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97
|
呼天钥地
|
呼
|
hū tiān yào dì
|
谓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
|
HTYD
|
一般成语
|
|
|
|
./M3R3Ng==.html
|
hu tian yao di
|
|
14581
|
壶天日月
|
壶
|
hú tiān rì yuè
|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
|
金 长筌子《西江月》词:“返照壶天日月,休言尘世风波。”
|
HTR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壶里乾坤、壶中日月、壶中天地
|
|
./NmJkaw==.html
|
hu tian ri yue
|
|
13614
|
呼天抢地
|
呼
|
hū tiān qiāng dì
|
呼:呼叫;抢地:触地;撞地。指向天呼号;用头碰地。形容极端悲痛。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萧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
HTQ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嚎啕大哭、痛不欲生、痛哭流涕
|
兴高采烈、放声大笑、得意洋洋
|
./MTlieQ==.html
|
hu tian qiang di
|
|
14396
|
呼天叩地
|
呼
|
hū tiān kòu dì
|
见“呼天抢地”。
|
《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今张浩忽背前约,使妾呼天叩地,无所告投。”
|
HTK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呼天抢地
|
|
./M3R2dw==.html
|
hu tian kou di
|
|
13931
|
呼天叫地
|
呼
|
hū tiān jiào dì
|
见“呼天号地”。
|
清·唐训方《里语徵实》卷下引《暗室灯》:“[韩魏公曰]百姓多愚,或为枉断,抱憾终身,早夜呼天叫地,我 清·唐训方《里语徵实》卷下引《暗室灯》:“[韩魏公曰]百姓多愚,或为枉断,抱憾终身,早夜呼天叫地,我岂安乎?”...
|
HTJ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呼天唤地、呼天号地、吼天喊地
|
|
./M3R2bQ==.html
|
hu tian jiao di
|
|
13473
|
呼天唤地
|
呼
|
hū tiān huàn dì
|
哭天叫地,形容极为痛苦
|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回来说,汤富海在屋子里呼天唤地叫痛。”
|
HTH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呼天号地
|
|
./N2Vl.html
|
hu tian huan di
|
|
14895
|
胡天胡帝
|
胡
|
hú tiān hú dì
|
胡:何;帝:指天神。什么是天,什么是帝。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
|
《诗经 鄘风 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
HTH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胡天胡地
|
|
./MTlnZQ==.html
|
hu tian hu di
|
|
14395
|
胡天胡地
|
胡
|
hú tiān hú dì
|
见“胡天胡帝”。
|
阿英《西门买书记》:“也有一两家兼售古书了,但他们不识货,开价往往是胡天胡地。”
|
HTH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胡天胡帝
|
|
./M3R2Yw==.html
|
hu tian hu di
|
|
14394
|
呼天号地
|
呼
|
hū tiān hào dì
|
亦作“呼天叫地”。哭叫天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
|
宋·周密《齐东野语·嘉定宝玺》:“我祖我父,一心王宝……不死于虏,则死于盗贼;若子若孙,呼天号地,此 宋·周密《齐东野语·嘉定宝玺》:“我祖我父,一心王宝……不死于虏,则死于盗贼;若子若孙,呼天号地,此恨难磨。”...
|
HTH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呼天唤地、呼天叫地
|
|
./M3R2Mg==.html
|
hu tian hao di
|
|
13803
|
虎体熊腰
|
虎
|
hǔ tǐ xióng yāo
|
形容身材魁梧,体格健壮。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乃孙武子之后。”...
|
HT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虎背熊腰
|
|
./MWM5cw==.html
|
hu ti xiong yao
|
|
14921
|
狐死兔泣
|
狐
|
hú sǐ tù qì
|
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
《宋史 叛臣传下 李全传下》:“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得独存?愿将军垂盼。”
|
HST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狐兔之悲
|
|
./MWEweQ==.html
|
hu si tu qi
|
|
14872
|
狐死首丘
|
狐
|
hú sǐ shǒu qiū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战国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
HSS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归正首丘
|
|
./MThlMg==.html
|
hu si shou qiu
|
|
13583
|
胡思乱想
|
胡
|
hú sī luàn xiǎng
|
胡:乱;随意。不切实际;毫无根据地瞎想。
|
宋 朱熹《朱子全书 文》:“苦心未能静安,则总是胡思乱想,如何是能虑。”
|
HSL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痴心妄想、胡思乱量、游思网箱
|
确信不疑
|
./MTh2MA==.html
|
hu si luan xiang
|
|
14393
|
胡思乱量
|
胡
|
hú sī luàn liàng
|
犹胡思乱想。
|
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慈圣意不怿,曰:‘皇亲辈皆笑太后欲于旧涡寻兔儿。’闻者惊惧,皆退数步立。 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慈圣意不怿,曰:‘皇亲辈皆笑太后欲于旧涡寻兔儿。’闻者惊惧,皆退数步立。独琦不动,曰:‘太后不要胡思乱量。’”...
|
HSL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胡思乱想
|
|
./M3R1cw==.html
|
hu si luan liang
|
|
13477
|
胡说乱道
|
胡
|
hú shuō luàn dào
|
乱编瞎说,胡说八道
|
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四折:“我待不言语来,忍不得你这般胡说乱道。”
|
HSL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胡说八道
|
言之有据
|
./N2Zp.html
|
hu shuo luan dao
|
|
14392
|
胡说白道
|
胡
|
hú shuō bái dào
|
犹言胡说八道。
|
《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单管只胡说白道的。”
|
HSB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胡说八道、胡说乱道
|
一言中的、有根有据
|
./M3R1OA==.html
|
hu shuo bai dao
|
|
13742
|
胡说八道
|
胡
|
hú shuō bā dào
|
指没有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一气。也作“胡说乱道”。
|
宋 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手指东画西,口中乱说乱道。”
|
HSB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胡言乱语、信口开河、胡说乱道
|
有凭有据、言之有据
|
./MWJiMg==.html
|
hu shuo ba dao
|
|
14586
|
狐鼠之徒
|
狐
|
hú shǔ zhī tú
|
比喻品质低下的人。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三回:“朝廷之纪纲法律尚在,但可恨这班狐鼠之徒耳。”
|
HSZ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mJndw==.html
|
hu shu zhi tu
|
|
14391
|
户枢不朽
|
户
|
hù shū bù xiǔ
|
户枢:门的转轴;朽:腐烂,败坏。经常转动的门轴就不会朽坏。比喻经
|
《三国志 吴普传》:“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有户枢不朽是也。”
|
HSB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户枢不蝼、户枢不蠹
|
|
./M3R0eQ==.html
|
hu shu bu xiu
|
|
14390
|
户枢不蝼
|
户
|
hù shū bù lóu
|
见“户枢不蠹”。
|
《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唐·马总《意林》卷二引作“户枢不蠹”。
|
HSB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户枢不朽、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
|
./M3R0bw==.html
|
hu shu bu lou
|
|
13493
|
户枢不蠹
|
户
|
hù shū bù dù
|
枢:门上的转轴;蠹:蛀。指门的转轴;不会被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
HS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流水不腐、户枢不朽
|
|
./N3pp.html
|
hu shu bu du
|
|
14030
|
虎视鹰瞵
|
虎
|
hǔ shì yīng lín
|
瞵:注视。像老虎和老鹰扑食那样贪婪、凶残地盯着
|
清·洪楝园《后南柯·伐檀》:“虎视鹰瞵萃列强,竞称兵要犯封疆。”
|
HSY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DMxcw==.html
|
hu shi ying lin
|
|
14389
|
虎视耽耽
|
虎
|
hǔ shì dān dān
|
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
|
《易 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
HSD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虎视眈眈
|
|
./M3R0ZQ==.html
|
hu shi dan dan
|
|
13746
|
虎视眈眈
|
虎
|
hǔ shì dān dān
|
眈眈:注视的样子。像老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良;伺机攫取。
|
《周易 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
HSD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凶相毕露
|
|
./MWJjZw==.html
|
hu shi dan dan
|
|
13745
|
虎入羊群
|
虎
|
hǔ rù yáng qún
|
老虎进入羊群。形容强者在肆意欺凌弱者。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便驱兵出城。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便驱兵出城。”...
|
HRY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狐入鸡舍、虎荡羊群
|
|
./MWJjNg==.html
|
hu ru yang qun
|
|
14841
|
鹘入鸦群
|
鹘
|
hú rù yā qún
|
鹘:同“隼”,一种凶猛的大鸟。比喻骁勇无敌
|
《北齐书 南安王思好传》:“尔击贼如鹘入鸦群,宜思好事。”
|
HRYQ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
|
./N3Q0.html
|
hu ru ya qun
|
|
14388
|
呼群结党
|
呼
|
hū qún jié dǎng
|
谓招引同伙,聚集成帮。
|
清·黄钧宰《金壶浪墨·疲兵》:“夏初,楚兵昼夺十三行,背负肩担而去,呼群结党,散赴各乡,累日不归,不 清·黄钧宰《金壶浪墨·疲兵》:“夏初,楚兵昼夺十三行,背负肩担而去,呼群结党,散赴各乡,累日不归,不知所事。”...
|
HQJ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拉帮结派
|
|
./M3R0NA==.html
|
hu qun jie dang
|
|
13811
|
狐群狗党
|
狐
|
hú qún gǒu dǎng
|
与狐;狗结群为党。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刘锄项,逐着那狐群狗党,兀良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
|
HQG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丘之貉、狐朋狗友、沆瀣一气
|
群英荟萃
|
./MWNmdw==.html
|
hu qun gou dang
|
|
14585
|
狐潜鼠伏
|
狐
|
hú qián shǔ fú
|
像狐狸和老鼠一样潜伏、藏匿。形容胆怯躲藏的样子。
|
明 张景《飞丸记 公馆言情》:“山居草宿,狐潜鼠伏,将略胜孙吴,军势振颇牧。”
|
HQS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狐凭鼠伏
|
|
./NmJnbQ==.html
|
hu qian shu fu
|
|
14800
|
琥珀拾芥
|
琥
|
hǔ pò shí jiè
|
琥珀:植物化石;芥:小东西。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
《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唐·孔颖达疏:“亦有异类相感者,若磁石引针,琥珀拾芥。”
|
HPS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htdw==.html
|
hu po shi jie
|
|
14130
|
虎珀拾芥
|
虎
|
hǔ pò shí jiè
|
琥珀摩擦后生电,能吸引细小的东西。比喻互相感应。
|
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拾芥,磁石引针。”
|
HPSJ
|
一般成语
|
|
|
|
./MWFlYQ==.html
|
hu po shi jie
|
|
14920
|
狐凭鼠伏
|
狐
|
hú píng shǔ fú
|
象狐狸、老鼠那样潜伏在里面。
|
《三元里平夷录》:“逆夷各狐凭鼠伏,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
|
HPSF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狐潜鼠伏
|
|
./MWEwbw==.html
|
hu ping shu fu
|
|
14564
|
虎皮羊质
|
虎
|
hǔ pí yáng zhì
|
质:本性。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
西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
HPY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羊质虎皮
|
|
./NDdjYw==.html
|
hu pi yang zhi
|
|
13582
|
呼朋引类
|
呼
|
hū péng yǐn lèi
|
朋:朋友;引:带领;呼:呼唤;类:同类。指叫唤;招引同类的人。多形容坏人互相勾结。
|
宋 欧阳修《憎苍蝇赋》:“奈何同类呼朋,摇头鼓翼。”
|
HPY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类呼朋、相互勾结
|
|
./MTh1cQ==.html
|
hu peng yin lei
|
|
13472
|
呼朋唤友
|
呼
|
hū péng huàn yǒu
|
指招引意气相投的人
|
《白雪遗音 马头调 逛窑子》:“呼朋唤友把窑子进。身入迷魂,装烟倒茶,好不殷勤。”
|
HP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呼朋引类
|
|
./N2U0.html
|
hu peng huan you
|
|
13701
|
狐朋狗友
|
狐
|
hú péng gǒu yǒu
|
将狐狗引为朋友。比喻品行不端的朋友。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
|
HPG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狐群狗党、狼狈为奸
|
良朋益友、莫逆之交、刎颈之交
|
./MWFqdQ==.html
|
hu peng gou you
|
|
13930
|
狐朋狗党
|
狐
|
hú péng gǒu dǎng
|
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
|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他那里暗暗的藏,我须索紧紧的防,都是些狐朋狗党。”
|
HPG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狐朋狗友、狗党狐朋
|
|
./M3RzMA==.html
|
hu peng gou dang
|
|
14387
|
呼牛作马
|
呼
|
hū niú zuò mǎ
|
见“呼牛呼马”。
|
《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
HNZ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呼牛呼马、呼马呼牛
|
|
./M3RycQ==.html
|
hu niu zuo ma
|
|
14881
|
呼牛呼马
|
呼
|
hū niú hū mǎ
|
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
庄周《庄子 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
HNH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呼牛作马
|
|
./MTh1Zw==.html
|
hu niu hu ma
|
|
14386
|
狐鸣鱼书
|
狐
|
hú míng yú shū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后因以“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
HM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狐鸣鱼出、狐鸣篝火、狐鸣篝中
|
|
./M3RyZw==.html
|
hu ming yu shu
|
|
14730
|
狐鸣鱼出
|
狐
|
hú míng yú chū
|
鸣:叫。指动员众人起事
|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曰:‘大楚兴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曰:‘大楚兴,陈胜王。’”...
|
HMY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狐鸣鱼书、狐鸣篝火、狐鸣篝中
|
|
./ODM3Mg==.html
|
hu ming yu chu
|
|
14385
|
狐鸣篝火
|
狐
|
hú míng gōu huǒ
|
见“狐鸣鱼书”。
|
黄葆桢《扬哲商烈士悼歌》:“军储潜遣五丁运,狐鸣篝火期相从。”
|
HMG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狐鸣篝中、狐鸣鱼出
|
|
./M3RxbQ==.html
|
hu ming gou huo
|
|
14384
|
狐鸣狗盗
|
狐
|
hú míng gǒu dào
|
旧时对造反者的贬称。
|
《旧唐书·郑畋传》:“畋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与义士忠臣,共剪狐鸣狗盗。 《旧唐书·郑畋传》:“畋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与义士忠臣,共剪狐鸣狗盗。”...
|
HMG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RxYw==.html
|
hu ming gou dao
|
|
14801
|
鹄面鸟形
|
鹄
|
hú miàn niǎo xíng
|
鹄:天鹅。形容面容憔悴,身体瘦弱
|
元·王恽《入奏行》:“扶羸载瘠总南逋,鹄面鸟形犹努力。”
|
HMN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鹄形鸟面
|
|
./OHhucQ==.html
|
hu mian niao xing
|
|
14383
|
鹄面鸠形
|
鹄
|
hú miàn jiū xíng
|
①面容枯樵,形体瘦削。形容饥疲的样子。②指枯樵瘦削的人。
|
《明史 忠义传七 耿廷箓》:“小怨必报,何不大用于断头饮血之元凶;私恩必酬,何不广用于鹄面鸠形之赤子 《明史 忠义传七 耿廷箓》:“小怨必报,何不大用于断头饮血之元凶;私恩必酬,何不广用于鹄面鸠形之赤子。”...
|
HMJ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鹄形鸟面、鹄面鸟形
|
|
./M3RxMg==.html
|
hu mian jiu xing
|
|
14579
|
狐媚猿攀
|
狐
|
hú mèi yuán pān
|
像狐狸那样善于迷惑人,像猿猴那样善于攀高。比喻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
|
明 刘体乾《财用诎乏恳乞圣明节省疏》:“其间狐媚猿攀,途辙不一;蝇营狗窃,窠臼且多,臣不能悉奉。”
|
HMYP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mJkMA==.html
|
hu mei yuan pan
|
|
14731
|
呼马呼牛
|
呼
|
hū mǎ hū niú
|
呼:称呼。叫我牛也好,叫我马也好,我不在乎
|
明·冯惟敏《耍孩儿·十自由》:“论理法难听受,总不如装聋塞耳,一任他呼马呼牛。”
|
HMH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呼牛呼马、呼牛作马
|
|
./ODM5YQ==.html
|
hu ma hu niu
|
|
14382
|
虎略龙韬
|
虎
|
hǔ lüè lóng tāo
|
略: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三略》。韬:指《六韬》。《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泛指兵书、兵法,也指 略: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三略》。韬:指《六韬》。《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泛指兵书、兵法,也指兵家权谋。...
|
明·刘基《悲杭城》诗:“一朝奔迸各西东,玉斝金杯散蓬荜。清都太微天听高,虎略龙韬缄石室。”
|
HLL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RwOA==.html
|
hu lüe long tao
|
|
13492
|
虎落平阳
|
虎
|
hǔ luò píng yáng
|
老虎离开深山;落在平地里。比喻有权有势者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 老虎离开深山;落在平地里。比喻有权有势者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
|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
HLP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孤雁失群、蛟龙失水
|
放虎归山、蛟龙得水
|
./N3o4.html
|
hu luo ping yang
|
|
13802
|
虎落平川
|
虎
|
hǔ luò píng chuān
|
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 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
HLP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虎落平阳
|
|
./MWM5aQ==.html
|
hu luo ping chuan
|