheng
|
|
14832
|
餬口四方
|
餬
|
hú kǒu sì fāng
|
餬:通“糊”;餬口:寄食。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于四方。”
|
HKS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d0dQ==.html
|
hu kou si fang
|
|
14033
|
虎口夺食
|
虎
|
hǔ kǒu duó shí
|
从老虎嘴里抢夺食物。比喻十分危险的事情或十分勇敢的行为
|
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只要国内出产,全国人民不吃,虎口夺食也要给你弄来。”
|
HKD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龙口夺食
|
|
./ODMydw==.html
|
hu kou duo shi
|
|
13971
|
糊口度日
|
糊
|
hú kǒu dù rì
|
糊口:本是喝粥的意思。度日:过日子。勉强维持生活,打发日子。
|
《五代史评话 梁史》:“但是小生自小兀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只得把这教学糊口度日,为之奈何?”
|
HKD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JlNA==.html
|
hu kou du ri
|
|
14724
|
虎口残生
|
虎
|
hǔ kǒu cán shēng
|
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得生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烦你们拜上小姐,说我铁中玉虎口残生,多蒙垂救,高谊已足千古。”
|
HKC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虎口余生、虎口逃生
|
|
./ODMzNg==.html
|
hu kou can sheng
|
|
13766
|
虎口拔牙
|
虎
|
hǔ kǒu bá yá
|
在老虎嘴里拔牙。比喻冒着极大危险去做某一事情。
|
元 弦济《一山国师语录》:“苍龙头上拶折角,猛虎口中拔得牙。”
|
HK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火中取栗、虎口夺食、如临深渊
|
|
./MWJsMg==.html
|
hu kou ba ya
|
|
14725
|
虎口拔须
|
虎
|
hǔ kǒu bá xū
|
从老虎嘴边拔胡须。比喻冒极大的风险
|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一章:“于是就有一些专门拉纤的掮客,壮着胆子来找侦缉队长,想从虎口拔毛。”
|
HKB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虎口扳须、虎口拔牙
|
|
./ODMzcQ==.html
|
hu kou ba xu
|
|
14583
|
虎踞龙蟠
|
虎
|
hǔ jù lóng pán
|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
宋 辛弃疾《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词:“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
HJL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虎据龙蟠、虎踞龙盘
|
|
./NmJnMg==.html
|
hu ju long pan
|
|
13606
|
虎踞龙盘
|
虎
|
hǔ jù lóng pán
|
踞:蹲或坐;盘:盘绕。原指石头城(南京城)象猛虎蹲在西面;钟山象蛟龙盘绕在东面。形容地势险要。
|
北周 庾信《庾子山集 卷一 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
|
HJL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龙盘虎踞
|
|
./MTk4Mg==.html
|
hu ju long pan
|
|
14578
|
狐藉虎威
|
狐
|
hú jiè hǔ wēi
|
比喻仰仗别人威势或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同“狐假虎威”。
|
《宋书 恩幸传序》:“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内有专用之功。”
|
HJH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狐假虎威
|
|
./NmJjcQ==.html
|
hu jie hu wei
|
|
13658
|
胡搅蛮缠
|
胡
|
hú jiǎo mán chán
|
不讲道理,纠缠不放。
|
清·邵振华《侠义佳人》第一回:“我说的正经话,你不听;胡搅蛮缠的说了这些闲篇儿,谁来听你!”
|
HJM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蛮横无理
|
有理有据
|
./MWExOA==.html
|
hu jiao man chan
|
|
14926
|
壶浆塞道
|
壶
|
hú jiāng sāi dào
|
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
《周书·于翼传》:“襄城民庶等喜复见翼,并壶浆塞道。”
|
HJS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壶浆箪食
|
|
./MWE3dw==.html
|
hu jiang sai dao
|
|
14759
|
壶浆箪食
|
壶
|
hú jiāng dān shí
|
浆:汤;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食物。用箪盛饭,用壶盛汤,犒劳军队。形容百姓欢迎军队
|
宋·苏轼《新渠诗》序:“予方为旅人,不得亲执壶浆箪食,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
|
HJD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箪食壶浆
|
|
./OGxpaQ==.html
|
hu jiang dan shi
|
|
13615
|
狐假虎威
|
狐
|
hú jiǎ hǔ wēi
|
假:假借;凭借。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
HJH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仗势欺人、狗仗人势
|
独步天下、独擅胜场
|
./MTljOA==.html
|
hu jia hu wei
|
|
14637
|
户给人足
|
户
|
hù jǐ rén zú
|
给:丰足,富裕。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
《晋书·颜含传》:“且当征之势门,使反田桑,数年之间,欲令户给人足,如其礼乐,俟之明宰。”
|
HJR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家给人足、家给民足
|
|
./NzQ2cw==.html
|
hu ji ren zu
|
|
13959
|
糊糊涂涂
|
糊
|
hú hú tū tū
|
无感觉的,麻木的或茫然的状态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8卷:“口里糊糊涂涂,又说好些,总不过肉麻说话。”
|
HHT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糊里糊涂
|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NDdiaQ==.html
|
hu hu tu tu
|
|
14090
|
湖海飘零
|
湖
|
hú hǎi piāo líng
|
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
|
HHP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huNg==.html
|
hu hai piao ling
|
|
13927
|
护国佑民
|
护
|
hù guó yòu mín
|
捍卫国家,保护人民。
|
《孤本元明杂剧 双林坐化》第二折:“扫荡妖魔神鬼怕,护国佑民万万纪。”
|
HGY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保家卫国
|
|
./M3RuYQ==.html
|
hu guo you min
|
|
14379
|
护过饰非
|
护
|
hù guò shì fēi
|
掩护错误、文饰过失。
|
《清史稿 和珅传》:“和珅率对不以实,诏斥护过饰非,革职留任。”
|
HGS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文过饰非
|
|
./M3RuMA==.html
|
hu guo shi fei
|
|
14378
|
怙过不悛
|
怙
|
hù guò bù quān
|
坚持错误不改。
|
清·林则徐《传谕唩嚟哆将澳门洋楼鸦片呈缴》:“倘再执迷不悟,不肯尽数缴呈,妄思存留售卖,是其有心违抗 清·林则徐《传谕唩嚟哆将澳门洋楼鸦片呈缴》:“倘再执迷不悟,不肯尽数缴呈,妄思存留售卖,是其有心违抗,怙过不悛。”...
|
HGB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3RtcQ==.html
|
hu guo bu quan
|
|
13694
|
湖光山色
|
湖
|
hú guāng shān sè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宋 吴自牧《梦梁录》:“杭城湖光山色之美,钟为人物,所以清奇杰特,为天下冠。”
|
HG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山清水秀、山明水秀
|
穷山恶水
|
./MWFncw==.html
|
hu guang shan se
|
|
14890
|
呼庚呼癸
|
呼
|
hū gēng hū guǐ
|
庚、癸:军粮的隐语。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后指向人借钱。
|
《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回答说 《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回答说:“梁则无矣,粗粮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
HGH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庚癸之呼
|
|
./MTlibw==.html
|
hu geng hu gui
|
|
14748
|
胡歌野调
|
胡
|
hú gē yě diào
|
指下流的歌曲小调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牛浦回家,问着他,总归不出一个清帐,口里只管之乎者也,胡歌野调,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牛浦回家,问着他,总归不出一个清帐,口里只管之乎者也,胡歌野调,胡支扯叶。”...
|
HGY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UxMg==.html
|
hu ge ye diao
|
|
13749
|
呼风唤雨
|
呼
|
hū fēng huàn yǔ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宋 孔觌《罨溪行》:“罨画溪头鸟鸟乐,呼风唤雨不能休。”
|
HF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兴风作浪、推波助澜、兴妖作怪
|
息事宁人
|
./MWJkdQ==.html
|
hu feng huan yu
|
|
14896
|
怙恶不悛
|
怙
|
hù è bù quān
|
一贯作恶;屡教不改。怙:坚持;悛:悔改。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
|
HEB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死不改悔、罪大恶极
|
翻然悔悟、痛改前非
|
./MTlnbw==.html
|
hu e bu quan
|
|
14711
|
怙恶不改
|
怙
|
hù è bù gǎi
|
怙:坚持。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2回:“岂得怙恶不改,又率领众仙布此恶阵?”
|
HEBG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怙恶不悛
|
|
./ODJ3aQ==.html
|
hu e bu gai
|
|
13491
|
虎斗龙争
|
虎
|
hǔ dòu lóng zhēng
|
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四折:“再休夸桀纣起刀兵,谩说吴越相吞并,也不似这一场虎斗龙争。”
|
HDL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龙争虎斗
|
|
./N3l5.html
|
hu dou long zheng
|
|
14582
|
虎荡羊群
|
虎
|
hǔ dàng yáng qún
|
老虎冲进羊群中。比喻以强凌弱,为所欲为。同“虎入羊群”。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九十二回:“那知小侠指东打西,窜南跃北,犹如虎荡羊群,不大的工夫,打了个落花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九十二回:“那知小侠指东打西,窜南跃北,犹如虎荡羊群,不大的工夫,打了个落花流水。”...
|
HDY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虎入羊群
|
|
./NmJmOA==.html
|
hu dang yang qun
|
|
14135
|
胡打海摔
|
胡
|
hú dǎ hǎi shuāi
|
比喻经得起磕碰,不娇贵。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比不得咱们家的孩子,胡打海摔的惯了的。”
|
HDH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F1NA==.html
|
hu da hai shuai
|
|
14053
|
胡吹海摔
|
胡
|
hú chuī hǎi shuāi
|
|
|
HCH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UxbQ==.html
|
hu chui hai shuai
|
|
14091
|
湖吃海喝
|
湖
|
hú chī hǎi hē
|
放肆地大吃大喝
|
|
HCH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大吃大喝、山吃海喝
|
忍饥挨饿
|
./OHhuZw==.html
|
hu chi hai he
|
|
14054
|
胡吃海喝
|
胡
|
hú chī hǎi hē
|
|
|
HCH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GUxdw==.html
|
hu chi hai 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